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诱导移植器官的特异性免疫耐受是克服免疫排斥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当前器官移植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NKT细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T淋巴细胞,同时表达NK细胞和T淋巴细胞标记,具有较为恒定的TCRα和独特的CDld限制性,通过调节Th1和Th2细胞发育参与免疫调节,在诱导免疫耐受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NKT细胞 Α-GALCER CDld限制性 免疫耐受
  • 简介:<正>神经组织包括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成分。外周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有卫星细胞(外周神经节节细胞周围)、雪旺细胞(神经干内形成神经纤维髓鞘)。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神经胶质细胞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大胶质细胞(macrolia),含星形胶质细胞(共特殊类型为视网膜中的Müller细胞和小脑中的Bergmann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另一类为异源性细胞群(heterogenousgroupofcells),含室管膜细胞(包括脉络丛上皮细胞)和小胶质细胞

  • 标签: 神经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细胞因子 少突胶质细胞 性细胞
  • 简介:目的建立人源性抗肝癌单克隆抗体细胞株,探讨其特异性。方法用IL-2和美洲商陆(PWM)体外刺激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再与小鼠骨髓瘤细胞NS-1融合,获得3株人源性抗肝癌单克隆抗体AF3,CB7,CH1,同时进行免疫组化及细胞免疫化学研究。结果3株人源性抗肝癌单克隆抗体AF3,CB7,CH1,可以和肝癌组织发生强阳性反应,和胃癌有微弱阳性反应,和其他3种癌组织无反应,3株单抗均能和肝癌QGY-7703细胞呈强阳性反应,与胃癌细胞有微弱阳性反应,与其他3种癌细胞反应为阴性。结论通过人-鼠杂交瘤技术获得了3株能分泌人源性抗肝癌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免疫组化与细胞免疫化学证实该单抗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 标签: 细胞免疫化学 肝癌 免疫组化 人源性抗肝癌单克隆抗体
  • 简介:树突状细胞(DC)在诱导和调节固有及适应性免疫应答方面具有显著的可塑性。在人类和小鼠,产生干扰素(IFN—α)的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能在体外调节同种T细胞免疫应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DC也能在体内调节免疫反应,包括移植物抗宿主病和器官移植排斥反应。这些细胞也许能介导负免疫应答,从而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为器官移植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 免疫调节 移植免疫 Ⅰ型干扰素 T细胞
  • 简介:地球上有很多种元素,但用于构成生命的元素并不多,主要是碳、氢、氮、氧、磷、硫、钙,其含量约占细胞总量的99.35%,而在这99.35%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就占了96%,它们是构成各种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成分。除上述7种元素以外,构成生命的其他元素含量很少。

  • 标签: “细胞的化学组成” 初中 科学课 备课参考
  • 简介:目的观察HBsAg疫苗对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及其诱生的免疫反应类型。方法低、中、高剂量HBsAg疫苗两次免疫小鼠后,采用酶免疫法检测鼠血清抗HBsIgG2a,并用乳酸脱氢酶分析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靶细胞的活性。结果HBsAg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抗HBsIgG2a,中、高剂量组阳转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值<0.0l;低、中、高剂量组部分鼠特异性CTL释放率>60%,达到特异性CTL活化,与对照组比较P值均<0.0l。结论HBsAg址疫苗可增强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而且对非溶细胞性和溶细胞免疫应答均可上调。

  • 标签: 乙型肝炎表现抗原 疫苗 细胞免疫
  • 简介:国际HLH-94方案使EB病毒感染相关的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BV-HLH)的治疗趋于规范和系统,免疫化疗的疗效得到相应提高.强调依托泊甙(VP16)的早期(诊断后4周内)和足量(初4周内≥4个剂量)应用.环孢素对于控制细胞因子暴和减少VP16诱导相关的机会感染死亡有重要辅助治疗意义.静脉输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IVIG)对本病疗效有限,α-干扰素对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AEBV)无效.难治性EBV-HLH或CAEBV需采用多药联合化疗,甚或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对于没有HSCT的大多数EBV-HLH病例免疫化学疗法能有效缓解病情,使预后改观.

  • 标签: EB病毒 噬血细胞性 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免疫化学治疗
  • 简介:衰老是机体自然代谢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是随年龄增长而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学和解剖学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机体对内外环境适应能力逐渐减退以至丧失,是生物体在生命后期阶段所出现的进行性、全身性、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循序渐进的退化过程。现代衰老理论存在许多假说如自由基学说、染色体突变学说、线粒体损伤学说、衰老的端区学

  • 标签: T细胞 免疫衰老 免疫系统 免疫功能 活化途径
  • 简介:戈谢细胞HLA-DR、CD38、CD33为阳性,我们通过对3例戈谢病骨髓中戈谢细胞免疫表型及吞噬功能研究,2.2 3例戈谢细胞的吞噬功能结果 吞噬墨汁的吞噬率分别为75%、90%、95%

  • 标签: 功能研究 吞噬功能 戈谢病细胞免疫
  • 简介:自从Siegal提出"红细胞免疫功能"概念以来,红细胞具有免疫功能(EIF)已为广大输血工作者关注并逐渐深入了解.冰冻RBC输用前的质量标准常侧重于红细胞溶血率、回收率、输注体内存活率、上清甘油残余量,而对其EIF的变化及影响因素了解甚少.

  • 标签: RBC 红细胞免疫功能 冰冻红细胞 -80℃ 输注 体内
  • 简介:目的 探讨热性惊厥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对82例热性惊厥患儿、4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及40例正常小儿进行有关免疫检测。用微量全血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测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用McAb-APAAP法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和CD25抗原、HLA-DR抗原表达;用生物素-亲和素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γ-干扰素(γ-IFN)水平;用酵母花环实验,测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结果单纯型热性惊厥的每分钟脉冲数(CPM)及刺激指数(SI)分别为5609.4±3587.4,20.5±15.6;复杂型的CPM及SI分别为2817.3±2422.8,11.0±8.40,均分别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20305.9±12810.3,69.2±45.2)及上感组(9785.2±7509.8,44.5±39.8),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纯型的CD3,CD4及CD4/CD8分别为(40.0±8.2)%,(26.1±9.0)%,1.1±0.4;复杂型则分别为(32.8±6.9)%,(17.8±4.9)%,0.8±0.1,均分别低于正常对照组[(64.1±6.7)%,(47.7±5.5)%,1.9±0.8]及上感组[(63.0±9.3)%,(42.4±8.2)%,1.6±0.4],差异有显著性(P<0.01)。CD25抗原及HLA-DR抗原表达结果,在自然状态下复杂型者分别为(6.3±1.9)%和(12.4±3.4)%,低于单纯型[(8.9±3.6)%,(16.2±5.6)%],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CD25,HLA-DR均分别低于正常对照组[(12.8±2.5)%,(20.2±5.2)%]和上感组[(15.0±3.07)%,(20.5±2.8)%],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PHA刺激后,单纯型者分别为(57.0±5.1)%,(57.8±6.0)%,复杂型者则分别为(53.0±12.0)%和(54.7±9.7)%,均分别低于正常对照组[(65.7±5.7)%,(68.8±6.2)%](P<0.05)及上感组[(64.3±6.4)%,(67.1±8.6)%](P<0.01)。PBMC之γ-IFN诱生水平检测,单纯型者为(1.80±0.4)ng/ml,复杂型为(1.6±0.1)ng/ml,二者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4±0.9)ng/ml(P<0.05),但二者与上感组(1.8±0.7)ng/m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RBC-3bR花环形成率复杂型为(9.1±4.4)%,显著低于正

  • 标签: 热性惊厥 T淋巴细胞 红细胞 免疫功能 小儿
  • 简介:目的:研究红细胞在新鲜血对癌细胞快速天然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将红细胞加入白细胞、癌细胞和新鲜血浆中,37℃水浴30min,测红细胞与白细胞对癌细胞的粘附率。结果:加红细胞组由白细胞粘附到癌细胞的粘附率(69.4%-71.3%)明显高于加生理盐水组白细胞粘附癌细胞的粘附率(59.6%-62.2%)。血细胞这种对癌细胞的快速天然免疫反应可被抗CR1单抗和EDTA完全阻断。结论:红细胞在对癌细胞的快速天然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红细胞 新鲜血 癌细胞 天然免疫反应
  • 简介: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dlDC)最早是由Steinmen于1973年报道的。因其成熟时有树突样或伪足样突起而得名。DC是目前已知的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APC),与其它APC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能显著刺激初始型T细胞增殖,而其它APC仅能刺激己活化的或记忆性T细胞,因此DC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在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地位。本文主要就DC的生物学特点、抗肿瘤机制、及其与肿瘤逃逸的关系和DC疫苗的临床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树突状细胞 抗肿瘤机制 免疫调控 机体免疫反应 DC疫苗 抗原呈递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期脑梗塞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变化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观察了4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和36例正常对照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粘附抑制因子。结果:急性期脑梗塞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特点是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增高,同时伴有血清中红细胞免疫粘附增强因子活性降低及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活性增强,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低下。结论:本研究提示急性期脑梗塞患者RCIA功能确受到影响。这对了解其免疫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脑梗塞 红细胞 免疫功能
  • 简介:目前认为,诱导对供者特异性免疫耐受,控制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是最终克服异体(种)排斥的有效途径[1].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是激活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APC),数量甚少,但分布广泛、迁徙力强,加之树突状所赋予的巨大表面积,有利于接触并递呈抗原,是能力最强的APC,同时由于其在移植排斥与移植耐受平衡中的双向调节作用,在移植免疫研究中备受瞩目[2,3].

  • 标签: 树突状细胞 移植手术 免疫耐受 排斥反应 骨髓造血干细胞 抗原递呈细胞
  • 简介:肿瘤细胞经与补体作用后粘附红细胞能力明显增强,激活的PMN虽CR1数量增加,增强其它细胞功能的作用

  • 标签: 中的作用 作用地位 免疫中的
  • 简介:肿瘤细胞经与补体作用后粘附红细胞能力明显增强,激活的PMN虽CR1数量增加,增强其它细胞功能的作用

  • 标签: 中的作用 作用地位 免疫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