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时加入前列地尔的效果。方法研究时期为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共选择患者50例。为患者提供常规治疗,同时在此基础上加入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分别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7d时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和各项因子的含量。结果治疗后患者白细胞计数为(8.93±1.16)×109/L,明显低于治疗前(16.82±3.62)×109/L,同时其它血常规指标也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为(77.28±8.66)ng/L,明显低于治疗前(350.81±40.62)ng/L,同时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前列地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清因子含量,改善其炎症反应。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早期促炎因子 前列地尔 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胰腺因子表达,并且重点分析因子与胃黏膜病变之间的发生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假手术组)。造模后2h和12h后分别各取8只动物经肠系膜上静脉采血,检测血清TNF-α、IL-1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测定胃黏膜血流和损害情况及NF-κB蛋白活化水平。采用SPSS17.0和Excel200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性细胞因子和胃粘膜血流量(GMBF)等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模型组建模后2h的TNF-α、IL-1水平显著高于建模前和对照组(P〈0.05)。模型组建模后12h的NF-κB、TNF-α、IL-1水平显著高于建模前和对照组(P〈0.05)。模型组造模后2h出现出轻微的泡壁水肿,但无细胞浸润,无出血发生。12h后观察到黏膜充血、水肿、粗糙不平,点状出血、淤点或淤斑,点状或者斑片状糜烂,黏膜可见血管显露或者是粗大皱襞及结节。模型组的GMBF表达量与血清NF-κB表达水平之间呈密切负相关(P〈0.05)。而与TNF-α、IL-1无相关性(P〉0.05)。结论炎症介导了NF-κB的活化,导致了胃黏膜局部缺血发生,并最后导致了胃黏膜的损伤。而且NF-κB的活化同时也在不断的反向调节TNF-α、IL-1的升高,加重了急性胰腺的发展。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胃粘膜 NF-κB 白细胞介素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疗性静脉患者血清因子的表达水平检测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30例化疗性静脉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3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TNF-α、IL-8和IL-4、IL-10水平。结果化疗性静脉患者TNF-α、IL-8水平随静脉分级的增高而升高;IL-4及IL-10随静脉的分级增高而减少。结论TNF-α、IL-8和IL-4、IL-10参与静脉的发生,是重要的细胞因子,在静脉患者患者与健康人之间有明显差异,是重要的细胞因子,其水平的变化对判断静脉的病情程度、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炎性细胞因子 血清 化疗性静脉炎 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96例老年CAP患者(观察组),选取同期94例体检健康老年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CRP水平,使用酶联荧光分析法检测血清PCT水平,分析CRP和PCT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以及与CAP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RP、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诊断老年CA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13%和72.16%,血清PCT诊断老年CA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56%和80.6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与PCT联合诊断老年CA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04%和90.30%,均高于单项诊断(P<0.05);血清PCT水平随老年CAP病情严重程度增加明显升高,且与肺炎严重程度(PS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527,P<0.05),血清CRP水平与PSI评分无相关性(r=0.254,P>0.05).结论血清CRP与PCT联合诊断老年CAP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且PCT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社区获得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妇科千金片对慢性盆腔患者因子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10例慢性盆腔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妇科千金片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带增多、子宫或附件压痛、盆腔积液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妇科千金片治疗慢性盆腔,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抑制盆腔慢性炎症,具有良好疗效与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妇科千金片 慢性盆腔炎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细胞生长因子作用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将2014年12月—2015年9月间确诊并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展开研究,采用双盲法将83例患儿分为观察组(n=42)及对照组(n=41);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入神经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结果经治疗,两组患儿在疗效、NBNA(神经行为测定)评分、DQ(发展量表)评分上对比观察组均明显占优(P<0.05)。结论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治疗中加入神经细胞生长因子,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该方法值得借鉴。

  • 标签: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神经细胞生长因子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检测41例稳定型冠心病(sCAD)(sCAD组)、56例ACS患者(ACS组)、64例健康者(健康对照组)血清IL-6、NT-proBNP和全血hs-CRP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L-6、NT-proBNP、hs-CRP水平在ACS患者中分别为22.00(10.80~58.30)ng/L、205.00(107.60~653.40)pmol/L、6.65(2.00~22.47)mg/L;sCAD患者为5.95(1.50~17.65)ng/L、60.00(16.35~307.80)pmol/L、3.40(1.10~9.70)mg/L;健康者为2.97(1.51~4.40)ng/L、3.35(1.23~6.18)pmol/L、1.15(0.50~2.38)mg/L,各组IL-6、NT-proBNP、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CS患者和sCAD患者IL-6与NT-proBNP、hs-CRP均呈明显正相关(r=0.542,0.527,P<0.001;r=0.521,0.478,P<0.005).IL-6、NT-proBNP、hs-CRP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7、0.988、0.847;IL-6诊断ACS的灵敏度为92.1%,特异度为95.3%,NT-proBNP的灵敏度为96.2%,特异度为89.7%,hs-CRP的灵敏度为70.8%,特异度为81.2%.结论IL-6与NT-proBNP、hs-CRP可用于ACS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白细胞介素-6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超敏C反应蛋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简介:摘要技能竞赛对日常教学有一定的引领作用,日常教学为技能竞赛提供保障。坚持二者相互渗透,和谐发展,以技能竞赛的要求来推动教学改革,并在日常教学中坚持有效改革,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才能为技能竞赛输送更好的人才,全面提升中职学生人才培养的质量。

  • 标签: 技能竞赛日常教学职业技能人才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炎症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在骨关节患者关节液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73例诊断为膝关节的患者作为观察组,23例单纯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两组患者关节液中IL-1β、IL-6、TNF-α及MMP-3的水平,比较两组差异,分析细胞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其发病机制。结果观察组患者关节液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β与TNF-α水平随着KOA的临床分期的严重程度逐渐增加,关节液中IL-1β与TNF-α水平为IV级>Ⅲ级>Ⅱ级>I级;而IL-6水平则与KOA分期无关。IL-1β与TNF-α和MMP-3含量呈显著相关,(P<0.05);TNF-α和MMP-3含量亦呈显著相关,(P<0.05)。IL-1β、TNF-α和MMP-3与ISOA之间呈正相关(P<0.05),而IL-6与ISOA之间无相关性,P>0.05。

  • 标签: 骨关节炎 白介素-1 基质金属蛋白酶 肿瘤坏死因子 酶联免疫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分型与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针对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归类,同时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炎症因子水平,并进行分析,研究者均收自我院2014年2月到2016年6月间。结果通过比较发现,其临床分类不同,C-蛋白反应以及白介素细胞-8的炎症因子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分型与因子相关性研究发现,患者病情的中医分型不同其因子表达也存在不同,C-蛋白反应以及白介素细胞-8对于其可做出相应分析,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中医辨证分型 炎性因子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究CIN或宫颈癌患者阴道菌群、宫颈局部T细胞亚群以及血清因子的组成,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HPV阳性且病理活检确诊为CIN或宫颈癌的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HPV阴性且宫颈活检正常者1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初诊时留取阴道分泌物、宫颈分泌物及脱落细胞、宫颈组织标本,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法(TCT)检测宫颈病变程度,采用悬滴湿片法检测滴虫,革兰氏染色检测霉菌、淋球菌和乳酸杆菌等;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因子IL-2、IL-4、IL-10、IFN-γ和TNF-α。结果:两组患者在解脲支原体、衣原体的感染率以及乳酸杆菌的阴性感染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其感染率也存在明显差异,而其它病原体感染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对照组、CINⅠ-CINⅢ以及宫颈癌患者的宫颈分泌物中CD4^+T细胞表达率呈下降趋势,而CD8^+T细胞表达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CD4^+/CD8^+的比值呈下降趋势;在对照组、CINⅠ-CINⅢ及宫颈癌患者的血清IFN-γ和IL-2水平呈下降趋势,IL-4的含量呈上升趋势,而TNF-α和IL-10的含量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解脲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增加、乳酸杆菌的减少、CD4^+T细胞表达减少可能促进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

  • 标签: 人乳头瘤状病毒 炎性因子、T细胞亚群、阴道菌群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segond骨折患者术后血清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胫骨平台前外侧撕脱骨折(segond骨折)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PR),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血清因子。结果观察组的CPR,IL-6,TNF-α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可以改善segond骨折患者的血清因子,促进骨折的术后愈合,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丹参注射液 segond骨折 血清炎性因子 影响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浆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和因子水平变化,并阐述二者之间的联系,为AIS早期诊断或风险因素评估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AIS患者86例为AIS组,以8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TAFI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测定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结果AIS患者血浆TAFI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17.48±2.79)μg/mLvs.(27.23±3.27)μg/mL],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10.14±2.05)pg/mLvs.(4.54±0.78)pg/mL;(110.10±11.12)pg/mLvs.(81.18±7.58)pg/mL;(13.02±1.61)pg/mLvs.(6.90±1.55)pg/mL],急性期蛋白CRP和PCT也显著升高[(0.80±0.11)ng/mLvs.(0.43±0.10)ng/mL;(16.41±2.41)μg/mLvs.(5.60±1.11)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浆TAFI水平与相应因子及急性期蛋白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TAFI对慢性血管内性反应有抑制作用;TAFI有可能成为辅助诊断早期AIS或评估其风险性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 炎性因子 急性期蛋白
  • 简介:情感是人们对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心理活动发展,情感教育逐步占了主导作用,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从情感入手分别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组织安排、激励机制以及教师自身方面来发挥情感教育对提高孩子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使英语教学离目标越来越近。

  • 标签: 情感教育 英语教学
  • 简介:摘要技能竞赛对日常教学有一定的引领作用,日常教学为技能竞赛提供保障。坚持二者相互渗透,和谐发展,以技能竞赛的要求来推动教学改革,并在日常教学中坚持有效改革,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才能为技能竞赛输送更好的人才,全面提升中职学生人才培养的质量。

  • 标签: 技能竞赛日常教学职业技能人才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阑尾术后感染切口愈合的促进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6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阑尾切除手术并且在术后造成切口感染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术后处理方法,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手术切口处喷洒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清洁程度、肉芽生长情况、切口感染、以及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肉芽形成时间为(3.4±1.1)d,切口愈合时间为(9.8±2.6)d,对照组患者的切口肉芽形成时间为(4.9±1.5)d,切口愈合时间为(11.9±2.9)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清洁程度较高,并且切口处的肉芽组织生长速度快。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能够显著促进阑尾术后患者感染切口的愈合,对阑尾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 标签: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阑尾炎 术后感染 切口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老年肺气肿与肺间质纤维化中性细胞因子浓度差异趋势。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入的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老年患者各40例,作为A、B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人40例做对照,为C组,对所有患者或健康正常人进行外周静脉血性细胞因子水平检测,比较三组患者血清性细胞因子水平及其分析。结果A组患者INF-γ、IL-2水平明显较C组高(P<0.05),IL-4明显较C组低(P<0.05);B、C组比较可知,B组患者IL-5、IL-10水平明显较C组高(P<0.05),IL-2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A、B两组其他性细胞因子与C组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中的INF-γ、IL-2、IL-4三项指标与C组有显著差异;B组中的IL-5、IL-10、IL-2三项指标与C组有显著差异;对上述指标作相关性分析可得,A、B两组与上面提到的性细胞因子水平分别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性细胞因子与肺气肿以及肺间质纤维化存在正相关,在临床上我们可以尝试通过检测、监测患者的性细胞因子来帮助诊断上述疾病的患者或者易感染患者,帮助临床识别者两种疾病。性细胞因子在肺气肿以及肺间质纤维化预后效果中的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炎性细胞因子 老年肺气肿 肺间质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