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两台仪器对不同浓度新鲜全血进行检测,探讨不同的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是否在允许范围之内,按NCCLS文件《用患者样本进行方法学对比及偏倚评估EP9-A指导文件》1和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允许误差范围对两台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方法对比和偏倚评估,使两台血细胞分析仪之间的参数具有可比性。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一致性。方法用MEK-6318K和ABX-60血细胞分析仪同时检测血细胞的WBC、RBC、HB、HCT、PLT值。用MEK-6318K血细胞分析仪作标准仪器,ABX-60血细胞分析仪作为对比仪器,每天选取用EDTA-K2抗凝的新鲜全血,分别在两台仪器上测定,并记录结果。用Excel2007软件对两台仪器的结果采取方法内离群点和相关分析,及回归方程Y=bX+a,求其相关系数,以NCCLS文件《用患者样本进行方法学对比及偏倚评估EP9-A指导文件》和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允许误差范围为标准,判断两台仪器测定结果的临床可接受性。结果两种仪器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测得的结果相对偏差都在允许范围之内。结论同一实验室的不同仪器应定时进行对比,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EP9-A CLIA'88 比对
  • 简介:摘要210例花斑癣患者,特比萘芬成人常规口服剂量250mg/d,连服7天或14天,治愈率93.3%,总有效率99.5%,真菌镜检阴转率99.5%,培养阴转率98.3%。未见副作用。

  • 标签: 特比萘芬 花斑癣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丹参川芎嗪对肢体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病例选取四肢骨折手术,止血带时间需要1~1.5h的36例,分为A组(丹参川芎嗪组)15例和B组(空白对照组)21例,另设立C组为腰椎或髋部手术病例1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4小时测定血清SOD活性,LPO、GSH和血注流变学指标。结果A组各项指标相对稳定,术后B组SOD酶活性短暂下降,LPO和GSH升高(p<0.05),还原粘度明显升高(p<0.01)。C组则显示血液流变学指标的降低(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对肢体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与丹参川芎嗪活血、化瘀、扩张血管、降血粘,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拮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 标签: 骨折 血液流变学 丹参川芎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临床环境下YYX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与传统氧气湿化甁吸氧在抗菌活性和吸氧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实验组30名患者予以使用YYX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吸氧,对照组30名患者予以传统湿化甁湿化吸氧,比较24小时后患者湿化甁内细菌污染情况和患者对湿化时气泡噪音及粘滞度的主观评价。结果实验组标本细菌污染度为0%,对照组标本细菌污染度为20.00%,实验组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同时气泡噪音和痰液粘滞度明显改善。结论YYX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在抗菌活性和吸氧依从性上较传统氧气湿化甁吸氧有明显优势。

  • 标签: 吸氧 细菌污染 气道湿化
  • 简介:在8年制医学生实验诊断学教学实践中,采用典型病例导入式和PBL教学法,从检验报告单的申请、阅读,异常结果的合理解释以及与实验室沟通等四个方面探讨了理论知识传授与临床能力培养相结合问题。

  • 标签: 检验报告单 实验诊断学 教学 8年制
  • 简介: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inicalLaboratoryandStardardsInstitute,CLSI,原名NCCLS)于2003年出版了关于产孢丝状真菌的液体培养基稀释法(微量法与多量法)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案M38一A…,规范了不包含皮肤癣菌在内的丝状真菌的药敏试验条件,如接种量、孵育周期、孵育温度、培养基配方和MIC判定标准等。

  • 标签: 产孢丝状真菌 药敏试验 方案
  • 简介:摘要本文较详细分析了目前基层医院检验科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对进一步提高基层医院检验科管理水平,促进基层医院检验科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基层医院 检验科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迫于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略显滞后的现状,国内各医学院校均积极进行临床实践教学改革。临床技能实验中心应运而生,为临床实践教学改革提供硬件基础,其实践操作的无风险性和可重复性,使实践教学得以顺利开展,是促进医学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和依托。

  • 标签: 临床技能,实验中心 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床医学院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和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标签: 临床医学院实验室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海芙蓉对IgA肾病的作用机制及疗效,为IgA肾病的中药治疗打开新的局面。方法分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阶段,实验研究阶段取SD纯种大白鼠80只制作IgA大白鼠模型,取60只制作成功IgA模型大白鼠分A、B二组。A组以海芙蓉治疗,B组以潘生丁加阿斯匹林治疗,疗程均为十二周。观察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尿定性、IL-8及IL-13的水平,处死动物取肾行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观察实验治疗效果。临床研究阶段,选择经肾穿刺病理确诊为IgA肾病病人60例平均分A、B两组,A组以海芙蓉治疗,B组以潘生丁加阿斯匹林治疗,疗程均为十二周,观察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尿定性、IL-8及IL-13的水平,复查肾穿刺病理结果。结果经海芙蓉治疗IgA肾病大白鼠及临床病人疗效均明显优于予潘生丁加阿斯匹林治疗组。结论海芙蓉对IgA肾病的治疗有肯定的疗效,为IgA肾病的治疗打开新的局面。

  • 标签: 海芙蓉 IgA肾病 实验研究及疗效观察
  • 简介:近年,人们对毛霉与毛霉病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这不仅由于毛霉感染的发生率快速上升,更因为其临床诊治尚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加之分子分类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毛霉相关的种系发生、分类鉴定、新种变种等方面开始出现不少新的甚至使人困惑的意见或争议,值得医学真菌学领域的研究者和临床医生予以重视。为此,本文就近期毛霉相关的分类与命名的变化、新出现的病原菌、实验室快速诊断鉴定、毛霉病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毛霉体外药敏实验及联合治疗等方面研究进展和动态结合笔者自己的观点做一简要评述。

  • 标签: 毛霉 分类 体外药敏 诊断鉴定 治疗
  • 简介:转化医学或转换医学是医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它试图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之间建立更直接的联系。现代医学发展历史表明,未来医学突破性的进展有赖于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结合,而21世纪的医学也将更加重视“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的医学模式,更加重视整体医学观和有关复杂系统的研究。转化医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它的提出符合医学科学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

  • 标签: 转化医学 临床医疗 实验室 科研 整体医学观 医学研究
  • 简介:摘要数字显微互动系统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克服了传统形态学实验教学中的诸多弊端,构建了以师生互动、图像共享为特征的新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是形态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

  • 标签: 形态学 实验教学数字显微互动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坏死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提高骨髓坏死(BoneMarrowNecrosis,BMN)诊治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BMN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原发病情况及治疗转归。结果BMN患者临床表现复杂,以骨痛、发热及进性贫血等为主要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具有多样性及复杂性,但骨髓涂片及活检中发现骨髓坏死为主要特征。结论骨髓坏死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一种综合征,临床实验室检查复杂,多数病例常隐藏着恶性疾病,容易漏诊、误诊,临床应提高认识,疑诊患者应及早行骨髓穿刺和/或活检,确诊BMN患者也应极寻找原发病。

  • 标签: 骨髓坏死 实验室检查 骨髓穿刺 骨髓活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