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弹力绷带法在术动脉穿刺护理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3月经皮桡动脉穿刺穿刺采血患者3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9例,两组术中都采用弹力绷带法。实验组在采用弹力绷带法的同时还用自制冰袋冷敷,对照组只使用弹力绷带法。观察两组患者引起的疼痛、麻木、肿胀感等客观体征,以及局部皮肤并发症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各性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弹力绷带法在术动脉穿刺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有利于减少风险。

  • 标签: 弹力绷带法 术中 中绕动脉穿刺 护理
  • 简介:摘要血气分析主要用于危重病人的监测,通过对动脉血中气体及酸碱度的测定,以了解肺功能情况。我们对20位采动脉血气分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来对比动脉采血器(规格型号BDpresetTm2ml.22GX1“)和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在穿刺操作的应用。

  • 标签: 动脉穿刺 采血器 血气分析
  • 简介:数字转换1.图中的每个图形各代表数字1~5的一个。2.等号后面的数字为每行、每列五个图形代表的数字之和。3.由此推断每个图形各代表了哪个数字。

  • 标签: 数字转换 图形 成语 代表 推断 等号
  • 简介:回顾性总结73例血透治疗时以桡动脉穿刺建立临时血管通路患者,包括穿刺时的血管定位、穿刺侧手奠位置的摆放及固定、针柄的固定、拔针方法及对患者穿刺点自我护理指导等方面,认为正确的护理操作可提高桡动脉穿刺成功率,达到满意的透析效果。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桡动脉 血液透析 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对比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经桡动脉与股动脉穿刺行急诊PCI的临床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经股动脉介入(TFI)、经桡动脉介入(TRI)各30例,后将患者的综合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并发症比较股动脉组高于桡动脉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桡动脉组短于股动脉组(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行急诊经桡动脉急诊PCI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值得借鉴并推广。

  • 标签: 急诊PCI 股动脉 桡动脉 护理
  • 简介:1.Mikelikestowritebythebrightlightatnight.夜晚,迈克喜欢在一盏明亮的灯下写作。

  • 标签: the to 写作
  • 简介:1.Mikelikestowritebythebrightlightatnight.夜晚麦克喜欢在一盏明亮的灯下写作。

  • 标签: the to 写作
  • 简介:1.Mikelikestowritebythebrightlightatnight.夜晚,迈克喜欢在一盏明亮的灯下写作。

  • 标签: the to 写作
  • 简介:1.Mikelikestowritebythebrightlightatnight.夜晚麦克喜欢在明亮的灯光下写作。

  • 标签: the to 写作
  • 简介:摘要:本文从护士的角度,对经桡动脉穿刺与经股动脉穿刺动脉瘤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对两种穿刺方法的对比,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我们强调,护士在手术前后的评估、监测、心理疏导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保障患者手术的成功和术后的康复。

  • 标签: 动脉瘤栓塞术 经桡动脉穿刺 经股动脉穿刺 围手术期护理 护士 评估 监测 心理疏导
  • 简介:摘要目的制作一款动脉留置针装置应用于重症医学科(ICU)患者,探讨研制的动脉留置针装置在ICU患者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8月住院治疗进行有创血压监测的40例患者,采取自身对照法,将患者左手或右手使用传统静脉留置针为对照组,右手或左手使用自制动脉留置针为观察组。比较2组的操作人数、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血液污染、平均动脉压。结果观察组操作人数只需1人,低于对照组2人。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和血液污染率分别为67.5%(27/40)、0,优于对照组的30.0%(12/40)、77.5%(3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1.257、50.612,P<0.01)。观察组操作时间和平均动脉压分别为(50.53 ± 14.12)s、(65.38 ± 18.03)mmHg(1 mmHg=0.133 kPa),对照组分别为(76.21 ± 8.28)s、(68.24 ± 17.07)mmHg,2组比较操作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3.63,P<0.01),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动脉留置针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缩短了操作时间,并节省人力成本同时避免了血液浪费和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危重症 有创血压监测 自制动脉留置针 应用
  • 简介:摘要桡动脉恰在肘弯下方,肱动脉两个分支较小的一支,它沿前臂的桡侧行至腕部,然后向后绕过腕的外侧,在第一、第二掌骨之间进入手掌,形成掌深弓。

  • 标签: 桡动脉 股动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弹力绷带法在术动脉穿刺护理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1月经皮桡动脉穿刺穿刺采血患者3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9例,两组术中都采用弹力绷带法。实验组在采用弹力绷带法的同时还用自制冰袋冷敷,对照组只使用弹力绷带法。观察两组患者引起的疼痛、麻木、肿胀感等客观体征,以及局部皮肤并发症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各性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弹力绷带法在术动脉穿刺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有利于减少风险。

  • 标签: 弹力绷带法 术中 中绕动脉穿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预防股动脉穿刺术后血肿的发生。方法对股动脉穿刺采血患者实行正确有效的按压。结果通过对临床200例股动脉穿刺患者的调查统计,其中180例(90%)使用大棉签按压股动脉穿刺处,既方便、省力,受力更准确均匀,又能有效预防穿刺后血肿的发生;20例(10%)使用传统方式按压,既费力,程序相对复杂化。结论大棉签按压可有效预防股动脉穿刺术后血肿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股动脉穿刺 血肿 按压 止血 大棉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两种血液采集方法的效果。方法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需采集血液标本的患儿200例,按采血先后顺序分成两组,试验组100例,采用桡动脉穿刺采血术;对照组100例,采用股静脉穿刺采血术。结果桡动脉穿刺采血术一次成功率96%,皮下淤血发生率2%、标本溶血发生率3%,股静脉穿刺采血术一次成功率88%,皮下淤血发生率9%、标本溶血发生率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桡动脉穿刺采血术成功率高,皮下淤血发生率、标本溶血发生率低,既减少了患儿痛苦,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又确保了血液标本的质量。

  • 标签: 儿科 血样采集 桡动脉穿刺 股静脉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动脉留置针在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症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本院NICU2007年5月至2011年收治的65例新生儿溶血症采用套管留置针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结果65例患儿均成功完成换血的治疗,黄疸明显消退,有效的预防了核黄疸及胆红素脑病。结论经桡动脉同步换血操作简单易行,风险小,疗效可靠,无明显并发症。

  • 标签: 动脉穿刺 留置针 新生儿换血术
  • 简介:1.Mikelikestowritebythebrightlightatnight.夜晚麦克喜欢在一盏明亮的灯下写作。2.Asnow—whiteswanswamswiftlytocatchaslowly—swimmingsnakeinalake.湖中一只雪白的天鹅快速地游动着去追赶一条慢慢游动的蛇。

  • 标签: slowly WHITE the to 写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胎儿脐带颈的血流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进行观测,探讨胎儿脐带颈S/D比值的变化对胎儿的影响。方法对351例足月妊娠孕妇产前4w内行多普勒超声检查,观测胎儿脐带颈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与产后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脐带颈S/D≥3组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较脐带颈S/D值正常组明显增高。结论多普勒诊断脐带颈的同时血流检测与频谱分析已成为反映胎儿宫内安危状况的有效检查手段。

  • 标签: 超声检查 脐带绕颈 脐动脉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