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尿路结石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与活动有关的疼痛和血尿。其程度与结石的大小、位置、活动与否及是否并发感染和梗阻有关。一般肾盂内较大的结石,如鹿角状结石,因活动度小,常无明显临床症状。而较小的结石,常因停留或嵌顿于肾盂至膀胱的生理性狭窄处,故可引起明显的疼痛和血尿。

  • 标签: 上尿路结石 血尿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是一种相对少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国内外研究相对较少,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临床诊疗、预后因素等方面具有中国特色,有较多有待明确的地方。近年来我们针对该疾病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在此简单介绍我们选择UTUC这一"小题目"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科学问题的寻找、研究过程的开展、临床与基础转化等方面的经验。通过我们的努力,在患者特点和预后、中国人群特征性、治疗方式的改良、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国内外多中心研究5个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达到了做科学"大文章"的目的。期待这一系列研究能够为全国同道提供思路和参考,共同提高我国泌尿外科学界对UTUC的诊疗水平。

  • 标签: 泌尿系肿瘤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马兜铃酸 机制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尿路结石包括肾、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常见的疾病之一。多由于肾盂肾炎、肾积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全身性疾病,或饮水过少、脱水等原因引起尿液中的矿物质在肾脏形成结晶沉积在肾脏而形成,以草酸盐和磷酸盐结石最为多见。另外,输尿管可与肾脏同时发生结石或肾结石进入输尿管而形成输尿管结石。尿路结石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血尿和疼痛,其程度与结石部位、大小、及有无并发症等因素有关。B超可确定结石的部位、大小、数量和肾积水的程度、肾皮质的厚度。静脉肾盂造影可准确地显示结石本身,同时也可显示肾脏功能以及尿路的通畅程度。尿路结石的治疗主要采用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较小的结石(<0.5cm)可单独应用药物排石。3cm以上的结石或者肾盂输尿管连接部位狭窄合并结石达半年以上、肾功能有严重破坏时,则采用手术治疗,行肾切开取石、肾盂切开取石、输尿管切开取石。

  • 标签: 上尿路结石 病人 护理
  • 作者: 杨菊珍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上尿路结石的处理方法分析杨菊珍(南江县人民医院四川巴中635600)【中图分类号】R6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60-02尿路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疾病之一,男性多于女性,尿路结石在肾和膀胱内形成。上尿路结石与下尿路结石的形成机制、病因、结石的成分和流行病学有显著差异。肾和输尿管结石又称上尿路结石,结石的形成与患者的年龄、性别、饮食习惯、饮水量、工作性质、所处气候以及环境有关。细菌、感染产物以及坏死组织是成为结石的核心。1上尿路结石的病因和临床症状泌尿系结石的原因很复杂,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但其最主要的还是遗传、自然环境、饮食环境有关,营养状态和全身疾病等对泌尿系结石都有较大的影响,最终的表现是尿中溶质成分包和,结析而形成结晶,然后在经过长期的积累,最后形成了结石。上尿路结石的临床表现会出现腰痛,疼痛比较剧烈,大多数呈绞痛,还会伴随着大汗淋漓、恶心、呕吐这些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血尿,同时还有的病人会出现尿路刺激症状,比如尿频、尿痛,如果合并有感染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发热、高热、寒战等临床症状。2上尿路结石与下尿路结石的区别尿路通常分为两部分,即上尿路、下尿路。上尿路结石是指肾脏与输尿管,发生在肾脏和输尿管的结石,绝大多数上尿路结石是在肾脏内形成的,形成后或者停留在肾脏内或下降得到输尿管而形成输尿管结石。下尿路是指膀胱和尿道,发生在膀胱和尿道的结石,下尿路结石绝大数在膀胱内形成的,只有一小部分下尿路结石是在尿道内形成的,还有一些下尿路结石是从上尿路形成排到下尿路的。3上尿路结石引起血尿的特点以及危害肾结石引起的血尿,躲在腰腹部疼痛后出现的,可呈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可出现例走路、跑步等让血尿症状加重。当结石发生急性绞痛的时候,可以出现明显的肉眼血尿,尤其在绞痛伴有结石排出者,不发生急性绞痛时,一般是镜下血尿,这种血尿都会合并尿频、尿急、尿痛以及排尿困难,甚至畏寒发热。患者血尿时伴有腰痛是剧烈绞痛的,发作时患者大汗淋漓,疼痛难忍,同时恶心呕吐,不能进食水。尿路结石是十分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尿路结石作为异物很容易诱发尿路感染,肾输尿管结石诱发的尿路感染,肾输尿管结石诱发的上尿路感染常常会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造成细菌入血引起菌血症、败血症、严重的会发生感染性休克。4上尿路结石的治疗方法结石治疗的方法有很多种,肾、输尿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郑铎 刘隽垚 岳中瑾 尚攀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20年第05期
  • 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研究所 甘肃省泌尿系统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730030(工作单位为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73000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研究所 甘肃省泌尿系统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730030
  • 简介:摘要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联合膀胱袖状切除术是高级别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治疗金标准。由于尿路上皮癌具有多中心的特点,有22%~47%的患者术后会出现膀胱肿瘤复发。多个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术后膀胱内灌注化疗药,可有效降低术后膀胱内复发率。目前,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术后膀胱灌注治疗方案及药物仍参考膀胱尿路上皮癌,还未形成标准的治疗方案。本文对近年来灌注治疗形式及药物的选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上尿路 尿路上皮癌 膀胱内复发 膀胱灌注化疗
  • 简介:摘要局部进展期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发病率低,诊断困难,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预后差,相关回顾性研究较少,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基本空白。本文对局部进展期UTUC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及病理诊断、手术治疗、系统化疗(包括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和免疫治疗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泌尿系肿瘤 上尿路上皮癌 手术治疗 新辅助化疗 辅助化疗 免疫治疗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刘鑫 廖利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22年第09期
  • 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北京博爱医院泌尿外科,北京 100068 刘鑫为山东大学与康复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北京博爱医院泌尿外科,北京 100068 廖利民为首都医科大学、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 100068
  • 简介:摘要近年来,对上尿路动力学的研究朝着数字化、模拟化和无创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对上尿路动力学的生理机制、临床应用以及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起搏细胞被认为是尿路蠕动发生的基础,但具体的启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临床上广泛应用上尿路动力学技术研究灌注速率与压力的关系,Whitaker试验可作为可疑病例诊断的辅助检查。人工智能、三维重建等多学科融合可能是未来上尿路动力学研究的重点手段。

  • 标签: 上尿路动力学 起搏功能 肾盂内压 上尿路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尿路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9年5月上海仁济医院收治的5例尿路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4例,女1例。中位年龄60岁。临床表现为腰背痛5例,肉眼血尿4例。术前行泌尿系B超检查5例,CT检查5例,膀胱镜检查4例。术前诊断为输尿管肿瘤2例,肾盂肿瘤1例,肾肿瘤1例,肾结石1例。5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3例,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发现肾盂肿瘤后二期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1例。结果病理检查肿瘤平均直径4.4 cm,pT3期4例,pT4期1例;淋巴结转移2例。病理分型:管状腺癌2例,管状+乳头状混合腺癌2例,乳头状腺癌1例。免疫组化染色检查共同特征为CDX2(+),p63(-),GATA(-),β-catenin(-)。术后行放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1例。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2例因肿瘤进展于术后1年内死亡;3例生存,其中1例术后7个月盆腔转移,2例无病生存。结论原发性尿路腺癌发病率极低,多与慢性结石和炎症刺激有关。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术后病理检查为确诊依据,组织学表现为单一腺性结构,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特征为CDX2、CK20(+)和β-catenin(-),不表达或仅部分表达GATA3、p63、CK7。手术为治疗首选,预后与病理亚型相关,总体预后较差,术后短期内易复发、转移。

  • 标签: 腺癌 肾盂 输尿管 病理学,临床
  • 简介:摘要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手术后复发率高且预后差。既往临床研究结果多数基于回顾性研究,对于术后辅助化疗是否可以改善患者生存尚有争论。近期临床试验结果支持辅助化疗可改善局部晚期UTUC患者的无瘤生存,含铂类药物方案是术后辅助化疗的标准方案。目前尚缺乏术前新辅助化疗与术后辅助化疗对照的临床研究结果,随着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进展,新药联合辅助治疗方案可能会进一步改善UTUC患者生存。

  • 标签: 泌尿系肿瘤 化学疗法,辅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路结石体外碎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外科住院的尿路结石患者32例,所以患者均行体外碎石手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治疗情况,对碎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32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治疗失败,治愈率为84.4%,体外碎石影响因素与结石大小、结石数量、结石位置、治疗措施、病程长短等有关,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体外碎石治疗尿路结石应结合其影响因素选择合理治疗措施,可取得较好疗效,提高治愈率和安全性。

  • 标签: 上尿路结石 体外碎石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上尿路结石微创综合治疗的方法和经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根治术后膀胱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9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859例确诊UTUC并接受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男519例,女340例。平均年龄(66.5±9.6)(26~93)岁。有吸烟史283例。伴肉眼血尿664例。肾盂癌396例,输尿管癌463例。术前合并肾积水675例。术前行诊断性输尿管镜检查323例,初次诊断时合并膀胱肿瘤48例。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UTUC根治术后膀胱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859例中,低分期肿瘤(Tis/Ta/T1期)407例(47.4%),高分期肿瘤(T2~T4期)452例(52.6%);低分级肿瘤(G1/G2级)110例(12.8%),高分级肿瘤(G3级)749例(87.2%)。平均随访17个月,126例(17.2%)出现复发,复发中位时间12个月,其中101例(80.1%)为术后2年内复发。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低分期(P=0.047)、肿瘤高分级(P=0.043)、术前血尿症状(P=0.023)和术前诊断性输尿管镜检查(P=0.002)与膀胱内复发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低分期(B=-0.476, P=0.019)、肿瘤高分级(B=0.848,P=0.024)、术前血尿症状(B=0.521,P=0.048)、术前诊断性输尿管镜检查(B=0.521,P=0.002)是术后膀胱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低分期、肿瘤高分级、术前血尿症状和术前诊断性输尿管镜检查是UTUC患者根治术后膀胱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泌尿系肿瘤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膀胱复发 危险因素
  • 简介:一、概述肾盂输尿管尿路上皮肿瘤相对少见,占泌尿系上皮肿瘤的5%~6%。尿路上皮肿瘤标准手术方法为患侧肾输尿管全切术和膀胱袖套状切除。由于尿路上皮肿瘤发病呈多灶性的特点,双侧尿路可同时或相继出现多个病灶,因此部分学者提出对部分早期肾盂输尿管上皮肿瘤行保留患侧肾脏和输尿管的肿瘤腔内切除术,尤其对于孤立肾、双侧尿路肿瘤及部分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内镜下行肿瘤切除术往往是较好的选择。

  • 标签: 上尿路上皮肿瘤 腔内治疗 肾盂输尿管 肾输尿管全切术 腔内切除术 肾功能不全
  • 简介:目的探讨孤立肾、慢性肾功能不全时肾盂内或双输尿管内复杂上皮癌患者多镜联合治疗的可行性。方法3例均以间断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入院,通过尿脱落细胞学、IVU、CT、膀胱镜、输尿管镜等检查确诊为尿路上皮癌。例1为左侧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重复肾肾盂内、双侧3个输尿管内均为尿路癌,采用经皮肾镜和输尿管镜联合行左侧重复肾肾盂、双侧3条输尿管内肿物切除术;例2为肾功能不全、右肾萎缩,发生左侧肾盂、膀胱癌,行膀胱镜肿瘤电切及输尿管镜、经皮肾镜联合左肾盂癌局部切除术;例3为左侧肾盂癌根治术后3年,右孤立肾再发肾盂癌,经输尿管镜及经皮肾镜行右肾盂癌切除术。3例均成功保留肾脏。结果术后病理检查均为尿路上皮癌。早期经肾造瘘灌注化疗1~2次,之后常规膀胱化疗,分别随访13、14、15个月,B超及CT检查无肿瘤复发及死亡。例3孤立肾患者术后2天、2周时经肾造瘘化疗,术后1个月拔出输尿管支架管,于第2日夹闭肾造瘘管,出现发热,输尿管镜检查考虑输尿管狭窄明显,留置支架管,以后定期更换,1周后拔除肾造瘘管。结论对于孤独肾、对侧肾无功能、肾功能不全、年龄大、伴有禁忌证的内科疾患的复杂尿路癌患者,采用输尿管镜、经皮肾镜联合治疗是可行和安全有效的,但需要术后严格的随访和检查。

  • 标签: 上尿路上皮癌 双输尿管癌 经皮肾镜 输尿管镜 孤立肾 肾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