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针对目前高校对于学科竞赛中存在教赛脱节、培训方式单一、资源不足等问题,提出基于课程背景下,对于学科竞赛的促进作用探索,并通过建立评价机制,衡量课程对于学科竞赛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学科竞赛 课程群 项目式教学
  • 简介:摘要: 随着 国家政府实施 “ 一带一路 ” 战略,大型企业的 “ 全球化 ” 步伐进一步加快,海外项目团队数量进一步增加 , 设备的采购和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互联网 + 的背景下,特别迫切需要加强对海外工程项目的设备和材料的管理。这对于促进公司生产发展和提高海外市场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海外项目群 设备物资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北方地区。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提出了南水北调工程,而淮水北调工程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东线配水工程和引江济淮的重要延伸工程),承担着缓解皖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本文以淮水北调工程为背景,探讨泵站的联合调度与管理模式,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淮水北调 泵站群 联合调度 管理模式
  • 简介:基于山西大同地区8个气象台站1981—2010年蒸发皿蒸发量及其相关气象要素逐月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和完全相关系数法,对大同地区逆"蒸发佯谬"现象的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其主要气象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年变化来看,1981—2010年山西大同地区年蒸发皿蒸发量呈现不显著上升趋势,上升率为44.14mm·(10a)^-1,这与当前大部分地区蒸发皿蒸发量所表现的"蒸发佯谬"现象相悖。夏、秋、冬季蒸发皿蒸发量均呈现上升趋势,而春季无明显变化趋势,其中夏季上升趋势显著且上升幅度最大。因此,夏季蒸发皿蒸发量对全年贡献最大。大同地区年蒸发皿蒸发量的年代际变化呈现增加趋势,而季节蒸发皿蒸发量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不尽相同。其中,春季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夏季呈现持续增加趋势,而秋季和冬季则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气温是引起大同地区逆"蒸发佯谬"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日照时数、日较差、降水量对该地区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的影响相对有限。

  • 标签: 逆“蒸发佯谬”现象 蒸发皿蒸发量 完全相关系数 大同地区
  • 简介:试论地理现象分形特性骆灿鹏,华美红(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分形理论是Mandelbrot在本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创立的,现已与耗散结构理论、混饨理论一起,影响到整个学术界。分形(Fractal)这个词,是Mandelbrot创造...

  • 标签: 分形特性 地理现象 无标度区 多重分形 自相似性 统计自相似
  • 简介:1.熊耳山地区找矿的新突破:小秦岭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早已被开采利用。熊耳山地区找金工作则始于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继熊耳中发现了上宫大型金矿床之后,又发现了许多中、小型金矿床(点),因而该区的普查找矿工作,多在熊耳中。近年来在陶湾和上栾川中又找到了多处金矿床(点)。小河口金矿和三合金矿具有

  • 标签: 陶湾 栾川 普查找矿 熊耳山 小秦岭 矿床分布
  • 简介:摘要介绍了毫秒微差控制爆破技术在钢制水泥储罐爆破拆除中的应用,由于储罐中部混凝土搅拌仓底部为一层框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两侧水泥储罐为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通过毫秒微差控制爆破技术分为三个区段进行爆破,严格控制爆破顺序.采用合理的立柱炸高、预拆除、钻孔布置确保了储罐的准确定向倒塌,预防了爆破振动及爆破飞石的危害,爆破效果良好。毫秒微差控制爆破技术的成功应用,可为同类爆破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 标签: 微差控制爆破 框架结构
  • 简介:通过对临潼机场春季几种烟尘现象特征及形成天气条件的分析,提出正确地区分这几种烟尘现象的手段,为正确实施观测提供了依据.

  • 标签: 临潼机场 烟尘现象 天气条件
  • 简介:通过回忆共和地震前出现的反常现象,认为地震发生前有预兆,并通过这些预兆使人们提高警惕,做好地震预报、地震应急的准备工作。

  • 标签: 共和地震 异常现象 地震前兆
  • 简介:2009年2月19日至2月26日,福建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在福建德化县境内发生了170次小地震序列活动,其中,最大震级为ML2.7。从震区地质背景、震源机制、地震活动和地震波形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并与2006年发生的最大震级ML2.0级德化震进行了对比,计算了震的序列特征参数,结果表明,震源机制解与北东向断裂带吻合,可能是该断层的应力调整,并且该震具有前兆震的某些特征。

  • 标签: 地震序列 地震参数 震源机制
  • 简介:探讨目前天气现象时间记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规范”中规定时间划分方法的重要性,以使天气现象的时间记录更合理、更统一。

  • 标签: 天气现象 记录时间 问题
  • 简介:本文在对多次地震震害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中符合现代隔震原理或思想的震而不倒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将其划归为5类:(1)柱基“铰结”隔震消能:(2)结构底部柔性防潮层或薄弱层滑移隔震;(3)殿基、墙基或塔基滑移隔震消能;(4)柔性地基隔震消能:(5)采用长周期柔性结构。针对每一类情况分别进行了剖析,并列举了一系列震害实例。最后对现代隔震技术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提出了看法。

  • 标签: 隔震 地震震害 低造价房屋隔震
  • 简介:文章从统计临河地区(1981-2010年)30a历史资料着手,对出现的20次飑的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通过典型例子进一步的举例论证,又结合自己多年的观测审核经验,提出了飑的观测记录要点,供地面气象观测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参考,从而防止飑的误记、漏记.

  • 标签: 特征 记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与执行,对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得以有效展开,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展开分类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环境保护质量,方便工作人员对环境敏感区等特殊环境区域进行重点保护。油气开采过程中的风险隐患多,采取科学妥当的安全防控技术和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油气井装备的关键部件会出现裂痕和其他严重的损坏,产生的安全问题不可忽视,会造成重大事故隐患,环境污染、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等问题。如果管柱存在锈蚀和其他损坏缺陷,在正常作业的同时,承受不同的拉拔、压缩、内部承压等情况,导致管柱出现裂纹,使管壁韧性下降,导致严重的脆性变化,发生断裂。面对突发事件,各种安全应急措施都会失效,从而面对危害,发生不可预见的重大事故。

  • 标签: 油气井开发 环境敏感 断裂
  • 简介:以龙羊峡附近的流动重力监测资料和精密水准复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1996年12月-1997年3月龙羊峡震前后该地区的重力场和地壳垂直变化特征。分析认为:震前重力场变化异常,临震前形成重力变化密集带,地震发生在重力变化密集带上,震后重力变化密集带消失,重力场变化平衡,垂直形变平缓。

  • 标签: 龙羊峡震群 重力场 垂直形变 流动重力监测 地壳 地震前兆
  • 简介:一、西太平洋海域的共同调查(WESTPAC)每年冬季,日本水路部都组织测量船“拓洋”号实施WESTPAC(IOCSub—CommissionfortheWesternPacificRegion)观测,这项观测以监测西太平洋海域的海洋循环的长期变化为主要目的,使用的观测仪器有超声波流速仪、波浪计、盐度测定仪、营养盐自动分析仪、窄带多波束测深仪、连续水温、盐度、水深仪(CTD)、垂直水温连续测定装置(XBT)等,特别是人造卫星跟踪的浮标的使用,更有助于了解辽阔的调查海域鲜为人知的海流。图1为这项观测中获得的浮标轨迹。

  • 标签: 西太平洋海域 人造卫星跟踪 超声波流速仪 盐度测定仪 热含量 年变化
  • 简介:简要介绍了平凉地震台地电场观测系统,分析了地电场正常极化背景及其特征,讨论了各种不极化异常现象。结果表明:在正常情况下,平凉台地电场主要构成成分为大地电场,南北向和东西向测值表现为较规则的线性极化关系;当观测值中含有异常电信号时,尤其是南北向和东西向接收到不均匀变化的场强时,会出现不极化现象。平凉台地电场地震不极化异常表现为:从震前不极化到震后恢复极化的一个过程,不极化持续时间一般为4~9天。

  • 标签: 平凉地震台 地电场 频谱分析 不极化现象
  • 简介:对中国大陆地震的空间分布进行了仔细的探讨,发现6级以上强震在西部(东经105°线以西)有三组近似是对称分布的空带现象,每组平行空带相邻带间距为5°,带宽约为1°;而东部则有两组NE、NW向空带将其分割成若干强震块体,相邻空带宽约700km,带宽约为150km。6级以下地震在空间上几乎随机分布。理论推导证明:强震空带现象其实质为一些不连续块状分布的强震区在空间的有序排列,且控制东西两部分构造运动的构造波波长均约1000km,并在同一机理下还统一地解释了强震等间距及构造带等间距现象。应力场反演表明,大陆西部受三组主次不同的边界力源作用。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气、油等轻而易于流动的物质的聚集区多分布在强震空带内,而金属矿藏多分布在强震块体内,同时从空带分布图即简单的地震危险区划图上可以看到,千百年来已发展建设成的大型城市多位于“安全岛”内。

  • 标签: 强震空带 构造波 应力场 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