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结构特征分析我国“春运”现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30
/ 2

以社会结构特征分析我国“春运”现象

王海蛟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成都市610071

“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40天左右的时间里,约有30亿人次的人口流动,相当于地球上一半的人转移了一次。

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部落、部族或地区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及其关系格局,包含种群数量结构、家庭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就业或分工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若干重要子结构,其中社会阶层结构是核心。社会结构具有复杂性、整体性、层次性、相对稳定性等重要特点,随着考察要素的不同,“春运”中的人们呈现出不同的社会结构特征。

一、以户籍为考察要素,“春运”中的人们主要为社会结构中的农民阶层

户籍制度唯我国所特有,其存在使城乡二元体制成为我国最为鲜明的社会制度。户籍制度的存在,是我国出现了行政主导下的社会分割,使整个社会分割成城、乡两部分。同时,户籍也成为一个人判断自己所居住的地方是否为家的重要标准。在同一个城市,做着同样的事情,但是如果户口不在这里,那么这里就不是家,就需要在春节来临之际,即使跨国万水千山也要回到家里。

于是,那些为了生计来到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就成为了“春运”中的主力军。与其他在城市中的工作的人相比,农民工们在年底春节即将到来之际,相对于其他职业的人来说,更早的开始返乡。而且,脸上写满了归家的期待。在城乡二元体制和二元社会的限制下,农民工在我国的目前的社会结构中仍然属于农民阶层。自古中国就是农业社会,土地是安身立命之本,但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村的劳动力也开始流向城市,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但是,只要户籍还在农村的一天,他们就还会在春节来临之际回到长大的农村,和家人团聚。正是如此,农民工开始了一年一次的周期性流动,成为“春运大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春运大军”中城市居民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城乡二元结构有所松动,1978年-2008年,全国城镇常住人口平均每年增加约1453万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越来越多,甚至隐约有越来越多的趋势,且暂时不会出现“逆城市化”的情形。如今就业的地域限制越来越少,很多岗位都在面向全国进行招聘,因此很多城市居民都是跨城市工作。

二、以地域为考察要素,“春运大军”中大多中西部地区居民,工作在东部地区

根据多年春运的工作重点线路显示,春节前重点地区通常是京津、长三角、福建、珠三角地区,节后重点地区一般是成都、重庆、武汉、长沙、南昌、合肥、阜阳地区。由此可见,就区域结构而言,“春运”中的人们主要属于中西部地区。

近年来,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促进中西部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西部和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东部地区凭借其特殊的地理优势以及与先进的科技文化,在经济发展方面也走在前沿,各种行业在此扎根立足。因此,就业机会多,发展平台广,吸引了大批中西部的人前去就业务工。如此一来,在“春运”大迁徙中,人群流动线路主要为东西方向。

三、以社会阶层来看,“春运”中人们主要为中低阶层

研究社会结构应该从社会结构的层次性入手,因为“社会结构的具体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个要素之间的结构层次状况”于是,按照不同的考察要素,可以将社会结构纵向的划分为不同的层级。“西方学者将现代社会的分层类型称为阶级制度,它是一种主要以经济地位为基础的分层形式。”因此,经济差异成为区分不同阶层的主要标志。

“春运”中人们在拥有和控制物质资源方面相对较弱,与其他人相比,经济地位较低。但是“个体的阶级地位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赢得的,而不像其他类型的分层制度,在出生时就已‘注定’”。这种不“注定”使人们看到了向上级阶层流动的可能性,因此,在经济地位上处于弱势的人们,极力的争取进行阶级结构中的上下流动。当他们有机会进入经济更发达,资源更丰富的地区工作时,他们多会选择流动,谋求更好的发展,以获得更高的经济地位,换取家人们更好的生活。这成为大多数人一生奋斗的目标。于是,他们只能在一年中最重要的春节时,才有时间回到家乡,回到家人的身边。即使车站人再多,路上再拥挤,也阻拦不了他们回家的步伐。

以上特征都是客观真实存在的,但是这些特征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吉登斯认为:“客观主义这强调社会中的结构、制度、制约性,主题主义者强调人的主观性、能动性、创造性,这两类因素在社会生活中都是实际存在的,既不可简单否认,又不可把二者对立起来。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这些因素是通过人的行为而动态地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因此,认为有如下原因:

1、社会结构限制人们的行动

“社会本来是存在结构的,这些结构通过制度关系和规则限制,制约着人们的社会行动,人们是按照原有结构关系来制约自己的行动的”。学术界普遍认为,一个健康的社会分层结构应该是“橄榄型”或者“纺锤型”的,但是经过学者对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发现中国总体社会结构呈“倒‘丁’字型”,社会底层的比例非常大。当前中国这种倒丁字型的社会结构,其中构成倒丁字型结构底下一横的是巨大的农村社会阶层,而构成倒丁字型结构一竖的则更多是城市社会阶层,造成倒丁字型结构的原因是中国的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的存在是整个国家的人们分为了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户籍是我国主要的制度屏障因素之一,除了城乡户籍之分以外,真正五分单位实际上是城市本身,而不是省份。”如今“户籍的身份标签意义实际上在淡化,更重要的是与之捆绑的公共服务资源与机会的实际差异。”较少的城市居民掌握着大部分的经济资源、教育资源、医疗卫生资源等,而人数众多的农村居民却只享受着少部分的社会资源。这种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使得农村居民的流动日益加剧。

与此同时,我国加快了对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体制的改革进程,一些鼓励农民工成为城市市民的相关政策相继出台,社会制度对农村居民的阻隔作用正在逐渐弱化。农村居民进入城市,成为其中经济建设的一员,在制度上的限制越来越少,这就使得农民阶层进入城市更加便利,于是人口的流动越来越大,使得农民成为人口流动的主力,自然也就成为了“春运大军”中的主力军。

2、“春运”人们的流动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发展

“人们不禁以其自觉性认识原有社会结构、调整自己行为,而且按照自己在行动中不断产生的新规则来调整行为规则和社会制度,进而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社会结构从客观上的制约地位转入主观的创造过程中。”由于对优势社会资源的渴求,有相当数量的、有能力、有知识技术的农业户籍人口,离开农村而在城市工作和生活。而且考虑到这种趋势和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这一批“乡村精英”以后几乎不可能返回农村工作和生活,并且竭尽全力在城市定居甚至对户口进行农转非农。这使得“倒丁字型”社会结构中,底层部分缩小,中间部分扩大,社会结构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城市站稳脚跟的那部分农村居民脱离“春运大军”。

“春运”实际上是一年一度的社会流动。所谓社会流动,实质社会结构的横向运行,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是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分层结与地理空间结构中所处位置的变化。每一次的“春运”都会引起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变动,其中社会地位的改变是社会流动的核心。虽然社会流动是个人行为,但它不仅对个人具有意义,而且对整个社会结构也会产生影响。即使“春运”并没有改变整个社会的地位结构配置情况,但是还是会影响社会运行的状态。

“春运”的出现和壮大,是人们对社会资源和公共服务追逐的结果。正是由于其存在对我国交通运输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且城市压力增大。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资源在政策上向农村地区或者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倾斜,使得社会的经济结构、区域结构发生了变化。如今,也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留在家乡谋求生计,这样一来,“春运”的火热趋势即将出现回落。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社会结构的二重性,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制度等客观因素促使人们更愿意向城市流动,而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又相应的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变迁和革新。

参考文献

[1]谢平仄等《社会结构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63页。

[2]易益典、李峰等《社会学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59页。

[3]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407页。

[4]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