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复译将竞争机制引入同一作品的翻译之中。不同的《孙子兵法》译者为翻译史地位而相互竞争,贾尔斯、格里菲斯等强力译者因为时间上的先到优势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后世译者处于他们影响的阴影下,难以阐释创新。后世译者中,梁荣锦巧妙地选择蔡志忠的漫画册《孙子说:兵学的先知》为翻译底本对《孙子兵法》进行漫画化改写,实现了译文的漫画化、具象化和剧情化。这种漫画化改写本质上是对前驱译本的误读,它使梁荣锦突破了贾尔斯、格里菲斯等强力前驱的遮护,赢得《孙子兵法》翻译史中的一席之地。

  • 标签: 《孙子兵法》 复译 漫画化改写 误读
  • 简介:戈壁建新城,沙漠变良田,瀚海通大道……60年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新疆兵团”)在亘古荒原中创造了石河子、五家渠、阿拉尔、图木舒克、北屯、铁门关和双河七座新兴城市,融入到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洪流中,也丰富了中国历代西部屯垦戍边的历史。“屯垦戍边”到“建城兴边”6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戈壁荒滩。如今,这座完全由新疆兵团人选址、规划、建造的城市,已被联合国评为“人类居住环境改善最佳范例”。她,就是著名诗人艾青笔下的石河子市。石河子的变迁,是新疆兵团建设发展的缩影,更是兵团人艰苦创业的见证。

  • 标签: 兵团人 亘古荒原 铁门关 新兴城市 图木舒克 阿拉尔
  • 简介:自十九世纪中期第一轮华人移民美国的浪潮到至今的华裔移民群体,其文化意识形态经过岁月的冲蚀和环境的磨砺,渐渐远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华裔作家的写作既是基于对母体文学的依赖,又体现着对美国民族文学的丰富,是一种对“第三种经历”的书写和流散写作。关于中国文化在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延续和变异,汤亭亭与赵健秀曾展开过一场备受关注的文学论战,对后来人们研究和评介华裔美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赵健秀以《真真假假华裔作家一起来吧》这一超长檄文犀利地指出,当时盛名之下的汤婷婷、谭恩美等华裔作家随意篡改中国典故,歪解中国文化来迎合西方人,是典型的“伪”华裔作家,应该受到谴责。

  • 标签: 华裔美国文学 中国典故 “另类” 华裔作家 改写 文化意识形态
  • 简介:翻译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涉及两种语言和文化。汉译外的过程也就是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如何有效地传播中华文化,使中华文化易于、乐于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这是译者面对的重大问题。以礼貌现象为例.结合《红楼梦》霍译本,从称呼语、请求语等方面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差异。汉语文学作品的外译,应考虑目的语文化与读者的接受,顺应目的语文化的意识形态,包括礼貌方面的需要,进行适当的改写。如果过分强调对原著的忠实.译文与普通读者的阅读期待相差太大,势必难以满足其审美需求,导致阅读行为的终止和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 标签: 礼貌 差异 改写 意识形态
  • 简介:当代英国女性戏剧家汀布莱克·韦滕贝克的《夜莺的爱》藉身体叙述对古希腊神话故事进行现代式改写.剧作从独特的身体视角展现了父权社会权力机制与暴力压迫下,女性被禁锢、规训的境遇,进而凸现了女性身体内在的潜能,探讨身体抵抗的可能性、形式、意义和限度.古典神话改写在韦滕贝克的笔下具有了特别的政治内涵和伦理价值,身体叙述体现了剧作家的女性主义政治批评策略,成为唤醒女性主体意识的媒介.

  • 标签: 《夜莺的爱》 神话改写 身体叙述 女性主义政治批评
  • 简介:本文将以天命初期爱新国对明关系的历史记事为中心,系统对勘《满文原档》《满文老档》《武皇帝实录》满汉文本、康熙重修本《高皇帝实录净汉文稿本与定本、乾隆修订本《高皇帝实录》满蒙汉文本、《满洲实录》满蒙汉文本及《皇清开国方略》汉文本,考察其书写、改写及最终凝成的过程,并讨论各史籍间的承继关系及其史料学性质。

  • 标签: 爱新国 清代官书 满文原档 满洲实录 太祖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