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毒素是目前已知毒性最强的细菌蛋白质,极少量便可以致人死亡,我国每年都有散发病例出现,并且它极有可能被用于恐怖行动或被一些国家用作生物战剂。肉毒素中和抗体是肉毒素中毒后惟一有效的药物。与马源的抗毒素血清相比,重组基因工程中和抗体具有很多优势,是目前肉毒素预防和治疗研究的主要方向。简要综述了肉毒素基因工程中和抗体研究现状、保护性抗原选择、体内外中和活性检测方法及研发难点、解决方法等。

  • 标签: 肉毒毒素 中和抗体
  • 简介:就现代双向发酵工艺替代传统杂菌发酵工艺,运用于毒性成分分别为生物碱、内酯物质、苷类化合物、蛋白、马兜铃酸、蒽醌、鞣质和重金属8类毒性中药炮制减的可行性、可靠性进行综合论述。

  • 标签: 双向发酵 毒性中药 减毒 新途径
  • 简介:目的:众所周知,铅是人类和动物的神经毒物.无数的研究证据表明,慢性低水平铅暴露能够引起实验动物、人类特别是儿童的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而铅中毒事件却仍然在许多国家时有发生.但目前对铅中毒的有效治疗方法非常有限,因此目前急需寻求一种能够有效拮抗铅中毒的替代疗法.本研究通过观察发芽糙米对发育期大鼠低水平铅暴露引起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损伤的拮抗作用,探索一种拮抗铅毒性尤其是对于发育期机体学习和记忆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1将刚断奶(21日龄,PND21)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AIN93G饮食,去离子水),醋酸铅组(AIN93G饮食,2g/L醋酸铅去离子水),醋酸铅+白米组(白米饮食,2g/L醋酸铅去离子水),醋酸铅+糙米组(糙米饮食,2g/L的醋酸铅去离子水),醋酸铅+发芽糙米组(发芽糙米饮食,2g/L醋酸铅去离子水).不同饮食组大鼠在喂养60天后终止实验.2通过水迷宫和被动回避实验检测发芽糙米对刚断奶大鼠的铅导致学习记忆能力损害的拮抗作用.3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大鼠血清和海马组织铅含量.4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海马组织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含量.5大鼠氧化应激状态测定结果:1喂以发芽糙米后铅暴露大鼠血清和海马中铅含量的减少.2喂以发芽糙米类后铅暴露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增强3喂以发芽糙米后铅暴露大鼠海马组织中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含量的增多.4喂以发芽糙米后铅暴露大鼠氧化应激能力增强.结论:1喂以发芽糙米和糙米后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铅在体内的蓄积.2喂以发芽糙米后能够拮抗低水平铅暴露对发育中大鼠的学习记忆的损伤作用.3喂以发芽糙米后能够拮抗低水平铅暴露对发育中大鼠的学习记忆的损伤作用的原因可能与其富含GABA、减轻铅引起的氧化应激有关.

  • 标签: 发芽糙米铅 中毒
  • 简介:波对生物组织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选取次声波、超声波和毫米波为代表,概述波对生物组织的作用和相应的机理。提出从波的能量角度出发,结合构成生物组织的物质本身特性,研究和开发波对生物组织更多的有利作用。

  • 标签: 次声波 超声波 毫米波 生物组织
  • 简介:细胞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是激活的T细胞表达的一种膜蛋白,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它通过与B7分子的结合来阻止共刺激信号的传递,抑制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化,起到抑制免疫反应及诱导免疫耐受的作用。CTLA-4在自身免疫病、过敏性疾病、感染、肿瘤及抗移植排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简要综述了CTLA-4的基因、分子结构,及其与T细胞应答的关系。

  • 标签: 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 负性调节 T细胞应答 CTLA-4-Ig
  • 简介:RNA干扰(RNAi)是生物体内源基因发生转录后特异性降解的一种生理现象,作为抵抗病毒的免疫机制,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RNAi在秀丽隐杆线虫中的发生机制已明确,但昆虫的系统性RNAi不同于线虫,在昆虫中尚未发现线虫跨膜蛋白SID.2的同源蛋白,且果蝇中不存在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RdRP),但存在具有相似活性的物质。昆虫发生RNAi的效率不仅与靶标基因自身及双链RNA的选择有关,而且与虫体的发育状态及摄入双链RNA的剂量相关。随着RNAi在昆虫中作用特点的阐明,RNAi的应用价值也逐渐体现。近年来,通过RNAi沉默靶标基因,不但促进了昆虫基因功能研究的发展,而且被广泛用于重要农业害虫抗药性基因的研究。最新研究表明,RNAi结合第2代测序技术,针对非模式昆虫,能迅速找到具有致死效应的靶标序列,加快了利用RNAi技术生产生物农药的步伐。

  • 标签: RNA干扰 小干扰RNA 双链RNA 基因功能 生物农药
  • 简介:蓝靛果忍冬又名蓝靛果、黑瞎子果、山茄子等,果实出汁率高,是制作饮料的极好原料,被誉为“饮料之王”.经深入研究发现蓝靛果中含有丰富的Vp活性物质,如花青甙、芸香甙,儿茶酸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蓝靛果不但有较高的抗氧化性、抗肿瘤作用,还可以治疗胃溃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

  • 标签: 蓝靛果忍冬 花色苷 类黄酮 抗肿瘤
  • 简介:采用MTT法研究了从黄盖鹅膏(AmanitasubjunquilleaS.Imai)子实体中分离纯化的二羟鬼笔肽对胃癌细胞(SGC)和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体外抑制作用,并对H22荷瘤小鼠进行了体内抗肿瘤试验。结果表明:二羟鬼笔肽对SGC和SMMC-7721体外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但对H22荷瘤小鼠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剂量为0.3mg/kg时,抑瘤率可达65.15%。

  • 标签: 黄盖鹅膏 二羟鬼笔毒肽 MTT法 H22荷瘤鼠
  • 简介: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对于昆虫脑神经递质的作用机理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结合笔者的研究,探讨了昆虫脑神经递质的作用机理,并分析了目前主流研究方法。

  • 标签: 昆虫脑 神经递质 作用机理 研究方法
  • 简介:基因芯片(Genechip),又称DNA芯片、DNA微阵列(DNAmicroarray),包括寡核苷酸微阵列(Oligo-microarray)及DNAmicroarray,是生物芯片(biochip)中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分支。一般可分为基因表达谱芯片和DNA测序芯片。现就基因表达谱芯片在中医经脉脏腑相关研究中应用思路及前景作一探讨。

  • 标签: 基因表达谱芯片 中医学 经脉脏腑相关研究 基因芯片技术
  • 简介:报道1例由犬小孢子菌引起的体癣。患者,女,27岁,因前额、颈部多发环状红斑2周就诊。经真菌培养确诊为犬小孢子菌感染所致的体癣。予特比萘芬、灰黄霉素搽剂(商品名“止霉舒搽剂”)外用1周后痊愈。

  • 标签: 体癣 犬小孢子菌 皮肤癣菌病
  • 简介:目的:研究扶正化积方对H22荷瘤小鼠化疗的增效减作用。方法:建立小鼠皮下H22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FZHJF组(40.95g/kg)、5-氟尿嘧啶组(5-FU)(0.2mL/10g)和联合给药组(FZHJF+5-FU),连续给药12d后,采集肿瘤与脏器称重并计算抑瘤率、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并对各组肿瘤外观和肿瘤病理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病理结果显示均为典型的肝细胞癌。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其余三组瘤重均显著减小(P〈0.05);而联合用药组的瘤重显著小于5-FU组和FZHJF组(P〈0.05),肿瘤外观图也显示联合给药组瘤块小于FZHJF组和5-FU组。扶正化积方单独使用的抑瘤率为40.5%,联合5-FU后,抑瘤率达到66.7%,大于两者合并用药后的理论相加效应值65.6%;与5-FU组比较,FZHJF组与联合用药组的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FZHJF组与联合用药组的胸腺指数与脾脏指数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和5-FU组(P〈0.05)。结论:扶正化积方对H22肝癌荷瘤小鼠的化疗具有增效和减双重作用。

  • 标签: 扶正化积方 5-氟尿嘧啶 增效 减毒
  • 简介:抗生素的摄入通常会损伤肠道的天然菌群,从而就会抑制机体控制病原体的能力,进而引发常见的腹泻和肠道炎症等病症。艰难梭菌(Clostridiumdifficile)就是一种通过毒素攻击肠道细胞的病原体,其会在肠道细胞表面形成一种特殊的突起结构。进而使得更多细菌在肠道细胞表面着陆引发感染。

  • 标签: 细菌性腹泻 发病机理 科学家 细胞表面 艰难梭菌 病原体
  • 简介: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纳米材料在带给人们巨大福祉的同时,其潜在的生态毒性效应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并在大量的研究中得到证实.本文首先从粒径、表面特征、溶解性、吸附性能、催化活性、光学特性和暴露途径方面,论述了影响纳米材料生态毒性的各种可能因素,其次综述了纳米材料生态毒性的作用机理,包括氧化胁迫、配位效应、遗传毒性、机械损伤和遮光效应等,最后分析了今后研究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 标签: 纳米材料 生态毒性 影响因素 毒性机理
  • 简介: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极端天气频繁发生,高温已经成为制约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培育耐高温的水稻品种是防止高温热害最简便有效的途径。现代分子技术的发展和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深入,为水稻耐高温遗传机制的剖析提供了有效手段。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水稻高温热害的发生机理和耐高温遗传基础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耐高温QTL定位与克隆、转录组研究、蛋白组研究等,以期为深入剖析水稻耐高温的分子机制和培育耐高温的新品种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水稻 耐高温 热害 QTL定位与克隆 转录组学 蛋白组学
  • 简介:热激蛋白90(HSP90,heatshockprotein90)广泛介导了胁迫信号的传递,在控制人体细胞正常生长和促进肿瘤细胞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HSP90已成为细胞免疫、信号转导以及抗肿瘤研究的前沿课题。但植物HSP90的生理功能研究起步较晚,最近的研究发现HSP90在植物发育、胁迫环境的应答以及抗病性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系统综述了植物HSP90分子作用机理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在改良植物抗性上的应用,以期为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改良作物抗性提供参考。

  • 标签: 植物热激蛋白90 分子特性 作用机理 抗病性 非生物胁迫抗性
  • 简介:热激蛋白70(HSP70,heatshockprotein70)广泛参与胁迫环境的响应,在诱发人体肿瘤细胞凋亡,增强肿瘤的免疫原性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植物HSP70的生理功能研究起步较晚,最近的研究发现植物HSP70在细胞内主要参与新生肽的折叠与成熟、损伤蛋白的降解和蛋白运输;植物HSP70在非生物胁迫环境的应答、抗病性及植物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系统综述了植物HSP70分子作用机理研究的进展,以及在提高植物抗逆性方面的作用,以期为基因工程方法改良作物抗性提供参考。

  • 标签: 植物热激蛋白70 分子特性 作用机理 非生物胁迫抗性 抗病性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48岁,电焊工。因右眼红、痛、视物不清(见图1)5d于2007年9月25日入院。5d前患者在无保护电焊操作后出现右眼红、痛,第2d症状加重,自用眼药水(药名不详)效果不佳,5d后因症状进一步加重且视物不清到我院就医。发病以来,患者饮食、睡眠可,二便如常。既往体健,无眼科病史。专科体查:右眼视力0.6,左眼视力1.0。眼压正常。泪道冲洗通畅;右眼睑痉挛(++),角膜中央区灰白色圆形溃疡灶,

  • 标签: 暗色毛盘孢 角膜溃疡 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