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初始沙盘特征患者社会功能缺陷诊断评估作用。方法:选择292例心理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初始沙盘特征进行编码,使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评估其社会功能程度,使用差异检验探讨不同初始沙盘特征患者社会功能之间差异。结果:292例患者,在空白领域是否过大,沙盘是否存在分裂,是否存在无功能桥、船等其他工具以及是否具有隔离空间栅栏等维度上,社会功能缺陷差异显著(P〈0.05)。结论:患者初始沙盘特征能够反映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程度。

  • 标签: 初始沙盘 社会功能 差异检验
  • 简介:目的研究比较南极磷虾油实验性高血脂大鼠预防治疗给药辅助降血脂作用效果。方法喂养高脂肪高胆固醇饲料建立SD大鼠高脂血症模型。预防组于造模前给予磷虾油14d及造模期间继续给予磷虾油12d。治疗组则于造模期间给予高脂肪胆固醇饲料磷虾油12d。造模结束后采血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病理学检查观察各组肝组织病变。分析比较磷虾油对于高血脂大鼠辅助降血脂预防治疗功效。结果南极磷虾油预防给药组大鼠血清TCLDL-C显著降低(P0.05)。虾油治疗给药未见大鼠血清TC、TG、HDL-C、LDL-C明显下降(P〉0.05),辅助降血脂作用效果不明显。结论南极磷虾油辅助降血脂作用预防性给药效果明显,具有显著降低血脂TC作用

  • 标签: 南极磷虾油 辅助降血脂 高血脂症 SD大鼠
  • 简介:为了研究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玉米幼苗生长影响筛选具有提高玉米抗旱潜能优良菌种,在温室盆栽条件下,将分离自新疆荒漠盐生植物根系5种内生真菌Curvulariainaequalis、Fusariumavenaceum、Neocamarosporiumsp.AS65231、PleosporalesAS29261Ulocladiumsp.AS91282分别接种到玉米幼苗根系,进行干旱胁迫培养6周,测定苗期玉米株高、生物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与不接菌对照相比,接种C.inaequalis、F.avenaceum、PleosporalesAS29261Ulocladiumsp.AS91282可显著提高玉米幼苗地下生物量(P〈0.05),而接种Neocamarosporiumsp.AS65231其影响不显著;接种F.avenaceumUlocladiumsp.AS91282可极显著提高玉米根系可溶性糖含量(P〈0.01);接种C.inaequalis、PleosporalesAS29261Ulocladiumsp.AS91282根系POD活性影响不显著,而F.avenaceumNeocamarosporiumsp.AS65231显著降低了根系POD活性;接种Neocamarosporiumsp.AS65231Ulocladiumsp.AS91282显著降低根系MDA含量(P〈0.01)。然而,与不接菌对照相比,接种5种内生真菌玉米幼苗株高、地上生物量总生物量,以及叶片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MDA含量等均无显著影响。综合比较来看,干旱胁迫下接种内生真菌Ulocladiumsp.AS91282促进玉米幼苗抗干旱能力优于其他4种菌。

  • 标签: 内生真菌 盐生植物 抗旱性 生物量 POD MDA
  • 简介: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移植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作用。方法:将DAPI标记同种异体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经尾静脉注射移植到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体内(模型组),以尾静脉注射等量PBSUC大鼠作为对照组。光镜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变改变,荧光显微镜观察标记DAPIBM—MNCs在结肠组织中定植及分布情况,免疫荧光检测BM—MNCs中CKl9、CD34表达情况。结果:移植组大鼠结肠组织可见新生黏膜上皮及腺体,黏膜下有新鲜至成熟肉芽组织生成,明显优于对照组;移植14天,大鼠结肠组织中可观察到DAPI标记BM—MNCs细胞;DAPI标记细胞可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表达蛋白CD34或黏膜上皮细胞特异性表达蛋白CK19。结论:BM—MNCs可向受损病变部位结肠组织迁移定植。且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黏膜上皮细胞。

  • 标签: 骨髓单个核细胞 溃疡性结肠炎 迁移 分化
  • 简介:目的观察1%硝酸硫康唑喷雾剂治疗足癣有效性及安全性,局部鞋袜应用1%硝酸硫康唑喷雾剂干预预防足癣复发作用。方法将120例诊断为足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1%硝酸硫康唑喷雾剂及2%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疗,分别于治疗2周、4周后计算其有效率及评价安全性。治愈后30例患者给予鞋袜抗真菌干预即继续应用1%硝酸硫康唑喷雾剂喷鞋袜1个月,与治疗后未干预30例患者随访比较其复发情况。结果1%硝酸硫康唑喷雾剂2%硝酸咪康唑乳膏足癣患者4周后有效率分别为92.1%%81.1%,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85);治愈后鞋袜干预及未干预组1个月后复发率分别为10%26.7%,二者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38)。结论1%硝酸硫康唑喷雾剂足癣患者安全有效,鞋袜用药抗真菌干预有助于降低足癣复发率。

  • 标签: 足癣 复发 硝酸硫康唑喷雾剂 鞋袜喷药
  • 简介:2018年7月26日,AnimalModelsandExperimentalMedicine——AMEM正式被国际著名开放存取期刊目录数据库DOAJ(DirectoryofOpenAccessJournals)收录,这意味着AMEM期刊质量以及开放获取出版政策得到了认可。AMEM被DOAJ数据库收录,标志着AMEM向国际化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 标签: EXPERIMENTAL 目录数据库 国际化 Access 期刊质量 OPEN
  • 简介:为提取桦褐孔菌菌质各活性组分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将桦褐孔菌菌质醇提后分别梯度萃取获得各极性组分,将残渣沸水浸提醇沉得粗多糖;将获取各活性组分别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总抗氧化能力测定,并测定各组分中总多酚、总三萜含量;同时与桦褐孔菌菌核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菌质菌核乙酸乙酯、正丁醇组分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其总抗氧化能力明显优于相应其他组分(P〈0.01);菌质乙酸乙酯、正丁醇组分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菌核相应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菌质菌核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总三萜总多酚含量较高。结果显示桦褐孔菌菌质乙酸乙酯、正丁醇组分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好,总多酚总三萜含量较高,抗氧化活性强弱可能与该二者活性成分含量相关。通过双向固体发酵技术制得桦褐孔菌菌质体外抗氧化作用较好。

  • 标签: 桦褐孔菌菌质 活性组分 DPPH自由基 OH自由基 亚铁还原能力实验
  • 简介:介绍了我国食用菌产业现状,即产量产值快速增加、优势基地区域布局不断优化、栽培品种栽培方式日趋多元化、生产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品牌质量不断提升食药用菌文化逐渐兴起。分析了目前在精准产业扶贫、大健康产业、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方针政策背景下,食用菌产业发展面临机遇;同时也指出了菌种混乱、异物同名、同物异名、质量标准不规范、资源污染浪费严重、食用菌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缺乏轻简化机械设备和尚未形成真正意义食用菌科学文化等存在诸多问题。提出了树立"三维"农业理念、把"菌物药"纳入中药范畴、进一步加大食用菌产业扶持力度建设国家级菌物资源保育区等建议,促进我国食用菌产业现代化。

  • 标签: 食用菌产业 食用菌文化 三维农业
  • 简介:在对长尖叶蔷薇大花香水月季转录组测序基础上,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其转录组数据中共获得23条MLOunigenes并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它们之间氨基酸数量、碱基数、分子量差异较小,多数为疏水性蛋白,平均亲水系数为-0.157-0.190,富含亮氨酸丝氨酸。亚细胞定位主要分布于质膜中,包含5-9个跨膜结构;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组成。其中,等电点小于7仅有1条,2条蛋白具有信号肽。这23条MLO蛋白具有15个长度在15-50个氨基酸间保守基序。它们系统进化关系分析结果揭示了MLO基因在长尖叶蔷薇与大花香水月季间具有较高同源性保守性。将这23条unigenes与来自于月季拟南芥MLO基因进行聚类分析,确定了6条可能参与抗白粉病候选基因,这6条候选基因进一步分析发现仅有2条unigenes符合MLO型白粉病基因典型结构特征。最后,通过qRT-PCR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这2条候选基因相对表达量,在受到白粉病菌侵染后呈积极上调趋势。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这2条候选基因很可能参与了寄主—白粉病菌互作过程。

  • 标签: 长尖叶蔷薇 大花香水月季 MLO基因 抗白粉病 生物信息学 QRT-PCR
  • 简介:目的探讨噪声污染大鼠血激素水平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影响。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饲养)实验组(分为35、65、85dB三个组),每组10只动物。每天刺激1次,每次刺激30min,连续刺激20d。第21天采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NA),睾酮(T),多巴胺(DA),Hsp-70水平。结果ELISA法检测发现,实验组(35、65、85dB组)大鼠体重比对照组分别减轻了23.45%,30.13%,35.64%,TDA水平分别降低了9.12%、20.06%、37.99%15.49%、18.31%、24.88%;血NAHsp-70水平分别升高了35.08%、171.52%、197.86%39.34%、195.09%、285.25%,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噪声污染能显著影响大鼠血激素水平和热休克蛋白-70表达。

  • 标签: 噪声污染 激素 热休克蛋白-70 WISTAR大鼠
  • 简介:《菌物研究》创刊于2003年,是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中国菌物学会吉林农业大学共同主办学术性期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教授担任主编。主要刊登菌物生物学、菌物分类、菌物生态、菌物资源、菌物遗传与育种、菌物药化及药理、菌物栽培与加工、菌物药与功能食品开发等理论应用原创论文、研究简报、综述等。

  • 标签: 菌物资源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创新 吉林农业大学 学术性期刊 食品开发
  • 简介:小麦是重要粮食作物,我国是世界最大小麦生产国消费国,发展小麦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市场需求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阐述了我国小麦生产现状、存在主要问题未来发展趋势,2017年小麦重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

  • 标签: 小麦 小麦生产 抗病高产 优质高效
  • 简介:油菜是我国重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1亿亩,每年可生产约450万t菜籽油,占国内植物油总消费量19.7%。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油菜产业主要问题是产量低、品质差,年进口油菜籽约500万t。油菜基因组测序完成,极大地推动了油菜育种行业科研工作。据统计(webofScience检索),2017年与油菜育种相关SCI论文共有728篇,其中完全由中国学者完成181篇,与其他国家合作完成62篇,合计约占全世界33.38%,但高水平论文数量还有待提高。2017年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油菜籽含油量及品质、油菜籽产量、基因组驯化、雄性不育、非生物胁迫及抗病育种等方面。这些成果将积极地推动油菜育种产业高产、优质及多元化发展,为我国油菜分子设计育种实现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 标签: 油菜 育种 遗传改良 基因组 分子标记 基因功能
  • 简介:玉米是全世界也是我国种植范围最广、用途最多、总产量最高作物。发展玉米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满足市场需要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本文分析阐述了我国玉米生产现状、现阶段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此外,2017年玉米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 标签: 玉米 玉米生产 粮食安全 发展对策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研究调控细胞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关键分子———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eceptorinteractingprotein3,RIP3)在甲型流感病毒H1N1PR8感染中作用。方法用5.25×10^3半数组织细胞感染剂量(50%tissuecultureinfectivedose,TCID50)流感病毒H1N1PR8通过滴鼻方式感染RIP3敲除(RIP3-/-)小鼠野生型(WT)C57BL/6小鼠,连续14d每天称量小鼠体重,观察小鼠生存状态,并记录死亡情况。分别在感染后第3天(daypostinfection,d.p.i)第7天处死解剖小鼠。取整个肺称重,左叶肺用4%多聚甲醛固定后进行HE染色,检测感染后肺组织病理变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肺组织病毒载量;流式微珠阵列术(CBA)检测肺匀浆上清中部分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结果5.25×10^3TCID50流感病毒感染后,各组小鼠均出现一定程度临床症状:RIP3-/-组小鼠感染后死亡率(50%)较WT组小鼠(87.5%)显著降低(P<0.05)。分别对比每天两组小鼠体重,发现从第3天开始,WT组小鼠体重降低比率大于RIP3-/-组,但两组小鼠体重总体改变趋势无统计学差异。病毒学方面,两组小鼠在相同时间点(3、7d.p.i)病毒载量差异均无显著性。炎症应答方面:两组小鼠肺指数(肺重与体重比值)差异无显著性。病理方面:肉眼观察大体病理及HE病理切片显示:RIP3-/-组小鼠肺组织损伤较轻,炎症浸润较少;小鼠肺部炎症细胞因子也较WT组相对减少。结论RIP3敲除条件下,流感病毒H1N1PR8感染小鼠时因减弱了炎症应答导致肺部病理损伤减轻,提示RIP3可能在H1N1PR8流感病毒感染中发挥促炎症病理作用

  • 标签: 细胞程序性坏死 RIP3 流感病毒 炎症应答
  • 简介:【目的】外来植物黄顶菊对生态环境农业经济造成了严重危害,了解黄顶菊与3种不同本地植物种植生长丛生菌根(AM)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造成影响,可以从土壤微生物角度进一步解释黄顶菊入侵机制。【方法】通过同质园小区试验模拟黄顶菊入侵生态进程,以黄顶菊3种本地植物狗尾草、藜、黄香草木樨为研究对象,采用AM真菌形态学鉴定方法,研究黄顶菊与3种本地植物不同种植方式AM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影响。【结果】(1)黄顶菊根际土壤聚集AM真菌种类与其伴生本地植物种类有关:黄顶菊与狗尾草混种处理中优势种为网状球囊霉根内球囊霉,而黄顶菊分别与藜、草木樨混种处理中优势种均为网状球囊霉、根内球囊霉缩球囊霉;(2)黄顶菊分别与狗尾草黄香草木樨混种处理中AM真菌种类既高于本地单种处理,也高于黄顶菊单种处理,说明随着黄顶菊入侵地上植物多样性改变,AM真菌种类也发生改变;(3)与3种本地植物单种相比,黄顶菊各混种处理黄顶菊单种处理中黄顶菊根际土壤根内球囊霉重要值均增加,表明黄顶菊入侵有利于根内球囊霉生长发育。【结论】黄顶菊入侵改变了根际土壤AM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AM真菌改变既与本地植物种类有关,也与入侵程度有关。

  • 标签: 黄顶菊 丛枝菌根真菌 竞争 多样性
  • 简介:【目的】生态位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入侵生物学保护生物学研究,现有建模工具中,MaxEnt是最流行运用最广泛生态位模型。然而最近研究表明,基于MaxEnt模型默认参数构建模型时,模型倾向于过度拟合,并非一定为最佳模型,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分布点较少物种。【方法】以茶翅蝽为例,通过设置不同特征参数、调控倍频以及背景拟不存在点数分别构建茶翅蝽本土模型,然后将其转入入侵地来验证比较模型,通过检测模型预测物种环境因子响应曲线、潜在分布在生态空间中生态位映射以及潜在分布空间差异性,探讨3种参数设置MaxEnt模型模拟物种分布生态位影响。【结果】在茶翅蝽案例分析中,特征参数设置MaxEnt模型所模拟潜在分布生态位影响最大,调控倍频影响次之,背景拟不存在点数影响最小。与其他特征相比,基于特征HT模型其响应曲线较为曲折;随着调控倍频增加,响应曲线变得圆滑。【结论】在构建MaxEnt模型时,需要从生态空间中考虑物种生态需求,分析模型参数预测物种分布生态位可能造成影响。

  • 标签: 生态位模型 MaxEnt模型 特征参数 调控倍频 背景拟不存在点数
  • 简介:目的观察体重增减影响血糖水平变化规律特点。方法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高热量饲料(脂肪热量占60%)喂养8周呈肥胖模型,随机分入体重干预组(interventiongroup,IT)肥胖组(obesitygroup,OB),肥胖组维持高热量饲料至终点。正常对照组(controlgroup,CON)喂食普通饲料。限制热量摄入使IT组体重先减至CON组水平(P>0.05),后恢复高热量饲料再次诱导体重反弹至OB组水平(P>0.05)时终止。采用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反映葡萄糖代谢水平,胰岛素耐受试验评价胰岛素敏感性。胰腺病理HE染色观察胰岛形态学改变。结果IT组体重反弹时体重增速是干预前2.27倍,空腹血糖则高达5.13倍。与OB组相比,实验终点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曲线下面积显著增加(P<0.05),胰岛素敏感性显著下降(P<0.05),内脏脂肪增加(P<0.05),胰岛面积显著减小(P<0.05)。结论体重波动导致内脏脂肪量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葡萄糖耐量受损。

  • 标签: 肥胖 减重 血糖 胰岛素敏感性
  • 简介:【目的】水稻白叶枯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水稻细菌性病害,培育抗性品种是治理该病害重要途径。因此,明确云南水稻材料检疫性病害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可以为该病害防治与监测、水稻栽培合理布局良好抗性资源获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剪叶接种法测定云南稻区30个品种7个不同致病型白叶枯病菌抗性。【结果】在供试30个云南水稻品种中,2个品种(玉粳16JS42糯稻)7个不同致病型菌株均表现为抗性;15个品种7个致病型菌株均表现感病;HEN11、SCYC-6、YN7、YN11、FUJ、YN241PX099等7个致病型菌株表现抗性水稻品种分别占26.67%、16.67%、23.33%、13.33%、6.67%、10.00%20.00%。此外,区试材料抗性比例高于主栽品种,地方稻未发现抗性品种。【结论】现在生产上大部分水稻品种优势致病型病原菌入侵抵抗能力降低甚至丧失。针对云南地区优势致病小种FUJ筛选得到2个抗性品种:玉粳16JS42糯稻。

  • 标签: 水稻种质 云南 水稻白叶枯病 抗性评价
  • 简介:无绿藻是直径3~30μm不等单细胞微生物,进行无性繁殖,内含特征性内孢子。无绿藻病是一种罕见、散发疾病,目前认为小型无绿藻、中型无绿藻、P.blaschkeaeP.cutis人有致病性。直接镜检、真菌培养、组织病理学是无绿藻分型鉴定传统方法,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将菌株鉴定至亚种或变种,成为无绿藻分型鉴定又一重要手段

  • 标签: 无绿藻 分类 药物敏感性 鉴定 分子生物学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