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传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进行优化改进,以提高其检测灵敏,拓展应用范围。方法:通过在传统ELISA方法中引入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和纳米金颗粒(GNPs),并将大量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与二抗结合,提高了HRP与抗原的结合比例,进而实现了对待检测物的信号放大。结果:优化后的ELISA方法在对β淀粉样蛋白的检测中,检测限(LOD)降低为原来的1/81。结论:改进后的ELISA方法性能稳定,灵敏大幅提高,能够用于对痕量目标检测物的检测。

  • 标签: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 纳米金 酶联免疫检测
  • 简介:比较了不同偶合方法及裂解条件对ω-芋螺毒素及其衍生物线性肽合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Boc/Bzl策略、Fmoc/But策略、手工及仪器对总偶合率影响较小,但裂解条件及保护策略对肽-树脂裂解影响很大,氟化氢体系裂解Boc/Bzl法合成树脂副产物较多,且主链易发生断裂,以低高法裂解效率最高。三氟乙酸体系裂解Fmoc法合成树脂效率高,主要副产物是含Trt基的线性肽,增加1,2-二巯基乙醇可提高肽纯度。

  • 标签: ω-芋螺毒素 线性肽 合成
  • 简介:目的观察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感染后,病毒特异性免疫复合物(IC)在不同时间、不同组织的沉着情况,初步研究其与AIDS系统病变的联系.方法对8只不同时间感染SIV的恒河猴及1只未感染SIV的猴进行尸检以获取系统组织标本,进行连续切片和IgG、C3、SIVp27免疫荧光染色,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IgG、C3、p27在多个猴、多种组织的相同位置出现相同模式的荧光表达,证明存在IC的沉着;其中脑血管周(8/8),心肌间微血管(6/8)、和淋巴结副皮质(6/8)及生发中心(5/8)是阳性率最高的部位,肾小球及肾间质、肠黏膜固有层也有较多IC的沉着,且在感染中、晚期IC出现的比例更高.结论SIV感染后出现广泛的SIV-IC沉积,且随病情的进展而加重;IC可能是SIV导致AIDS系统病变的主要形式.针对此过程进行研究,可帮助了解AIDS并发系统器官病变的机制及研究新的治疗方法.

  • 标签: SIV 免疫复合物 淋巴结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Orexin-A对肥胖大鼠摄食和自由活动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下丘脑外侧区(LH)置管,预先测量体重(BW),脂体重(FM)和瘦体重(LM),据此对大鼠分组并分别提供高脂(HF)和低脂(LF)饮食饲喂,通过置管向大鼠LH注射人工合成脑脊液(aCSF)或orexin-A(OXA)。在饲喂前后监测OXA对大鼠自发动态运动(SPA)以及摄食量,体重(BW),脂体重(FM)和瘦体重(LM)的影响,以及每日LH注射OXA是否能够抵抗高脂饮食引起的摄食诱导肥胖(DIO)。结果:高脂饮食饲喂之后,高摄食诱导肥胖(DIO)大鼠和低DIO大鼠间体重增加量(ΔBW)、摄食量和高脂饮食饲喂后的体重无差异(P〉0.05),但与低脂饮食组大鼠相比,上述各指标均显著增加(P〈0.05)。低DIO大鼠的24hSPA和活跃期SPA显著高于高DIO大鼠(P〈0.05)。LH注射OXA可使严重DIO降低而轻微DIO增加,DIO程度对LH注射OXA后的SPA的影响呈非线性的。每日双侧LH注射OXA可抑制早期DIO但并不改变大鼠摄食量。LH注射OXA使大鼠SPA增加,影响能量消耗,有助于DIO抵抗。结论:Orexin-A可通过增加大鼠活动量,调控肥胖大鼠的摄食和DIO抵抗作用。

  • 标签: OREXIN 下丘脑 高脂饮食 神经肽 能量平衡
  • 简介:利用合丰25×东农7296系谱法经5个世代选育获得多小叶突变体,并以其作为父本分别与4个小叶正常的栽培大豆配制杂交组合的F1、F2为试验材料,进行小叶类型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小叶数正常的不同大豆亲本与小叶大豆杂交(3叶×5叶),F。全部植株均表现为5叶,说明5叶性状是受显性核基因控制;不同组合3片叶、3+4片叶、3+5片叶、3十4+5片叶、4+5片叶和5片叶类型组成遗传分离模式存在显著差异,而在3片叶和〉3片叶的遗传分离模式相同。杂交F,单株复叶为3片叶和〉3片叶的个体分离的比例呈1:3,符合1对显性单基因的遗传规律。因此,该小叶突变体牡5796—3的复叶数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该小叶突变体可作为新种质用于大豆遗传育种及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

  • 标签: 大豆 多小叶突变体 小叶类型 遗传规律
  • 简介:采用化学发光法比较了灰树花各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灰树花子实体和菌丝体的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均有很好的清除作用,灰树花菌丝体水提物(GFME)、灰树花子实体水提物(GFE)、灰树花子实体水提多糖(GFP)、灰树花子实体碱提多糖(GFAP)清除羟基自由基的IC50均小于1.0mg/mL,其他提取物清除羟基自由基的IC50也均小于3.0mg/mL。而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仅GFME、GFMP、GFE有清除作用,其他的提取物清除作用很弱。

  • 标签: 灰树花提取物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羟基自由基
  • 简介:作为研究甲醇代谢、过氧化物酶体稳态和硝酸盐吸收的模式生物,形汉逊酵母近年来在基础研究领域日益受到重视.在工程应用领域,利用形汉逊酵母表达真核外源基因有特殊的优势.譬如容易得到高拷贝,在含油酸的培养条件下能够表达膜蛋白等.已有多种外源蛋白在形汉逊酵母系统中得到表达.本文综述了形汉逊酵母的基本生物学性质、基础研究领域概况及其在外源基因表达方面的特点和进展.

  • 标签: 多形汉逊酵母 甲醇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体 外源基因表达
  • 简介:以玉米自交系095和L26为亲本,通过对P1、P2、F1、F2、B1、B26个基本世代联合分析,研究了秃尖长、穗行数、穗粗、千粒重、穗重、单株产量等穗粒性状的遗传模型。结果表明:穗行数、穗重、单株产量的最适模型为D-2模型,即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穗粗、千粒重的最佳模型为B-1模型,符合两对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秃尖长的最佳模型为E-3,符合两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本研究利用主基因与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玉米穗部性状进行遗传分析,有助于阐明玉米穗部性状的遗传规律。

  • 标签: 玉米 穗粒性状 遗传模型 多世代联合分析
  • 简介:对2068份小麦种质资源进行了面粉白测定和高白小麦种质子粒硬度测定。结果表明,山东小麦地方品种、山东小麦育成品种和省外引进小麦品种面粉白值的分布范围分别为63.9~82.9、63.1~83.8和67.2~84.2。筛选出面粉白值大于80的小麦种质342份(包括白值大于83的种质26份),其中地方品种22份,山东育成品种(系)228份,省外引进种质92份。从高白小麦种质资源中,筛选出子粒硬度指数≥50符合高白筋、中筋或中筋的种质资源18份,对培育中筋以上高白小麦新品种,以满足人们口味和健康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小麦种质 子粒 面粉白度 硬度指数
  • 简介:胺是一类小分子脂肪族类化合物,存在于微生物体内,其合成代谢与微生物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密切相关,参与微生物的多种生理过程,在促进细胞分化、增殖,维持细胞膜、DNA和RNA的稳定,以及生理应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就胺的代谢、转运以及胺在微生物中的生理功能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胺在微生物中的研究提供较为丰富的资料。

  • 标签: 多胺 微生物 代谢
  • 简介:真菌聚半乳糖醛酸酶是降解植物细胞壁果胶的主要降解酶之一,是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因子之一。文中对真菌聚半乳糖醛酸酶及其序列特征、聚半乳糖醛酸酶的基因及其序列特征、聚半乳糖醛酸酶的表达调控以及与病原真菌致病力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标签: 真菌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序列特征 致病性
  • 简介:尖端赛孢子菌(Scedosporiumapiospermum)即波氏假阿利什菌的无性型,是一种侵袭性较强的条件致病菌。1病因和发病机制尖端赛孢子菌广泛分布于各种自然材料中,如沼泽、湿地、污水、腐物、咸水等。尖端赛孢子菌感染多发生于艾滋病、器官移植、淋巴瘤、白血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免疫功能缺陷患者,也可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者,如外伤、污水淹溺、HELLP综合征等。

  • 标签: 尖端赛多孢子菌 真菌感染 侵袭性真菌感染
  • 简介:腐木担子菌菌丝拮抗是真菌菌群发展的关键决定因素,同时菌丝拮抗已有研究,且其中大多集中在两种交互作用上,而不是像自然界中发生的物种交互作用。不同时期真菌演替菌群间的三方交互作用模式在琼脂培养基上被建立,揭示了与真菌两两互作不同的三方交互作用结果。进一步研究显示,物种空间定位也影响交互作用的结果,两个竞争菌群中菌群边缘菌丝比两者之间的菌丝更易竞争成功。然而,麦芽糖培养基实验显示额外增添的营养并未影响两两相互作用的结果。拮抗策略的差异显而易见,比如原毛平菌菌索是竞争者的过度生长的结果,而毛韧革菌的菌丝是受抑制生长的结果,但这些策略与以往的研究报道不同,很可能是培养基质的不同导致的,今后可将不同的天然木质资源进行组合来验证。

  • 标签: 拮抗 群落动态 真菌 相互作用 木腐烂 多种
  • 简介:目的:对氨酚曲马片治疗骨科术后疼痛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骨科术后表示存在严重疼痛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实验组采用氨酚曲马片对组内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成分及功能与之相似的药物产品法对组内患者进行治疗,待4天后,对两组患者去痛起效时间、用药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抑制疼痛的效果上与对照组一致,止痛率为100%.结论:氨酚曲马对骨科术后疼痛患者的止痛效果明显,安全性有所保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与推广价值.

  • 标签: 氨酚曲马多 骨科术后疼痛 效果
  • 简介:MDR1基因的表达量与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呈正相关且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都有过度表达。准确监测肿瘤病人MDR1基因表达情况对选择化疗方案和提高化疗效果有重要作用。在检测MDR1基因表达的方法中RT-PCR检测MDR1的过程中一般使用β肌动蛋白作为外参照,通过计算MDR1cDNA与β肌动蛋白cDNA的比值来表示MDR1基因的表达量。这样只能得到MDR1基因相对β肌动蛋白基因的表达量,而不能测出其绝对表达量。而且扩增

  • 标签: 多药耐药基因 定量检测 RT-PCR法 基因表达 β肌动蛋白 MDR1基因
  • 简介:目的通过度他雄胺对大鼠附睾精子和生育的影响,探索调节雄性生育的睾丸后作用靶点.方法使用度他雄胺20和40mg/(kg·d)大鼠灌胃给药,连续2周.给药结束后雄雌鼠按1∶2合笼,计算生殖指数;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分析精子活力和形态;采用SYBR-14和PI双重荧光染色计算精子存活率;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睾酮(T)和双氢睾酮(DHT)血清浓度;采用HE染色法对各组睾丸、附睾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他雄胺低、高剂量组双氢睾酮浓度均显著下降,分别为0.54和0.28nmol/L(P<0.01),精子活力明显降低,分别为39.0%和28.7%(P<0.01),畸形率分别增加为10.3%和15.6%(P<0.05),最后受孕率分别降为62.5%和38.4%.而睾酮水平和交配指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睾丸和附睾亦无明显病理学改变.结论他雄胺通过抑制DHT生成,影响附睾精子成熟而导致大鼠不育,为今后男性避孕和不育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度他雄胺 附睾 精子成熟 生育力
  • 简介:雌激素在抗皮肤老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通过与皮肤上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作用。不同亚型的雌激素受体介导不同的信号传导通路。皮肤细胞中雌激素受体的分布不仅存在数量差异更有类别差异,这些差异性和雌激素受体本身的基因多态性决定了其作用的效性。简要综述了不同亚型雌激素受体在各皮肤解剖层次中抗老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 标签: 雌激素受体 皮肤老化 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