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为研究小麦近缘属种的耐低磷特性,本试验通过砂培法,以9种山羊为供试材料,对低磷和正常供磷2个处理下山羊苗期的相对地上部干重、相对根干重、相对生物量、相对根长、相对根冠比、相对磷积累量、相对磷吸收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山羊对低磷胁迫的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相对地上部干重、相对根干重、相对生物量和相对磷积累量可作为耐低磷基因型山羊筛选的指标。筛选结果表明,双角、粘果、小伞和拟斯卑尔脱山羊为耐低磷型山羊,尾状山羊为磷敏感型山羊

  • 标签: 耐低磷 山羊草 基因型 筛选 主成分分析
  • 简介:羊草是天然草原中重要的物种,对草原环境的改善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性。羊草具有耐旱、耐盐碱、抗虫和高营养等生物学特性,这些特性与其体内的内生真菌有直接关系。文中从内生真菌起源、生物学特性、与共生植物的作用及羊草内生真菌研究方面综述了内生真菌的研究现状,并就羊草内生真菌及其生理活性进行综合分析与评述,对未来羊草内生真菌的研究进行展望。

  • 标签: 内生真菌 羊草 生理作用
  • 简介:本研究以羔羊卵巢母细胞为材料,把体外受精技术应用到绒山羊育种工作中,观察了羔羊体外受精卵的体外发育及移植产羔的效果,以便探讨通过体外受精技术缩短绒山羊育种周期的技术途径。对406枚羔羊体外受精卵用M199+hcG、M199+LH和M199+hcG+EGF三种培养基进行体外发育培养。结果是,2-4细胞期胚的发育率平均分别为40.0%、43.6%和49.6%;桑椹胚和囊胚的发育率平均分别为17.5%、15.8%和18.8%。将49枚Fl代羔羊2-8细胞期胚移植给31只受体母羊,结果有11只妊娠(35.5%)并产羔12只(F2代);将24枚F2代羔羊2~4细胞期胚移植给15只受体母羊,结果有2只妊娠(13.3%)并产F3代羔羊2只。

  • 标签: 羔羊 育种周期 绒山羊 体外受精卵 细胞期 母羊
  • 简介:目的研究正常山羊腰椎间盘软骨终板营养途径。方法选取健康24月龄山羊8只,每只山羊观察4个腰椎间盘,共32个腰椎间盘。麻醉后,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观察感兴趣区的信号变化特点。分别测量增强前及增强后0min、5min、10min、30min、1h、1.5h、2h、2.5h、3h、3.5h感兴趣区信号强度值,分析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及峰值出现时间。结果椎体磁共振信号强度在0min时达到高峰后迅速下降;软骨终板区在30min时缓慢达到第一高峰后轻度下降,于2h上升达到第二高峰;髓核在5min内为负值,之后缓慢上升于2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结论正常山羊腰椎椎间盘主要通过软骨终板途径进行营养代谢。

  • 标签: 磁共振成动态增强 髓核 软骨终板区 钆卞氧丙基四乙酸盐(钆贝葡胺) 山羊
  • 简介:目的筛选一种既提高精子转染外源DNA效率,又保持解冻后精子活力的山羊精液冷冻—解冻方法。方法应用正交设计L9(3^4),因素分别为稀释液种类、稀释比例、降温时间和解冻液,每个因素选择3个水平,检测和比较解冻后精子转染外源DNA效率和精子活力。结果所选冷冻—解冻各因素对精液转染效率影响不显著[F(8,18)=1.032,P=0.449];平衡时间对冷冻—解冻活力影响极显著[F(2,24)=9.972,P=0.001],平衡1h极显著小于平衡2h和4h的精液活力(P=0.003,P=0.000),以平衡4h最好。用筛选的冷冻—解冻方法处理精液,解冻后精子的活力极明显降低(P=0.002);生存指数降低,GOT释放量增加,菌落数减少,与鲜精相比差异显著(P=0.018;P=0.016;P=0.018);精子畸形率增加,顶体完整率降低,与鲜精相比差异不显著(P=0.494;P=0.084)。结论优化了提高精子转染外源DNA效率的山羊精液冷冻—解冻方法。

  • 标签: 山羊 精子 冷冻保存 外源DNA 活力
  • 简介:目的研究山羊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线粒体的动态分布.方法收集山羊卵母细胞,在M199中分别培养4、8、12、16、20和24h,用特异性线粒体标记探针进行标记,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的分布情况.结果生发泡期线粒体多分散在卵母细胞的胞质内,并且距生发泡有一定的距离;生发泡破裂期线粒体逐渐移向染色质;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与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线粒体成簇密布在染色体周围.排出的第一极体中也含有大量的线粒体.结论同其他哺乳动物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线粒体分布情况相比,线粒体在山羊卵母细胞中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相似性.线粒体密布在成熟卵母细胞染色体周围可能与极体的排出和受精后染色体的迁移有关.

  • 标签: 山羊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线粒体 特异性线粒体标记探针
  • 简介:利用7个微卫星标记对4个绒山羊品种共计18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计算了有效等位基因数、遗传杂合度、遗传距离等,分析了群体相关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辽宁多绒山羊的有效等位基因数最大,杂合度最高;而辽宁绒山羊的有效等位基因数最小,杂合度最低.奈氏遗传距离表明,库布齐杂种绒山羊和辽宁多绒山羊的亲缘关系最近,而和阿尔巴斯绒山羊的亲缘关系最远.

  • 标签: 微卫星KNA标记 绒山羊 群体遗传 遗传多样性
  • 简介:目的探讨睾丸内注射法pEGFP-N1在精细胞的整合和在早期胚胎中表达.方法选择4头本地山羊,双侧睾丸注射不同剂量质粒DNApEGFP-N1,注射后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pEGEP-N1在精子中的整合.结果pEGFP-N1整合到精子基因组中,转染效率最高发生在注射后第40天,转染阳性率最高为81%;绿色荧光蛋白在精子及其体外受精的部分胚胎中表达,胚胎阳性率最高的达66.7%.结论通过睾丸内注射pEGFP-N1能整合进入精子基因组,并能通过体外受精在山羊早期胚胎中表达;睾丸内注射法可能是一种可行、简单并利于推广的制备转基因山羊的方法.

  • 标签: 早期胚胎 精子 睾丸 表达 体内 绿色荧光蛋白
  • 简介:目的:检测抗凝血酶Ⅲ(ATⅢ)转基因山羊外源基因的拷贝数及ATⅢ蛋白的表达量,分析拷贝数与蛋白表达量的相关性。方法:用Primer5.0软件设计外源基因ATⅢ及山羊管家基因GAPDH的引物,以倍比稀释的标准品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制作标准曲线,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外源基因拷贝数;通过酶显色底物法检测ATⅢ蛋白的含量。结果:依据ATⅢ和GAPDH基因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得到的山羊个体间外源基因的拷贝数相差很大,最少的为5,最多为25,且不同转基因山羊间ATⅢ表达水平的差别达10倍以上。结论:外源基因表达水平在受到拷贝数的影响外,也受到整合位点等其他因素的重要影响。

  • 标签: 抗凝血酶Ⅲ 基因拷贝数 蛋白表达量 转基因 山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