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以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antigenreceptor,CAR)为基础的细胞免疫疗法,在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新策略,尤其是在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方面取得的成就尤为突出,CAR技术也在不断的革新,并开始为临床服务。本文就近几年CAR技术的发展,取得的成果及前景进行综述。

  • 标签: CAR-T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在甲亢治疗中,监测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指导临床药物调整,T3、T4、TSH是敏感而可靠的指标。本文观察了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75例治疗4周以后.T3、T4、TSH的变化,结果发现4周后病人临床症状缓解,T3、T4恢复正常,但TSH仅有轻度变化,未恢复至正常水平,部分患者临床上已有药物性甲减的表现。T3、T4已恢复正常,但TBH仍在正常偏低水平。本文结果提示在甲亢治疗初期(治疗后1月至数月),由于治疗前过高的T3、T4,对垂体TSH的抑制作用尚未完全缓解,故TSH不能准确地反映甲亢治疗初期甲状腺功能变化。因此,临床上甲亢治疗的最初几月中,药物剂量的调整应据临床症状及T3、T4测定,TSH仅作参考。

  • 标签: 甲亢 T3 T4 TSH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外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外踝骨折采用“T”型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骨一科果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固定牢固,愈合快,平均随访12个月,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外踝骨折,固定可靠,允许早期功能锻炼,疗效颇佳。

  • 标签: 外踝 骨折 内固定术 &ldquo T&rdquo 型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对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在我院以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18例患者的手术资料,分析手术过程和结果,并对患者出院3—12个月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痊愈情况,分析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住院期间恢复效果良好,对患者的随访显示,X线显示所有患者骨折全部愈合,夹持力、握力无明显衰退,无神经、血管损伤,根据Dienst功能评估标准,优2例,良16例,差0例。结论T型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T型钢板内固定 桡骨远端 不稳定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前后原发性肝癌(primaryhepatocellularcarcinoma,PHC)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检测2011年1月^2013年6月40例PHC患者RFA术前24h与术后1周、4周时外周血CD3^+、CD4^+、CD8^+、CD4^+/CD8^+、CD4^+CD25^+Treg细胞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TNF-α)含量。选择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术前肝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CD8^+、Treg细胞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肝癌患者IL-2、IFN-γ、TNF-α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术后1周,肝癌患者CD3^+、CD8^+、CD4^+/CD8^+与术前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CD3^+、CD4^+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P〈0.05);Treg细胞术后1周、4周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RFA治疗1周、4周IL-2、IFN-γ、TNF-α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射频消融可以改善肝癌患者短期内的T淋巴细胞功能,促进Th1型细胞因子分泌,从而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免疫状况产生有益的影响。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射频消融 T细胞亚群 TH1型细胞因子 细胞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锁关节脱位利用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胸锁关节脱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0%。结论胸锁关节脱位利用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防止再复发,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 胸锁关节脱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B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别运用T-BD方案及T-VAD方案进行治疗,设为T-BD组(治疗组)和T-VAD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T-BD组和T-VAD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BD组患者口干舌燥、便秘、四肢麻木的副作用明显少于T-VAD组(P<0.05)。结论选用T-BD方案治疗MM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轻,副作用少。提高患者依从性,有良好运用前景。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对脓毒症过程中效应性T细胞(Teff)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SPF级健康雄性BALB/C小鼠制备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脓毒症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伤组、CLP组、CLP+PC61(Treg特异性抑制剂)组、CLP+HRPN(PC61的同型对照蛋白IgG)组。免疫磁珠法分选小鼠脾脏CD4^+CD25^+Treg。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T淋巴细胞毒性相关抗原(CTLA)-4及转录因子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表达以及CD25比例的变化,并检测各组小鼠CD4+CD25-T细胞的凋亡率。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10、IL-2、IL-4和干扰素(IFN)-γ的含量变化。结果:CLP+PC61组术后48h小鼠生存率(90%)较CLP组(60%)明显升高;CLP+PC61组CD4^+CD25^+Treg中Foxp3及CTLA-4表达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与C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CLP+PC61组CD25表达水平最低。CLP+PC61组IL-2、IFN-γ水平显著升高,与CLP组差异明显(P〈0.05),但IL-4、IL-10水平较CLP组出现不同程度地下降(P〈0.05)。此外,CLP+PC61组效应性T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CLP组(P〈0.05)。结论:拮抗小鼠体内调节性T细胞活性可有效地减轻脓毒症状态下效应性T细胞凋亡,提高小鼠生存率。

  • 标签: 调节性T细胞 效应性T细胞 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 T淋巴细胞毒性相关抗原4 凋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T细胞淋巴瘤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33例实施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T细胞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患者近期生存率为93.94%,没有出现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对于实施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T细胞淋巴瘤患者来说,采用层流病房全环境保护隔离以及干细胞移植护理措施可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T细胞淋巴瘤患者 干细胞移植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在2013年7月我科确诊的1例原发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经过进行分析。患者系39岁女性,以多发皮下结节为主要临床特点,皮肤活检病理检查免疫表型为CD20~-、CD3~+、CD4~-、CD8~-、CD56~+、TIA~-1~+、Ki~-67~+(约60%);浆细胞κ~+(部分)/λ~+(部分);组织细胞CD4~+、CD68/PGM1~+;βF1~-、EB病毒EBER原位杂交检查阴性。结果:给予包含左旋门冬酰胺酶的化疗方案获得疾病缓解,于2014年2月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术后14d粒细胞稳定植入,12d血小板稳定植入。术后随访,缓解至今。结论:原发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临床罕见,容易误诊,疾病呈侵袭性,临床进展快,应用含左旋门冬酰胺酶的化疗方案治疗有一定疗效,自体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

  • 标签: 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左旋门冬酰胺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血宁胶囊用于治疗放置T铜380A后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放置T铜380A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5例予以口服氨甲苯酸片治疗,观察组各45例予以口服宫血宁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在放置T铜380A后月经量均照放置前增多,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放置T铜380A后的Hb水平,1~5周期无明显差异(P>0.05),第6周期时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低(P<0.05)。结论宫血宁胶囊用于治疗放置T铜380A后异常子宫出血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 标签: 宫血宁胶囊 放置T铜380A 子宫出血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