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肿瘤免疫治疗和化疗的协同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取的样本患者进行免疫治疗和化疗,进而研究出肿瘤免疫治疗和化疗的协同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免疫治疗与化疗的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同时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论免疫治疗和化疗的联合应用相比于单一的肿瘤治疗具有显著疗效,一方面免疫治疗可以提高化疗的敏感性,另一方面化疗可以间接提高人体免疫力。肿瘤免疫治疗和化疗的联合应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肿瘤 免疫治疗 化疗 协同效应 作用机制
  • 简介:以人胃癌细胞BGC823和人肺癌细胞PG—BEl为对象,研究乙烷硒啉与顺铂的体外联合抗肿瘤作用是否表现为协同增效。MTT法检测乙烷硒啉与顺铂单药及不同联合给药方案对BGC823及PG.BEl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经典的中位效应理论计算不同联合方案时两药的联合指数CI,比较单药与联合时顺铂所需剂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乙烷硒啉与顺铂联合可以产生协同作用。设置不同的给药剂量比例时,最明显的协同作用表现为:在人胃癌细胞BGC823中,顺铂与乙烷硒啉比例为2:3;在人肺癌细胞PG-BE1中,顺铂与乙烷硒啉比例为1:3。乙烷硒啉与顺铂联合后,明显降低了顺铂的用量,并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减量作用逐渐提高,起到了联合增效的作用。

  • 标签: 乙烷硒啉 顺铂 协同作用
  • 简介:吉西他滨,一种参与DNA合成和修复的细胞周期特异性抑制剂,是目前胰腺癌化疗中唯一的一线药物,但其单药化疗仅能将中位生存期延长5.65个月。因此,临床胰腺癌的治疗仍需要开发新的药物和或联合方案。本次研究观察戊烷硒啉与吉西他滨联合应用体外抗人胰腺癌细胞的效应。MTT法检测戊烷硒啉与吉西他滨单药及不同联合方案对人胰腺癌细胞JF305和MiaPaCa-2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Chou-Talalay的中位效应分析法计算不同联合给药方案的联合指数CI,并比较单药与联合时所需吉西他滨剂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戊烷硒啉与吉西他滨联合可以减少吉西他滨起效时间,降低IC50值和提高最大生长抑制率。在不同的联合给药方案中,药物同时作用48小时后,戊烷硒啉与吉西他滨比例为2:1和1:1时分别对JF305和MiaPaCa-2细胞显示出明显协同作用戊烷硒啉与吉西他滨联合作用两种细胞后,随给药浓度的升高,吉西他滨剂量明显减少,尤以药物作用48小时突出。戊烷硒啉联合吉西他滨体外抗人胰腺癌细胞有协同增效作用。

  • 标签: 戊烷硒啉 吉西他滨 协同作用
  • 简介:目的探索唑来膦酸联合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协同效应研究。方法选择雌性未孕的Wistar大鼠45只,完全随机分组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实验组,每组各15只。术后第7天,行唑来膦酸灌胃+尾静脉注射AMMSCs液(假手术组除外),连续干预13周,于末次干预后24h,处死大鼠并采集标本。每周测定1次各组大鼠的体质量;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分别测定左侧股骨中点、远端和近端骨密度;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其骨钙含量;干预13周后ELISA法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HVD)、I型胶原C端肽(CTX-I)、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的表达变化;检测各组大鼠生物力学性能的变化;RT-PCR技术检测椎骨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基因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体重逐渐增加,符合动物自然生长规律,模型组于造模后两个月开始,体重却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实验组体重渐增,与假手术组相近。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骨密度和骨钙含量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的骨密度和骨钙含量含量均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25-HVD、CTX-I、BAP、TRAP5b的表达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显著升高。生物法力学检测显示,假手术组的极限载荷、极限应力和弹性模量比模型组有显著增高(P〈0.05),实验组的极限载荷和弹性模量比假手术组有显著增高(P〈0.05)。与假手术组、模型组比较,实验组TGF-β1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唑来膦酸协同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具有较好改善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 标签: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AM-MSCs) 唑来膦酸 移植 去卵巢 大鼠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糖酸红霉素二元手性选择剂混合体系在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中的协同效应。方法以乳糖酸红霉素和羟乙基-β-环糊精作为二元手性选择剂,采用毛细管电泳法拆分3种药物,考察了乳糖酸红霉素和羟乙基-β-环糊精的浓度和缓冲溶液的pH值对对映体分离结果的影响。结果对考察的手性药物,在选定的条件下,乳糖酸红霉素和羟乙基-β-环糊精组成的二元手性选择剂混合体系相比单一乳糖酸红霉素体系显示了更好手性选择性。结论乳糖酸红霉素和羟乙基-β-环糊精组成的二元手性选择剂混合体系在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中呈现正协同效应

  • 标签: 乳糖酸红霉素 羟乙基-&beta -环糊精 毛细管电泳二元体系 手性分离
  • 简介:摘要:本文深入探究了MXene修饰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在抗菌领域的应用潜力及其面临的主要挑战。通过精确的材料制备方法和综合的抗菌性能评估,揭示了该复合材料对不同类型微生物表现出的卓越抗菌效果。分析了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如分散性和稳定性问题,以及抗菌机制的复杂性和安全性与生物相容性的考量,这些因素对最终抗菌性能有着决定性影响。此外,还讨论了材料的应用前景及其在医疗保健、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潜在价值。本文旨在为未来抗菌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新的思路。

  • 标签: MXene修饰 壳聚糖 纳米复合材料 协同抗菌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地震灾害对出生时预期寿命的影响。方法本文采用“简略寿命表法”和“全国9市儿童测量法”对丽江县地震前(1988年)和地震后(2002年)全县出生时预期寿命的影响和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比较。结论丽江县地震前6岁男童身高指标比地震后高0.6cm,从全省10个地州市中的首位降至第九位;出生时预期寿命前后10年间男性减少了0.8岁,女性增加了2.5岁;总而言之,对于预期寿命及生长发育来说,男性均比女性受害严重,尤其对地震前后出生6个月的婴儿和儿童受害最深。

  • 标签: 地震灾害 预期寿命 儿童生长发育 远期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7年文登区居民预期寿命及主要疾病对预期寿命的影响程度,提示文登区经济的社会发展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统计部门的人口普查数据、死因管理系统死亡登记数据,采用指数模型、漏报调整及简略寿命表等方法,计算文登区居民2017年人口预期寿命水平及疾病影响程度。结果2017年,文登区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1.92岁,男性平均期望寿命79.37岁,女性平均期望寿命84.73岁,女性平均期望寿命比男性高5.36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影响人群预期寿命的主要疾病。慢性病中的恶性肿瘤造成人群期望寿命损失高于脑卒中和冠心病。

  • 标签: 2017年 文登区 居民预期寿命 去死因预期寿命
  • 简介: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医师协会在京启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专培)制度试点工作,首批选择神经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心血管内科进行试点。按照初步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初步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形成完整的毕业后医学教育体系。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最终目的是要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培养一批能独立、规范地从事疾病专科诊疗工作的临床专科医师。

  • 标签: 规范化培训制度 专科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 医学教育体系 心血管内科 神经外科
  • 简介:全国省级老龄办主任会议日前在广州闭幕,会上民政部有关负责人在会上透露,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34亿,超过总人口的1o%;其中65岁以上人口1.1亿,占总人口的8.5%。而目前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

  • 标签: 老龄化 中国 预期 60岁以上 65岁以上 农村地区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症状封预期记忆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预期记忆状况自评问卷和心理症状量表(SCL-90)封200名高中生做抽样调查。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年龄差异检验和心理症状与预期记忆状况的肯德尔多列等级相关分析,并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影响因素。结果预期记忆状况与心理症状各个因子呈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在0.14—0.22之间。其中与焦虑、抑郁、精神病症以及睡眠饮食的相关系数较高;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焦虑与精神病症影响预期记忆状况;在年龄相近的青年群体中存在预期记忆的显着年龄差异(P<0.001)。结论心理症状会在大脑进行背景信息资源加工和信息提取时产生抑制,从而影响预期记忆水平。

  • 标签: 心理症状 记忆 状况 精神病 焦虑 逐步回归分析法
  • 简介:摘要健康预期寿命(HLE)研究是老龄化社会和健康中国建设需求,但我国尚未制定具体政策目标值,也未官方公布过HLE。需建立HLE指标体系,指导HLE测算和研究。根据WHO对健康的定义,融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全健康和主动健康理念,在梳理国际现有HLE指标体系基础上,基于WHO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和国际疾病分类框架,提出了多维度HLE指标体系概念框架和指标结构。概念框架包括基本的身体、心理、行为、社会和环境健康5个维度,同时增加测量残障程度的综合指标“失能指数”。以此为基础,提出HLE主要健康测量指标的框架,包括行为因素、生理和病理原因、残障、功能受限、失能和死亡,并进一步讨论了HLE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数据类型和来源。本文有助于促进HLE研究和实践,助力老龄化应对和健康中国建设。

  • 标签: 健康预期寿命 指标体系 健康中国 老年化社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预期性悲伤是个体在预感到即将发生的丧失而产生的悲伤,其可引起患者家属心理、生理及行为等方面的不利影响,为全面了解预期性悲伤在患者家属中的研究进展,本文从预期性悲伤的概念、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干预方案及研究人群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开展患者家属的预期性悲伤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患者家属 预期性悲伤 综述
  • 简介:摘要预期性悲伤是个体在预感到即将发生的丧失而产生的悲伤,其可引起患者家属心理、生理及行为等方面的不利影响,为全面了解预期性悲伤在患者家属中的研究进展,本文从预期性悲伤的概念、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干预方案及研究人群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开展患者家属的预期性悲伤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患者家属 预期性悲伤 综述
  • 简介: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对耐药且适合接受手术的颞叶癫痫患者,与药物治疗相比,前颞叶切除术可增加患者预期寿命和质量校正预期寿命。相关论文发表于《精神病学文献》(2009,66(12):1554)。研究人员运用蒙特卡罗(MonteCarlo)模型模拟,并直接从患者和医学文献中获取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QOL)资料进行比较。

  • 标签: 前颞叶切除术 预期寿命 癫痫手术 生活质量 医学文献 癫痫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三级医院出院患者31天内再住院情况,为医院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某三级医院2023年第一季度31内天再住院患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出院患者31天内非预期再住院率为2.32%,病种分布前三位是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出院科室构成前三位的是疼痛科、康复医学科、老年医学科。结论:医院应关注31天内非预期再住院等重返类指标,分析此类患者的病种及出院科室分布,以此为线索核查病案首页数据填报的准确性,降低因误填写而影响的医院负性指标较高。

  • 标签: 非预期再住院 数据质量 病种分布 出院科室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