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肿瘤、AIDS等免疫缺陷患者不断增多,广谱抗生素常规应用于危重病人及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化疗药物大量使用,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酵母菌感染也逐渐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而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现象又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 标签: 纸片法 微量稀释法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菌种保存方法。方法临床分离非苛养菌246株分别用纸片和半固体琼脂进行保存,并比较1m、12m、36m两种方法的菌种存活率。结果菌株经保存1m、12m和36m后,纸片的平均存活率分别为100%、95.1%和88.2%,半固体琼脂分别为98.0%、76.0%和42.7%。纸片保存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假丝酵母菌36m后,菌株存活达100%,临床常见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艾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保存36m后,菌株存活率均>88%。化脓性链球菌的保存效果不佳。结论纸片适用于非苛养菌的保存,方法简便易行,不需特殊设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纸片菌种保存法 菌种存活率 简便 低成本
  • 简介:大肠菌群的测定是评价饮水卫生状况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们对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检验,多采用“三步乳糖发酵”(GB5750-85)。此方法操作步骤繁琐,耗时长,需配制大量培养基并要进行大量洗刷、灭菌等工作。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对此方法进行了部分改进,把“纸片”应用到试验中,在一定程度上简便了操作步骤,并缩短了试验时间,测定结果与“三步乳糖发酵”比较,符合率99.66%。

  • 标签: 饮用水 大肠菌群 纸片法 测定
  • 简介: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是临床常见的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的革兰阳性球菌,临床首选糖肽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克林酰胺类和链阳菌素类B(MLSB)亦用于其感染,尤其是克林霉素常用来治疗严重的感染,并作为对青霉素过敏的首选替代药物。由于大环内酯类药物已呈较高的耐药率,并能改变、诱导克林霉素耐药,因此用双纸片检测克林霉素的诱导型耐药试验(D试验),

  • 标签: 克林霉素耐药 双纸片法
  • 简介:大肠菌群快速纸片检测食具消毒效果,1990年我市部分县区就开始应用。199年经我站统一组织推广,在全市全面铺开使用。为了解全市使用情况,统一判断标准,我们于1991年10月至11月对市辖四县二区进行了一次使用情况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来源及方法

  • 标签: 纸片法 县二 大肠菌群阳性 接种培养 黄色背景 卫生防疫站
  • 简介:摘要目的餐具中大肠菌群是餐具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国标GB14934-94中规定的检测方法有发酵纸片两种。为探讨纸片检测大肠菌群结果判断标准的准确性。方法按GB14934-94判断标准,纸片和发酵两种方法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2者之间的检验结果有无明显差异。其中240份餐具采用发酵,400份餐具采用纸片。结果纸片和发酵有显著性差异(χ2=6.19,P<0.05)。结论在实际工作中当纸片结果可疑时,应采用发酵进行培养后,再做出结果判定,以保证餐具消毒效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纸片法 发酵法 大肠菌群 结果比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纸片与多管发酵在水质总大肠菌群检验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市25份自来水样和25份城市周边农村的生活饮用水,分别采用纸片与多管发酵进行检测,分析并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结果纸片阳性检出率为14.0%,多管发酵阳性检出率为18.0%,统计学方法处理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纸片与多管发酵在水质总大肠菌群的检测中具有一致性,适应于检测水质总大肠菌群。

  • 标签: 纸片法 多管发酵法 水质 总大肠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纸片对于生活饮用水快速检测大肠菌群的有效性。方法对98份水样分别用纸片与多管发酵进行总大肠菌群检测。结果两种方法检测大肠菌群阳性率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检测方法大肠菌群MPN值符合率为96.93%。结论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相对于多管发酵纸片更加省时、省力,简便易行,适用于大批量样品快速检测。

  • 标签: 大肠菌群检测 纸片法 多管发酵法 结果
  • 简介:AmpC酶可以水解头霉素类、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单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对其抑制作用差。ESBLs可以水解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单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能水解头霉素类,可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所抑制。目前推荐使用头孢噻肟、头孢他啶或头孢泊肟并检测其与克拉维酸之间的协同作用以确定对上述头孢菌素耐药菌株是否产ESBLs。但由于克拉维酸可诱导细菌产生AmpC酶,该酶可以水解上述头孢菌素,

  • 标签: AmpC酶 肠杆菌科细菌 ESBLS 纸片扩散法 第三代头孢菌素 检测
  • 简介:目的建立以纸片末梢血筛查儿童铅毒性易感性的方法.方法以Chelex100为介质及氯仿抽提基因组DNA,并比较二者的DNA得率.PCR扩增σ-aminolevulinatedehydratase(ALAD)基因片段,以限制性内切酶MspⅠ分析ALAD基因型.结果以Chelex100为介质抽提基因组DNA的得率为17.1μg/ml,氯仿抽提基因组DNA的得率为17.5μg/ml,两种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以两种方法提取的DNA为模板扩增ALAD基因片段及进行ALAD基因型分析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以Chelex100为介质抽提基因组DNA扩增时敏感性有所降低.结论以纸片末梢血分析ALAD基因型的方法来筛查儿童铅毒性作用的易感人群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 标签: 铅中毒 σ氨基-γ-酮戊酸脱氢酶 基因型 纸片法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纸片与多管发酵在水质总大肠菌群检验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市25份自来水样和25份城市周边农村的生活饮用水,分别采用纸片与多管发酵进行检测,分析并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结果纸片阳性检出率为14.0%,多管发酵阳性检出率为18.0%,统计学方法处理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纸片与多管发酵在水质总大肠菌群的检测中具有一致性,适应于检测水质总大肠菌群。

  • 标签: 纸片法 多管发酵法 水质 总大肠菌群
  • 简介:大肠菌群检测一般采用多管发酵标准方法测定[1],自1985年Forg建立了纸片[2],因其具有快速、简便等优点已在食具消毒效果中广泛应用,但有时纸片结果会模糊不清,不易判断,为了提高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更好的利用方法,本实验对大肠菌群纸片与常规发酵在食具消毒效果中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对出现可疑结果的纸片放入乳糖胆盐培养液中再按常规发酵的程序进行大肠菌群检测,可提高纸片的灵敏度,增加与常规发酵的阳性符合率.

  • 标签: 大肠菌群 快速检测纸片法 发酵法 阳性符合率 食具消毒
  • 简介: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造成人类食物中毒的常见致病茵之一。世界各国都把它列为食品卫生的法定检测项目。但传统方法周期长不利于对危机的快速反应。目箭GB/T4789.372008第三就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但本人按该在对40份腌制肉串的检测后,认为有漏检的可能,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性遗漏,特在此与各位同行探讨。

  • 标签: 金黄葡萄球菌 3M纸片法
  • 简介:作者采用常规滤纸附贴发酵和快速纸片同时对100份食具检测大肠菌群,结果显示两差别无显著性,符合率达81.8%。认为快速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的特点,有助于对食具卫生进行及时的监督管理。

  • 标签: 快速检验法 大肠菌群 食具卫生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微生物分析仪与常规纸片扩散在细菌耐药表型检测中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培养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各500株为检测对象,分别使用微生物分析仪和常规纸片扩散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确证试验、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诱导试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试验。比较两种方法在上述试验中检测的阳性率。结果微生物分析仪的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确证试验、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诱导试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试验检测阳性率略高于常规纸片扩散,但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微生物分析仪与常规纸片扩散均能准确有效地对细菌耐药表型进行检测,但微生物分析仪检可以方便快捷地得到检测结果。

  • 标签: 微生物分析仪法 常规纸片扩散法 耐药表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确证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在临床实验室的应用。方法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检测临床分离的120株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各60株。并与苯唑西林纸片扩散、苯唑西林-NaCl琼脂筛选进行比较。结果三种方法检测MRSA结果没有差异;在CNS中有1株头孢西丁纸片扩散、苯唑西林-NaCl琼脂筛选检测耐药,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敏感;6株头孢西丁纸片扩散、苯唑西林纸片扩散耐药,苯唑西林-NaCl琼脂筛选敏感。结论头孢西丁纸片扩散试验可用于多种表型的MRS,尤其对低水平表达、异质性耐药的MRS,是临床实验室确证MRS的一种可靠方法。

  • 标签: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头孢西丁 苯唑西林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 3M纸片在水 质 检验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对研究区域的末梢水样品、二次加压水样品和井水样品进行采集,共采集到三种样品

  • 标签: 水质检验 3M纸片法 平皿计数法 菌落总数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生物分析仪与常规纸片扩散在细菌耐药表型检测中的调查结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对8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运用微生物分析仪与常规纸片扩散进行检测,常规纸片扩散所获数据为对照组,微生物分析仪所获数据为观察组。结果两种方法的细菌耐药表型检测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临界范围阳性菌株检测准确性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两种检测方法的应用价值均较显著,而微生物分析仪检测临界范围阳性菌株更加灵敏,准确性及特异性亦高。

  • 标签: 微生物分析仪法 常规纸片扩散法 细菌耐药表型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