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抗淀粉蛋白聚集药物的实验条件、方法。方法:制备Amyloidβ1-40与1-42单体和聚体,配制对照分析物CR/TS/TT浓度梯度(0μg/ml、7.81μg/ml、15.63μg/ml、31.25μg/ml、62.5μg/ml、125μg/ml、250μg/ml、500μg/ml)。采用CM5芯片,分别将蛋白的单体和聚体通过氨基偶联固定于芯片表面。将样品依次进,进行亲合分析。结果:Aβ1-40与Aβ1-42单体在25℃温度下静置24h可制备成实验用聚集体;SPR分析系统进参数:流速30μl/min,结合时间300s,解离时间300s,再生1mMNaOH15s;实验优选阳性对照为CR(CongoRed)。结论:以上实验条件可用于SPR系统中抗β淀粉蛋白聚集药物的初步筛选,实验方法稳定,结果可信。

  • 标签: SPR 抗β淀粉样蛋白 聚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淀粉变性肾病诊断的病理技术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1至2018-1共78例淀粉变性肾病患者。对患者实施肾活检,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压情况。结果78例淀粉性变性肾病研究得知淀粉病性病中肾脏功能损伤分为两方面淀粉纤维蛋白在细胞外的沉积以及淀粉蛋白前体对肾组织有毒性;患者临床表现和患者的年龄、疾病、并发症有着密切关联。结论对淀粉性变性肾病诊断病理技术方法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初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改善患者临床不适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病理技术 淀粉样变性肾病 探析
  • 简介:目的探讨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淀粉蛋白(SAA)水平在指导急性胆管炎患者应用抗生素的临床价值。方法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科诊治的118例急性胆管炎患者均接受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再被分成两组,53例观察组患者依据血清感染标志物水平决定停用抗生素,65例对照组则依据传统的经验治疗停药。常规检测血清PCT、CRP和SAA。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PCT、CRP和SA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治疗9d后,对照组血清上述三种感染标志物水平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当血清PCT浓度低于0.25ng/ml、CRP浓度低于10mg/ml,或者SAA浓度低于10mg/ml,满足其中一项时,即停用抗生素治疗,而在对照组,则依据传统的经验,待体温和血象正常后3d停用抗生素治疗,结果观察组应用抗生素是时间为(8.6±1.9)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0.7±2.0)d(P〈0.05),观察组应用抗生素药物花费为(2465.7±306.4)元,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147.2±294.1)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PCT、CRP和SAA联合检测可有效地指导并缩短临床应用抗生素治疗急性胆管炎患者的时间,对临床控制抗生素滥用有帮助。

  • 标签: 急性胆管炎 碳青霉烯类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血清淀粉样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已确诊肝淀粉变性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并结合文献回顾,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对文献及4例明确诊断为肝淀粉变性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腹部彩超、腹部CT或腹部MRI、肝或肾的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及特异性的组织染色(刚果红染色)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者均有腹胀、纳差、乏力、肝肿大,伴有碱性磷酸酶及γ-谷氨酰基转移酶明显升高。肝脏或肾脏的活体组织病理检查见大量粉红色淀粉物质沉积,刚果红染色(+),病理结论为肝、肾淀粉变性。结论肝淀粉变性临床少见,表现多样化且大多为非特异性,很难早期诊断,对临床表现高度怀疑为肝淀粉变性的患者,肝、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及特异性组织学染色(刚果红染色),可帮助确诊肝淀粉变性。

  • 标签: 肝淀粉样变性 临床特点 刚果红染色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中晚期淀粉变心肌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科于2017年1月~2018年3月间所收治的4例中晚期淀粉变心肌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患者临床特征,总结其临床护理方法。结果在护理结束之后,4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病症有效改善最终成功出院,2例患者主动放弃治疗自行出院,1例患者死亡。结论当前为止,我国中晚期淀粉变心肌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必须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增强基础临床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进而协助医师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护理质量,进一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中晚期淀粉样变心肌病患者 护理干预 研究
  • 简介:目的牛骨胶原蛋白(collagenpeptides,CP)化合物能够显著增加股骨骨密度,并改善股骨的微结构,在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口服给药的形式吸收入肠.然而,此过程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以阐明牛骨CP化合物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制备牛骨CP化合物大鼠血清,牛骨CP化合物处理的实验组和未经处理的对照组大鼠血清浓度为3%、6%、10%,加到无血清的DMEM溶液中,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牛骨CP血清对MC3T3-E1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茜素红矿化染色检测牛骨CP血清对成骨细胞矿化,用ProPlus6图像软件定量分析茜素红染色的含量.结果MTT结果表明,3%、6%及10%的CP化合物含药血清与对照组相比,能够显著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P〈0.05).然后将3%CP化合物含药血清,对照组(control,CN)血清分别作用于MC3T3成骨细胞,培养3d,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结果表明,与3%CN血清相比,3%CP血清组G1期比例显著减少,G2/S期比例显著增加(P〈0.01),表明牛骨CP通过促进G2/S期的百分含量而促进细胞的增殖.矿化染色结果表明CP血清处理21d后能显著促进成骨细胞的矿化(P〈0.05).结论牛骨CP血清在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中起重要作用,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胶原蛋白肽含药血清 成骨细胞 增殖 分化 骨质疏松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分析眼睑结膜淀粉变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的效果。 方法: 选取 2016 年 9 月 -2017 年 9 月到我院进行眼睑结膜淀粉变疾病治疗的患者 50 例,其中男患者 26 例,女患者 24 例,患者年龄 18-55 岁,平均年龄 38.43±2.31 岁,对 50 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结果: 在对 50 例患者进行手术过程中,记录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发现其中 36 例患者出现眼睑弥漫性肿胀增厚现象,且患者眼部出现结节状肿物,肿物病理学状态呈现出粉红色。 结论: 眼睑结膜淀粉变疾病,患者临床病理学现象会出现结节肿物。一般使用手术治疗,上睑下垂手术治愈率为 94.12% ;下睑肿物增厚治愈率为 87.50% ;其他类型患者手术治愈率为 84.00% 。

  • 标签: 眼睑结膜淀粉性样变 临床病理学 手术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利用海洋芽孢杆菌SCSIO06063来源的蛋白酶对扇贝蛋白进行酶解制备抗氧化。方法采用超滤和反复色谱分离纯化扇贝水解物。获得的类结构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MS)鉴定,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类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分离纯化后获得3个类组分A、C和E,依次被鉴定为His-Ala-Ile-Ile-Met-Met-Val(A)、Leu-Asn-Pro-Lys-LeuIle-Met-Val(C)和Met-Ile-Leu-Ile-Leu-Phe-Arg(E),经NCBInr数据库中Blast检索,未发现A组分的同源序列,提示其为一个新的类结构。A、C和E3个组分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在浓度为1.0mg·mL-1时,它们的清除率分别为51.6%、55.4%和53.4%。结论海洋芽孢杆菌SCSIO06063来源的蛋白酶可用于扇贝蛋白酶解制备抗氧化

  • 标签: 海洋芽孢杆菌 扇贝蛋白 酶解 肽类 自由基清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钠(BNP)、和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之间的关系。方法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81例ACS、4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收集并对比BNP、和素、hs-CRP,分析三者与Gensini积分的关系。结果⑴BNP、和素、hs-CRP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肌梗死者高于心绞痛患者(P<0.05)。⑵Spearman统计显示,观察组Gensini积分与BNP、和素、hs-CRP呈正相关(rs=0.521、0.558、0.501,P<0.05)。结论BNP、和素、hs-CRP与ACS发生及严重程度紧密相关。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C反应蛋白 和肽素 脑钠肽
  • 简介:目的:分析心力衰竭患者脑钠、C反应蛋白和患者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9月诊治的心力衰竭患者38例进行研究分析,测定患者的心功能分级、血浆B型脑钠和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观察脑钠和C反应蛋白与心功能之间的联系。结果:患者脑钠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平随着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显著提升。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的脑钠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平随着患者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而显著提升,临床治疗需注意。

  • 标签: 心力衰竭 脑钠肽 C反应蛋白 心功能 关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曲联合白蛋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2月间8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号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奥曲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曲联合白蛋白进行治疗,分析两组各项指标变化、生化指标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使用奥曲联合白蛋白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和生化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奥曲联合白蛋白治疗后,取得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奥曲肽 白蛋白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2小时C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方法选取12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患者血清C(空腹、餐后2小时)及HbA1c值,根据HbA1c值分为两组,一组>10%,另一组≤10%,观察不同HbA1c值与空腹及餐后2小时C的关系。结果HbA1c>10%组的患者空腹及餐后2小时C值均低于HbA1c≤10%组的患者。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越高,空腹及餐后2小时C值越低,提示胰岛功能受损越严重。

  • 标签: 初诊2型糖尿病 C肽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C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对糖尿病诊断的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实验组,选取重度糖尿病患者32例作为治疗组,另外选取32例正常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抽取三组人员的空腹以及餐后2h的静脉血,对比分析两组人员的空腹状态下以及餐后2h的血清C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8.93±2.59)mmol/L,餐后2h血糖(13.54±2.68)mmol/L,空腹血清C(1.49±0.41)μg/L,餐后2h血清C(4.65±0.91)μg/L,糖化血红蛋白(9.16±2.58)%;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12.51±2.24)mmol/L,餐后2h血糖(19.64±4.72)mmol/L,空腹血清C(0.86±0.23)μg/L,餐后2h血清C(1.64±0.35)μg/L,糖化血红蛋白(12.13±2.31)%;实验组患者空腹和餐后2h血清C明显高于对照组人员,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餐后2h血清C呈正相关性。治疗组患者空腹和餐后2h血清C明显低于对照组人员,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餐后2h血清C呈负相关性。结论联合应用血清C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可以有效诊断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程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 血清C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诊断中运用血清C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的价值。方法对本科室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50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及50例健康体检人员(健康组)进行观察研究,对所有人员均进行血清C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分析不同人员的检测结果。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空腹血清C水平较健康组明显降低(P<0.05),糖尿病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健康组明显升高(P<0.05),糖尿病组患者血清C、糖化血红蛋白检测阳性率较健康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糖尿病诊断中运用血清C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有效辅助患者疾病诊断,并可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患者病情状况。

  • 标签: 糖尿病 诊断 血清C肽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糖尿病诊断中血清C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的价值。方法在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选取24例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在同时期选取24名健康人员作为参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血清C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分析2组人员的糖化血红蛋白(HbAIc)、血清C、空腹血糖(FBG)以及餐后2h血糖。结果实验组糖化血红蛋白(HbAIc)、空腹血糖(FBG)以及餐后2h血糖值相比于参照组明显较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血清C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将血清C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应用在糖尿病诊断中,如糖化血红蛋白值出现异常,证明胰岛素分泌功能异常,可为临床糖尿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上广泛推荐和普及。

  • 标签: 血清C肽 糖化血红蛋白 诊断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