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从现代药理学角度来分析红景天在慢性缺氧性肺病中作用。方法查阅1997-2011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相关文献,对红景天在慢性缺氧性肺病中的药理作用进展作一综述。结果红景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其中在慢性缺氧性肺病中有关的药理作用主要有抗缺氧、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血管新生、抗疲劳、增强免疫力、抗组织纤维化等。结论为红景天在缺氧性肺病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药理学依据。

  • 标签: 红景天 慢性缺氧性肺病 药理机制 综述
  • 简介:摘要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恶劣,以缺氧为代表的多种因素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肝脏是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对缺氧极为敏感,高原缺氧环境下出现肝脏损伤较为常见。本文就高原缺氧环境、肝细胞血供及氧代谢以及缺氧可能导致的肝脏损伤的临床表现及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高原 缺氧 肝细胞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氧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6例缺氧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缺氧性肝炎主要发生在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和急性低血压疾病基础上;所有患者监测到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均急剧升高,并随病情好转迅速恢复,60.6%患者的AST/ALT≥1,病死率为43.9%。结论缺氧性肝炎具有可逆性的极度增高的肝脏酶学改变的特征,其治疗和顸后与原发疾病的治疗密切相关。

  • 标签: 缺氧性肝炎 临床特点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办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59例确诊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患儿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将全部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29例。观察组给予进行针对性的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9.66%,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实施针对性的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脑功能障碍,发育智力。

  • 标签: 新生儿 缺血缺氧性脑病 早期护理干预 智力发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康复治疗。方法对患儿进行康复治疗。结论应从新生儿时期开始,必须要取得家长积极参与配合,每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情况均有所不同,脑功能损害亦有差别,干预的方案应个别化,指导家长根据小儿主要的功能障碍去训练小儿,这样易取得交好的效果。

  • 标签: 新生儿 缺血 缺氧 脑病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期以后致残的主要原因。随着临床对HIE的研究,近年来,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外,高压氧、低温、神经干细胞移植等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为HIE的治疗及改善预后开辟了新的途径。

  • 标签: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上有效地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来我医院住院的诊断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54例,给予精心全面的临床护理,主要护理措施有基础护理、保暖、合理喂养、氧疗的护理、颅内高压护理等几方面。结果54例患儿治愈47例,治愈率达87.04%,效果满意。结论有效地临床护理措施对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缺血缺氧脑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病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层螺旋CT诊断及临床应用,以评价螺旋CT在临床中的发展方向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新生儿中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总共90例,其中男患儿53例,女患儿37例。行螺旋CT检查,并对比、分析结果,提出结论,以便更好的应用于临床。结果患者CT表现为脑室及周围组织的不对称性,并伴有低密度影,CT值约14HU左右,边界不清楚,大脑灰白质模糊。其中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36例,脑实质出血25例,分别占本组病例比率为40%和28%;结论层螺旋CT能根据HIE病情发展程度的不同,显现不同的影像学改变,比较直观、清晰。此种方法为其诊断及治疗HIE提供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以发挥它重要的临床意义及社会意义。

  • 标签: 层螺旋CT 新生儿 缺氧性脑病 诊断 临床分析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HI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IU22彩超仪高频探头对90例患儿进行检查,超声检出HIE患儿40例。结果超声检出HIE共40例,与CT结果符合率98%。结论新生儿颅脑超声对HIE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洛酮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对于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神经行为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89.3%,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67.8%,观察组患儿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的神经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纳洛酮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患儿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儿的神经行为,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 纳洛酮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生儿的健康史,观察新生儿的症状、体征,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制定护理措施,减轻痛苦,减少后遗症和病死率。方法根据临床资料及诊断依据,对勐腊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5月到儿科住院治疗的5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保暖、吸氧、控制惊厥、降低颅内压等护理措施。结论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愈的关键。

  • 标签: 新生儿 护理 缺氧缺血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超声诊断。方法根据新生儿颅脑检查超声表现进行诊断。结论脑水肿时超声影像变化是脑实质回声增强,轻时局限于脑室周围白质,重时高回声范围扩大,波及皮质下、皮质,甚至可以弥漫于双侧脑半球,包括丘脑、基底核区域。脑实质回声越强,提示神经元损伤越重。虽然回声的强度可通过灰度测定予以定量,但通常是定性描述,以脉络丛的回声强度作为参照物,当回声强度低于脉络丛,水肿可恢复的可能性较大,而异常的高回声与脉络丛等同时,脑水肿完全恢复的可能性较小,预示有可能遗留脑结构的异常。

  • 标签: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总结了10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经验。从患儿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反应,肌张力和卤门等方面进行观察;从置暖箱保暖、合理氧疗、科学喂养、控制惊厥、预防感染等方面进行护理,结果治愈98例。

  • 标签: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低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2010.01~2010.12大庆龙南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2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低温组在生后12h内给予全身亚低温治疗,维持肛温在(34.0±0.5)℃左右,持续72h,对照组在监护下维持肛温在(37.0±0.5)℃,两组急性期及恢复期其余治疗措施相同。通过对两组患儿不同时期神经学评分、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及婴幼儿智能运动发育检测等来评价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远近期疗效。结果(1)神经学评分两组患儿在治疗前神经学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低温组在治疗12h、24h、48h、72h及80h的神经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2)神经行为测定两组患儿分别在生后7d、14d和28d做NBNA检测,14d和28d的NBNA测定。低温组测定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3)婴幼儿CDCC智能发育评估3个月、6个月时,低温组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全身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明显的近期和远期神经保护作用。

  • 标签: 脑缺氧 脑缺血 亚低温 新生儿
  • 简介:摘要对收治的122例符合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经过降低颅内压、镇静、抗惊厥、止血治疗并给予吸氧、保暖、营养、维持酸碱及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

  • 标签: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产科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40例HIE新生儿的产科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高危妊娠的新生儿HIE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者;无产检的HIE发病率明显高于有产检者;自然分娩与剖宫产的HIE发病率无显著差异;而阴道手术产的HIE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前两者;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与HIE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监护技术,及时处理高危妊娠及胎儿窘迫,普及新法复苏,对HIE的预防非常重要。

  • 标签: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因学高危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