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2 个结果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4岁,主因尿检异常17年于2012年7月2日入院。患者于1995年秋季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腹绞痛,就诊于当地医院。查尿常规蛋白+++,红细胞+++,怀疑左输尿管结石,但行双肾超声、腹部X线平片及肾盂造影未发现结石,给予排石中草药物治疗20d,尿检持续异常。诊断为泌尿系感染给予静脉滴注青霉素,仍无效。

  • 标签: 心电图 血清钾 高钾血症
  • 简介:年逾花甲的张大爷经常在爬楼或情绪激动时出现胸痛、胸闷、心慌、气短等表现,做了几次心电图检查,报告上都写着:正常或大致正常:前不久,老人在吃晚饭时突然觉得胸部疼痛,休息几分钟后也没有缓解。家人急忙将他送往医院。在仔细询问病史并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后,医生怀疑老人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又让张大爷做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发现右冠状动脉狭窄。经过冠心病介入治疗,张大爷的胸痛、心慌等症状才从此消失。

  • 标签: 心电图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右冠状动脉狭窄 冠心病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情绪激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常规心电图呈早复极综合征(ERS)的动态心电图(DCG)变化。方法对6例常规心电图呈现早复极综合征的DCG进行分析。结果6例均示J波和ST段呈特征性动态变化,安静休息、夜间及中午睡眠时,ST段抬高,J波明显.散步、白天晨练、上楼等活动后心率增快时,ST段回落至等电位线,J波消失,未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结论动态心电图可观察到ERS的J波及ST断的特征性动态变化。

  • 标签: 早复极综合征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 简介:摘要农药—乐果中毒20分钟来我院急诊,经洗经洗胃、阿托品化后入院。入院后每日用阿托品静滴。间歇静注维持阿托品化心律增快110~120次/分,律齐。第5天静滴阿托品减量,并停静注,第6天早晨患者感心悸、胸闷、头昏和全身乏力心率70次/分,律不齐,心电图检查示双文氏现象,继续静滴阿托品3天。心率维持在90~100次/分,心电图复查正常,停阿托品观察2天,康复出院。共用阿托品236mg.双文氏现象发生于乐果中毒阿托品减量治疗的过程中,增用阿托品治疗阻滞消失,显然是乐果中毒乙酰胆碱积聚所造成。阿托品是胆碱能M受体阻滞剂,可阻断迷走神经合乙酰胆碱对心脏的抑制作用,缩短窦性节律周期和窦房、房室传导时间,提高窦房结自律性,加速兴奋传导,从而解除乙酰胆碱对心脏的抑制作用。

  • 标签: 急性农药中毒 心电图检查 双文氏现象 阿托品 心电图阻滞消失
  • 简介:目前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心电图检查已非常普及。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的金标准,对心律失常的确定性诊断是其他任何检查不能替代的;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诊断可定性、定位、定期,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心电图诊断不仅心电图专职医师、心血管内科医师需要掌握,而且是每个临床医师都必须掌握的技能。而见习医师是刚进入医疗机构且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证(或执业助理医师证)的医师,处于医学生和临床医师的中间阶段。

  • 标签: 心电图 见习医师 临床教学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62例患者行常规心电图(ECG)、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采用3导联GE动态心电分析仪,对每例受试者进行24小时连续心电记录,通过电子计算机专用程序分析处理。结果动态心电图提高了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尤其是提高了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结论动态心电图是临床上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临床评估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8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78例患者常规心电图检测出心肌缺血40例,占51.28%,动态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72例,占92.31%。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52例,占72.22%,有症状心肌缺血20例,占27.78%。结论在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患者中,动态心电图明显提高了其检出率,对评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后更重要。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无症状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心电图、心电监护仪越来越广泛地进入乡村卫生院和一般门诊。然而,传统心电图教学中教师忙于写、画、讲,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致使学生对枯燥的理论学习兴趣不大。因此,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一支粉笔、一张嘴巴”的课堂教学已远不能适应信息量大、接触面广的学习需求。笔者运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课件,使枯燥的心电图教学变得生动,提高了教学质量。我院是教学医院,我科从事心电图的带教工作多年,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几种科学记忆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等,明显提高了学习效率,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我科临床心电图的带教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心电图 教学 PowerPoint 多媒体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改变在临床肺栓塞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确诊的27例肺栓塞心电图特征。结果出现心电图改变为95.45%,最多见的为窦性心动过速,占50.72%,T波改变占42.85%,ST段改变占35.72%,房性心律失常占32.14%,肺型P波占17.85%,顺钟向转位占10.71%,右束支传导阻滞占17.85%,SⅠQⅢTⅢ占14.25%,肢体导联低电压及正常心电图各占7.1%。结论肺栓塞的心电图表现虽然缺乏特异性,且为非诊断性,但有些特征在诊断中仍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肺栓塞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者病例56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展开心电监测,并对比分析监测结果。结果甲亢组患者的心电异常率为87.5%,健康组心电图异常率21.67%,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甲亢者心电图异常率较正常人高,且主要以ST-T段改变、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以及左心室高压为主,值得关注。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心电图 变化 异常率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日常活动中心律失常事件及ST段异常改变,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作用。方法程序编辑动态心电图记录资料,结合临床观察不同时间、状态下的心电及ST段变化,对其做出定量分析和判定。结果动态心电图获得的大量、连续心电记录,为冠心病、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冠心病、评定起搏器的功能、晕厥等方面显示出全面、准确、可靠的特性,成为这些疾病诊断的常规检测项目之一。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血管疾病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妊娠期心电图P-R间期的改变。方法选择早、中、晚期妊娠妇女12导联心电图。结果妊娠早、中、晚期的心电图与非妊娠妇女基本相似,妊娠期P-R间期在多个导联上发生缩短,以妊娠晚期明显。

  • 标签: 妊娠 心电图 P-R间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孕妇产前心电图表现,加强对高危孕产妇的干预及治疗。方法采用12导联心电图仪器,对门诊产前检查的正常孕妇作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2026例孕妇常规心电图检查中,心电图改变与年龄无关,与不同孕期有关,妊娠晚期孕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妊娠早、中期。产前孕妇心电图改变主要以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电轴偏移、低电压、束支传导阻滞为主。结论应加强孕期保健,尤其是妊娠晚期的保健,及时发现心电图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降低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率。

  • 标签: 孕妇 心电图 特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心脏性猝死的预警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心脏性猝死的死者生前动态心电图数据为观察组,同期于我院治疗的35例治愈出院的心脏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数据为对照组,对比分析,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心脏性猝死的预警作用。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发生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心肌缺血的概率为94.3%、28.7%、7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14.3%、28.6%。结论针对心脏性猝死病人的动态心电图资料显示,特异性的心脏异常活动变化明显,动态心电图对心脏性猝死具有一定的预警作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脏性猝死 预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特征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确诊的21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特征。结果21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出现改变者19例(90.5%),其中窦性心动过速者9例(42.9%),SⅠ>0.1mV者11例(52.4%),TⅢ倒置者10例(47.6%),QⅢ-TⅢ者9例(42.9%),SⅠ-QⅢ-TⅢ者7例(33.3%),TV1倒置者16例(76.2%),TV1~V2倒置者9例(42.9%),TV1~V3倒置者6例(28.6%),TV1~V4倒置者5例(23.8%),TV1~V5倒置者3例(14.3%),CRBBB者2例(9.5%),ICRBBB者4例(19.0%),顺钟向转位者7例(33.3%),电轴右偏者3例(14.3%)。结论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具有非特异性和多性的特点,熟悉常见的心电图征象有助于病情的评估和判断,应仔细观察并密切结合其它辅助检查早期识别。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心电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老年室性早搏人动态心电图以得其临床意义。方法我们一共组织120例万次以上室性早搏动态心电图资料,并在事后加以分析,我们把这120例分成了心脏病组和非心脏病组。结果心脏病组与非心脏病组两者之间的显著性差异即(P﹤0.01)主要集中在发病年龄、室早发生的时间、心电图复合型异常;而两组就室早发生的频度而言并没有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人来说,依然不能以室性早搏次数来判别是否患有心脏病;然而就室性早搏的发生时间和复合型心电异常对老年人的临床诊断还是有一定意义。

  • 标签: 室性早搏 动态心电图 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