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口腔内科常用根管填充材料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64例在口腔门诊部中就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需对其实施根管填充治疗。将根据64例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实施复合树脂填充,另外一组为观察组,实施氢氧化钙糊剂填充。比较不同根管填充材料的应用效果。结果:据悉在氢氧化钙糊剂填充下,观察组患者疼痛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2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最后,也对比评估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情况,观察组各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内科根管填充时选择氢氧化钙糊剂有良好效果,可快速减轻疼痛、防范不良反应风险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口腔内科 根管填充 氢氧化钙糊剂 复合树脂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孔径三维立体泡沫状外消旋聚乳酸材料(PDLLA)的成骨能力。方法采用溶剂注模并盐结晶颗粒沥滤法制成3种(70~150μm,150~300μm和400~700μm)孔径的外PULLA料,在62例1cm兔桡骨去骨膜缺损模型中分别植入3种孔径材料和空白对照,术后2、4、8、12周行X线、组织学观察及8、12周扫描电镜观察骨缺损区骨生成情况。结果70~150μm与150~300μm材料成骨较好,与400~700μm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DLL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吸收性,制成泡沫状具有较好的骨传导性能。

  • 标签: 生物相容性材料 外消旋聚乳酸 孔径 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填充材料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2011年于我院口腔门诊收治的需行根管治疗的患者150例,共166颗牙,根据填充材料的不同选择,分为三组。其中,使用日本vitapex糊剂(主要成分氢氧化钙、碘仿)的50例为A组;使用为填料Cortisomol根管糊剂(氧化锌加碘仿按61比例用丁香油调制)的50例为B组;使用氧化锌糊剂为充填材料的50例为C组,氧化锌由南昌扬子医药化工厂生产。三组均采用常规根管治疗法对进行根管充填,观察三组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临床有效率高于B组和C组,且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tapex糊剂作为填充材料临床疗效显著,Cortisomol根管糊剂根管治疗中的效果也可以保证,但需要填充过程中糊剂用量的经验性较大。

  • 标签: 填充材料 根管治疗 日本vitapex糊剂 Cortisomol根管糊剂 氧化锌糊剂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口腔内科临床诊疗中常用根管填充材料的应用以及效果。方法:选取了某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50例根管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填充材料种类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为了方便我们用A组,B组和C组表示,每组50例患者;A组患者填充的时候采用了碘仿氢氧化钙糊剂、B组患者填充时采用复合树脂、C组患者采用Cortisomol 根管糊剂,填充完成之后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之后,A组患者手术成功率高达96%,疼痛发生率为10%;B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82%,疼痛发生率为20%,C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84%,疼痛发生率为22%;由数据得出A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远远高于其他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口腔内科临床诊疗中,采用碘仿氢氧化钙糊剂在根管填充中有着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减轻患者疼痛,还大大提高了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内科 临床 填充材料 根管填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根管治疗中新型填充材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86例需要根管治疗的患者,采用对比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新型填充材料进行填充,对照组使用传统填充材料进行填充。比较两组患者的根管治疗效果,包括治疗后疼痛情况、感染情况、牙髓存活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根管治疗后疼痛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感染情况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同时牙髓存活率也较高。结论:新型填充材料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填充材料,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治疗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根管治疗 新型填充材料 效果评估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基质的新型骨材料填充器的研制及其生物相容性。方法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网孔状的填充料袋,结合输送器械,获得可膨胀性的骨材料扩张及填充系统。按照GB/T16886标准通过急性全身毒性试验、溶血试验和致敏试验系统评价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复合材料(PET/PMMA)的生物相容性。结果PET/PMMA复合材料急性毒性试验实验组及阴性对照组小鼠活动、体重及呼吸均无明显差异;致敏豚鼠试验组无红斑及水肿;溶血率为1.24%,无溶血性。结论本课题组研制的新型骨材料填充器,经检验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标签: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生物相容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材料填充治疗后牙邻面龋齿的临床效果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70例后牙邻面龋齿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采用银粉玻璃离子充填治疗,观察组采用松风 beautifill+1bond 黏结剂充填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后牙邻面龋齿治疗中,使用松风 beautifill+1bond 黏结剂,可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不同材料填充 后牙邻面龋齿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含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骨填充材料在骨肿瘤及瘤样病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组骨肿瘤及瘤样病变患者34例,男20例,女14例.骨填充材料(金骨威、金世植骨灵)应用方法:病灶刮除术骨缺损填充;灭活术后骨缺损填充;病灶切除后在骨干-假体结合部或骨干-同种异体1/4关节结合部植入骨填充材料.肿瘤及瘤样病变类型包括骨纤维结构不良、骨巨细胞瘤、骨肉瘤、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内生软骨瘤、软骨粘液样纤维瘤、非骨化性纤维瘤、骨母细胞瘤.观察患者术后全身及局部反应和影像学变化.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3.5个月.全部患者均无全身不良反应,除1例创口二期愈合外,余病例未见明显局部反应.X线片显示术后3~6个月即有填充材料降解和骨替代现象发生.结论在骨肿瘤与瘤样病变手术中应用含BMP的骨填充材料代替自体或异体骨移植,不增加创伤,并发症少,术后基本无不良反应,且骨缺损修复效果满意,是理想的骨缺损填充材料.

  • 标签: 骨肿瘤 瘤样病变 骨移植 骨形态发生蛋白
  • 简介:患者,男,32岁。左眼失明1周就诊。1周前,患者在局麻下行前额部白体脂肪注射填充,以纠正眉间纹。患者自述在接受注射的过程中,突然感到剧烈的眼周疼痛,左眼完全失明。体格检查:患者意识正常,无失语,左眼无光感,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左侧瞳孔放大,左眼直接对光反射消失,

  • 标签: 左眼失明 注射填充 体脂肪 神经系统检查 体格检查 瞳孔放大
  • 简介:摘要声带注射填充成形手术是根据声门闭合不全的原因及特征,将自体物质或异体生物材料注射或填充至声带不同层次内或声门旁间隙内,使声带体积及质量增加,以改善声门闭合及恢复声带振动特性,最终恢复或改善患者的发音及吞咽功能。本文就填充材料选择、术前评估、手术方式及适应证,并发症处理及手术效果等进行介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材料在龋齿填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12月100例后牙邻面龋齿患者,按照填充材料分组。对照组采用银粉玻璃离子填充,观察组则采用复合树脂充填。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对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合树脂充填的疗效与安全性高,可在龋齿填充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填充治疗 龋齿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填充剂致脱发(FIA)是一种于2013年首次报道的较为罕见的注射相关并发症,该并发症将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区域性脱发,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该文通过回顾既往文献,就FIA的临床表现、致病原因、病理结果、治疗方法、病程进展进行深入分析,以帮助广大医疗美容从业者更好地了解FIA。同时结合颞部解剖学特点对颞部注射层次进行简单阐述,以助尽可能规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真皮填充剂 透明质酸 血栓栓塞 秃发
  • 简介:摘要面部美容填充剂新型产品不断问世,为广大美容就医者提供了众多美容产品。面部美容填充剂以自体脂肪颗粒、透明质酸、胶原蛋白最为常用,操作不当可以引起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导致视力丧失。现就面部填充剂注射引起视力丧失的机制、治疗以及预防方法加以探讨,结合文献对选择性眼动脉内透明质酸酶注射溶栓以及球后注射进行了分析,以期引起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对临床工作有所裨益。

  • 标签: 面部 填充剂 注射 视力丧失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自体脂肪填充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2019-8至2020-8收治的70例需实施自体脂肪填充术患者,对其进行术前评估,择日手术。结果: 70例患者中有效45例(64.29%),改善23例(32.86%),无变化2例(2.85%),总治疗有效性为97.15%。实施自体脂肪填充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率为4.29%,其中结节发生率最高为2.86%,其次为瘙痒发生率为1.43%,吸收发生率为0.00%,血肿发生率为0.00%以及感染发生率为0.00%。结论:自体脂肪填充术对凹陷部位填充效果理想,而且安全性较高,出现血肿,瘙痒等不良反应数即可消失,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自体脂肪填充术 手术有效性 手术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自体脂肪在面部轮廓塑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安徽维多利亚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外科行面部脂肪填充塑形的患者48例,分别为额颞部、眶下区、面颊、上睑、鼻唇沟、下颌缘、下颏填充,多为多部位联合填充,行手术前后效果比较。结果随访6~12个月,自体脂肪面部填充患者38例经一次填充,效果满意,8例经2次填充,2例经3次填充,效果满意,其中1例行玻尿酸泪沟填充1周后行自体脂肪填充额颞部,出现下睑水肿,经处理后水肿消散,后期效果满意,未出现栓塞、血肿、脂肪液化、感染、硬结等并发症。结论选择合适的适应证患者,行自体脂肪填充可重塑面部轮廓形态,效果满意,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 标签: 自体脂肪 面部轮廓塑形 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脂肪填充全面部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将2017年1月到2017年9月进入我院接受自体脂肪填充全面部手术治疗的16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在本次研究中16位患者的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0%,有14名患者对围手术期的护理表示满意,患者满意度为87.5%,所有患者围手术期内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在自体脂肪填充全面部手术患者的治疗中引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取得较高的手术成功率与患者满意度,但是也还存在一定的护理难点,为此需要加强护理服务质量的改进。

  • 标签: 自体脂肪填充 替围手术期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