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科常用根管填充材料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口腔内科常用根管填充材料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冯志敏

无锡市清扬路佳士洁口腔门诊部,江苏 无锡 214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口腔内科常用根管填充材料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64例在口腔门诊部中就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需对其实施根管填充治疗。将根据64例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实施复合树脂填充,另外一组为观察组,实施氢氧化钙糊剂填充。比较不同根管填充材料的应用效果。结果:据悉在氢氧化钙糊剂填充下,观察组患者疼痛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2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最后,也对比评估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情况,观察组各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内科根管填充时选择氢氧化钙糊剂有良好效果,可快速减轻疼痛、防范不良反应风险并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口腔内科;根管填充;氢氧化钙糊剂;复合树脂

引言:口腔疾病在当前有比较高的发病率,如根尖周炎、龋齿、牙髓炎等,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对患者身心健康有比较大的影响。目前口腔内科中多采取根管填充治疗,需注意的是,根管填充材料的合理选择尤为重要,这与最终治疗效果、患者口腔咀嚼功能、生活质量等均有相关性[1]。现如今复合树脂材料、氢氧化钙糊剂等均是临床常用根管填充材料,氢氧化钙糊剂的效果更佳,鉴于此在本次研究中便围绕口腔内科常用根管填充材料的应用及其效果进行了简单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纳入研究对象64例,为口腔门诊部收治,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均需行根管填充治疗。为达成研究目的,探析不同根管填充材料的应用效果,将64例患者分配为对照组、观察组两个小组,并分别采用复合树脂、氢氧化钙糊剂作为填充材料。64例患者中每组32例,具体包括35例男性和29例女性,年龄范围22~68岁,平均(41.2±5.3)岁。

纳入条件:①符合根管填充治疗指征;②自愿参与本次实验;③依从性良好;④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

排除条件:①存在精神疾病,无法正常沟通;②存在严重肝脏疾病;③存在凝血功能异常。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实施牙体预备、开髓,确定根管口位置后进行拔髓,严格、全面清理根管,同时在对照组内使用复合树脂材料填充,观察组则使用氢氧化钙糊剂填充。

1.3 观察指标

1.3.1 疼痛评估

选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分值范围0~10分,可根据分值范围评价疼痛程度,具体包括“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对应的VAS分值范围分别为0分、1~3分、4~6分、7~10分[2]

1.3.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后患者可能出现“急性炎症”“肿胀”“瘙痒”“拔牙”等不良反应,应统计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3.3 生活质量评估

选用GQOL-74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具体包括“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职能”以及“心理功能”四个维度,每一维度分值范围均为0~100分,分值越高越优。

1.4 统计学处理

需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此在本次研究中选取SPSS22.0作为统计学处理工具。全面收集整个研究过程的各项观察指标数据,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统计学处理过程中分别使用“t”“X2”对计量及计数资料进行检验,若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表示为“P<0.05”,反之则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 疼痛情况分析

据悉,实施氢氧化钙糊剂填充的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疼痛情况对比(n/%)

组别

例数

无痛

轻度疼痛

中度疼痛

重度疼痛

观察组

32

17(53.1)

10(31.2)

4(12.5)

1(3.1)

对照组

32

8(25.0)

14(43.7)

7(21.8)

3(9.3)

X2

8.025

7.142

5.524

4.117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不良反应

据统计,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组别

例数

急性炎症

肿胀

瘙痒

拔牙

发生率

观察组

32

0

1

0

0

3.1%

对照组

32

2

2

3

1

25%

X2

10.717

P值

<0.05

2.3 生活质量分析

经本次研究数据分析看,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x±s)

组别

例数

物质生活

躯体功能

社会职能

心理功能

观察组

32

92.3±2.5

92.6±2.7

91.5±2.3

91.5±2.5

对照组

32

82.4±2.1

86.3±3.1

85.4±1.1

82.4±2.0

t值

18.414

9.525

10.414

16.052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牙病在当前有比较高的发病率,如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病等均是比较常见的情况,若未能够及时给予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心理疾病、增加食道癌口腔癌风险、影响胃肠功能等问题。根管填充是用于治疗常见牙病的主流方法,有比较不错的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便探究比较了氢氧化钙糊剂与复合树脂材料在根管填充治疗中的效果。

氢氧化钙糊剂和复合树脂材料在根管填充治疗中均有比较广泛的应用,不过在具体根管治疗效果上有一些差异。复合树脂材料是一种用于填充牙齿缺损或牙齿表面损伤的材料,通常用于牙齿修复,可以恢复牙齿的外观和功能。氢氧化钙糊剂是一种用于填充根管的材料,可用于治疗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等疾病,以保护牙齿和缓解疼痛[3]。在根管填充治疗中,复合树脂材料通常用于填充牙齿的龋洞或其他损伤,虽然可以恢复牙齿的外观和功能,但可能需要多次修复,而且因其材料性能问题,往往寿命相对较短。反观氢氧化钙糊剂则是一种更有效的根管填充材料。据悉氢氧化钙的应用下可以有效杀死细菌,保护牙齿和缓解疼痛。但其应用范围相对较窄,只能用于治疗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等疾病。因此,复合树脂材料和氢氧化钙糊剂在根管填充治疗中的效果有所不同。具体选择哪种材料取决于个人的需求和医生的建议。

从本次研究分析看,氢氧化钙糊剂是一种常用的根管充填材料,具有以下优势,第一,氢氧化钙糊剂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染,保护牙髓组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促进根尖周病愈合,如表2可见,使用氢氧化钙糊剂填充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二,氢氧化钙糊剂可以促进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有效地防止根管治疗后的牙齿疼痛。如结果中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仅如此,氢氧化钙糊剂可以作为一种暂封材料,可以有效地保护牙齿不受外界环境的污染[4]。总之,氢氧化钙糊剂在根管填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保护牙齿,促进根尖周病愈合。

综合本次分析可见,氢氧化钙糊剂在口腔内科根管填充治疗中有良好效果,可减轻治疗后的疼痛症状、预防不良反应并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蕾,张富华,薛浩伟.新型生物陶瓷材料在微创根管治疗中对患牙根管形成填充能力、髓腔清洁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08):1897-1899.

[2]李晓凡. 一种抑菌制剂的制备及两种冻干粉抗氧化质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20.

[3]张露斯.口腔内科常用根管填充材料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20,6(01):190-192.

[4]陈昌霞.探究氢氧化钙在口腔内科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6):1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