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催眠治疗对地震心理应激反应的疗法。方法连续累积自2008年5月22日-7月10日在四川平武地震灾区接受催眠治疗的地震心理应激反应患者21例,记录导致其痛苦的心理症状的种类,采用催眠疗法合并其他心理治疗技术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患者心理症状的变化。结果地震后应激反应心理症状主要为失眠、闪回、逃避、高警觉、房屋摇晃感、纳差、情绪低落、自责、焦虑、恐惧。除逃避症状外,与地震后应激反应有关的其他9个心理症状的出现频率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催眠治疗能有效缓解地震后应激反应各种心理症状,合并其他心理治疗技术可使心理症状缓解更加全面,疗效更佳。

  • 标签: 催眠 地震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震受灾医院护士灾后心理反应及相关心理护理措施。方法运用访谈方法及心理调查问卷,深入访问50名临床护士。结果护士在灾后的主要心理反应恐惧、悲伤、不可控感及无归属感结论护士承受多方面的压力,心理极具脆弱,应加强护士科学有效的心理指导和工作生活方面的帮助,使受灾护士尽快度过心理危机,逐步适应新的生活工作状态。

  • 标签: 地震灾害 护士 心理反应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心理干预对于地震伤员围手术期的重要性,并就心理干预、合理情绪疗法、放松技术等心理护理方法以及心理护理应遵循的原则等进行了阐述。

  • 标签: 地震伤员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于地震后儿童伤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近期(2015年9月—2016年9月时期)地震后儿童伤者共计33名,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为对照组。2016年10月我院开展心理护理干预,针对(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时期)收治另37名地震后儿童伤者为心理组。将两组儿童伤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及可正常上学、生活儿童比例对照。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护理组地震后儿童伤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3个月随访后可正常上学、生活儿童伤者护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地震后受伤儿童极易发生心理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因素,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使伤后儿童可正常生活、学习,值得临床早期推广。

  • 标签: 地震后 儿童伤者 心理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关注青海玉树地震藏族患儿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方法分析2010年4月我们共接收的8名受伤儿童特点。结果患儿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注意力不集中、依赖心理增强及孤独等。心理护理主要给与建立安全感、积极引导、不要强迫患儿回忆灾难场景、尊重民族习俗、满足患儿心理需求、加强沟通技巧、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减少约束、减少身体损伤及疼痛等。结论针对不同民族患儿及时的救治和精心全面的护理,有利于获得更佳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心理特征 心理护理 儿童 地震 藏族
  • 简介:在“9·7”彝良地震伤员集中救治的医院里,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指派的彝良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组发展了以支持性心理干预为核心的整体康复服务模式。该模式以病房心理护士作为联络者,立足于医学服务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在全面健康评估与重点评估心理创伤应激的基础上,以解决患者及照顾者的现实问题为重点,提供支持性心理干预,并借助社会心理支持服务内容量化的自评来激励心理护士对地震伤员提供的心理支持工作。在实践中,该模式能够得到医院管理者及医务工作者的积极配合,患者及家属普遍接受,具有连续心理服务的可操作性。

  • 标签: 地震 伤员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重大自然灾害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也给人们造成严重心理创伤,心理创伤若得不到及时有效干预,很难在短时间内脱离恐慌,回归正常状态,今后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会很高。如果处理不好,心理问题可能一直伴随他们终生,甚至导致精神疾病,给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心理救援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灾后救援中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而我国、我省、在这方面的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完善的灾后心理救援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如何将整个救援工作规范化,实行统一的组织管理,规范的救援模式,形成救援的长效机制,使救援实施得到科学、长期、稳定的保障,对于今后在灾后开展及时、有效、持续的心理救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自然灾害后 心理救援模式 研究
  • 简介:摘要如今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已由传统的功能性护理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心理护理已经逐渐引起了护理界的重视。恐惧反应是住院儿童突出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反应与愤怒是同一心理状态,都有一种威胁性的情境产生,因此恐惧反应是病儿接受治疗过程中的严重心理障碍。这种障碍不排除,则不利于病儿的身心健康,影响其治疗效果。因此护士应弄清恐惧产生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护理。

  • 标签: 儿童 心里护理恐惧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对灾害救护人员心理反应进行分析,讨论如何通过科学的方式手段,及时对灾害救护人员进行心理支持,最大程度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促进救护人员的心理康复和社会适应。方法对灾害救护人员可能产生的心理障碍或阴影进行分析,采用劝导、启发、鼓励、支持、说服等支持疗法,帮助灾害救护人员发挥其潜在能力,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从而促进心身康复。结果灾害事件对参与救援人员有重要影响,科学的应对手段和心理干预能够帮助救护人员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结论提高灾害救护人员的心理防护能力,要从生理反应、情绪反应等多方面进一步关注参与灾害事件救援人员的心理卫生。

  • 标签: 心理反应 心理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反应心理护理。方法通过心理疏导使患者配合手术及护理。结果随时估计病人的理解力和作出决定的能力,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病人和家属的积极配合,使病人以最佳状态进入手术期。结论对围手术期病人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减轻患者心理压力,配合医生顺利手术,并可增加手术成功率和效果。

  • 标签: 围手术期 心理反应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震灾后心理重建对什邡青少年心理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什邡某中学初中二年级23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该市2008年运用相同问卷调查的98名学生所采集的结果进行前后对比分析。结果震后4年什邡青少年PTSD症状轻度和中重度异常的人数低于地震近期(P<0.05),20个比较条目中除了条目6(烦躁不安)和14(易激惹,好发脾气)的平均分值高于地震近期,其余18个条目震后4年的平均分值均低于地震近期,9个条目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地震灾后青少年心理问题恢复良好,针对地震灾后青少年的心理重建取得一定成绩,但是焦虑情绪普遍存在,所以仍需重视和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疏导。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地震对儿童的心理影响以及相关干预措施。方法分析不同年龄层次儿童在地震后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对儿童的不良心理反应和由于心理产生的生理反应进行探讨,并研究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地震对各个年龄层次儿童的心理影响不尽相同,理性分析儿童的心理情况,并用更加温和无害的方式选择合适的心理安慰、心理指导能够有效改善儿童的心理状态,保证其心理健康。结论地震容易对儿童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很可能导致严重终生心理阴影,通过研究地震对儿童的心理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式能够尽可能的消除心理问题、缓解其心理伤害,让其健康快乐的成长。

  • 标签: 地震 儿童心理影响 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