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受灾医院护士灾后心理反应及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地震受灾医院护士灾后心理反应及护理干预

尤春张华

尤春张华(都江堰市中医医院611830)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4-0354-02

【摘要】目的探讨地震受灾医院护士灾后心理反应及相关心理护理措施。方法运用访谈方法及心理调查问卷,深入访问50名临床护士。结果护士在灾后的主要心理反应:恐惧、悲伤、不可控感及无归属感结论护士承受多方面的压力,心理极具脆弱,应加强护士科学有效的心理指导和工作生活方面的帮助,使受灾护士尽快度过心理危机,逐步适应新的生活工作状态。

【关键词】地震灾害护士心理反应护理干预

“5•12”特大地震灾害的发生,让许许多多的人在一夜间失去了亲人、家园,地震造成的破坏极其惨重。除了物质损失和身体伤害之外,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地震时人们最大的心理特征是惊恐反应。突然间,亲眼目睹房屋倒塌,亲身经历地动山摇,人们原有的平静心理被打破,产生高度惊恐与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都江堰市中医医院是受灾最重的医院,住院大楼倒塌,医护人员、病员被埋废墟。当时通迅中断,家人情况不知,作为医护人员在惊恐、无助、焦虑的情况下,仍然竭尽全力救治伤员,6天5夜在极具恶劣的条件下,又要超体能的完成搜救任务,在我国现阶段没有经验可借鉴,她们从没经历过的前提下,心理反应如何,在震后的半年来,笔者以亲历地震的50名临床护士为调查对象,探讨受灾医院护士灾后心理反应,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四川省都江堰市中医医院亲历地震灾害的50名临床护士的真实心理体验,均为女性,年龄为22~54岁,7名护士长。平均年龄33.3岁。文化程度:大专42人(84%)、中专5人(10%)、高中或初中3人(6%)。职称:护士20人(40%),护师23人(46%),主管护师6人(12%)、副主任护师1人(2%)。

1.2方法

1.2.1调查表: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

1.2.2资料的收集在知情同意的条件下,对50名临床护士采取深入访谈和发放调查表的方法,获取受访者的真实感受。访问的重要过程是“交谈”,研究者按照与受访者约定的时间、地点(单独的办公室)进行访谈[1]。并采用此次地震后卫生部印发的“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心理干预流程规定的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SRQ问卷共20个条目,内容涉及躯体健康、焦虑、恐惧、抑郁等相关内容的评估,所有条目均用“是”和“否”问答,“1”表示是,“0”表示否,最高分值20分,界值8分,分值≥8分被视为有情感痛苦,需要精神卫生帮助。并通过对分值≥8分或较高分值的护士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后2月进行复测,评价干预效果。

1.2.3问卷调查表于最近5月发放,发放50份,回收50份,有效率100%。

2.结果

2.1重点干预护士的心理反应(表1)

2.2干预前后SRQ≥8例数比较(表2)

表1重点干预护士的心理反应

表2干预前后SRQ阳性例数比较[例(%)]

3.讨论

3.1震后受灾医院护士的主要心理反应

突如其来的地震,使毫无思想准备的护士极易产生恐惧、焦虑、抑郁、不可控感、无归属感等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3],当人们经历过严重的危及生命的创伤性应激后,原有的心理平衡被迅速破坏,会出现持续的重复创伤体验,回忆、恶梦、幻想以及相应的心理反应。同时在地震发生后的几天里,护士同样承担着救援任务,连续作战,她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疲劳,尽管身体、精神都处于极限状态,还要尽可能为受灾人员提供服务。有研究报道[4],护士与其他医务人员在灾害中和灾后也会经历创伤后压力综合征,即创伤后应激障碍[5],是一种有重大灾难引发的焦虑障碍,其特征是通过痛苦的回忆、梦境、幻觉,或者闪现持续的重新体验到创伤性事件,人们在生命受到威胁或者严重伤害、严重的自然灾害时容易发生这种心理疾病。通过调查发现,护士普遍存在焦虑、恐惧、睡眠障碍、不愿与人交往等等情绪反应。特别又都是女性,在遭受到突然的地震创伤后,由于亲人、同事生命的丧失,死亡的威胁,生活结构的重大改变等表现为情绪低落,对未来生活、工作丧失希望、目标和信心,无归属感,不由自主的回想地震时的经历,反复出现有创伤性内容的恶梦等,致使心理承受能力明显降低。

3.2重点干预护士主要生理反应的表现

短期大量的打击,与环境、生活的巨变,加之震后连续的工作压力是引起一系列生理不适反应的主要原因。由于极度疲劳,休息条件差,以及睡眠不足,不断的余震使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产生生理上的不舒服,如:食欲差、易怒、做恶梦、盗汗、入睡困难、内分泌失调,月经紊乱等,引起注意力无法集中以及记忆减退,对于眼前所见的感到麻木、没有感觉、担心害怕自己会崩溃或无法控制自己,常常反复发生触景生情的精神痛苦,回想过去的事、已故的人,也使她们入睡困难、易烦燥、无耐性、与地震前的性格有极大的反差,身体抵抗力也大大降低。

3.3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地震无情,人间有爱。地震带来的灾难是不可磨灭的,如何尽快走出地震阴影,重拾信心、重建家园,使护士度过心理危机,逐步适应新的生活状态,应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1)医院聘请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对重点干预人群进行集体的或一对一的心理指导,运用集体音乐疗法、讲授心理知识,以纠正她们不合理的认识。同时,有针对性地选择干预措施,如灾后早期宣泄,对创伤经验的描述等[6],促使她们从创伤经历中逐渐恢复,重拾信心。对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状况严重的可适当使用抗焦虑和镇静安眠类药物治疗。

(2)以院护理队伍、科室护理单元形成支持体系。护士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体谅,对心理危机较为严重的,给她们提供安全、安静的环境,进行一对一的交流,鼓励她们表达内心的感觉和对已故亲人同事的哀伤,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尽量解决她们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使她们尽快走出地震阴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重建家园的信心。

4.小结

综上所述,面对地震这一重大应激事件,特别是亲临、亲历严重灾情的护士会出现一系列心理生理反应,及时、恰当的心理干预是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中,社会的心理支持和团队的支持系统对于缓解心理压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一鸣.医学伦理学:医学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6):424-426.

[2]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8-05/21/content.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

[3]郭兰,霍绍周.灾难应对及危机干预[J].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6,3(2):190-192.

[4]南裕子.灾害的预防准备及重建:灾害前沿护士的职责[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2):1061-1063.

[5]志愿者心理援助读本.

[6]张黎黎,钱铭怡.美国重大灾难及危机的国家心理卫生服务系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6):395-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