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由于脑肿瘤生物学特性及血脑屏障的存在,脑肿瘤的治疗效果较差。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及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建立了越来越多的脑肿瘤动物模型,因此对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也了解得越来越多,为临床治疗脑肿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建立的脑肿瘤动物模型主要有:化学物质诱导模型,病毒诱导模型,移植模型(同种移模型、异种移植模型),基因模型(转基因模型、基因敲除模型、基因突变模型),这些模型在临床治疗脑肿瘤上发挥了极大的指导作用,但是各种模型都有它的优缺点,因此有待进一步探讨。

  • 标签: 脑肿瘤 动物模型 化学物质诱导模型 移植模型 转基因模型
  • 简介:摘要癫痫动物模型种类繁多,本文从部分性发作、全面性发作和离体性模型三方面对当前癫痫实验模型作了回顾,评述了部分模型的优点和局限,重点综述了遗传性癫痫模型,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 标签: 癫痫 动物模型 神经元 基因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分析采用多水囊叠加加压法制备腹腔高压的"定容"动物模型与气体灌注法制备的"定压"动物模型,筛选更符合临床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病变规律的动物模型制备方法。方法选择10只健康家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只。分别采用水囊叠加加压法制备腹腔高压"定容模型"(定容模型组)和采用人工气腹法制备腹腔高压"定压模型"(定压模型组),两组腹腔压力均为25 mmHg(1 mmHg=0.133 kPa),制模后观察4 h,每小时测压1次,测压结果取均值,绘制腹腔压力-时间变化曲线。制模后4 h处死动物取心脏和肺脏,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两组实验猪均成功制模。定容模型组术后0、1、2、3、4 h腹腔压力值逐渐升高(mmHg:分别为25.0±0、27.1±0.2、29.4±0.1、30.9±0.2、33.1±0.1),腹腔压力与时间呈正相关关系(函数方程:Y1=25.102 0+1.996 0X1,R2=0.996 2,P=0.000 1)。定压模型组术后所有时间点腹腔压力值均维持在25 mmHg,腹腔压力与时间无线性相关关系(函数方程:Y2=25)。HE染色显示,定容模型组心肌纤维伴玻璃样变性,横纹明显减少,部分心肌纤维萎缩,可见细胞核聚集;肺组织可见出血,有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及炎性渗出。定压模型组心肌纤维部分萎缩,部分肥大,局灶可见玻璃样变性,局灶横纹消失,心肌间动脉扩张充血;肺泡上皮部分区域轻度增生,可见心衰细胞,支气管动脉可见扩张充血,管腔内见大量红细胞及均匀一致的淡染物质。结论多水囊叠加加压法制备腹腔高压"定容"动物模型,在制模后腹腔压力随疾病的发展持续动态升高,符合临床ACS病变规律,比"定压"动物模型更适合科研时制备腹腔高压动物模型

  • 标签: 腹腔高压 动物模型 水囊叠加加压法定容模型 人工气腹法定压模型 容积 压力-时间曲线
  • 简介: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多年来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一直困扰着临床医师.脊髓损伤后的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人们对此认识并不全面和深入,为了寻求新的、有效的治疗,更透彻地阐明脊髓损伤所涉及的复杂机制,更有效地评估脊髓损伤后干预手段的效果,需要有可靠性高、重复性好的脊髓损伤模型.由于无法依靠临床开展系统的病理学研究,通过建立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则显得尤为重要.许多学者对建立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求能够提供用于比较的、重复性好的、可检测病理变化的动物模型.近年来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很多成果已经用于脊髓损伤后临床治疗中.本文就目前常用的脊髓损伤模型进行了回顾.

  • 标签: 脊髓损伤 动物模型 类型 挫伤型 吸除型
  • 简介:新生血管是指从已有毛细血管发展形成新血管,该过程受血管生成因子和血管抑制因子双重调控,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新生血管是多种疾病的病理性改变,包括肿瘤、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是严重的致残性病变。建立新生血管动物模型是研究这些疾病发病机制的重要前提,本文主要对主动脉环血管生成模型、基质胶栓动物模型、氧诱导视网膜病变模型、激光诱导脉络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4种建模方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新生血管 主动脉环 基质胶栓 氧诱导 激光诱导
  • 简介:垂体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的10-15%[1]。目前对垂体瘤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还没达到统一的认识。手术治疗垂体瘤仍有相当多的复发病例,垂体瘤理想的治疗方法仍众说不一。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垂体瘤的发病机理,并探索一种治疗垂体瘤的有效途径,在动物体内建立类似人类垂体瘤的模型是垂体瘤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1自发性垂体瘤动物模型肝(spontaneousanimalmod-elsofpituitarytumors)动物自发性垂体瘤动物模型的发生率相当低,其发生率取决于动物的种系、性别和年龄。雌性64~135周龄的Wistar-Fulth(W/Fu)大鼠自发性垂体瘤的发生率高达69%,而雄性7

  • 标签: 垂体瘤 实验动物模型 雌激素 自发性 转基因 可移植性
  • 简介:中医动物模型的建立在经方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慢性阻塞性肺病模型、卵清蛋白致敏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大鼠直肠半结扎模型、胃溃疡大鼠模型、大鼠胃电节律失常模型在经方研究中的应用。从造模方法、体会及经方研究三方面进行介绍。

  • 标签: 经方 动物模型 实验研究
  • 简介:随着工农业、建筑业及交通的发展,脊髓损伤(SCI)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脊髓是许多神经功能的中介通路,脊髓损伤及其继发性病理生理反应可直接导致神经功能损伤,从而引起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由于脊髓损伤治疗困难,因而致残率与死亡率非常高。不仅患者本人要受功能废损带来的不便和痛苦,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对脊髓损伤的研究相对缓慢,其治疗效果难以预料,主要是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

  • 标签: 急性脊髓损伤 动物模型 神经功能损伤 病理生理反应 器官功能障碍 病理生理机制
  • 简介:摘要总结和归纳建立便秘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并分析各方法的特点。目前小鼠和大鼠为便秘模型动物对象,建立便秘模型的方法很多,但是其制作模型和指标的观察还需结合现代医学的技术在生物、细胞和分子水平继续进一步进行研究,目的在于寻找便秘的发生机制,使建立模型的方法思路与临床患者的便秘病机相一致,最终促进治疗便秘药物的研发和发展。

  • 标签: 便秘 动物模型 综述
  • 简介: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的研究。但是,目前的动物模型仍有很多缺陷,需要不断地完善,对疼痛的观察方法也需要改进。

  • 标签: 动物模型 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损伤
  • 简介:高脂血症是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高于正常的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及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胰腺炎、癌症等多种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2]。目前高脂血症相关研究正成为热点,获得理想模型动物有助于深入开展高脂血症在上述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本文总结国内外高脂血症模型常用动物及造模方法,为高血脂症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高脂血症模型 动物模型 流行病学调查 动脉粥样硬化 脂肪代谢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食管癌动物模型的建立,为食管癌的基础和临床前研究提供支持,对于进一步研究明确发病机制及和探索研发新的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常用的食管鳞癌动物模型主要有化学诱导模型、异位移植模型和原位移植模型,随着人源性肿瘤动物研究的不断进展,移植瘤模型也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无论哪种模型都各有其优缺点及适用性,应根据实验目的合理选择。本文综合近年来有关食管鳞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探讨目前科研及临床前常用模型,为食管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食管肿瘤 模型,动物 诱发性 移植性 食管癌细胞系
  • 简介:摘要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是一种呼吸系统罕见病,研究进展缓慢。动物模型是开展各类基础研究的有效工具,目前的动物模型均是根据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信号作用障碍和肺泡内环境稳态失衡这两个主要的发病机制而建立,应用研究集中在PAP的治疗策略上。现有的PAP动物模型均不能完全反映人PAP疾病发展,需进一步开发和改进,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下肢动脉狭窄闭塞、动脉血管再狭窄、腹主动脉瘤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选取和建立适当的动物模型对于探明其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常用下肢缺血模型、支架内再狭窄模型、腹主动脉瘤模型的制备方法及评价体系,并结合本中心经验,为后续研究选择适当的动物模型提供一定依据。

  • 标签: 下肢缺血 支架 腹主动脉瘤 模型,动物
  • 简介:摘要瘢痕疙瘩是一种破坏性纤维增生性疾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由于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如何实施有效的治疗对于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的问题。瘢痕疙瘩为人类特有的疾病,加之其病程长久和易复发,动物模型的开发就成为了瘢痕疙瘩疾病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常见的动物模型主要有瘢痕疙瘩植入模型和组织工程模型两大类,但由于实验动物与人类之间解剖学、病理学和免疫学等方面存在诸多固有差异,要想建立理想的瘢痕疙瘩动物模型,仍需探索尚未在动物模型中发现的瘢痕疙瘩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 标签: 动物模型 瘢痕 组织工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卒中是当今世界上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最高的重大疾病之一,其病理机制以及预防治疗措施仍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卒中动物模型对于卒中的病理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传统的和改良的卒中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综述。

  • 标签: 卒中 动物模型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