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现将近几年来国内外对实验性肝损伤动物模型模型造模方法、造模机制等有关方面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 标签: 肝损伤 造模方法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可逆性气道阻塞、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疾病,哮喘动物模型的建立对人类哮喘的研究极为重要。目前多种鼠类哮喘动物模型已被建立,并广泛应用,但以上模型均不能很好的模拟人类哮喘的全部特征。利用家兔制备哮喘动物模型能较好的模拟人类哮喘的诸多典型特征,且家兔的呼吸系统与人类具有相似性,且体积较大,便于对其哮喘发作过程中的病理生理指标进行测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对该模型的制备方法、相关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对该模型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家兔 动物模型 致敏
  • 简介:风湿性心脏病目前仍是我国较常见的心脏病之一,虽然A组链球菌在风湿性心脏病发病中的关键作用已经明确,但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准确地研究风湿性心瓣膜炎发生和发展的免疫机制,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概述国内外关于风湿性心瓣膜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标签: A族溶血链球菌 风湿热 模型 风湿性心脏病 瓣膜炎
  • 简介: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更呈快速上升趋势,亟需在乳腺癌预防研究方面有较大突破。通过建立肿瘤动物模型,研究肿瘤在体内的发生及发展规律,是肿瘤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乳腺癌癌前病变为乳腺普通增生和乳腺癌之间的一种临界病态,建立癌前病变动物模型是研究乳腺癌发生原因及机制的重要方法,对乳腺癌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一般是通过自发性模型、诱发模型或可移植模型的方法进行建立,对其建模方法及检测途径进行介绍,并加以比较。

  • 标签: 乳腺肿瘤 癌前病变 动物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敦煌葆元汤对Αβ25-35致老年痴呆大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Αβ25-35建立老年痴呆大鼠模型(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安理申对照组、敦煌葆元汤预防组、敦煌葆元汤治疗组),采用定位航行实验中、空间搜索实验进行检测。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学习能力降低(p<0.01)。给予大鼠治疗剂量古方“敦煌葆元汤”后,大鼠上述变化明显改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敦煌葆元汤可改善Αβ25-35致痴呆大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

  • 标签: 古方&ldquo 敦煌葆元汤&rdquo 衰老大鼠 学习记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元饮对于TNF-a因子影响;方法选取健康的成年豚鼠65只,分别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复方青黛胶囊组以及生元饮高中低组,进行实验,观察双耳形态,采用免疫吸附法检测耳部组织匀浆中的TNF-α水平。结果生元饮组豚鼠耳部组织匀浆中TNF-α水平不同程度地低于模型对照組;生元饮组对豚鼠银屑病模型中TNF-a表达的改善优于复方青黛丸组。结论生元饮可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

  • 标签: 生元饮 TNF-&alpha 银屑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预测模型可以为采供血计划的制定,特别是月度、年度血源招募、组织、动员方案的实施提供更可靠的依据,使计划或方案更加合理有效。方法根据凉山州2005—2011年采血量年度增长率确定预测年度2012年采血总人数,根据2005—2011年1—12月当月采血量占当年采血量的构成比确定通道各参数。结果将数据代入计算公式,建立采血通道预测模型。讨论预测系统采用时间(月)和空间(通道)双重方式建立数学模型,充分考虑了采供血工作随机性强、波动性大,影响因素多、可控性差等特点。系统由三条预测线组成,最上面的一条是通道的上轨线,中间一条是通道的中轨线,最下面的一条是通道的下轨线。实际的采血数据会围绕中轨在上、下轨之间所形成的通道内不规则的上下波动。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评价SIPOC管理模型在降低医院基建项目成本中的应用,从基建项目管理上为有效控制基建成本提供路径。方法将SIPOC模型的5个系统分别运用于医院的基建项目管理,从成本的角度加强项目管理的掌控。结果医院的基建项目无论是从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建造成本、控制日常运营成本还是投入使用后降低病人直接诊疗成本和等待诊疗的边际成本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结论运用SPIOC模型在医院基建项目成本管理中能够发挥很大的效能,是控制医院基建项目成本的有效管理模式。

  • 标签: SIPOC模型 医院基建成本 应用效果
  • 简介:心理疏导疗法引入信息论并在理论上建立了一个信息控制模型.该信息控制模型主要以医患系统为核心,通过医患互动实现治疗信息与反馈信息转换,进而促进患者认知结构的改变。

  • 标签: 信息控制模型 心理疏导疗法 认知结构 反馈信息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轨迹分析模型在追踪数据分析中的应用,通过轨迹分析模型可分析异质性的追踪数据,探索分析群体的多条发展轨迹。通过对264名学生四次自我概念测量的数据,利用轨迹分析模型拟合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通过多次轨迹模型的分析,可将264名学生的自我概念测量的发展水平分为3个亚组,第1组为低分组,占25%,这部分人群呈三次曲线发展趋势,在4年级略微下降,5年级迅速下降,到6年级时略有上升。第2组为中分组,占56.3%,该亚组呈二次发展趋势,在3~5年级持续平稳下降,到6年级时略有回升。第3组为高分组,占18.7%,总的来看呈缓慢上升趋势。

  • 标签: 轨迹分析模型 追踪数据 潜分类增长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一种糖尿病患者易接受的饮食治疗教育的方法。方法通过营养知识教育问卷调查表,对住院12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食物模型教育前后问卷调查,并观察其教育效果。结果未经食物模型教育患者在营养知识问卷调查中得分为35—94分,通过食物模型教育后的患者营养知识问卷调查得分为89—100分,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食物模型具有直观明了、形象逼真的特点来进行饮食知识教育,患者通过用眼看、用手模感受食物重量、体积、厚度便于掌握与实践,是一种较为满意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形式。

  • 标签: 食物模型 糖尿病 教育
  • 简介:实验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中的因果推断有着共同的经验哲学的思想基础.两者都需要通过剥离混杂因素来获得反事实.定量地进行因果推断存在随机化和非随机化的两大传统.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通过随机化获得反事实.非随机化的传统则是通过因果推断模型去探讨并检验经验研究中的因果关联.由于随机对照研究在中医药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中并不是完全适用,所以观察性研究中的因果推断模型值得借鉴.主要介绍工具变量、断点回归设计和倾向评分方法.

  • 标签: 观察性研究 因果推断 中医药干预 断点回归设计 工具变量 倾向评分
  • 简介:问:有一种说法,乳腺癌患者的饮食宜清淡,特别不宜吃猪肉和牛羊肉等“红肉”,是这样吗?答:欧医生:相关的一些研究确实发现,动物性食品摄入过多、油炸食品摄入过多等因素与乳腺疾病风险存在密切相关,而以蔬菜水果和素食为主的饮食习惯可以降低乳腺增生发病的风险。

  • 标签: 乳腺癌患者 动物性食品 多食 疾病风险 饮食习惯 “红肉”
  • 简介:目的探讨便携式超声检查在野战介入方舱快速诊治血管损伤中的价值及作用.方法在野战介入方舱内对10只健康成年猪通过血管介入建立腹部脏器血管损伤的动物模型,应用便携式超声分别探查造模前、造模后即刻、10、30min损伤部位的超声影像图变化,并与血管造影比较.结果10只实验猪共造成10处血管损伤,造模前超声显示肝、脾、肾形态正常、结构清晰,造模后即刻、10、30min超声和血管造影分别检出2、5、7只形成血肿和10、8、6只造影剂外渗;超声诊断率分别为20.0%、50.0%、70.0%,血管造影诊断率分别为100.0%、80.0%、60.0%.结论便携式超声检查对外伤所致的血管损伤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以作为战场一线野战介入方舱内血管损伤快速诊治的首选筛查手段,并为后续治疗提供指导.

  • 标签: 微创介入方舱 超声检查 血管 创伤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从护士和患者方面探讨“改良版五指疼痛评估模型”在胸外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评价其疼痛评分在胸外科应用的可行性。方法设计“改良版五指疼痛评估模型”与全院使用的长海痛尺一起应用于胸外科患者,6个月后调查60名护士和120名患者对两种量表的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护士和患者对“改良版五指疼痛评估模型”在直观性、准确度、接受程度与满意度方面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改良版五指疼痛评估模型”优于长海痛尺在胸外科患者中的应用

  • 标签: 疼痛 评估 改良版五指疼痛评估模型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三维数字模型测量和传统石膏模型测量的差异,探讨三维数字模型测量在美国正畸专家认证委员会(ABO)客观评分系统(OGS)应用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方法选择常规正畸治疗后的石膏模型30副,采用3ShapeD810激光扫描仪扫描生成数字化模型,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三维数字模型测量;原石膏模型经修整制作成标准石膏模型,用于传统石膏模型测量.测量项目包括ABO客观评分系统中的7项标准,即牙齿排列、边缘嵴、颊舌向倾斜、咬合接触、咬合关系、覆盖和邻接关系.根据测量结果计算每项标准的得分及总得分.所有测量均由第一作者本人完成,先进行数字模型测量,2周后重复测量1次,数字测量结束2周后进行石膏模型测量,同样于2周后重复测量1次.用Wilcoxon法检验和比较两种方法的可重复性,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结果对于两种方法的可重复性检测结果显示,ABO-OGS总得分及各项标准的得分在两次测量结果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种方法可重复性的比较发现,三维数字模型测量在牙齿排列(Z=-3.158,P=0.002)、颊舌向倾斜(Z=-2.555,P=0.011)和咬合接触(Z=-3.150,P=0.002)三项标准的得分及总得分(Z=-2.217,P=0.027)的差值小于传统石膏模型测量;比较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发现,三维数字模型测量在牙齿排列(Z=-3.105,P=0.002)、咬合接触(Z=-2.415,P=0.016)、覆盖(Z=-2.818,P=0.005)三项标准的得分和总得分(Z=-4.149,P<0.001)高于传统石膏模型测量.结论在ABO客观评分系统应用中,三维数字模型测量比传统石膏模型测量具有更好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 标签: 数字模型 客观评分系统 可重复性 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