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职高学生存在严重偏科或基本功欠扎实的现实问题,继续对他们采取“一视同仁”的教学方法已不具有多少可行性,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方法的提出能做到面向全部学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本文从学生实际出发,阐述了“分层次教学”的问题提出背景,具体实施过程及其效果、体会等方面的概况。

  • 标签: 职业高中 数学 分层次教学 实施过程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苗之海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5-15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5期
  • 机构:我校地处城郊,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如果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为了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大幅度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我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尝试着将“分层教学法”运用到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要想有效的运用好“分层次教学法”,我认为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当前在中职数学教学中,依然存在不顾学生水平、能力的差异,沿用过去同一教材下采用统一要求、同一方法来授课,这种做法必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利于学生的充分发展,甚至会加重学生的两极分化。其结果是不仅导致部分学生课业负担及心理负担沉重,最终还导致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鉴于此,本文探讨了如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采用封层教学。

  • 标签: 中职 数学 分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内容摘要“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而学生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学也应有一定的差异。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针对中专会计专业教学现状,提出中专会计专业学生分流、教学分层模式。它以承认学生差异为前提,目的是营造一种适合学生个性学习的发展环境,因材施教,让学生人人有成就感,同时满足社会对专业多层次人才的需求。

  • 标签: 中专生 专业分流 教学分层
  • 简介:摘要杜郎口中学门口有这样一句名言“教师最大的悲哀是包办,学生最大的悲哀是依赖”。为了避免这种悲哀的出现,我们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新课标高中语文教学要求应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与快乐。对于这一要求的实现,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每个有差异的学生,而分层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能够有效地解决该教学问题。

  • 标签: 分层导学法 高中语文 教学应用?
  • 简介:本文以20个行业为样本,使用指数分层结构算法对其进行分类,发现基于拓扑结构特征的不同周期的行业分类结果具有稳定性。据此构建不同规模的行业资产组合,并将组合业绩与开放式基金业绩进行对比,发现组合的适度行业规模在4左右,不同组合在初期均表现出明显业绩优势,且相对指数基金的业绩优势更明显。

  • 标签: 指数分层结构算法 行业分类 资产配置 拓扑空间
  • 简介: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每门课都是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再做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当堂布置作业,当堂检查,课后不留作业。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老师教,而是老师对学生做的练习题做出评判,个别不会做的由教师指导。我们根据本校实际及生物学科的特点,设计了“先学后教,主体分层”的教学新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 标签: 先学后教 主体分层 创新意识
  • 简介: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是学生对知识产生知觉、回忆和组合的过程。数学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把学生所学数学感性知识进行重新系统的整合、升华,这就是本文所要讲的数学思维了。

  • 标签: 小学生 数学思维 探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丁峰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系统科学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9年第2期
  • 机构: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无异是一条主要的途径。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时将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智力活动,破坏学习的向心力,当然也谈不上学习效率。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兴趣得以持久,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我觉得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尝试。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石猛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系统科学
  • 创建时间:2008-10-20
  • 出处:《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8年第10期
  • 机构:音乐是生命的本能。人类语言尚未形成前就会唱歌、跳舞、聆听竹、石演奏,几乎每个人对音乐都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只要稍稍想想打夯歌、抬木、拉纤的号子就会明白,凡人皆有音乐天赋,每个人都会唱歌、跳舞,只不过有些人唱得、跳得比别人好,有些人唱得、跳得差点,每个人的音乐天赋都应得到认可。音乐课教学就是基于这种认可,针对学生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不同,对音乐的了解程度和对音乐的渴望不同,采用适当措施,因材施施,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音乐天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本品质。在高职教育中强调职业素质教育,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把高职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高职学生 职业素质培养
  • 作者: 庄梅娥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系统科学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9年第2期
  • 机构: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必须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这就要求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素质教育要求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学必须做到因材施教,不能用陈旧的教学模式来束缚学生的发展。发展个性的核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没有创新能力,学生就不可能有个性的发展。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音乐教学是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学科,创造性思维活动在音乐学科中的应用是相当广泛的。例如倾听音乐、欣赏音乐、视谱、奏乐以及舞蹈、音乐创作等等,都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