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4 个结果
  • 简介:隆兴寺的两座幢刘友恒在正定隆兴寺中轴线末端的毗卢殿东西两侧,矗立着两座幢,分别是为本寺金、明两代两位功高德重的住持僧而立。东侧为金广惠大师幢,西侧为明梦堂和尚幢。它们作为佛教艺术的一种形式,不仅为研究正定佛教和隆兴寺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 标签: 《汉书》 陀罗尼经幢 龙兴寺 八角形 须弥座 佛教题材
  • 简介:绪言《三厨》是以道教经典《五厨》为基础撰出的佛教伪经。赖敦煌遣书和日本古写的发现,这部曾经亡佚的经典得以重现于世。本被发现之後,由於其中强烈的道教因素而获得了不少学者的关注。但前贤的研究往往以相对静态的视角分析其中的佛道教因素。

  • 标签: 交涉 佛道 道教经典 敦煌
  • 简介:昆铁路从四川内江始发,沿千年五尺古道跨过金沙江、穿越乌蒙山和人迹罕至的少数民族地区,全长800多公里。由于这条铁路大部分沿五尺古道前行,途经古焚国所在地、绝壁悬崖焚人悬棺、

  • 标签: 内昆铁路 少数民族地区 金沙江 古道 悬棺
  • 简介:当年,在国民党南京政府任职的一批官员中,谷正纲亦是资深人物之一。他当过国民党组织部长、社会部长,官高位显,其声名地位仅次于两陈(指陈果夫、陈立夫)。他的一生乃是反共的一生,观乎其去台湾之后,除了当"总统府"国策顾问外,还拥有"世界反共联盟"荣誉主席的头衔,便是明证。笔者不识谷正纲其人,亦从未见到过他的尊容,连报刊上也从未见到过。关于指谷有犬鹰目,乃是指功能性而言。下面有一件事实可以说明:上世纪卢沟桥事变点燃起全国抗日战争的熊熊烈火,万千男女爱国青年从全国各地奔向革命圣地——延安。笔者童年好友何鹏(世平)乃爱国青年之一。他在"抗大"卒业后,被分派到皖南新四军军部报到,被安排在上饶某抗日救亡歌咏队工作,时间约为1939年冬。在这一段时间中,有一次,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

  • 标签: 犬鼻 鹰目谷正纲 鼻鹰目
  • 简介:本文就其名不显的车施部名展开讨论,探求其渊源由来与发展线索,通过史料认定其在历史上应有的地位,以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

  • 标签: 车鼻施 突厥 铁勒国
  • 简介:《华阳国志·蜀志》裁:秦惠文王时,“周显王之世,蜀王有褒汉之地,因猎谷中与秦惠王遇,惠王以金一笥遗蜀王,王报珍玩之物。物化为土。惠王怒,群臣贺日:‘天奉我矣,王将得蜀矣。’惠王喜,乃作石牛五头,朝泻金其后日:‘牛便金’。有养卒百人。蜀人悦之,使人请石牛,惠王许之,乃遣五丁迎石牛。”

  • 标签: 金牛道 《华阳国志·蜀志》 秦惠文王 地方志 陕西
  • 简介:子午是秦惠文王在公元前316年取巴蜀以后所修建,是由杜陵,南蚀中,入汉中的一条栈道。子是北方,午是南方,意思是通南北的道路。关于这条道路,《史记·高祖本纪》云:“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

  • 标签: 子午道 栈道 秦惠文王 地方志 陕西
  • 简介:古往今来的学者都认为五尺是秦始皇时期开凿的川南入滇道路。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后指出,无论是五尺的开凿时间还是道路宽度,都完全不能支持这样的说法;五尺应为秦始皇之前110余年的秦惠文王时期由古蜀国人凿通的汉中入蜀道路,也就是汉以降所称的“石牛”、“金牛”。川、滇二省相关的考古发掘资料,也能为本文的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持。本文结论可使西南古史研究中的某些谜题得到科学、合理的解释。

  • 标签: 五尺道 石牛道秦 褒斜道
  • 简介:本文在前人考证《山海·东山》地理方位的基础上,修正了其中误考的部分,补释了部分山水。修正后的《东山》地域和战国时齐国盛期的疆域吻合。本文认为,如同《山海·山》其他各部分一样,《东山》和战国政治形势有关,其原始作者可能是齐国政府,《东山》4篇的地域划分与选择也和齐国的政治地理有关。

  • 标签: 山海经 东山经 齐国
  • 简介: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重新考证《山海.西山》部分内容的地理位置,还进一步解释了《山》作者的信息来源以及《山》作者选择这些地理实体记载的原因。《西次二》分为东西不相连两段,这两段和《西次四》、《西山》首篇刚好连为一个围绕关中平原的山环,正好是秦国的边疆天险。依据《西次三》能详细、准确地描写出一直到帕米尔高原的西域地理,因为秦人很早就征服了西北诸民族,所以熟悉西域地理。

  • 标签: 《山海经》 《西山经》 秦国
  • 简介:<正>作为国家的行政机构,始于秦汉时期。两千年来,随着历史的演变,的设置及职能亦几经变迁,到民国时期则全部取消。在明代,的设置是空前的。据《明史·职官志》记载,全国总计约有二百余。其中有分巡、分守、督粮道、提学道、兵备、督册、清军、抚治道、招练、屯

  • 标签: 明代 屯田 民国时期 守道 州府 设置
  • 简介:傥骆北起眉县骆谷,然后沿骆水南行直到青隆岭,过秦岭后沿傥水南下,到达汉中盆地东端的洋县,与子午汇合,向西南入川。该修建很早。汉杨君石门颂:“高祖受命,由子午,出散入秦,建立帝位,以汉诋焉。后以子午,涂路难,更随围谷:复通堂光,凡此四,垓尤艰。”围谷即韦谷,在骆谷附近相去很近,古通道或由出韦谷,这条道路当为傥骆的前身。

  • 标签: 傥骆道 蜀道 地方志 陕西
  • 简介:褒斜是秦汉魏晋时关中通往汉中的主要交通线,北起于今眉县的斜峪关口,溯斜河南上秦岭北坡,在“五里坡”(今太白县境)离开斜谷,到褒水发源地后,顺褒水南下,穿山攀壁,出褒城进入汉中盆地,从勉县西南行,汇金牛,直趋剑门关。汉武帝时拜张印为太守“发数万人作褒斜栈五百余里”,此后蜀汉之诸葛亮,魏泰和六年潘宗伯,

  • 标签: 褒斜道 蜀汉 关中 汉武帝 秦汉 后蜀
  • 简介:敦煌帙方广锠,许培铃帙,即用来包裹经卷的用品。一般称为“帙”、“帙皮”、“帙子”。也称为、“书衣”,喻其如书之衣裳。帙的形制有的如囊,但大多如包裹皮。后者又有种种形态,有的缀有系带,有的无带。有带的帙皮,其带子的数量及部位又互有不同。从帙质料...

  • 标签: 敦煌藏经洞 敦煌遗书 博物馆 佛教大藏经 报恩寺 完全相同
  • 简介:《山海·五藏山·南山》(以下简称南山)排列在《山海·五藏山》之首,说明其地位的重要性。若以《山海》的“大荒”四来研究,解开“南山”也就找到了通往“大荒”的通途了。“南山”确实很难解,古今研究者们,都先后做过许多努力。若仅以某一山或某一条河流的地望解释,所说可以成立。但以“南山”一条道路全部经由的地望相辖通,似乎欠妥。笔者32年的潜心研究,九焚其稿,最后方知道《山海》是说解《山海图》的解说词。

  • 标签: 历史考古 地望 南山 古今 《山海经》 努力
  • 简介:《山海·西山》(以下简称:西山)在《五藏山》的五篇文章之中,排列在“南山”之后“北山”之前,列为《山海·五藏山》的第二篇。“西山”小结说:“右西经之山,凡七十七山,一万七千五百一十七里。”今将华山、钤山、崇吾和阴山等4条道路里程相加后为18012里,道路总长度多了495里。所经过的原始城镇共78处:包括今西南、西北两地区的四川省12处、西藏藏族自治区2处和陕西省29处、甘肃省18处、青海省10处、宁夏回族自治区2处、内蒙古自治区2处、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3处,共4省4区大部份的古老城镇。“西山”的区域,包括了《书·

  • 标签: 西山 历史考古 山海经 藏族 西南 西北
  • 简介:本文考证了《山海》关于中国西南地区地理和民族的一些记载,通过文物考古资料、民族史资料、语言文字学知识证明《山海》的记载还是有很多可信之处。只不过其中有些记载受当时的交流条件限制,在一定范围被扭曲;还有一些记载因为后世传抄讹误,需要重新校勘。

  • 标签: 《山海经》 西南部 考释 中国西南地区 文物考古资料 语言文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