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北宋的货币,铜铁钱并行。但铁钱的使用只限于少数地区。它们是平行的两套货币,其体制形式都以小平钱为基本单位,并可同时铸行其值相当于小平钱的两枚(文)或五枚、十枚不等的大钱,称为“折二”、“当五”、“当十”等。只以形体大小区别,除个别外一般不铸面值。随着金融形势的变化,有时可以改值,如“当十”改作“当五”或“折三”等。

  • 标签: 北宋币制 “交子” 铁钱 铜钱 考古研究
  • 简介:1948年,南京政府不仅在军事上败局已定,政治上危机四起,财政经济也面临崩溃的边缘,只能靠滥发纸币来维持,法币已经彻底崩溃。在此山穷水尽之际,继孔祥熙、宋子文、贝祖淞、张公权后,蒋介石想起了他的最后一张王牌──王云五。王云五(1888-1979),广东中山人。曾任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秘书,长期主持商务印书馆,发明“四角号码检字法”,主持各种辞典、丛书、文库的编撰。抗战胜利后,历任南京国民政府经济部长、财政部长、行政院副院长。在“行宪国大”上,蒋介石当上了总统。5月,任命翁文灏为行政院长,调俞鸿钧任中央银行总裁,任命王云五为财政部长。蒋当时对翁文灏说:“军事完全由我自己主持,与行政院无关。财政方面

  • 标签: 金圆券 王云五 蒋介石 币制改革 南京政府 中央银行
  • 简介:按照货币学原理,进人流通领域的货币可分为本位币和辅币。本位币义称主币,辅币是主币以下的小额通货,其作用主要有:担任小额交易之媒介;应付巨额收付之余数;便利日常买卖之找零。辅币一般用贱金属铸造,其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在一定限额内,辅币具有有限法偿性,可与主币自由兑换。辅币是不足值货币,因此为防滥铸,不能自由铸造,而只准国家铸造。辅币制度是一国货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辅币 制度演变 近代中国 实际价值 自由兑换 货币制度
  • 简介:这一考证不是对元代通货的静态研究。换言之,不是研究什么钞的由来、钞的贬值、兑换规则、对伪造罪的刑法、钞本身的样式、形态之类。这是对元代通货的动态考察,这也是对元朝由于特殊的币制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的经济史意义上的考察。至于静态的记述则极为简略,只限于必要...

  • 标签: 纸币制度 《元史》 蒙古帝国 伊儿汗国 通货膨胀 发行额
  • 简介:奉系时期.东三省的货币种类纷繁复杂。仅能略述。当时之人在著作中提到:“东三省之币制混乱于不可名状。有以银为本位者,有以金为本位者.有以个人信用为本位者,有以纸币为本位者。其流通之钞票.有为中央银行所发行者。有为地方银行所发行者,有各省市所发者。有私人银号所发者,有各炉户所发者,纷然杂陈,

  • 标签: 奉系时期 货币制度 东北地区 铜元 纸币
  • 简介:近代香港主要依仔于转口贸易,基本上是一个纯粹的商业社会,故对货币金融有很大的依赖性。香港近代货币制度形成沿革过程,主要有三件大事,即:钱币体制从杂乱走向划一;从金属货币、纸币并用过渡到纸币本位;从银本位走向金本位(英镑汇兑本位)。1935年的币制改革,终于确立了香港的货币体制。

  • 标签: 近代 钱币 货币制度 金属货币 币制改革 确立
  • 简介:陶德琨(1883~1970),字仲涵,湖北襄阳人。自幼聪明,能诗善文,14岁参加府试即获第一名。湖北省学政王同愈爱其才华,推荐他到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武昌经心书院深造。

  • 标签: 币制改革家 我国币制 改革家陶德
  • 简介:近年来,在历史上曾被金朝统治过的广大地区,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东北以至于苏联的南滨海地区,黑龙江下游地区等地,不断的出土和发现大批的金代窖藏铜钱。金代为什么会窖藏这么多铜钱呢?我认为除了特殊原因(战乱)之外,主要是由于金代货币制度所造成的。

  • 标签: 金代 交钞 金上京 猛安谋克 限钱法 《金史》
  • 简介:1945年台湾光复后,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长官陈仪,与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兼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就台湾货币的发行权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争论.陈仪主张台湾光复后,台湾货币应由台湾银行或由中央银行监督台湾银行发行,俞鸿钧则认为应由中央银行发行台湾地方货币.

  • 标签: 中国 台湾省 行政长官公署 发行权 陈仪 行台
  • 简介: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的统治陷入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的状态,其中财政形势最为险恶紧迫。1894年,清政府财政还有盈余近80万两.以后由于巨额战争赔款以及庞大的内外债务本息.加上无形“镑亏”损失,清政府财政转为赤字.并且赤字逐年上升。据统计,1899年,赤字为1292万两;1901年,赤字为1300万两;到宣统三年(1911年),赤字高达1729万两。造成财政赤字的主要原因就是“镑亏”。

  • 标签: 制度改革 原因 财政赤字 失败 货币 晚清
  • 简介:今年是德国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马克思(1818-1883)诞辰200周年,世界许多地方举办相关展览、讲座、会议和出版图书等纪念活动。在这一特定时间点上,研究与传播马克思及其思想,势必是今年思想界、学术界乃至文化界的一大焦点。而中国的马克思研究,自《资本论》首译、摘译、全译以来,一直深入且持续地呈现于中国近代百年时空之中。

  • 标签: 《资本论》 马克思 币制改革 中国 纪念活动 思想家
  • 简介:战国时期的货币制度和货币流通,历来为学术界所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制度及货币流通中各诸侯国货币之间币值换算的论述。固陈陋见,以期能抛砖引玉。

  • 标签: 货币流通 货币制度 战国时期 诸侯国 学术界
  • 简介:代价币(券),俗称“筹码”。原是某些行业中自行制作的小额信用凭证,如浴室中的浴筹、熟水店的水筹、赌场中的赌筹、公交车(船)的车筹等等。其由来已久.且有的至今仍在使用。这些代价币。不是货币制度中的法定货币。货币史学者是不屑一顾的。

  • 标签: 货币制度 中国 信用凭证 法定货币 公交车 货币史
  • 简介:新莽王朝建立后,为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王莽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改革措施,包括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商业改革和官名县名变称,甚至连新朝的国号也多次变更。但改革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终于导致了以赤眉、绿林为主的农民大起义,新朝遂告灭亡。但其所铸造的钱币,却在中国的铸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标签: 币制改革 新莽 钱币 赏析 钱范 出土
  • 简介:西汉末年,国贫民瘠,内忧外患,各种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异常激化,汉廷完全陷入绝望的困境之中。此时,“向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的大奸——外戚王莽获得了汉廷的倚重,逐渐掌握了朝中大权。《汉书·王莽传》载:“王莽,字巨君,孝元皇后之弟子也。”也

  • 标签: 王莽 货币制度 五铢钱 货币体制 货币书法 货币形制
  • 简介:1948年夏秋,国民政府迫于恶性通货膨胀的压力,采取了严格的限价政策.这种先天不足、后天无补的举措扰乱了上海城市正常的粮食供销秩序,以致严重激化政府、米商和市民之间的矛盾,并最终导致了抢米风潮发生.耐人寻味的是,这一次粮荒不是发生在青黄不接之时,却恰恰是在收获的季节.

  • 标签: 限价 抢米 金圆券 粮荒
  • 简介:国家兴旺时。当朝的货币制度自然由中央政权说了算.而且有极具权威的条例。不容轻易改动。但中央政权衰败时.一切就变得没有了定数。要引进外国机器制造货币,很长时期里一直被清政府否定。说是要乱了祖上的章程。

  • 标签: 货币制度 清末 铜元 中央政权 清政府
  • 简介:2009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之际,安徽望江县郊区一座清代墓葬出土一件宣统年间铸造的银锭。该银锭,形制硕大,呈船形,重约五十两,上面阴刻有两行铭文:“宣统年月”和“省号纾富润”字样,底部有“蜂窝”,灰白色,应为真品无疑(图见封2)。

  • 标签: 货币制度 银锭 出土 演变 银两 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