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1845英国领事在广州遭殴打;1904潮州屠户罢市;1961集体食堂必食番薯;1963广州市民告别盐票;1967中小学复课闹革命。

  • 标签: 岭南 中小学 广州 潮州 革命
  • 简介:1839虎门销烟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年。

  • 标签: 岭南 虎门销烟 林则徐 鸦片
  • 简介:岭南饮食文化是岭南文化百花丛中一点红。她由岭南特有的地理气候环境所孕育和培植,同时吸收中外饮食文化的养分,且随岭南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形成浓重的地方特色。狗肉作为人类最早的美味佳肴之一,也成为粤菜中的一种。

  • 标签: 岭南地区 饮食文化 中国 地方特色 烹制技术
  • 简介:胡守为先生在中山大学历史系开设《岭南古史》课程,近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其《岭南古史》专著,收入《岭南文库》,引人关注。该书第五页:“自秦始皇设置岭南三郡至隋文帝统一中国,这段历史可研究的问题甚多,我着重就岭南与中央的关系,作较为详细的叙述并试图找出其特点。而岭南同中央

  • 标签: 《岭南古史》 胡守为 越州 家族统治 历史地理
  • 简介:已见的中国文化史、建筑史乃至岭南文化史、建筑史方面的论著,对秦汉时期的岭南建筑极少述及,更说不上较为系统的专论,未能给予应有的地位。其主要原因,应该是因为史籍对于刚刚步入文明社会开发阶段的岭南,记述极为简略,尤其是这一时期岭南的建筑状况、建筑技术资料更为匮缺。近几十年来.大量的考古新发现,尤其是近年来一些极为重要的考古新发现,使语焉不详的古文献记载得到了印证,撩开了极少见之于文字的秦汉岭南建筑史面纱的一角,从而使我们对这一课题有可能开展初步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秦汉时期岭南建筑的有关史籍文献记载、文物考古发现以及地面遗存的综述,进而对这一时期岭南建筑的特点、发展原因以及在岭南建筑史上的地位试作分析,作为探析秦汉时期岭南文化的一个侧面。笔者对岭南历史、古建筑的研究甚为肤浅,不当难免,亟望方家赐正。

  • 标签: 遗址 岭南建筑 南越国 西汉墓 岭南地区 秦汉时期
  • 简介:这座旧称“省城”的广州,在孙中山长子孙科1917年任第一任广州市长拆除清代城墙后,旧城经过91年的变迁渐渐不复存在。

  • 标签: 灵魂 岭南 孙中山 广州 长子
  • 简介:广东人嗜食狗肉,已经遐尔闻名。但一些不懂内情的外地人却常嘲笑广东人“死猫烂狗”都可入席。早在1936年,有人在《北平晨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漫话吃狗肉》,里面就谈到:“只有两广人才懂得狗肉的异香美味。”确实,焖好的狗肉,香飘万里·故广东人美其名为“香肉”、“三六肉”(广州方音的“狗”与“九”同音,三加六为九。)来显示狗肉的魅力。

  • 标签: 中国 饮食习惯 广东 审美艺术 风味特色
  • 简介:岭南建筑作为岭南文化的载体,通过空间形态的不同变化,体现了特有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本文从岭南建筑的建构特征、装饰特征、蕴含的哲学思想等方面入手,分析岭南建筑空间形态的特点和内涵。

  • 标签: 建构特征 装饰特征 哲学思想
  • 简介:近年来岭南地区的汉代考古屡有新发现,其中不乏画像题材的资料。文章试图论述岭南地区汉代壁画、砖饰、器物纹饰等汉画艺术的特点及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标签: 岭南地区 汉代 壁画 砖饰 器物纹饰
  • 简介:陈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代文献《世本》、《急就章》早有记载,后来由于世代繁衍,成为我国古今常见的六大姓(王李张刘陈赵)之一,宋代编印《百家姓》列为第十姓。近年我国进行人口普查,陈姓已上升为汉族的第五大姓,约占汉族人口的4.5%,总数超过5000万人。此外,陈姓还存在于蒙古、满、回、瑶、苗、土、布依、哈尼等我国少数民族中。

  • 标签: 陈姓 陈氏书院 渊源 河南省 岭南 珠玑巷
  • 简介:岭南民间文学戏剧中,陈景华的传奇故事为大家喜闻乐见,然而在正史中很少见到他的身影。今天,我们就来认识——

  • 标签: 岭南 民间文学 传奇故事 戏剧
  • 简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关系极为密切。森林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枢纽.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的重要作用,它还是古代最重要的燃料和手工业原料的提供者。尽管目前人类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普遍增强,但人类社会活动中.常常存在主观盲动性,还在不断地“导演”破坏生态平衡的“悲剧”。

  • 标签: 唐代 岭南地区 生态环境 林业 中国 人工种植
  • 简介:《应客观公正研讨岭南古史》,对《秦略定南越》一文提出商榷,其内容为“一、需要商榷的一些问题;二、伪书不能作证;三、不能随个人意志抑扬。”

  • 标签: 古史 岭南 个人意志 伪书 研讨 商榷
  • 简介:清初,广东诗人陈恭尹(1631~1700)有《读秦纪》诗云:“谤声易弭怨难除,秦法虽严亦甚疏。夜半桥边呼孺子,人间犹有未烧书。”以圯上老人授张良《太公兵法》故事,讥刺秦始皇焚书坑儒而百密一疏,终于使得张良能够在农民大起义中辅助刘邦,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与群雄合力推翻了秦皇朝。此诗颇为当代选家所青睐,允称佳构。然亦有严加诃诋者。

  • 标签: 疑案 诗坛 岭南 焚书坑儒 秦始皇 张良
  • 简介:南汉统治的时间虽短,但对岭南地区的开发仍有影响。两宋北边不靖,统治中心南移,使岭南的开发得以明显加快。

  • 标签: 南汉 宋朝 岭南 开发
  • 简介:岭南地区家养黄牛起源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从动物考古学的角度出发,通过骨骼形态、测量数据、考古现象以及区域动物群的对比和分析,对岭南地区家养黄牛的起源时间、模式和动因等问题进行探讨,得出家养黄牛最迟于南越国时期从北方传入岭南地区。

  • 标签: 岭南 黄牛 家畜
  • 简介:丘逢甲是近代杰出的爱国志士和著名诗人,曾在甲午中日战后领导台湾义军奋力抗击日本的武装侵占,失败后忍痛内渡。先后在祖籍镇平(今蕉岭)和潮汕一带居住和活动,晚年居于广州,从事政治、教育和文学创作等,是近代岭南历史文化名人之一。作为一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一生不曾间断诗歌的创作,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岭云海日楼诗钞》是他最重要、最有影响的诗集,收诗共1800多首。囊括了他从台湾内渡后直到去世之前的全部诗歌作品。这部诗集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成就。是近代中国“诗界革命”的一块丰碑,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标签: 诗歌作品 丘逢甲 岭南 《岭云海日楼诗钞》 近代中国 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