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木鱼山区地处重庆市巴南、涪陵、南川三区交界地带,由于清代客家移民的大量迁入及清末民国社会动荡等原因,这一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表现出较强的防御性。根据源流及特征分类,木鱼山区防御性民居建筑可分为围屋式民居、碉房结合式民居两大类。围屋式民居又可分为四角楼、方土楼、五凤楼、洋式围屋等四类;碉房结合式民居的变化则主要集中在碉楼与居室的空间关系上。

  • 标签: 木鱼山 防御 民居
  • 简介:2004年6月至8月间,配合赤峰至通辽高速公路建设工程考古项目中,在发掘陈家营遗址时,考古发掘队对遗址周邻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工作,调查中发现大南沟石城遗址,调查情况如下。

  • 标签: 赤峰市 大南沟石城 夏家店下层文化
  • 简介:经济所以前张闻天是一个著名的政治活动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从1935年1月—1938年9月,他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近4年,党中央的很多重要决定都出自他的坚持和主张,也出自他的手笔,在中共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例如,在遵义会议上,他针对博古的总报告做反报告,批判博古和李德的错误,并亲自起草遵义会议决议。他不仅在军事上支持"新三人团"和毛泽东,而且在政治上改变了消灭富农的政策。

  • 标签: 张闻天 经济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中共中央总书记 政治活动家 遵义会议
  • 简介:1950年10月,苏南地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苏南农村工作团的指导下,展开了土地改革运动,。土改后,刚翻身的农民仍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经营,由于贫下中农缺少农具、资金不足、劳力强弱不均等因素,生产遇到困难。当时,党和政府号召“组织起来,互相帮助”。于是从1953年开始,农户以邻居、亲戚组成临时性的伴工互助组,继而发展为常年互助组。

  • 标签: 农村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 集体 土地改革运动 苏南地区 1950年
  • 简介:2013年5月,在一场中美高层会晤中,习近平总书记指着身边一位儒雅的男子对时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的多尼伦说:"这是刘鹤,他对我非常重要。"这让多尼伦吃了一惊,为此当晚特地抽出时间同刘鹤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很有学者风范”2015年6月23日,在端午小长假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刘鹤喜收一份大礼:当天,中国经济学领域的最高奖项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公示获奖作品,他的论文《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获奖,奖金十万元!

  • 标签: 中国经济学 总书记 刘鹤 智囊 国家安全顾问 学者风范
  • 简介:“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9月访问啥萨克斯坦时提出的一个新型地理概念,其不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幂口区域一体化大背景下最长且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国际经济大走廊,而且是中国21世纪的跨区域经济合作和能源及资源输入的重要战略构想。西藏自治区作为历史上“南丝绸之路——唐蕃古道、茶马古道”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与南亚国家交往的重要门户,应抓住这次由学术理论构想向国家实践战略转型的重大发展机遇,实现自治区战略性支撑产业的跨越式升级,促进西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 标签: 西藏自治区 经济社会发展 丝绸之路 经济带 区域经济合作 国家主席
  • 简介:本文梳理了国外会展经济影响评估实证研究的相关文献,总结分析了实证研究的评估对象和影响范围的不同选择,并围绕会展经济影响评估框架,对评估过程中的数据调研及处理、评估方法选用、经济变量指标、评估结果分析等四方面结合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通过文献回顾发现,国外会展经济影响评估实证研究逐渐增多并逐步深入,其研究重心为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具体体现于对高估评估结果、低估评估结果以及影响评估结果的其他因素的探讨和争论;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主要是数据有效性的持续提升、评估方法的探索及修正、会展其他经济收益的评估等。

  • 标签: 会展经济 影响评估 国外
  • 简介:崧泽文化时期的经济基础是玉石小商品经济。犁耕促进了集约化农业商品粮生产,用于粮食交易的石权和商品交易计数的陶筹随之出现,陶豆等陶器则可能出于满足商品交换的需要而实现了量产;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催生了艺术家阶层的诞生;核心地区与边缘地区商品生产形成产品和市场的互补。崧泽文化圈及其商品经济贸易圈为手工业和商业精英成为社会上层提供了路径,引发了社会的等级分化,使得长江流域的社会分化即复杂化开始于崧泽文化时期,明显早于其他地区。

  • 标签: 崧泽文化 商品经济 玉石贸易 石权 陶筹 量产
  • 简介:20世纪初,西方基督教传入云南滇东北、滇北苗族地区。基督教教育随之兴起,对当地苗族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典型事例,阐述基督教学校教育和“主日学”教育两种形式在云南苗族地区的发端、影响。认为对仍然存在的类似文化补习式的“主日学”这一教育形式,在进行规范化管理时宜持谨慎态度;在发展信教地区经济,提高群众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标签: 云南 苗族基督教 教育形式 考察
  • 简介:抗战前夕,中国共产党宣布放弃"武装暴动"夺取政权。此后的抗日根据地是如何掌握与巩固农村政权的?这是值得探索的重要问题。太行根据地发动群众进行"合理负担"和"反对坏官、坏绅",初步完成了对农村政权的改造。随后通过"三三制"村选及减租减息激发农民广泛参与,并通过干群反省大会达到了"宝贵干部历史、又宝贵群众热情"的目的。来自上级和农民的双重压力,促使农村政权与群众的关系得到改善,最终使得共产党在农村扎下根来。太行的历史经验证明,党的领导与群众的支持,是根据地农村政权得到改造与巩固的重要基础。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太行抗日根据地 政权建设
  • 简介:陶行知说过:“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教师如能因时、因地展开教学,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优势——乡土性,在指导思路上贯穿一个“农”字,体现农村生活虽朴实无华却情真意切的特点,农村孩子的作文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 标签: 农村生活 乡土气息 学生作文 实际生活 作文教学 农村孩子
  • 简介:作为一种源于农村,又在农村的文化土壤中得以发展的文化样式,地方戏曲需要构建一个有益于其自身成长,也有益于推动地方文化建设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但就目前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思想认知的缺失、相关体制的缺陷导致此类平台的构建面临着诸多问题。为此,本文以"农村地方戏曲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构建"为主要研究议题,将从必要性、发展情况以及构建措施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望对农村的地方戏曲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设性意见。

  • 标签: 公共文化服务 农村地方戏曲 平台构建
  • 简介:返乡农民工既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一段时间来,由于对返乡农民工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重视不够,以至于他们对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因此,在科学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如何合理引导返乡农民工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 标签: 新农村 返乡农民工 先进文化 农村文化建设
  • 简介:非洲大陆在20世纪经历了两次经济转型。20世纪初,在西方资本主义扩张浪潮中,非洲沦为西方殖民地。殖民当局通过各种手段,包括经济手段与超经济的行政手段,强行推动非洲从传统经济向殖民地经济的转型。这次转型在二战前夕完成,非洲经济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1960年代非洲国家独立后,开始了第二次经济转型。为了消除殖民地经济遗毒,建立独立的民族经济,并且向现代化过渡,非洲国家先后经历了独立初期的仿效外部发展模式和1980年代的结构调整,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非洲国家在1990年代提出了“联合自强、自主发展”发展战略,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 标签: 非洲 20世纪 经济转型
  • 简介:1958年至1964年,在援越抗法和援越抗美之间的越南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对越南大力提供经济技术援助,由援助初期的以物资援助为主导,发展成以成套项目援助为主导。中国援助根据全面安排、分期进行的原则方针,紧密配合越南三年计划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 标签: 中国 越南 经济技术援助
  • 简介:作为广西陆地边境线最长的地级市,崇左市在广西沿边口岸经济发展中极具代表性。本文在总结崇左市口岸经济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剖析了其在基础设施、开放力度、开放平台、产业支撑、边贸竞争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寻口岸经济发展的突破路径。

  • 标签: 广西 崇左 口岸经济 边境贸易
  • 简介:在现代性与乡村地方性的交融中构建出的村落秩序一直都是乡村问题研究关注的焦点。作为村落社会行为主体的乡民,其行动能力一致性的程度成为村庄秩序构建的基础。这就使得对乡民的统一规训与宰制成为村庄秩序构建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一个集体化村落乡民行为规训手段的描述与分析,探讨村落社会整合与秩序构建的动力机制。从类型学意义上讲,这种对市场经济体制下"再集体化"乡村社会场景中村落秩序与社会控制的讨论,有助于我们在构筑村落社会秩序时多一些理性的思考与判断。

  • 标签: 规训 社会控制 村落秩序
  • 简介:中国农村社区原有的传统民俗活动在现代化浪潮中受到冲击和消解,新的社区文化空间正在经历变革和重构,民俗文化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受到质疑。但是,在以金华、衢州为中心的浙江中西部农村,民间婺剧活动正呈现出繁荣的发展势头,在当地农村社区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本文从几个方面来论证民间婺剧活动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形式如何介入新的社区文化空间的建构。其一,复兴的民间婺剧活动在其具体形态上产生了哪些变化;其二,变革中的农村社区民众对身边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持有怎样的文化心态;其三,民间婺剧活动如何在社区空间和人的意识领域实现文化扩展和建构。

  • 标签: 婺剧 复兴 社区 文化空间 重构
  • 简介: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研究所IX域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CRARD,www.rard.org)成立于2005年。2006年组建中同科学院地理资源研究所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研究室。中心主任刘彦随研究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副主任龙花楼研究员、陈玉稿副研究员.中心现有固定人员1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及博士后研究人员20人。

  • 标签: 发展研究中心 地理资源 区域农业 农村 博士后研究人员 中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