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阿旺措成,藏族,1930年生,教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从事嘉绒语研究,论著有《朗氏家族史》(合作翻译)、《古藏文辞典》、《略谈嘉绒语》,主编有《嘉绒语词典》,出版《嘉绒语与安多话比较》(合作)。研究成果获省级奖,曾赴意大利等地进行学术访问。

  • 标签: 西南民族大学 教育事业 胡书津 王康 刘勇
  • 简介:培养兼具人文底蕴与科学素养的现代公民是我校的育人目标。近期,我校规划建立了约400平方米科技创新空间——'创客谷',以用于'科学素养课程'教学的开展。而如何规划、设计,才能既满足3—6年的开放普及型课程,又满足有特殊需求儿童的拓展型课程,既参照设备厂家提供的思路,又能凸显学校教学理念,这些都需要在前期借助理论进行可行性的分析。

  • 标签: 科学素养课程 设计建设 课程设计
  • 简介:2013年,我们在对学校历史文化以及发展优势、劣势、资源等分析思考后,确定了'自然生长'的教育的特色方向,把'自然生长,自由飞翔'作为学校的发展理念。自然生长不是无序生长、盲目生长、野蛮生长,而是道法自然,按照自然本身的内在规律生长。自然生长教育就是按照学生成长规律,遵循教育规律,引导学生内在地自主地生长。这种生长是丰富多样的、是自愿自主的、是努力地去实现自己的最好的生长。

  • 标签: 家长成为 师生家长 建设主体
  • 简介:英雄史诗《格萨尔》(以下简称《格》)继2006年被国家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后,2009年9月27日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决定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所以,格萨尔学学科建设前景良好。

  • 标签: 学科建设
  • 简介:美育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在西藏地区各个高校开展美育教学显得十分重要,可以促使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本文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西藏高校美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总结,并从建立专业化的美育师资队伍、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其中、构建完善的美育课程体系、对地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四方面,论述了西藏高校美育课程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 标签: 西藏高校 美育课程 师资队伍
  • 简介:延世大学是韩国历史最悠久的一所大学,也是韩国国内几个最好的大学之一。其前身是由美国教会所创办的延禧专门学校和世富兰思医科专门学校,解放后分别升格为延禧大学校和世富兰思医科大学,1957年合并为今天的延世大学校。延世大学校至今仍保留着教会学校的特色,在办学宗旨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受基督教和美国教育制度影响比较大。同时,由于是美国教会创办的学校,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从而成为日本帝国主义高压统治下保存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阵地,包括历史在内的国学研究从30年代兴起,形成了自己的学术风格和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 标签: 大学历史系 延世大学 延禧 日本帝国主义 专门学校 战争爆发
  • 简介:一个国家对于其公民道德观的塑造,直接反映出这个国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健康性与整体性。在当代中国,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多元化的文化理念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消极的网络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正蚕食着道德体系的根基。因此,在网络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对大学生道德观的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在总结网络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消极影响的对策和建议。

  • 标签: 大学生 网络文化 道德观
  • 简介: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精粹,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保存和传承价值。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要弘扬民族音乐,让学生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

  • 标签: 实现遗 建设开展 开发提升
  • 简介:大学写作课是国内许多高校都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教学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但当前大学写作课正面临着诸多困境,对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探讨改革的必要性及方法手段,进而提升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 标签: 大学写作 “双师双能型”教师 对策
  • 简介:从懂事起,父亲和我说话就不多。父亲是一个孤儿,五岁丧母,九岁丧父,十来岁他就开始独居。那个时候,村里和他一般大的小孩都在念书,父亲每天跟着他们去上学,一直跟到教室门口,就止步了。父亲知道,教室与他无缘,贫困使他过早地属于另一个世界。

  • 标签: 父亲 大学 另一个世界 教室
  • 简介:1937年抗战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往湖南长沙,1938年4月又迁往昆明办学,称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正式开学。由原三校校长组成常务委员会领导,梅贻琦任常务委员会主席。设文、理、工、法商、师范等5个学院26个系,3000余名学生。拥有教授190余名,不少均是国内第一流的专家学者。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教职员工以孔子“饱受波折,东奔西跑,栖栖惶惶,被困于蔡,绝粮于陈,但对教育事业始终如一”的事迹自勉和共勉,为抗战教育尽心出力。从1938年至1946年间西南联大共毕业学生2522人,吴健雄、杨振宁等均出自于该校。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于1946年解散,三校复员回原址。西南联大在抗战的

  • 标签: 西南联大 西南联合大学 教职员工 中国教育史 抗战教育 梅贻琦
  • 简介:学校简介北京市大峪中学始建于1946年,1978年被列为北京市重点中学,2004年进入北京市普通高中示范校行列。学校占地100余亩,建筑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40%以上。学校现有包括初中部、高中部、新疆部在内的49个教学班,近1700名学生,专任教师160人,其中特级教师6人,高级教师72人,硕士、博士、研究生46人,市级骨干教师4人,区级骨干教师24人。在“崇德尚学、知行合一”价值观的引领下,学校大力发展每个人的天赋才华,培养自主性创新人才。学校成立“山谷书院”,开发涵盖各个学科的“山谷课程”累计80多门,深受学生欢迎,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办学,与国内外著名大学、科研院所、知名高中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

  • 标签: 成果名称 示范校 市级骨干教师 初中部 专任教师 知行合一
  • 简介:在此借用高尔基的一个题目,将自己的留学心得、见闻整理出来,与诸君共享。本文亦系《史林》2006年增刊所发拙文《初到日本的日子——“就学生”生活琐忆》之续篇。

  • 标签: 大学 学院 回忆 高尔基
  • 简介: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以后,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委员蔡元培等,试图改革中国的教育管理制度,他们提出并试验了“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改革方案,其原意是欲改官僚化的教育部、教育厅为学术化的大学院、大学区。但是,在官僚制度下,“学术化”的大学院和大学区,也不免陷于“官僚化”的泥淖,结果导致一片混乱,以失败而告终。所谓大学院,是将全国依省份划为若干大学区,按北伐进军的次序,命名为第一中山大学(广东),第二中山大学(湖北),第三中山大学(浙江),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在中央则不设教育部而成立“中华民国大学院”,统管全国的学术和教育行政,在省则撤销省政府教育厅,而由各中山大学院统管全省的学术和教

  • 标签: 大学区制 大学院 民国时期 国民政府教育 教育行政 蔡元培
  • 简介:每所大专院校都是一个知识开拓的传奇。本港的高等教育在转变急速的知识型社会中,正面临着许多严峻的考验。大学学额增加.学生素质受批评.研究型与教学型大学之分流.大学私有化.学分互通等,都对高等教育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从这些顿具香港特色的大学传奇与精神中,正可解读出一些引入深思的话题,

  • 标签: 中国 香港 高等教育 学术融汇 人才培养 研究精神
  • 简介:采访时间:2010年12月7日采访地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科技楼被采访人:王振义[采访整理者按]我们在阅读震旦大学档案资料的同时,也在开展口述资料的整理工作,主要想通过对震旦校友的采访,从“记忆”角度了解他们当年在震旦学习、生活情况。王振义先生是震旦大学的老校友,先后就读于上海萨坡赛小学、震旦大学附中,1942年人震旦大学学习,1948年毕业于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王先生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著名的血液学家、国内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2010年12月7日,我们前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科技楼采访了王振义院士,请他谈谈当年在震旦大学读书、工作的一些情况。以下是采访的主要内容。

  • 标签: 上海交通大学 震旦 中国工程院院士 采访时间 2010年 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