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秋风几度叹曾经,忍看残垣没乱荆。千里烽台逐烟渺,三边沙碛入眸青。繁华失处何万,血泪逾年难洗腥。无定河旁回梦雨,朝朝诉与白云听。

  • 标签: 统万城 怀古 无定河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在儒家传统中,儒家是不是宗教是一个政治问题,儒家在政治方面还能够贡献别的甚么吗

  • 标签: 政统 统之间 道统政
  • 简介:2019年1月下旬,本刊在中华诗钟社微信公众号发布第3期宿构钟题《归·》一唱。共收到108人创作的作品162比(未署名者未计)。经林世保先生点评、陈莪先生核校后,现将该期诗钟作品的述评公布如下。

  • 标签: 述评 微信公众号 诗钟 作品
  • 简介:一一阵坚硬的风掠过白色城垛,枯蒿、黄叶、沙尘弥漫开了,与灰蒙蒙的天空再一次远远地连为一个整体。天空,蔚蓝色的天空悬着手指云纹,仿佛赫连勃勃征伐的铁骑,久久地走不尽过不完。一股被当地人称作"旱坝"的龙卷风旋转而来,一只盘旋的鹰箭一样地逝去了。

  • 标签: 统万城 赫连勃勃 天空 毛乌素沙漠 匈奴 无定河
  • 简介:一现存最早也最重要的大型诗文选集《文选》出于梁昭明太子萧(501—531)之手,他手下的文人如刘孝绰(481—539)等人对此也有所贡献。《隋书·经籍志》说:“总集者,以建安之后辞赋转繁,众家之集日以滋广。晋代挚虞苦览者之劳倦,于是采摘孔翠,芟剪繁芜,自诗赋以下各为条贯,合而编之,谓为流别。是后又集总钞,作者继轨,属辞之士以为覃奥而取则焉。”

  • 标签: 文选 萧统 条贯 以下 诗赋
  • 简介:刘涛此人,其生也晚。他若生在晚清,必是康梁门下,做一番维新保皇的大事。再往前生两千年,生在汉代,他便是个经生,那就除了毛诗还有刘诗,或者《春秋》另出一部刘传。

  • 标签: 刘涛 “推” “通” 《春秋》 毛诗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4-25
  • 简介:《文选》所录诸作,但《文选》对曹植、谢灵运的诗,《文选》对沈约诗的选录

  • 标签: 文学观 萧统文学 观文选
  • 简介:进军西藏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了。千百年来形成的罪恶的封建农奴制度,仍然深深地束缚着广袤的西藏大地。这是一种最反动、最黑暗、最残酷、最野蛮的社会制度。当西藏的民主改革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刚刚拉开序幕,西藏地方政府和农奴主阶级中的反动上层集团便感到自己"美好而神圣"的天堂即将失落,因此极力阻挠和破坏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签署的《中央人民政

  • 标签: 地方政府 西藏和平解放 念青唐古拉山 部队 纳木湖 相结合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3-18
  • 简介:刘勰把赋分为大赋与小赋两类,类几篇赋多是写男女之情, 《文选》大赋中

  • 标签: 刘勰萧统 学观 萧统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照早期小说不仅在“文研会”作家群创作中是独具特色的,而且在整个现代文学史上也是颇有些不同寻常的。这便是表现在王照早期小说中象征主义艺术手法及其美育救国的思想内涵。能否准确地把握这一点是关涉到正确评价王照早期创作成就的重要一环。然而,自从瞿世英(《〈春雨之夜〉序》)、蹇先艾(《〈春雨之夜〉所激动的》)那影响深远的评论之后,半个多世纪来对王照早期小说误解可谓久矣。人们总习惯于把王照早期小说纳入现实主义框架,从中抽縯各种社会主题,把作者塑成一个勇于揭露抨击社会黑暗执着求“爱”与“美”的资产阶级民主战士。为了纠正这种误解,也为了正确认识早期王照小说,笔者数年前曾以《沉思》为例,对王照早期小说的思想艺

  • 标签: 早期小说 王统照 春雨之夜 小说情节 蹇先艾 象征主义
  • 简介:摘要从先秦两汉到魏晋南北朝,“骚体”(《楚辞》)一直被认为是“赋类”,而人们也多以辞赋并称。萧统编著的《文选》将《楚辞》作品单独归为“骚类”列于“赋”和“诗”之下,是第一个明确将“骚”和“赋”分开的人。其别“骚”于“赋”是在前人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且对于后世文体分类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 标签: 萧统 《文选》 &ldquo 骚类&rdquo &ldquo 赋类&rdquo
  • 简介:那天从外面办事回来,我一下傻眼了,因为钱包不知什么时候丢失了。包里有九百多元钱,还有身份证,名片和几张极重要的票据。钱的问题倒不算很大,票据丢了可是件大麻烦事,真把我急死了。有人建议我打电视广告和张贴遗失启事,我认为不可能有什么效果,便没有行动。

  • 标签: 电视广告 身份证 票据 急死 遗失
  • 简介:摘要神话时代是我国文明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代,在这期间,中华文明的智慧开始觉醒,但由于文字尚未形成,只能口耳相传的流传下来许多神话故事。本文重点研究神话传说中的宗教观念——巫和血统之辩,试图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入手来探寻华夏文明之源。

  • 标签:
  • 简介:摘要课程整,是从育人的宏观视野出发,从具体的课程微观入手,把“有目的的活动”作为课程的奠基石,对各种类型课程进行有机联系、互相渗透的融合,从而产生整合性、综合性效应的教育教学活动。

  • 标签: 高中化学 课程 统整 原则
  • 简介:苏轼词的诗化是宋词发展过程中与诗歌合流的典型,其在诗律化、深折透辟、炫才耀学三方面对诗化异质都有所吸收,苏词的诗化在颠覆词中"唐音"旧词和建构词中"宋调"新词--推进词体从"唐音"向"宋调"的深化、并汇入宋代文学主潮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苏轼词 诗化 词统 重构 发展过程 重要意义
  • 简介:撰写《台湾文学史》,在台湾被称为“一项何等人迷人却又何等危险的任务”(杨宗翰《文学史的未来/未来的文学史?》,台北,《文讯》2001年1月号)。这里讲的“迷人”,是因为在高喊“台湾文学国家化”的台湾,文学研究远远跟不上“本土化”的趋势,至今还未出现过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台湾文学史》。要是有谁

  • 标签: 台湾省 新文学史 《台湾文学史》 陈芳明 学科建设 陈映真
  • 简介:摘要秦始皇统一六国可以看做是历史的必然,是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秦小篆的统一虽然是文字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实际上也是地域统一的一个附属品。而在各国俗体领域,文字自行的发展着,最终也不约而同的导向了古隶书。小篆确立正体地位后,文字可以分为四类正体字、装饰字、规整的手写体、伪书法。而书法是脱胎于日常书写的艺术。所以说秦始皇统一正体文字为小篆不会抑制书法作为艺术发生的进程,因为书法艺术本就不是从正体文字中发生的。

  • 标签: 秦始皇 统一文字 书法 抑制 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