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李昉《太平广记·甄冲》讲的是一个叫甄冲的人,不畏惧社公的威逼利诱,义正词严地拒绝娶社公女儿的故事。当甄冲一再拒绝社公的请求时,“社公大怒,便令呼三两虎来,张口正赤,号呼裂地,径跳上,如此者数十次。”

  • 标签: “虎” 太平广记 汉字 "斑"
  • 简介:本文从考察频婆果到苹果名称的演变入手,从一个侧面讨论了中国古代苹果栽培史的发展线索。文章认为:汉语中苹果一名,源於佛经中的“频婆果”。两果原非一物,其名称的混同,属於中印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元朝後期,中国绵苹果的一个新品种由西域输入内地,时人开始借用佛经中的“频婆果”一名来称呼它,到明朝後期正式出现了苹果这一名称。岭南地区原有一种亚热带坚果,很早也被称为频婆果,但它与苹果没有任何关系。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认为频婆果是柰的别称。这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 标签: 频婆果 中国 苹果栽培史 古代 平波果
  • 简介:从《说文·女部》字窥古代社会之一何毓玲《说文·女部》有文238,重文13,新附字7,共计258字。新版《源》女部字有257个,其中淘汰了《说文·女部》宇88个,其余是新增的。《现代语词典》女部字仅有162,另有异、繁字35。分析《说文·女部》字,可...

  • 标签: 古代社会 女部字 生命起源 感天而生 人的起源 母系氏族
  • 简介:十六世纪贯通欧亚新航路的发现.开创了中西交流的一个历史新时代。在这个海外殖民、文化交流和侵扰掠夺相辅相成的发现新世界过程中担负着关键性先锋角色的葡萄,早期是如何看中国的呢?其较完整的中国观又是怎样形成?本文试图寻找出若干历史轨迹,以抛砖引玉.

  • 标签: 十六世纪 葡萄牙 中国观 中国学 民族文化
  • 简介:2005年元月13日,正值葡萄总统若热,桑帕约访华之际.中国与葡萄文化关系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开幕,葡萄总统携夫人出席了开幕式。中国文化部长孙家正也出席了开幕式。

  • 标签: 文化关系 葡萄牙 2005年 中华世纪坛 中国文化 开幕式
  • 简介:当前,海外中国学(又称汉学)方兴未艾.众所周知,这项国际性的学术研究最早形成于西欧,史界一般认为始自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入华.然而,追根寻源,应该说它萌芽于西方人来到东方之时.葡萄是第一个发现通往东方航路,

  • 标签: 汉学 外国 葡萄牙 中国 学术研究 《马可波罗游记》
  • 简介:根据中古开口二等喉音在近代韵书中的表现,梗摄字和其它韵摄相比演变速度比较慢,只有影、疑母字演变速度较快。结合入声字的文白异读和明清时期移民情况,文章认为中古梗摄开口二等喉音不读齐齿呼而仍读开口呼,是受到明代从南京(京师)迁到北京的移民的南京话(江淮官话)影响,江淮官话挟京师之音的政治强势作为北京人传习的新文读进驻北京音成为主流读音。

  • 标签: 梗开二 牙喉音 北京话 南京话
  • 简介:在中国企业响应党的号召走向葡语世界、寻求更大发展的过程中,葡萄语译员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文章从"向中国人介绍真实的葡萄语国家"和"向葡萄语世界介绍真实的中国"两个方面来论述葡萄语译员在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 标签: 葡萄牙语译员 中国企业 “走出去” 翻译
  • 简介:2005年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规模洲际远航-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毫无疑问,2005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可与最近的纪念达伽马和其他欧洲‘发现家’的庆祝媲美。”①两岸四地及海外都已展开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应该承认,长期以来,郑和下西洋的研究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从五百八十周年及五百九十周年庆祝活动起,郑和研究才有了显着的发展和成就,

  • 标签: 郑和研究 葡萄牙 郑和下西洋 原因 中止 史书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中小学汉语课堂在葡萄的发展和现有规模,结合具体案例,在观察波尔图国际学校、迪奥古书院、布拉加国际学校、阿玛兰特高中和弗兰斯思科·桑切斯中学5所学校汉语课堂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汉语课堂在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和困难:学生流失、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强、课堂纪律差、师生交流存在语言障碍,并在此基础上为如何更好地控制课堂以及孔子学院师资培训等工作提出了建议。

  • 标签: 波尔图国际学校 课堂管理 案例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