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化学发光作为目前分析化学研究中的一种新型手段,具有灵敏、快速等优点,且仪器设备简单,便于实现自动化分析。本文简要的综述了该的基本原理、反应机理、已经取得的一些无机离子测定法及其现代应用和发展前景。

  • 标签: 化学发光 鲁米诺 无机离子
  • 简介:以鲁米诺还原纳米银作为信号分子标记癌胚抗原(CEA),结合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纳米金,固定癌胚抗原抗体于金电极上,成功建立了用于检测人血清中CEA含量的电化学发光(ECL)免疫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可在浓度为0.1-50ng·mL-1的线性范围内稳定监测人血清中CEA的含量,检测限为0.05ng·mL-1.将该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应用于健康志愿者的血清中进行CEA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2%,平均回收率为97.2-102.9%,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 标签: 癌胚抗原 纳米银 电化学发光 免疫传感器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然后从临床检验和兽医学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进行了新进展研究,希望对有关人士有所帮助。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临床检验 兽医学
  • 简介:摘要: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是将高灵敏度的电化学发光和高特异性的免疫反应相结合的一种交叉学科研究的成果。电化学发光主要应用在免疫系统、生物等方面的研究,而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在临床领域中有较明显的成果。因此,本文将从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两个方面,对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尤其在医学方面能够有更多突破,实现在更多领域中的应用。

  • 标签: 电化学发光 免疫传感器 研究 应用现状
  • 简介:摘要免疫的质量控制有两个要点,一个是洗涤是否充分,另一个就是反应是否充分。国内免疫的传统反应方法是恒温水箱或孵箱37℃温育,由于化学发光和荧光免疫检验项目的引进而带来另一种反应方法,即室温低速振荡1。室温低速振荡如果能代替恒温水箱或孵箱温育,将使反应条件相对更简便、更易控制,更便于实验室间的结果比对和相互认可。

  • 标签: 酶联免疫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传统的洗板方法和市场目前通行的洗板方法的优劣,观察两种方法哪种对免疫的质量控制更加精确。方法在免疫质量控制中,出现了很多没有与反应中抗原抗体相结合的物质和在反应过程中与载体非特异性结合的物质。为了除去反应中的这些物质,在反应的质量控制中通常采用洗涤的方法。结果免疫的质量控制需要经过加样、孵育、洗涤、显色、比色五个步骤,在实际临床应用中,若反应的质量控制不好,可能会引起医疗事故,甚至会引发医疗纠纷。结论在实验室洗涤操作过程中,需要保证各孔中的洗涤剂都被完全充分吸干,必要时需要人工扣板。最后一次洗涤一定要保证彻底清洁,否则会导致空白值,影响免疫质量控制的精确性。

  • 标签: 酶联免疫 质量控制 洗涤方法
  • 简介:文章综述了纳米催化化学发光传感器的研究,主要包括乙醇传感器、胺传感器、硫化氢和醛类传感器以及糖类传感器,引用文献11篇。

  • 标签: 纳米材料 催化化学发光 传感器 评述
  • 简介:摘要环境污染物种类多且面广,在进行环境监测时需要选择合理的方法很重要。化学发光分析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了广泛应用,面对新时期环境监测的需求,化学发光分析也不断改进,如样品分离处理技术和化学发光分析的结合、化学发光分析与传感器技术、毛细管电泳技术的结合等。本文主要对化学发光分析在环境监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参考。?

  • 标签: 化学发光分析法 环境监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在国内建立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的电化学发光检测,并初步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胰岛素原采用磺基吡啶钌衍生物(Sulfo-tag)和生物素标记后,与血清IAA孵育结合。Meso Scale Discovery(MSD)链霉亲和素电化学发光平板捕获标记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后,采用MSD电化学发光仪进行检测,以IAA指数≥0.005作为阳性阈值。通过优化检测条件后,采用微量平板放射免疫比较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和一致性。选取2016至2018年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门诊或住院的新诊断1型糖尿病(T1DM)患者(55例)及其一级亲属(216名),以及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413名)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样本,初步评价电化学发光检测IAA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优化条件包括:(1)生物素标记的胰岛素原和磺基吡啶钌衍生物标记的胰岛素原的最适浓度均为800 ng/ml;(2)酸化血清的方式为水浴30℃静置孵育45 min;(3)在反应体系中先加入35 μl稀释后的抗原,再加入15 μl Tris-HCl缓冲液,然后与酸化血清混匀孵育过夜能获得更高的信噪比(S/N)。电化学发光间隔3个月重复检测22例样本,IAA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阴/阳性判定完全一致;与微量平板放射免疫检测IAA的一致率为93.7%(119/127)(Kappa值为0.858),指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49,P<0.001)。电化学发光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4(95%CI:0.669~0.858)。电化学发光检测T1DM患者IAA的阳性率为52.73%(29/55),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76%(2/263)(P<0.001);检测T1DM一级亲属组的阳性率为0.93%(2/216),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4)。结论电化学发光检测IAA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操作简便无放射污染,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尿病,1型 胰岛素自身抗体 电化学发光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核酸检测与免疫检测在血液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献血的自愿者620例作为血液样本提供者,采集620例血液样本提供者的血液样本两份,一份为5ml,一份为7ml,分别将其放置在5ml和7ml的真空抗凝管中。其中5ml的血液样本在3h内给予血浆分离,然后进行核酸检测;其中7ml的血液样本在24h内给予血浆分离,然后进行免疫检测。结果核酸检测对血液中HBV检测的阳性率为2.74%,显著高于免疫检测的1.2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酸检测对血液中HCV检测的阳性率为1.77%,与免疫检测的1.61%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检测对血液中HIV检测的阳性率为1.77%,显著高于核酸检测的0.4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际的输血过程中,需重视核酸检测与免疫检测的联合应用,才能够显著提高血液病毒的检测准确率,从而减少输血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用血安全。

  • 标签: 核酸检测 酶联免疫检测 血液病毒检测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唐维 梁慧迎 袁娇 超晨 黄干 周智广 杨琳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0年第24期
  • 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 中南大学糖尿病免疫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长沙 410011(现在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代谢内分泌科,怀化 418000)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 中南大学糖尿病免疫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长沙 41001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斑点(ELISPOT)加速树突状细胞成熟的预孵育(acDCs)和直接检测检测1型糖尿病(T1DM)患者外周血中胰岛全长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的优劣。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就诊的T1DM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28.5±9.4)岁,病程6.0(2.8~8.3)个月;另纳入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12名;ELISPOT-acDCs和直接检测检测3种胰岛抗原谷氨酸脱羧酶65(GAD65)、C肽、胰岛素(INS)特异性干扰素-γ(IFN-γ)分泌性CD4+ T细胞反应的斑点数,比较不同检测方法下各种胰岛抗原及联合3种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的阳性比例。结果ELISPOT-acDCs检测T1DM患者GAD65特异性IFN-γ分泌性CD4+ T细胞反应的阳性比例为1/16,INS反应阳性比例为6/16,C肽反应阳性比例为4/16,其中INS反应阳性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12(P=0.024);联合3种抗原的T细胞阳性比例为9/1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12(P=0.016)。ELISPOT直接法检测GAD65特异性T细胞反应阳性比例为2/16,INS反应阳性比例为1/16,C肽反应阳性比例7/16,其中C肽反应阳性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1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8)。联合3种抗原检测T细胞反应阳性比例8/16,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12(P=0.039);与直接法比较,仅acDCs检测下的INS特异性T细胞反应阳性比例较高(P=0.041);两种方法在余各抗原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种全长胰岛抗原ELISPOT-acDCs及直接法检测胰岛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均可为T1DM患者提供细胞免疫学分型诊断价值;ELISPOT-acDCs检测INS特异性T细胞反应的灵敏度优于ELISPOT直接检测

  • 标签: 糖尿病,1型 酶联免疫斑点检测 T细胞 诊断
  • 简介:将核酸识体分子识别模式与纳米金催化发光特性相结合,建立了一种简单、灵敏测定K^+的新方法。该方法测定K+的线性范围为7.4×10^-8~7.4×10^-5mol/L,其检出限为2.9×10^8mol/L。并对浓度为5.6×10^-7mol/L的K^+重复测定6次,相对标准偏差为3.6%。同时,考察了K’的适配体对K^+结合的特异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K^+的测定具有很好的选择性。

  • 标签: 化学发光 核酸识体 纳米金 K+
  • 简介:以豆粕为原料,对蛋白水解植物蛋白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在解反应中,各因素对解作用的影响大小顺序是:解时间>pH值>用量>解温度。解反应的最适作用条件为:温度45℃、pH5.0和用量3000u/g。豆粕的水解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45℃、pH5.0和3000u/g的条件下,水解豆粕8h,水解产物的氮收率和水解度分别55.46%和43.04%,在同样条件下,水解油菜饼,水解产物氮收率和水解度分别秋57.59%和44.65%。

  • 标签: 酶法水解 植物蛋白 豆粕 蛋白酶 水解反应
  • 简介:将恒电流外电解Mn(II)产生Mn(Ⅲ)与流动注射化学发光结合,基于盐酸氯丙嗪可被Mn(Ⅲ)氧化产生化学发光发光强度与其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从而建立了测定盐酸氯丙嗪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该在盐酸氯丙嗪的浓度为3×10-7~1×10-4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9×10-8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6%(n=11,1×10-6g/ml)。该具有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等特点。成功地应用于片剂中盐酸氯丙嗪的测定。

  • 标签: 外电解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 盐酸氯丙嗪 Mn(Ⅲ)
  • 简介:[目的]减少不同仪器间与运动员机能状态诊断相关的指标间的差异,保证实验室内不同检测系统间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为科研实验人员对运动员机能状态的监控和纵向跟踪研究提供准确数据,通过案例应用使实验人员能够合理正确运用Bland-Altman分析解决一致性评价问题。[方法]分别使用ACCESS1和ACCESS2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随机选择的77例男性和60例女性的血清检测睾酮值,138例血清检测皮质醇值。使用Medcalc16.4.3医学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作出BA图和获得计算结果。参照临床实验室TEA可接受范围来确定检测结果一致性。[结果]两种机器测量女性睾酮结果数据行为良好,但在B-A分析中的一致性区间的上下限值不满足临床要求,两台仪器检测女性睾酮值不具有一致性;两台机器测量其余项目数据行为不良,不适宜应用Bland-Altman进行一致性评价。[结论]Bland-Altman分析在实际应用中对数据情况还存在诸多要求,评价方法自身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还有待完善,专业领域使用该方法来进行一致性评价还需慎重。

  • 标签: 运动人体科学 一致性 Bland-Altman分析 数据行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