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地方文献是关于一个地方的有关资料,它量大面宽,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只有对其进行耐心细致地去“征”、去“访”、去“求”以获得诸方面的资料,然后再予认真细致的考证与整理,确定其价值。因此切实做好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无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 标签: 地方文献 收集 整理 价值利用
  • 简介:刘向刘歆是西汉后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及文献学家,进行了近二十年文献整理工作,其中包括当时所有音乐类文献整理。他们整理了先秦留存的以及西汉新兴的音乐文献,进行汇总、校勘、撰写《叙录》等一系列工作,最后,将整理好的音乐文献分类,将其归属于不同的学术系统中,同时做好排序、汇总的工作。这涉及到对每类文献来源、流变、性质、重要作品做评价,透露了刘氏父子对于音乐文献整理的指导思想。

  • 标签: 西汉 刘向刘歆 音乐文献
  • 简介:民国时期是骈文研究走上现代转换的时代。本子课题所说“骈文研究论著”主要出现在民国以后。这是中国现代学术史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中国文化转型的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许多文人投身于传统文化的守护中,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对骈文研究论著文献整理,可以为中国现代文化转型提供学术史的完整学术档案基础文献

  • 标签: 民国时期 研究文献 骈文 中国现代学术史 整理 中国传统文化
  • 简介:骈文是中文写作的一种文体,也是散文创作一种主要体裁。自古及今,骈文一直是通用的写作文体,文学史上骈体散文创作成果丰硕,占有重要地位。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讲中国文学的特征,举出两个方面,一个是注重现实题材,一个是重视语言运用(大意如此)。这是一位外国行家作的相当到位的观察。

  • 标签: 文献整理 骈文 期待 意义 散文创作 写作文体
  • 简介:简介马端临及其《文献通考·经籍考》,先对《文献通考》及其《经籍考》的古籍刻本及影印本的情况进行梳理,后对今人点校整理本的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其历经《经籍考》单行本(1985)、“传世藏书”中的《文献通考》横排简体点校本(1996)及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竖排繁体点校本(2011)三个阶段.《文献通考》及其《经籍考》从产生并为书目所著录直到最终在官修书目中确立地位,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目前学界对《经籍考》的学术价值及其与历代书目之关系的研究还有待提高.

  • 标签: 《文献通考·经籍考》 马端临 辑录体
  • 简介:骈文是最具中国古典文学特色的一种文章体类,它代表了汉语言遣词造句和对偶声律追求的极致,以学为文,文与学统一,充分展示了方块字本身的特色和固有的魅力。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中甚至说“俪文、律诗为诸夏所独有,今与外域文学竞长,惟资斯体”。然而,因为文体本身形式的限制和现实政治、机械历史观等因素的制约,建国以后至新时期,骈文研究成果为数不多,

  • 标签: 文献整理 骈文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文论 文学特色 中国古典
  • 简介:在当前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骈文研究逐渐不再是冷门,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新的学术研究增长点,日益走向繁荣。但骈文学界对骈文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对骈文理论、骈文发展通史、骈文断代史以及部分作家作品上,对骈文文献系统专门的整理和研究还不充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标签: 骈文理论 文献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学术研究 作家作品 文献系统
  • 简介:巴金小说《春梦》(残稿)在本刊2010年第2期刊出后,引起学术界关注。以此为契机,本刊与巴金研究会、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17日联合召开巴金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座谈会,陈思和、陈子善、李辉、贺圣遂、李存光、罗岗等出席。

  • 标签: 巴金小说 文献整理 座谈会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年 《春梦》
  • 简介:对长征文献资料的内涵、特点、分类进行了解读,阐释了红军长征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的意义。以遵义师范学院为例,探讨了红军长征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的实践。

  • 标签: 红军 长征 文献资料 收集整理
  • 简介:文献集邮”是近年来才被提倡和确认的一种集邮方式,或者说是一个新的集邮门类。以集邮报刊、集邮图书为主体的集邮文献,是集邮者学习集邮知识、提高邮识水平,提高文化素养和理论修养的重要来源。每个集邮者都收藏有一些集邮文献,并利用这些集邮文献来增加自己各方面的集邮素养。

  • 标签: 集邮报刊 集邮文献 评审规则 整理 收集 文化素养
  • 简介:教育科学研究选题至关重要,必须遵循价值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等原则。选题是一个反复思考、不断修正和完善过程,主要包括明确领域、分析背景、界定范围和转换问题等步骤。为把模糊、空泛和笼统的研究领域转化为清晰、具体和集中的问题,还需运用类比思维、对立思维、转换思维和解剖思维等策略。研究者只有把握这些规则,才能增强选题的针对性、价值性和新颖性。

  • 标签: 教育科学研究 选题界说 选题原则 选题过程 思维策略
  • 简介:摘要:在古淮安府、淮扬道的地域上,大运河、淮河等水系把中国南北从地理、文化上汇聚起来。淮安地处交通便利之处,城市繁荣,同时,淮安也常受黄、淮洪水肆虐泛滥成灾的影响。特殊的地域人文造就了淮安地区名医辈出,延绵不断,形成著名的医学团体。自古及今,淮安医学不断发展,不断更新,被社会各界不断接受、认可,形成响亮的医学品牌。但是相关研究文献分散,缺乏归类,通过收集与整理,淮安(阴)地区传统医学文献可以整理为方志文献、档案报刊、专著、论文等形式。这些地方文献可为淮(安)阴地区医学文化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淮安医学   传统医学   文献整理  
  • 简介:1950年至2005年的50多年来,大陆学者在海内外至少新出了苟学专著101部。不过,有学术价值的不超过31部。1990年代至2005年大陆萄学专题博士学位论文至少有25篇。1999-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至少有46篇。1950-2005年中国大陆发表的苟学研究专题论文至少有1177篇。其中包遵信、王杰、郭志坤、刘周堂、廖名春、杨太辛、方尔加、李中生、惠吉星、韩德民、王天海、张涅、张奇伟等人苟学论文多而自成系列,值得重视。论文从文献整理研究的角度,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陆苟学研究的概况作了综述。认为这50年来大陆尽管出版了40多部《荀子》的注释、注译著作,但仍没有一部能与王先谦《荀子集解》比肩的注本。今天,深入研究《荀子》,我们迫切需要一部全面超过《荀子集解》的《荀子》新注。

  • 标签: 荀子研究 文献整理 赵文化
  • 简介:古籍文献《五十二病方》是具有很大研究价值的医学方剂类出土文献,在对其整理中,发现其中有两个词汇“翟翟”、“寻寻”的语意无解释,本文对此作尝试的探讨。参考文献2。

  • 标签: 古籍文献 《五十二病方》 词汇 语意
  • 简介:龙母信仰在西江流域十分盛行,整理与研究西江流域龙母信仰文献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龙母信仰文献还处在一种零散和缺失的状态,缺乏系统整理与研究。为了方便文献整理和深入研究,可将西江流域龙母信仰文献分为空间场所、祭祀、文学产品、习俗等几个方面,构建文化学、宗教学、人文地理学、建筑学、民俗学、中国文学、考古学等跨学科资源体系。

  • 标签: 龙母信仰 文献整理 西江流域
  • 简介:文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的文学其源头是非常远的。早在西周之初就有诗歌流传,《诗经》作为一部西周至春秋时代的诗歌总集,规模之大,保存之完整,在世界上是罕见的。由于儒家重视诗教,所以它被尊为经。战国时代出现了楚辞,汉代续有作者,东汉王逸辑成《楚辞》,成为古代与《诗经》后先媲美的两大文学著作。汉代出现了由

  • 标签: 中国古代 重要组成部分 整理 诗歌发展 楚辞 古代文献
  • 简介:金秋八月,呼伦贝尔万物丰茂,风光秀美,大草原以最妩媚的姿态迎接四方宾朋。刚刚结束的中俄蒙'万里茶道'文献整理研讨会,开启了三国间'万里茶道'文化交流新的篇章。2017年8月26日,由呼伦贝尔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中华文化促进会呼伦贝尔分会主办.

  • 标签: 文献整理 万里茶道 图书馆馆长 研讨会
  • 简介:就地方文献类新善本的概念、地方文献类新善本保护工作的现实意义、界定标准、黑龙江省图书馆新善本保护工作的实践等方面展开初步探讨,以期引起图书馆界对地方文献版本价值的关注。在实际工作中确立新善本意识,更加重视地方文献类新善本的普查,以便有针对性开展保护与研究利用工作,唤起社会对新善本的关注和重视,象珍视古籍一样珍视新善本。

  • 标签: 黑龙江省图书馆 新善本 地方文献 版本
  • 简介:"tangri"崇拜在阿尔泰语系诸部落、民族的原始崇拜观念中普遍存在,是古代漠北游牧民族共同的精神信仰。以古代突厥汗国和漠北回鹘汗国时期主要的七件碑铭文献为基础材料,运用文献学的理论和方法,检索出古代突厥人和回鹘人关于"tangri"崇拜的信息,再以碑铭篆刻年代为依据,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分析,进而探讨古代突厥人和回鹘人关于"tangri"信仰的发展规律。

  • 标签: 古代突厥文碑铭 tangri 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