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球囊肺动脉成形术(BPA)治疗慢性血栓栓塞肺动脉高压(CTEPH)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2月至2019年9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住院的CTEPH患者,所有患者经多学科讨论确定无法行肺动脉内膜剥脱术(PEA),具有BPA手术指征。BPA术前评估6 min步行距离(6MWD)、检测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行右心导管检查获得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平均肺动脉压(mPAP)、心指数和肺血管阻力(PVR),将BPA治疗前与最后一次BPA时各项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行BPA治疗的CTEPH患者25例,共行67例次BPA治疗,其中男10例(40.0%),女15例(60.0%),年龄(57.8±7.1)岁,诊断CTEPH到BPA治疗间隔时间20.0(9.0,48.5)个月,共治疗肺动脉302支,18例患者BPA≥2次,术后随访时间5.0(3.5,8.3)个月,术后6MWD、心指数、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均显著改善[(425±74)比(345±109)m、(1.99±0.45)比(1.62±0.35)L·min-1·m-2、(68.1±6.5)%比(61.2±6.3)%](均P<0.05),术后血浆NT-proBNP、mPAP、PVR均显著低于术前[259(93,739)比806(148,2 159)ng/L、(40.6±8.3)比(47.3±10.7)mmHg(1 mmHg=0.133 kPa)、(11.9±4.9)比(17.2±6.5)WU(1 WU=80 dyn·s·cm-5)](均P<0.05)。咯血5例次(7.5%),再灌注肺水肿(RPE)2例次(1.5%);1例因RPE需无创呼吸机治疗,1例围手术期因咯血加重右心衰竭导致死亡。结论BPA能显著改善不能行PEA的CTEPH患者的运动耐量和血流动力学参数,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有效。

  • 标签: 肺血栓栓塞症 肺动脉高压 球囊肺动脉成形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血栓栓塞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CT肺血管造影(CTPA)的特征。方法对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完成CTPA并确诊的CTEPH患者的临床资料、CTPA影像学直接和间接征象进行总结,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CTEPH患者CTPA影像学特征,并根据血栓起始部位分为近段病变组和远端病变组,比较不同部位病变患者之间的影像学征象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纳入135例CTEPH患者,CTPA显示血栓病变分布上,133例(98.5%)为双肺分布,血栓起始部位分级以Ⅰ、Ⅱ和Ⅲ级为主,Ⅳ级病变仅8例(7.3%),无0级病变。CTEPH患者慢性血栓在CTPA上最常见的直接征象为血管闭塞(134例,99.3%),其次是偏心附壁充盈缺损(111例,88.2%)、蹼样征(80例,59.3%)、血管狭窄/纤细(41例,30.4%)。近段病变与远端病变组患者比较,偏心附壁充盈缺损、血管壁不规则更常见于近端病变者,而血管狭窄/纤细更常见于远端病变组患者(P值均<0.05)。肺实质与胸膜腔继发改变在CTPA上最常见的征象为马赛克征(104例,77.0%),其次是肺梗死灶(79例,58.5%),肺梗死的表现形式包括胸膜下斑片状实变密度影(35/79,44.3%),其次为索条影(23/79,29.1%),斑片状实变密度影与索条影并存(13/79,16.5%)。心脏与大血管异常的最常见CTPA征象为肺动脉增宽(132例,97.8%)和右心室肥大(130例,96.3%),其他包括下腔静脉造影剂逆流(70例,51.9%)、支气管动脉扩张(68例,50.3%)。所有继发征象在近段病变与远端病变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CTEPH患者CTPA最常见直接征象为血管闭塞、附壁充盈缺损及蹼样征,常见间接征象包括肺内马赛克征、肺梗死灶、右心室肥大、肺动脉扩张、体循环动脉扩张等,而附壁充盈缺损更常见于近端病变患者。

  • 标签: 高血压,肺性 肺栓塞 影像学 CT肺血管造影 回顾性病例分析
  • 简介:摘要:研究应用CT肺动脉造影对诊断肺栓塞的临床价值,提高检出率来降低肺栓塞的误诊。采取实验研究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肺栓塞患者30例,30例病例均进行常规CT平扫和CT肺动脉造影扫描,观察对比肺动脉分支的检出率以及狭窄情况,血栓的部位和形态。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进行对比,CT肺动脉造影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平扫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肺动脉造影可以对患者的栓子形态和栓塞范围进行确定,并且便捷、快速、准确性高。

  • 标签: 肺栓塞 CT肺动脉造影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讨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40例患者的螺旋CT征象进行分析,观察栓塞的分布类型及各级肺动脉的显示率和图像质量。结果本次研究所选取的40例患者,共累计200支肺动脉,其中左右肺亚段肺动脉40支,左右肺段动脉70支,左右肺叶动脉44支,左右肺动脉35支,肺动脉主干11支;40例患者中中心型5例,周围型17例,混合型18例。结论螺旋CT扫描能够清晰显示栓子的形态和范围,而且对患者造成的损伤比较小,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螺旋CT 肺动脉栓塞 诊断
  • 作者: 王欣 李宗儒 施举红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北京 100730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北京 100044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本例为白塞综合征肺血管受累、肺动脉瘤样病变,合并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患者以肺栓塞症状起病,抗凝治疗过程中,在药物未过量情况下仍出现咯血症状。经全面筛查后确诊白塞综合征,并于随访40 d后检出肺动脉瘤。提示肺栓塞患者在抗凝过程中出现咯血,若除外抗凝药物过量,应考虑系统性疾病的可能并仔细排查。临床怀疑肺血管炎的患者,虽未在初诊时发现血管受累表现,但仍需在病程过程中保持动态检测以避免漏诊。

  • 标签: 白塞综合征 血管炎 肺动脉瘤 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共25例经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确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经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发现,累及肺动脉干2支,累及肺左动脉12支,累及肺右动脉13支,累及肺叶动脉66支,累及段动脉98支。结论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较高,且具有操作简单、无创、成像快速、成本低等优势,患者接受能力较强,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肺血管造影 肺动脉栓塞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CT血管成像(CTA)在检测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BPF)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同期行改良式CTA和DSA检查的246例咯血患者,CT采用Toshiba Aquilion one 320排640层螺旋CT机,所有改良式CTA图像由两名放射科主治以上医师盲式阅读。以DSA结果为金标准,计算改良式CTA诊断BPF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两者检查一致性。结果DSA检出186例阳性,60阴性;改良式CTA检出160例阳性,86例阴性。改良式CTA诊断BPF的灵敏度为85.5%(159/186),特异度为98.3%(59/60),准确度为88.6%(218/246),与DSA检查结果一致性高(kappa=0.73, P<0.01)。结论改良式CTA诊断BPF具有高特异性,可作为疑似BPF患者无创性筛查的首选方法。

  • 标签: 支气管动脉 肺动脉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急性栓塞是指由栓子急性阻塞肺脏动脉系统引起了肺循环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常见有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急性栓塞患者的综合治疗需要临床诊疗及护理的共同参与。护理人员在对急性栓塞病人进行护理前,首先需要了解此疾病的预后转归,在询问患者病史时要着重了解病人所有基础疾病情况,主要在溶栓抗凝前后、生命体征监测、心理方面、出院后等进行适当的专业护理,对于改善病人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8例大咯血或反复咯血的患者用明胶海绵或真丝线栓塞支气管动脉。18例患者中,支气管扩张8例,肺血管畸形3例,肺结核5例,肺癌2例。先行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造影,确定出血血管后,均明胶海绵颗粒或真丝线段栓塞,直到支气管动脉闭塞为至。结果即刻止血15例,其术后咯血消失;3例咯血有所缓解,经内科治疗后咯血停止。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是治疗大咯血的有效方法,止血快,效果好。

  • 标签: 大咯血 支气管动脉栓塞 介入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是指由多种异源性疾病(病因)和不同发病机制所致肺血管结构或功能改变,引起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升高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继而发展成右心衰竭甚至死亡。近年来PH领域诊断及治疗策略不断更新,国内外在不同领域发表了PH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为更好指导我国医师的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工作委员会基于当前的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了《中国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版)》。本指南系统评价了国内外近年来发表的PH领域系列指南和相关循证医学研究证据,增加了基于国人循证医学研究的数据,旨在进一步规范我国PH的诊断与治疗。

  • 标签: 指南 肺动脉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医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患者。结论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患者术后顺利康复。

  • 标签: 子宫肌瘤 子宫动脉栓塞术 护理
  • 作者: 王婷 邢越 李想 王健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2年第38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1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广东省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 510120
  • 简介:摘要肺动脉高压(PH)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肺血管增厚、重构,进而导致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特点是肺循环阻力增大和肺动脉压力升高,可导致右心衰竭而死亡。儿童PH因特有的发育或产妇相关因素的病因或诱因,以及因儿童自身药物代谢能力的差异,其PH靶向药物的用量和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与成人不尽相同,而近年越来越多临床循证研究开始关注儿童PH的靶向药物治疗,本文从前列环素类似物和前列环素受体激动剂、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磷酸二酯酶5型抑制剂、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激动剂4种主要的靶向药物类别对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儿童 肺动脉高压 靶向药物
  • 作者: 熊长明 翟振国 王辰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0年第22期
  • 机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肺血管病诊治中心,北京 100037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29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2018年第六届世界肺动脉高压大会上专家提出了修改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广泛争议。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国内专家也有困惑。本文详细解析了肺动脉高压的定义、诊断标准的变迁、修改诊断标准的必要性及其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应对修改肺动脉高压诊断标准的一些建议。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诊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