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张秀玲

张秀玲

炎陵县中医院湖南株洲412500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子宫肌瘤患者60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时,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时,采用子宫动脉栓塞的方式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除综合评分与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差异外,其他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方法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比较明显,减少患者术中的损伤,创伤性小,安全性较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子宫肌瘤;子宫动脉栓塞;手术治疗

子宫肌瘤是妇科临床上常见病之一,属于良性肿瘤[1],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月经量过多、尿频、便秘、下腹坠胀、腰部疼痛等,如果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可导致患者不孕[2],给患者增加较大的烦恼。本文选取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子宫肌瘤30例,临床治疗时采用子宫动脉栓塞的方式,取得了颇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们选取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子宫肌瘤患者60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其中:年龄在24—49岁,平均年龄为(31.2.5±3.2)岁;临床症状表现:经期延长患者15例;周期缩短患者18例;月经过多患者27例;超声检查结果提示:黏膜下肌瘤11例;子宫肌壁间的肌瘤14例;浆膜下肌瘤11例;单发肌瘤16例;多发肌瘤8例。两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实验,并同院方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因为两组患者是双盲随机抽取,所以无论年龄、疾病类型、病情等方面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相关数据与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患者手术时,采用全麻的麻醉方式,行下腹纵切口,长度在6—8cm,将子宫提出,在肌瘤的瘤体部位作梭形或者是纵形切口,切除病灶,使用吸收线穿透内膜,采用间断缝合的方法对浆肌层进行缝合,封闭腔隙,缝合并整形子宫,切口关闭。观察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方式治疗。

1.3评价指标

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生活质量调查表,对患者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此项调查表共有11个项目,每项由5个级别组成:没有;偶尔;中度;严重;很严重,分值为5—1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与资料的分析,将均数±标准差做为计量资料表示方法,进行t检验,以P<0.05作为标准来判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对照组除性生活评分与治疗前无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外。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他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治疗后除综合评分同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均(P>0.05),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表

3讨论

子宫动脉栓塞在临床上是对子宫肌瘤治疗的一种新方法: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的介入治疗的准备,通过右侧的股动脉进行穿刺插管,选择4F的导管,向其注入造影剂后进行血管造影,确定子宫动脉开口的位置以及肌瘤部位,如果需要时,可在4F的导管内置入微导管[3],观察子宫动脉及肌瘤的供血状况后,注入碘化油与平阳毒素混合的乳剂,同时可用明胶海绵的胶条进行栓塞,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确定其使用剂量,确保能够阻断子宫的动脉血流,使用相同的方法,对子宫动脉另一侧进行侧插栓塞,结束后,将导管拔出,对穿刺点采用压迫止血后包扎[4]。在术后三天内,要及时处置患者出现的症状,同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此种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除综合症状同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外,其他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提示,栓塞治疗同手术治疗有相同的治疗效果,均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栓塞治疗期间患者易出现呕吐、发热、阴道流血、腹痛等副作用,但副作用中发生在栓塞术后的15天以内,大部分症状不需要处置,会自行消失,所以对患者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没有明显的影响。子宫动脉栓塞同手术治疗相比,更能够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5],但本次实验结果只显示了6个月后的效果情况,更远期的效果需要进一步的追踪随访。

参考文献

[1]吴群英,谭洁,黄祥忠,张晨霞.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26):1907—1908.

[2]王丹波,郭翠珊.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切口感染的防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06):843—844.

[3]贺淑珍.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2,(22):519—520.

[4]邹燕红,任家武.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副反应及并发症研究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0,(13):391—392.

[5]张秀军,陈连萍,汪绍娟,赵振增,田荣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及其疗效的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16):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