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急性脑梗塞康复护理中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5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研究组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分级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30d后的康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Fugl-Meyer评分、NIHSS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康复护理中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课改与立德树人背景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通过创新学生评价方式,将学生的操行评定与道德与法治的内容相结合,优化设计与应用学生评定量表,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与德行全面发展。根据实际教学经验,通过问卷调查本校师生和研究多篇文献,明确过去学生评价中存在不少问题,结合学科中涉及的思想品格、道德观念、行为习惯等内容,与学生的日常操行相结合,设计学生评价流程、评价量表、成长记录档案,并应用在实际的学生评价中,以此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作出评定,及时纠正学生不良思想以及不良行为,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成长,使之树立正确价值观念与行为习惯。

  • 标签: 小学道德与法治 评定量表 评价流程 学生操行 实施方式
  • 简介:一、问题提出自信心是个性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它是个体在活动中,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并力求将其实现的心理品质。幼儿期是形成个性雏形的关键时期。从小培养孩子相信自己力量的心理品质,无论对个体身心健康发展,还是对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来说,都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使幼儿园教师和广大家长有目的地培养幼儿自信心,塑造其良好的个性心理,我们编制幼儿日常行为自信心评定量表,以便科学地衡量幼儿自信

  • 标签: 评定量表 个性心理 心理品质 行为表现 相信自己 项目性质
  • 简介:成就需要是指完成某种困难的任务或超过别人从而突出自己的需要。幼儿也有成就需要,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完成一些富有挑战性的任务,都希望在某方面超过同伴,渴望能被老师和同伴肯定。调查显示,幼儿喜欢某项教育活动,

  • 标签: 成就需要 心理卫生 幼儿 教育活动 挑战性 同伴
  • 简介:现代健康观认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即不仅是指一种健全的生理状态,更是一种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全的心理状态。身和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是人的健康的两翼,心理卫生与生理卫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的重要性.心理

  • 标签: 心理卫生教育 师范院校 心理健康水平 政治思想工作 心理卫生课 心理卫生问题
  • 简介:摘要:当代学生共同面临的着一个社会越来越多元化所带来的新竞争形势和社会挑战,要真正想发展并成为新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不仅自己要具备系统的学科知识、良好完整的认知能力结构,而且更要先有一个健康向上的思想心理素质。小学生往往正身处于活泼好动期,性格表现上容易变化无常,学习心理意志上容易好强受挫等一系列问题。随着现在社会结构的逐渐复杂化和教育多元化,小学生问题比较多,上课学习也较马虎不认真听课等存在诸多学习问题的;目前多数的孩子还都是属于独生子女,心理方面承受的能力也差,挫折意识并不特别强。如果父母在学习现阶段都没有给予指引,可能会最终导致小学生在某些心理方面存在的某些疾病,影响整个学生未来的心理健康及发展。

  • 标签: 小学 心理健康 心理素质
  • 简介:在传统观念中,卫生保健只局限在身体生理方面。随着人体科学的发展,现在国内外医疗卫生部门对于卫生保健赋予了新的含义,它不仅包括身体生理卫生,而且也包括心理卫生。把身体的生理卫生保健与人的心理卫生保健看作是人的卫生保健的统一体。一、为什么要重视儿童心理卫生保健呢?1、儿童的心理卫生可以促进儿童的身体健康。一个人出生之后直到老死,不仅存在着生理卫生,预防生理疾病的问题,同样也存在心理卫生,预防心理疾病的问题。人们知道,当人体遭受病菌侵袭时或人体生理功能紊乱时会出现生理方面的疾病,人的心理如果受到了外界强烈的不良刺激或心理内部产生激

  • 标签: 心理卫生问题 心理卫生保健 心理疾病 少年儿童 生理疾病 生理卫生
  • 简介:一、前言体育教育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为直接目的。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表明,只有健全的心理寓于健壮的身体之中,才能称为健康者。体育教育观念已经历了从生物体育教育观到生物—心理—社会体育教育观的转变,随着对此观念转变的深入研究发现,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仅仅具有发达的体育和智能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还必须具有完善的个性,优良的品质,因此,以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为重要宗旨的体育教育也就必定兼有“健身”和

  • 标签: 体育教育 社会适应能力 卫生指导 当代社会发展 目标定向 课堂心理气氛
  • 简介:尽管当前教育界人士对教育惩戒的看法不尽相同,但是教育惩戒作为一种正面的教育方式依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本文从学校心理卫生学的角度,以理论为依托,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阐述了教育惩戒实施的必要性,以及在实施教育惩戒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诸如尊重学生、治病救人、针对过失等原则。

  • 标签: 教育惩戒 必要性 原则
  • 简介:比起身体安全问题,心理安全事故带来的后果比较内隐,一是不易发现,二是大家对心理安全事故及其后果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幼儿的心理安全问题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事实上,心理安全事故给幼儿带来的伤害对孩子一生影响深远。本文尝试从心理安全感及其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造成幼儿心理不安全的因素等方面来探讨幼儿的心理安全感及其相关问题。

  • 标签: 幼儿心理健康 心理卫生保健 心理安全感 安全事故 安全问题 孩子
  • 简介:本文陈述了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涵义、目标、优势和特点,探讨了在网络环境下《心理卫生》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阶段,并阐述了网络环境下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网络环境 研究性学习 心理卫生
  • 简介:摘要: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的重要性在个人和社会层面都是不可忽视的。具体而言,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整体福祉和生活质量的基石。健康的心理状态使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拥有积极的情绪状态,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享受更为满意和有意义的生活。

  • 标签: 心理健康 心理卫生 认识
  • 简介: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的“互联网+”模式是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与互联网融合而产生的新型服务模式,旨在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个性化和智能化的心理卫生服务。现阶段我国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存在很多问题,包括: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的覆盖面窄;内容贫乏,形式单一;社区居民对于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的认同感低;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的模式不够完善;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的经费明显不足;等等。“互联网+”模式有望全面促进上述问题的解决。当前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升级为“互联网+”模式面临重要机遇。具体而言,“互联网+”作为国家和地方共同的发展战略提供了政策背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化终端的普及创造了物质条件;现有各种形式的网络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持。与此同时,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升级为“互联网+”模式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对社区居民的心理卫生需求以及在现有条件下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做系统深入的研究,对于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产品的网络化建设,以及对社区心理卫生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等。

  • 标签: 社区心理卫生服务 “互联网+”模式 机遇 挑战
  • 简介: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发生和发展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人所熟悉的,每人都具有的心理现象。伟大导师恩格斯把这种现象称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宇宙间最复杂而又奥妙的现象之一”。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已深入到人类实践的各个领域,已发展成为复杂的具有很多分支的学科。心理卫生是医学心理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它与人们的健康、长寿、疾病、预防与保健有着密切的关系,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成为需要很好地普及开展的一门学科。

  • 标签: 大学生 认识心理 心理卫生 心理治疗 身心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教师心理健康现状2005年,某市曾经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0心理健康量表,对20所中学的740名教师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是教师心理疾病检出率为40.8%。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概率。其中有34%有躯体化表现,如,身体不适,心血管、胃肠道、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的不适,头痛、背痛等。30%左右的教师有强迫症状与焦虑症状,27%的教师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现在很多教师,

  • 标签: 心理健康现状 教师 心理卫生 守护 心灵 心理健康量表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深刻变革,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成为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社会变革背景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表现,并探讨了心理卫生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发现,学业压力、家庭环境、社会竞争等因素共同作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导致一系列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心理卫生教育的创新策略,包括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教育模式、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等。这些创新策略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 标签: 青少年 心理健康问题 社会变革 心理卫生教育 创新策略
  • 简介:[摘要]伴随着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内心精神世界正经历着巨大变革。作为年龄尚小、心智未熟的小学生在时代潮流的裹挟中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出现叛逆性明显、心理脆弱化、过于偏激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复杂的,然而作为教师应该加强主动维护小学生心理卫生健康的意识,寻求教学方法,采取妥当措施处理好同学关系,尊重、培养、教育学生能够和谐友好的相处,携手家长共同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优质环境。

  • 标签: 心理卫生教育 小学生 同学关系
  • 简介:分析总结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心理卫生方向)毕业生就业情况,通过进一步教学改革优化本校精神医学本科专业的培训方案。选取重庆医科大学2006~2011级临床医学(心理卫生方向)学生390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每个年级的2~3名班级联络人,对毕业生就业现状、单位及专业等进行调查。所有资料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所得数值均采用构成比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2006~2011级学生毕业当年就业率及研究生录取率之和平均为93.33%,且截止到2017年,2006级、2007级的就业率已达100.00%。总体就业率较高,待业率较低,仅为6.67%。2006~2011级心理卫生专业毕业生中,仅16.36%选择在精神科工作,且女性多于男性,而其他学生中30.25%选择内科,11.11%选择外科。应届毕业研究生录取率平均为33.59%,女性也明显多于男性。从事精神科的毕业生中,超过一半(52.83%)在大学附属医院及三级医院的精神科、睡眠医学科及心身医学科工作。心理卫生方向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但从事精神科的仍偏低。在未来精神医学专业培养过程中应通过提高学生对精神科的热爱和职业荣誉感,提高毕业后工作待遇及优化工作环境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培养更多精神医学专业人才。

  • 标签: 临床医学(心理卫生方向) 精神科 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