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以CO为还原剂,进行中试规模的TiO2氯化。在CO和Cl2存在的条件下,对半连续流化床反应中的TiO2氯化过程进行实验分析和模拟。通过测量TiCl4生成量随时间的变化,连续监测氯化过程。系统研究氯化温度、原料粒径和粒度分布、原料量、Cl2和CO流速等操作参数对转化率的影响。逐渐升高氯化温度导致转化率单调上升。随着原料粒度的增大,转化率降低,负载量的增加导致反应转化率下降。提出一个预测反应过程中转化率、粒径分布和气相组分摩尔分数的模型。在不同的操作条件下,模型预测的转化率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 标签: 氯化 TICL4 模拟 粒度分布 转化
  • 简介:为了消除高碳轧辊激光熔覆过程中引发的裂纹,设计了一种微米级的合金化陶瓷粉末,采用CO2激光对冶金轧辊表面实施合金化处理.利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对合金化层的硅微组织和硬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激光输出功率P=2.2KW,扫描速度V=5mm/s,光斑尺寸D=3mm的条件下进行激光合金化,涂层与基体为冶金结合,涂层的显微组织细化,合金化层平均硬度为基材区2.5位以上

  • 标签: 冶金轧辊 激光合金化 工艺参数
  • 简介:分析了涂药的结构工艺特点,并根据市场要求和生产实际进行该注射模设计,该模具总体结构合理,各部分设计要点明确。一次试模成功,塑件质量好。

  • 标签: 涂药器 顺序脱模 注射模
  • 简介:文章介绍了加气混凝土反应釜的防腐蚀方法,对防腐成本进行了核算,分析了复合涂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指出复合涂层的寿命价格比高于油漆涂层,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 标签: 蒸压釜 经济效益 混凝土 建筑材料
  • 简介:本文在分析预压紧钩形工具材料焊接性能的基础上,制定了合理的焊接修复工艺措施,选用适合的焊接材料,实施预压紧钩形工具的焊修。经使用证明该焊修工艺切实可行。

  • 标签: 预压紧钩形工具 焊接修复
  • 简介:本文介绍了目前氰酸酯(CE)树脂的几种改性途径及其反应机理.包括热同性树脂、热塑性树脂、橡胶弹性体、晶须及含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等改性方法.其中主要阐述了环氧(EP)树脂和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改性CE的机理及共聚体系的性能。

  • 标签: 氰酸酯树脂 热同性树脂 热塑性树脂 改性 反应机理
  • 简介:根据对反应釜内壁损伤的复膜金相分析,判断釜内壁发生裂纹及沟状损伤的形成原因;由分析出的原因制定出损伤的处理措施及进一步检测意见。从这一问题引谈设备前期管理的重要性。

  • 标签: 反应釜 不锈钢 金相分析 损伤 前期管理
  • 简介:基于湖北理工学院化学反应工程学科教学实践,解析在国内"现代教学"迅猛发展的今天,以何种方式将现代教学应用到反应工程学科中。利用新兴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如慕课、翻转课堂或虚拟仿真软件以及微课程形式丰富该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较好掌握学科知识,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 标签: 反应工程 信息化 现代教学
  • 简介:车辆制动经维修反复拆装后发现拉杆部件的螺杆发生断裂。通过断口宏微观观察、金相和显微硬度检测等方法,并根据金相检查结果进行热模拟试验,确定了45钢制动拉杆螺杆的断裂性质,分析了制动拉杆螺杆断裂失效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制动拉杆螺杆的断裂性质为过载断裂,未进行调质处理导致材料强度低、韧性差,加上在服役过程中可能受到异常的弯曲和冲击载荷复合作用,导致螺母与螺杆的交接处发生断裂。建议严格按照螺杆的热处理工艺规程,提升螺杆的强度和韧性。

  • 标签: 制动器拉杆螺杆 45钢 过载断裂 应力集中 调质处理
  • 简介:通过光学显微和电子显微检测技术相结合,对减速管进行观察与分析。分析结果证实减速管发生早期疲劳断裂的原因是:减速管在固化之前,紧固套边缘部分区域碳布发生弯曲变形,碳布层之间发生分层,部分碳纤维发生断裂,导致固化后该区域层间结合强度不高,导致该区域减速管的刚度、强度、抗疲劳性能均大幅度下降,试验过程中在疲劳载荷的作用下分层缺陷区域发生扩展,减速管发生断裂。

  • 标签: 减速器管 复合材料 弯曲变形 分层 疲劳
  • 简介:SiO2以γ-2CaO·SiO2的形式存在于铝酸钙炉渣中,γ-2CaO·SiO2比β-2CaO·SiO2稳定,但是在氧化铝溶出过程中它仍然可以被碳酸钠溶液分解,并引起二次反应。利用XRD研究铝酸钙炉渣二次反应的程度和机理。结果表明,γ-2CaO·SiO2的分解率随着浸出时间和碳酸钠浓度的增加而上升,主要二次反应产物为水化石榴石和钠硅渣的混合物。溶液中SiO2的浓度随着溶出温度的上升先增加而后降低。XRD分析表明,低温下二次反应的产物是水化石榴石,而高温下水化石榴石则会转变为钠硅渣。

  • 标签: 铝酸钙炉渣 二次反应 氧化铝 浸出
  • 简介:采用反应合成方法制备孔隙度为54.3%的高纯Ti3SiC2多孔材料,并研究其在400~1000°C下空气中的氧化行为。采用热重-差热分析法、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技术、能谱仪、拉曼光谱、BET比表面分析法和孔结构测试等研究Ti3SiC2多孔材料在氧化前后的氧化动力学、物相组成、微观形貌以及孔结构参数演变。结果表明:形成不同晶型TiO2氧化产物是影响Ti3SiC2多孔材料抗氧化性及孔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由于氧化产物体积应力以及热应力的存在,因此,在400~1000°C试验过程中试样表面均出现开裂现象。其中,在400~600°C下形成的锐钛矿型TiO2会导致Ti3SiC2晶粒出现严重开裂,并引发快速氧化以及孔径和透气度的异常减小。600°C以上在氧化过程中主要形成金红石型TiO2,开裂现象得以缓解,但是氧化膜的外延生长大幅降低了Ti3SiC2多孔材料孔隙的连通性。

  • 标签: TI3SIC2 TIO2 多孔材料 反应合成 氧化
  • 简介:对直升机的空气-滑油散热爆裂状态进行研究,确认组件盖板与端板连接焊缝是失效起源。采用荧光、断口、金相检查等方法对失效起源的焊缝进行检查,对失效件的材料、制造、试验记录及结构强度进行了复查。为验证滑油散热结构强度,抽取1套同批次的滑油散热进行爆破试验,加压试验共分为5个阶段,检查气密性,同时检测各端盖的变形量。当加压至3.8MPa时,试验件端盖组件端板处失效,变形量为1.6mm。分析结果表明:试验设备设计不合理,易形成气压冲击是失效的原因。

  • 标签: 滑油散热器 爆裂 失效分析 强度 爆破验证
  • 简介:作为飞机电气控制系统中重要基础元件之一的接触,要求在预定的时限内有百分百的工作可靠,接触的可靠性研究已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针对飞机接触易发生触头熔焊等失效现象,对典型接触展开研究,深入分析接触因长期大负载工作引起触头发生熔焊的机理和失效原因。从产品维护和可修复性的角度,提出基于各接触的实际状态,结合飞机大修,采取打磨、抛光触头的方法,减小触头接触电阻,抑制触头磨损扩大趋势,突破接触修理技术瓶颈。采取针对性的修理,提高了接触工作的可靠性,最大限度地消除了飞机供、配电系统的安全隐患。

  • 标签: 接触器 触头熔焊 可修复性 防范措施 可靠性 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