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某民航班机在飞行途中座舱内发现冒烟微弱闪光,地面检查发现P6板后部有一电缆有燃烧痕迹。通过对受损导线的检查分析,结果表明,两根导线之间产生强烈电弧是引起飞机空中电缆起火的原因。而导致这两根导线之间产生电弧的直接原因则是导线在固定卡子部位出现了严重挤压和磨损。

  • 标签: 电缆 起火 拉弧
  • 简介:针对发动机加力外圈总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多起进油弯管四通座附近裂纹和断裂故障,通过对故障件宏观检查、金相分析、断口观察等理化分析,对材料、焊接质量、断裂特征等做出评估,结合加力外圈总管安装结构特点、发动机加力燃烧室工作特性,进行加力外圈总管断裂分析。结果表明:加力外圈总管安装结构刚性过强,交变温度应力是导致加力外圈总管断裂的主要原因;通过降低加力外圈总管最大应力部位的刚性,可使工作中的交变热应力有效降低。

  • 标签: 加力外圈总管 四通座 断裂 刚性 应力
  • 简介:对TC16钛合金自锁螺母裂纹故障件进行了裂纹断口、金相组织显微硬度分析,并结合自锁螺母的制造工序,对裂纹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自锁螺母的裂纹是在固溶处理后的收口工序过程中产生的。其主要原因是固溶处理中收口端内外表面产生的脆性氧污染层,造成该处塑性严重下降。严格控制固溶处理时的环境气氛或合理调整制造工序可有效预防此类故障

  • 标签: 自锁螺母 固溶处理 脆性氧污染层 预防措施
  • 简介:发动机架圈在大修分解检查中发现耳片与圈体之间的焊缝熔合区存在裂纹,结合架圈的使用条件,通过裂纹分布与形貌分析、断口特征观察、硬度测试、化学成分分析和组织检查等方法,分析了裂纹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架圈裂纹为高周疲劳裂纹;焊接缺陷、零件表层氧化脱碳载荷分布不均匀造成疲劳裂纹集中分布在应力较大的架圈耳片焊接接头熔合区是疲劳裂纹产生的原因。

  • 标签: 发动机 疲劳裂纹 焊接
  • 简介: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突然停车,检查发现低压涡轮转子叶片全部损伤,高压涡轮叶片均齐根折断。通过对高低压涡轮叶片断口特征进行宏观检查分析,确定了首断件及其断裂性质为疲劳断裂;对首断件叶片断口进行显微分析,研究了断裂特征和疲劳扩展情况;断裂的原因为叶片上下缘板总间隙在使用过程中变大,阻尼效果变差,叶片异常振动,离心应力叠加振动应力,致使叶片在工作过程中断裂。

  • 标签: 涡轮叶片 断口分析 首断件 显微分析
  • 简介: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压气机叶片断裂,分解检查后根据损伤情况确定了首断件;通过对首断件断口宏观分析,确定断裂性质为疲劳断裂,起始于进气边一侧;断口显微分析结果表明:叶片断裂系起始于腐蚀损伤的疲劳断裂;漆层分析表明基体腐蚀损伤的原因是断口区漆层破损,在高湿和含盐环境下,腐蚀介质沉积在漆层破损处,叶片在破损处出现晶间腐蚀,萌生裂纹并扩展,直至断裂,漆层破损的原因为外来物打伤;针对故障原因,细化了发动机低压压气机二级转子叶片外场检查方法。

  • 标签: 压气机叶片 首断件 断口 漆层破损 腐蚀
  • 简介:本文对某发动机简体爆破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裂纹形态观察理论分析、动力学仿真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导弹在发射筒内与螺旋导轨多次撞击而产生的冲击载荷作用于导弹发动机筒体,形成的扭转应力波的叠加导致局部应力过大是导弹发动机简体破裂的主要原因。根据故障分析结论,提出了预防和解决该故障的相应可行措施:改发射方案为发射筒内变距螺线起旋,以便从源头降低冲击载荷;在结构主应力反射点上人为制造局部自由端,避免筒壁上的主应力叠加点形成应力峰值叠加;在传力路线上加入内衬材料,从而达到降低应力波强度的目的;采用变截面旋压技术加工发动机壳体,以提高壳体局部强度。

  • 标签: 旋转导弹 冲击 故障分析 扭转应力波
  • 简介:故障叶片断口特征进行了观察与分析,对叶片的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并结合应力测试和疲劳振动试验,对故障叶片的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叶片为高周疲劳断裂,叶背表面的机械擦伤是疲劳裂纹萌生的诱发因素,零阶可调叶片的角度不当是叶片振动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压气机 叶片 高周疲劳 振动
  • 简介:飞机部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连接关系,连接件用于传递载荷和固定部件,一旦发生问题,影响重大。本研究针对在役飞机垂尾与机身对接结构处频发裂纹和紧固件松动故障,按照故障树初步分析影响因素,通过有限元频响函数进一步计算诊断,并针对结构设计、刚度匹配、强制装配对流场中结构振动问题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分析表明:蒙皮局部突起造成气流紊乱加之发动机振动为连接部位裂纹和紧固件松动的直接原因。针对分析结果,通过改进零件结构、加工方式以提高构件疲劳眭能,局部补强以减小后机身局部振动方面完善设计,目前已经过飞行验证,分析过程改善措施合理有效。

  • 标签: 裂纹 故障树 振动 连接结构 紊流
  • 简介:燃油流量调节器是航空发动机主燃油系统的核心部件,为发动机提供动力。本研究提到的燃油流量调节器是通过感受发动机转速、油门杆角度、高压压气机进、出口压力、高压压气机出口温度、涡轮后燃气温度等输入信号调节产品内部可变计量柱塞套筒组件和加速控制器套筒组件的型孔开度,调整高压泵随动活塞两端压力差,从而调整高压泵斜盘角度,最终改变燃油流量。燃油流量调节器在试车过程中经串装发动机后仍存在流量不稳故障,通过分析计算燃油流量调节器的可变计量柱塞套筒组件、P3P压力变化、飞重、温度补偿机构、转速控制套筒计量刃边等对流量变化的影响,并通过产品试验与发动机配试,确认了燃油流量调节器流量不稳性能故障的原因。通过细化可变计量柱塞工艺方法提高表面光洁度、调整飞重装配侧隙提高抗污染能力、控制温度补偿机构转速控制套筒部分零组件的形位公差提高运动灵活性以及明确燃油流量调节器再调活门的清洗周期等措施,可提高燃油流量调节器流量稳定性。

  • 标签: 流量 可变计量柱塞 转速控制套筒 飞重
  • 简介:某型号用TB3钛合金螺栓与TB3钛合金自锁螺母在拆卸过程中发现相互咬死,取故障批螺栓与故障批自锁螺母进行重复装配试验,均发生咬死故障。通过对故障影响因素排查与验证试验,对故障螺栓进行了形貌观察金相分析,并对比研究了3种不同工艺生产的螺栓。结果表明:螺栓涂覆MoS2之前缺失喷砂处理,使螺栓基体表面MoS2涂层的厚度减小、附着力显著降低,从而严重降低了MoS2涂层的润滑作用,导致螺栓螺齿基体与螺母螺齿基体裸露并发生粘着磨损,致使螺齿发生塑性变形,出现咬死故障

  • 标签: 钛合金螺栓 咬死 喷砂 MoS2涂层 附着力
  • 简介:带垫卡箍由金属卡箍和衬垫组成,是一类将各类管路、线缆卡紧或固定在相应结构上的通用零件。带橡胶衬垫卡箍的表面包有橡胶层,可防止卡箍磨破或磨损管路和电线电缆,且防松、防振能力好;但是,由于橡胶材料不耐高温、不耐老化,衬垫易失效。通过大量实验从材料符合性、受热分析、受力分析3个方面分析了某型发动机滑油弯管卡箍衬垫撕裂的原阂,提出了2个改进措施:将衬垫材料由氟橡胶F275橡胶改为氟硅橡胶FS161;确定最优装配力矩。有效解决了该垫卡箍橡胶衬垫易失效的缺点,满足了发动机的使用需求。

  • 标签: 卡箍 衬垫 氟橡胶F275 装配力矩
  • 简介:在内部流场气-热耦合数值模拟的基础上,研究了某涡轮导向器叶片烧蚀故障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叶片前缘和后缘易出现高温区,尾缘上下端壁处有较大的温度梯度,是叶片容易烧蚀的位置;喷嘴积碳、燃油品质不良以及气流结构变化等均易使燃烧室出现温度分布不均,导致导向器叶片出现局部烧蚀;使用中应加强导向器叶片前缘和尾缘的检查,并严格控制暖机和冷机时间,防止发动机超温。

  • 标签: 航空发动机 涡轮叶片 数值模拟 烧蚀
  • 简介:无人机曾发生UHF上、下行链路和C链路陆续中断,全程持续约20min。从视距链路系统功能原理出发,定位故障原因,分析故障机理,确定中断原因分别为区域内存在干扰信号、任务管理处理机中OFP软件存在缺陷和应急处置错误选择了定向天线的伺服方式。最后采取了针对性改进措施,彻底解决了视距链路主备全断故障。该故障解决进一步完善了应急处置体系,对于预防危险性故障,提高系统整体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无人机 视距链路 UHF链路 C链路 全断
  • 简介:导爆管是爆炸序列中爆轰能量传递与放大的重要元件。通过对导爆管及其零部件的结构、功能和典型失效案例的介绍,总结出导爆管的功能失效模式主要包括瞎火、半爆、威力不足、意外起爆和结构损坏,零件材料的失效模式主要包括管壳锈蚀、药剂受潮、药剂变质、药剂受污染、装药结构缺陷、装药量超差、装药密度超差等,并分析了各模式的失效原因;讨论了按产品功能和按零部件组成这2种导爆管的失效分析方法;为给出导爆管失效分析的一般分析方法,采用FMECA法对导爆管的功能、零件材料的各种可能失效进行了分析

  • 标签: 火工品 导爆管 失效模式 分析方法
  • 简介:航空发动机低压轴前支点轴承试车故检时发现内圈剥落。通过采用故障分析方法对故障轴承进行失效分析,找到剥落原因。首先检测原材料化学成分,然后针对加工过程中与产生剥落有关的锻造、热处理和磨加工工序,分别对剥落内圈内部缺陷,硬度和淬回火组织,滚道表面形貌与残余应力进行检测分析,最后得出轴承剥落原因为锻造缺陷引起的疲劳剥落。通过增加锻件水浸超声检测的过程控制,可防止缺陷产品流出。

  • 标签: 航空轴承 剥落 分析 锻造缺陷 措施
  • 简介:采用简单的化学沉积结合KOH碱刻蚀的方法,在导电玻璃(FTO)上生长ZnO纳米棒阵列(ZnONRs)。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流-电压(I-V)曲线对所得样品的晶型、形貌光电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ZnONRs呈纤铅矿型;ZnONRs的形貌光电性能与KOH的浓度刻蚀时间密切相关,经0.1mol/LKOH刻蚀1h后可得到排列高度有序且分布均匀的ZnONRs;KOH刻蚀后的ZnONRs与未刻蚀前高密度的ZnONRs相比,其光学性能得到提高。0.1mol/LKOH刻蚀1h的ZnONRs作为太阳能电池的光阳极,其光电转换效率、短路电流、开路电压较未刻蚀的ZnONRs分别提高了0.71%、2.79mA和0.03V。

  • 标签: ZnO纳米阵列 SnO2导电玻璃 碱刻蚀 结构性能 光电性能 太阳能电池
  • 简介:本文探讨了合金元素和退火温度对Cu-0.1Ag-xP-yMg和Cu-xSn-yTe合金(所有成分均为质量分数/%)的导热率和软化行为的影响.尽管Cu-0.1Ag-xP-yMg合金中P和Mg的含量较高,但该合金的导电率和软化温度仍然高于Cu-0.1Ag-0.031P合金.Cu-0.032Sn-0.023Te合金的导电率和软化温度与Cu-0.040Sn合金处在同一水平.Cu-0.032Sn-0.023Te合金的导电率和软化温度与目前用于连铸型材料的Cu-0.1Ag-0.013P合金相当.

  • 标签: 元素铜基 合金元素 合金导热
  • 简介:筛选了适合LY12铝合金的化铣槽液配方,并探讨了影响化铣加工速率、表面粗糙度以及浸蚀比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化铣溶液的配比为p(NaOH)=180g/L、p(三乙醇胺)=35g/L、P(Na2S)=20g/L、P(Al^3+)=25g/L可获得较好的综合性能。化铣速率取决于NaOH质量浓度和温度,随着NaOH质量浓度和温度的升高,化铣速率增加。溶液中Al^3+的存在会影响化铣速率、表面质量和浸蚀比,Al^3+质量浓度增加,化铣速率降低,表面粗糙度先降低后升高,浸蚀比总体呈下降趋势。

  • 标签: LY12 化铣 浸蚀比 加工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1.世界PCB生产情况统计总述根据近期在上海张开的第11届世界电子电路大会(WECC11)有关报告资料显示:2007年世界印制电路板的产值为499亿美元,年增长率达到4.61%:世界PCB业继2006年基板材料的价格增长(以覆铜板的原材料——铜箔涨价为最突出而引起的)之后,2007年基板材料价格又有增长。因此扣除材料涨价金额部分.实际上世界PCB的产值几乎与2006年持平(见图1)。

  • 标签: PCB业 生产情况 世界 统计 市场 基板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