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钒、钛、铌等微合金都可以通过细化晶粒和沉淀强化来提高钢的强度,但由于其作用机理及强化强度受到本身特性和工艺条件的影响而不同,且对抑制再结晶的能力表现不同,具体表现为铌>钛>钒。

  • 标签: 微合金化元素 作用机理 析出 裂纹
  • 简介:本文探讨了合金和退火温度对Cu-0.1Ag-xP-yMg和Cu-xSn-yTe合金(所有成分均为质量分数/%)的导热率和软化行为的影响.尽管Cu-0.1Ag-xP-yMg合金中P和Mg的含量较高,但该合金的导电率和软化温度仍然高于Cu-0.1Ag-0.031P合金.Cu-0.032Sn-0.023Te合金的导电率和软化温度与Cu-0.040Sn合金处在同一水平.Cu-0.032Sn-0.023Te合金的导电率和软化温度与目前用于连铸型材料的Cu-0.1Ag-0.013P合金相当.

  • 标签: 元素铜基 合金元素 合金导热
  • 简介:摘要:为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简化球墨铸铁件生产工艺,研究不同合金成分的铸态球墨铸铁件性能。结果表明:当控制Si含量为2.0%。Cu含量为0.16%时,铸态下珠光体含量在2%-10%,抗拉强度392MPa-407 MPa,屈服强度267MPa-277 MPa,伸长率22%-30%,布氏硬度HBS141-151,常温下冲击功平均值14J-17J,符合技术要求。

  • 标签: 铸态 球墨铸铁 抗拉强度 冲击性能
  • 简介:摘要:激光熔覆是指通过不同的添加方法,在被熔覆集体中放置选择的涂层材料,通过激光辐照之后,使其基体表面充分熔化,之后快速凝土产生低稀释度、与基体呈现冶金结合表面涂层的工艺技术,在该过程中,合金以及合金的含量,会对激光熔覆层性能产生影响,所以为了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对工艺进行优化,需要明确其具体影响。因此,本文将对合金及其含量对铁基合金激光熔覆层性能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并结合实践经验总结一些措施,希望可以对相关行业有所帮助。

  • 标签: 合金元素 含量 铁基合金 激光熔覆层 性能影响
  • 简介:摘要:本文立足于3104铝合金的应用价值和影响因素简略阐述了研究背景,同时从Mn、Mg、Si、Fe四种元素的影响机理着手,围绕着合金3104铝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探究了在特定保温时间、搅拌条件以及熔炼温度等熔炼条件下,3104铝合金在成分配置不同时所体现出的实际效果。在研究过程中,试验人员主要是对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并通过热轧和冷轧使其成型,接下来便要针对冷轧态板材展开退火工作,基于此,针对各种合金成分配比情况的不同,探究3104铝合金在组织和力学性能层面所呈现出的差异性,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通过对于合金的合理把控,促进3104铝合金的高质量生产。

  • 标签: 合金元素 3104铝合金 力学性能
  • 简介:摘要合金钢在现代工业中应用较为广泛,此文叙述了合金对钢的组织,性能的影响机理,进而提出了合金钢的生产原则及方法。

  • 标签: 合金元素 奥氏体 机械性能 铁碳相图
  • 简介:二.灰铸铁中常用的合金,灰铸铁中所加的合金大体上可分为4类,即石墨化元素,渗碳体稳定元素,珠光体稳定元素和细化珠光体的元素

  • 标签: 灰铸铁 合金元素 渗碳体 珠光体 组织 石墨化
  • 简介:本文论述了Nb、V、Ti在钢中的存在形态,分析提高钢的强韧性、改善可焊性的微观机理及在钢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合金化 微合金元素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了常用合金对农机触土部件性能的影响。农机触土部件中涉及到多种常用的合金,这些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机触土部件的性能。由于农机触土部件性能水平的高低,会影响田间作业的工作效率,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研究,以降低农机触土部件使用过程中的磨损,保障田间作业的顺利开展。

  • 标签: 合金元素 农机触土部件 性能影响
  • 简介:β-Ti型结构的钛基材料在生物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和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β-Ti型Ti-Nb基合金,研究不同Nb,Fe含量对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分析合金的显微组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粉末的平均粒度减小,当球磨时间超过60h时粉末易发生团聚。当球磨转速为300r/min,球料比为12:1,Ti和Nb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4%和24%时,球磨100h后制备的粉体材料中具有一定体积的非晶相。该粉末在1000℃下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制备具有均匀细小的球状晶粒组织的Ti-Nb合金,其强度、伸长率和弹性模量分别为2180MPa,6.7%和55GPa。通过控制Nb,Fe的含量,可以促进β-Ti相形成,获得高强度和低杨氏模量的Ti-Nb合金

  • 标签: 机械球磨 放电等离子烧结 钛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 简介:摘要:在实际生产中,想要有效改善各种材料生产质量,提高各种材料机械性能,需要合适的材料热处理生产工艺。在工业生产中正确运用合理的材料热处理工艺可以达到有效改变某些特殊材料的整体机械力学性能。但是如果这种热处理工艺方式不合理,不但不会有效提高金属材料的整体机械力学性能,反而很有可能会严重破坏金属材料本身原有的力学性能。必须要借助于对金属材料结构与性能进行科学的分析,并选取出与之能够相匹配适应的热处理工艺,从而使金属的机械性能能够有效提升。本文主要就金属材料的性能,合金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热处理工艺展开具体的分析,并最终就两者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工业的发展和进步。

  • 标签: 金属材料 特性 合金元素 热处理 性能 影响
  • 简介:本研究通过使用光电直读光谱仪,采用类型标准化法对2024铝合金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建立工作曲线,并确定最优化的分析线和工作条件,考察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8种元素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0)均小于5.58%。该方法用于2024铝合金实际样品分析,测定结果与ICP分析测定结果相一致。利用光电直读光谱仪建立类型标准化工作曲线分析检测快速准确、仪器稳定,可用于日常分析。

  • 标签: 类型标准化法 铝合金 化学成分
  • 简介:摘要:中频炉凭借优良的冶炼性能,在合金粉生产中运用越来越广泛。了解合金在中频炉中的烧损规律,对于获得稳定化学成分的合金粉及保障合金粉质量稳定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某配比的合金粉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熔炼过程中不同温度和不同保温时间下合金的烧损规律,指出熔炼温度和保温时间是影响合金损耗的重要因素。最后,从挥发损耗、氧化损耗和炉衬损耗三方面简单阐述了合金的烧损机理,指出合金沸点、平衡蒸气压、与氧的亲和力以及炉衬材料的性质对合金损耗有重大影响。

  • 标签: 中频炉 合金元素 损耗机理
  • 简介:利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分析了23MnNiMoCr54铜淬火组织特征相,计算了特征相及相面的电子结构参数。最后用电子结构参数的统计值讨论了合金对固溶强化系数、界面强化系数、淬火组织的权重以及各结构单元强度增量的影响,分析了合金强化作用的微观机理。

  • 标签: 合金元素 淬火 经验电子理论 强度
  • 简介:摘要:挠性管因其具备性能与成本方面的优势,在油气介质输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挠性管发生第三方损伤时,海水渗入环空会导致铠装钢丝发生严重腐蚀逐渐丧失抵抗轴向载荷的能力,从而导致整个管体断裂。为增加铠装钢丝的耐蚀性能,通常会在冶炼中添加一定量的合金,试验表明,Cr、Mo、Ni、Nb、Ti可以有效提升铠装钢丝的耐蚀性能,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以上Cr、Mo元素含量的提升,铠装钢丝的耐海水腐蚀性能得到提升,氧化物膜的致密程度增加。

  • 标签: 挠性管  铠装钢丝  海水腐蚀
  • 简介:【摘要】ICP—AES法是目前临床上测量铝合金以及多种金属成分的重要技术,具有检测效率高、检测时间短、检测方法简单等多方面优势,因此在多种金属的成分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此,本文就ICP—AES法在铝合金含量测定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分析,现报导如下。

  • 标签: ICP-AES法 铝合金 元素含量测定
  • 作者: 金鸿飞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2-07
  • 出处:《科学与技术》2022年16期
  • 机构: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江苏省昆山市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Fe-Sn-Mo系合金偏析及Fe的d电子数变化要点进行研究。首先阐述合金及其在钢中的作用,而后在分析残余元素及其对钢性能的影响基础上,系统性阐述了相关的操作过程。

  • 标签: Fe-Sn-Mo 金元素 电子数变化
  • 简介:摘要真空熔炼的目的是防止金属间化合物的污染。但在真空中,钛和铝合金中铝的挥发性损失将影响金属间化合物的组成精度。用钛和铝合金的活动系数计算了钛和铝合金中钛和铝元素的挥发性损失速率。

  • 标签: TiAl金属间化物 真空熔炼 元素挥发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Fe-Sn-Mo系合金偏析及Fe的d电子数变化要点进行研究。首先阐述合金及其在钢中的作用,而后在分析残余元素及其对钢性能的影响基础上,系统性阐述了相关的操作过程。

  • 标签: Fe-Sn-Mo 金元素 电子数变化
  • 简介:摘要: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仪扫描铜合金,测试结果铅为待定,需要进一步通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对铜合金中的铅进行检测。该方法检出限为2mg/kg,在0.02~10mg/L浓度范围线性良好,质控回收率在90%~110%,相对偏差较小,测试方法简单快捷。此次试验结果34984(mg/kg)满足欧盟指令2011/65/EU豁免条款第6(c)条,铜合金中的铅≤4%(40000 mg/kg, 质量比)的要求。 关键词:铜合金;铅;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 X射线是由高能粒子(射线)轰击原子所产生的一种波长较短的电磁辐射,具有波粒二象性。从阴极发出的高速电子撞击阳极而产生X射线。X射线辐射出的能量极小,大部分能量转变成热能。特征X射线产生机制低能级由于外在的轰击出现电子空位,原子处于不稳定的激发状态,高能级电子向下跃迁,多余的能量以光子形式释放出来,该光子的能量在X射线范围。测试原理是荧光和能量色散,能量检测是由检测器完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是由高频电流经感应线圈产生高频电磁场,使工作气体形成等离子体,并呈现火焰状放电(等离子体焰炬),达到10000K的高温,是一个具有良好的蒸发-原子化-激发-电离性能的光谱光源。而且这种等离子体焰炬呈环状结构,有利于从等离子体中心通道进样并维持火焰的稳定;较低的载气流速(低于1L/min)便可穿透ICP,使样品在中心通道停留时间达2~3ms,可完全蒸发、原子化;ICP环状结构的中心通道的高温,高于任何火焰或电弧火花的温度,是原子、离子的最佳激发温度,分析物在中心通道内被间接加热,对ICP放电性质影响小;ICP光源又是一种光薄的光源,自吸现象小,且无电极放电,无电极沾污。这些特点使ICP光源具有优异的分析性能,而且可以多组分同时测定,测定范要围宽(低含量与高含量成分能同测定),具有高的灵敏度和好的精确度,操作要简便与易于掌握。 铅对人体会造成毛细血管损害及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及肾脏功能紊乱和病理改变,因此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了铅的限量。 铅不固溶于铜,在铜合金中固溶度也很小,与铜形成易溶共晶组织。固态下,铅在铜中以单质状态分布,可以分布在晶内和晶介,含铅的铜合金,在发生相变或结晶时,晶介的铅可以转移到晶内;铅对铜合金导电和导热性能无显著影响,但可以改善切削性能,铅质点又是固相,正是轴承材料所希望的,所以含铅铜及合金是宝贵的易切割材料与轴承材料,且含铅铜合金对原材料适应性极强,能直接使用再生铜生产铜合金,成本低廉,被广泛使用。 含铅铜及合金在使用过程中,有铅的溶出,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对人体造成损害,因此需要严格管控。本试验就是采用铜合金易溶解于浓硝酸的特性,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分析铜合金中铅的含量。 1实验部分 1.1 XRF扫描图谱 由图谱可以看到:Pb的Lα和Lβ有峰,并且成比例关系,由此可得该样品含元素铅。 1.2样品前处理 将该样品剪碎,称取0.25g(精确至0.1mg)于烧杯中,加入5mL硝酸,将烧杯放置于电热板上加热,至样品完全溶解,烧杯内剩余溶液适量时再移入5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1.3检测方法 1.3.1仪器设备 ICP-OES Agilent 5110,电热板LabTech,万分级天平METTLER TOLEDO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