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为研究运营桥梁抬桩加固施工引起既有桩基础扰动结构安全性影响,以沪渝高速(G50)太湖大桥抬桩加固施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桥墩基础(一半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抬桩施工过程桥墩位移规律既有基桩弯矩;抬桩施工过程中,基于现有流体静力水准系统(HLS),在墩身内侧布置2个监测点,进行墩身沉降在线监测。结果表明:抬桩施工过程既有桩基础沉降无影响,承台扩大后改善了既有基桩抗弯性能;监测期间,施工车辆荷载既有桩基础(桥墩)沉降影响表现为数据整体平稳基础上波动,无施工及车流量小夜间,消除弹性变形(沉降)后最终平均沉降约1.2mm;采用高精度HLS可实现施工过程中桥墩(基础)沉降在线监测,提高了效率,综合保障了运营桥梁安全。

  • 标签: 运营桥梁 抬桩加固 桩基础 桥墩 沉降 有限元法
  • 简介:为确保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厚度满足要求,以某长江大桥桥塔长50m2.8m钻孔灌注桩为背景,借鉴地基处理注浆压浆工艺,提出一种适用于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层高压注浆处理法。该方法首先施工完成后基桩进行钻芯取样,准确判定桩底沉渣厚度缺陷范围;然后进行取芯孔孔口管埋设、桩底高压水切割、桩底冲洗;最后采用二次注浆法进行桩底高压注浆处理,第一次采用单管注浆与四管注浆,第二次采取四管注浆。高压注浆处理基桩进行钻芯取样,检测发现,沉渣层岩样完整,与下基岩结合良好,满足设计及规范桩底沉渣厚度要求,说明该技术可行。

  • 标签: 桥梁工程 钻孔灌注桩 沉渣层 高压注浆 钻芯 取样检测
  • 简介:为研究实测车辆荷载作用下桥梁位移响应,以安庆长江公路大桥为工程背景,基于参数修正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跨中位移影响线;基于动态称重系统(WIM)及拍照系统提取车流数据,将实际车流信息施加于位移影响线,分析实测车辆荷载下桥梁跨中位移反演值,并与GPS系统监测得到位移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车辆荷载反演桥梁位移响应方法能较为准确地反演出车辆过桥时主跨跨中位移值变化情况,车辆荷载作用下桥梁跨中位移存在时滞效应,选取120s用于修正安庆长江公路大桥GPS监测反演值时程曲线,消除时滞效应后两者吻合较好;车辆荷载不仅引起桥梁下挠,同时造成位移响应振荡效应,且荷载越大振荡效应越明显;单车辆荷载作用下GPS监测值与反演值两者相差小于10%,多车辆荷载作用下两者相差较大。该方法可为桥梁健康监测以及GPS监测值校验提供参考。

  • 标签: 斜拉桥 健康监测 车辆荷载 位移响应 动态称重 GPS系统
  • 简介:为了保证寒区海域桥梁结构安全性,以渤海域深水基础桥梁为背景,针对钢管打入群桩基础承台遭受冰荷载作用,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钢管打入群桩基础进行数值模拟,开展深水基础桥梁结构静动力反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桥梁结构在动冰荷载作用动力反应明显高于静冰荷载作用动力反应,仅考虑静冰荷载作用桥梁抗冰设计是不合理;动冰荷载作用下部分桩应力超过了钢材容许应力,拉压应力幅较大,可能会导致钢管打入桩疲劳破坏;渤海域桥梁抗冰设计应进行动力反应分析,以保证冰荷载作用下桥梁安全性;在渤海寒区海域桥梁设计过程中,需采取破冰措施来降低动冰荷载桥梁结构作用

  • 标签: 桥梁 渤海域 深水基础 钢管桩 冰荷载 有限元法
  • 简介:桥梁墩柱是桥梁结构中关键构件,为研究近断层多脉冲地震动桥梁墩柱地震风险影响,采用场地地震危险性、结构地震易损性结构震后损失3项参数进行综合评估,以PGA为地震动强度指标,分析某8度设防场地地震年均发生概率,利用OpenSees建立某桥梁墩柱有限元模型并给出其结构易损性曲线,结合损失比得到桥梁墩柱结构年均预期损失比分布对比曲线年均预期损失比。结果表明:随着地震动强度增大,其对应年均发生概率反而减小,在小于0.3g范围内年均地震动发生概率最大;能量最强方向地震时程对应易损性曲线上限,水平最强方向上显著小波分量不适合分析桥梁墩柱结构地震风险,水平单向地震动低估了墩柱年均预期损失比;对于桥梁墩柱地震风险而言,能量最强方向上地震时程对应着桥梁墩柱地震风险最不利情况。

  • 标签: 桥墩 近断层 多脉冲 地震危险性 易损性 地震风险评价
  • 简介:美国迈阿密一座正在施工的人行跨线桥,垮了。桥下是繁忙迈阿密高速公路,由此导致若干车毁人亡。事故一发生,舆论瞩目,业界关心。这桥是为佛罗里达国际大学(FloridaInternationalUniversity,FIU)服务。查阅FIU网站当地施工单位MCM网站,可知这是一座两跨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造价1420万美元;桥全长约97m,主跨(也就是垮塌那部分)长53m,独塔高33m;从照片上看,斜拉桥主梁断面呈上窄下宽工字型,微弯上翼缘(宽9.1m)兼做顶棚,下翼缘(宽12.2m)为桥面板,腹板则由一组倾斜布置杆件组成。

  • 标签: 垮塌事故 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 人行桥 施工单位 高速公路 佛罗里达
  • 简介:为寻求合理模型长宽比、二元端板形式,减小这些参数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影响,制作流线型与钝体2种断面主梁节段模型,在风洞实验室节段模型进行测力与测压试验,分析这些参数变化三分力系数等结果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建议节段模型长宽比大于2∶1且小于4∶1,以保证三分力系数稳定性可靠性,同时使节段模型具有较好展向相关性;尽可能选择较大二元端板,条件受限时二元端板宽度与主梁宽度之比大于1.4,以使模型端部较好地实现二元流动特性,降低其三分力系数影响;流线型断面主梁节段模型较钝体断面的易受二元端板形式影响;三分力系数二元端板敏感程度明显小于节段模型长宽比敏感程度。

  • 标签: 桥梁工程 风洞试验 节段模型 二元端板 模型长宽比 三分力系数
  • 简介:各国家地区桥梁设计规范中竖向梯度温度分布规定均不相同,在进行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温度效应有限元计算时,不易进行模拟。为了提高计算效率,提出了一种能够智能匹配不同梁高梯度温度场函数模拟方法,通过编程在有限元计算软件中加以实现。在某公路3跨预应力混凝土变高连续箱梁桥设计中,采用实现了新模拟方法SCDS软件中国规范欧洲规范梯度温度效应进行计算,并与通用有限元软件MIDAS计算结果作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种规范主要差别在于温度基数取值及对于结构下缘温度考虑;运用新温度分布模拟方法可提高工效;用该方法模拟温度函数,温度效应计算结果与MIDAS一致;3种梯度温度所产生结构效应中,美国规范最大,中国规范居中,欧洲规范偏小。

  • 标签: 箱梁桥 梯度温度 温度场函数 规范 应力 有限元分析
  • 简介:潼南涪江大桥是一座主跨220m单塔空间双索面斜拉桥,桥塔高156m,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花瓶形异形结构,由多段复合曲线组成。塔柱施工过程中,布设测量控制网,通过AutoCAD三维建模进行数据分析计算,使用CASIOfx-9860Ⅱ进行线形要素计算器编程,采用三维坐标放样法对劲性骨架、预应力管道、模板测量定位进行控制,每节塔柱浇筑混凝土拆模后进行塔柱成品测量,确保了异形塔柱平面位置、结构尺寸、轴线偏位以及竖直度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 标签: 斜拉桥 桥塔 花瓶形 异形结构 控制网 测量
  • 简介:广茂线肇庆西江特大桥为5×144m公铁两用连续钢桁梁桥,该桥因受采砂船龙门架撞击,造成E31′-E32′节间下弦杆、铁路纵梁及下弦纵平联变形严重,直接影响到结构自身及列车通行安全。经研究,E31′-E32′节间下弦杆,采用受损杆件局部矫正方案。以原地矫正加固修复,不中断列车行车,不损伤原有结构为设计原则,通过反力架结合PLC同步控制系统精确施顶,实施受损杆件局部变形矫正施工,采用外侧贴板截面偏心2种方式进行杆件局部补强,快速恢复桥梁承载及通行能力,有效节约工期,减少交通恢复时间。经行车试验检测,加固后动力性能能够满足现行列车正常运营需求。

  • 标签: 公路铁路两用桥 钢桁梁桥 矫正 局部补强 下弦杆 PLC同步控制系统
  • 简介:沌口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100+275+760+275+100)m钢箱梁斜拉桥,2号墩位于长江砂层区域,砂层厚度达7m,常年水深5m以上。2号墩钻孔桩施工完成后,采用钢板桩围堰进行水中深基坑承台施工。钢板桩采用拉森Ⅵ(600mm×210mm)钢板桩(长24m),围檩系统共3层,由3HN700×300型钢、Φ1000mm×10mm钢管、2HN588×300型钢等组成。钢板桩围堰采用“先支法”施工工艺,首先采用导向挂靴工艺,分层整体下放围檩系统,下放到位后插打钢板桩;然后水下吸泥,浇筑封底混凝土,待封底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以控制钢板桩内外水头差原理进行分级抽水,并第一、第二层围檩系统进行完善及体系转换;第三层围檩施工完成后,进行最后一级抽水及第一层承台施工,完成第三层围檩体系转换后拆除第三层围檩,进行第二层承台施工。

  • 标签: 斜拉桥 长江砂层区域 深基坑 钢板桩围堰 围檩 分级抽水
  • 简介:杨泗港长江大桥汉阳侧匝道桥为连续梁桥,处于地铁上下行隧道区间,基础采用1.2m、1.5m钻孔桩,桩身与隧道最小净距仅3.1m,施工要求与地铁交叉施工区钻孔桩须在地铁运营调试前完成。受施工环境工期等限制,该桥桩基采用快速施工工艺:对局部土层进行注浆预加固;采用2台多功能旋挖钻机旋压跟进长护筒;采用大比重优质膨润土泥浆护壁、振动小设备钻孔等工艺进行快速成孔施工。施工中,护筒对接、焊接接长、护筒内取土、护筒旋转下压等工序循环交替进行直至支护标高,其中第一节护筒底部装有合金钻头(比护筒直径大2cm)。成桩时,单桩钢筋笼采用“长线”法在台座上整体制作成型,接头机械连接,采用汽车吊分节段接长吊装入孔;采用2次清孔工艺,清孔合格后灌注水下混凝土。施工监测检测结果表明,地铁隧道结构安全,桩基质量满足要求。

  • 标签: 连续梁桥 钻孔灌注桩 地铁隧道 预注浆加固 护筒跟进 泥浆护壁
  • 简介:平塘特大桥为(249.5+2×550+249.5)m三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中塔承台于冬季施工,环境温度较低且天气变化剧烈、冷击效应明显。为避免在施工期间出现危害性裂缝,承台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了温度控制。中塔承台分3次浇筑,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合理混凝土配合比;入模温度进行严格控制;在混凝土外部搭设保温棚,采用蒸汽养生等保温措施;内部设置了冷却水系统进行降温;表面、底面配制了防裂钢筋网。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计算承台混凝土温度场应力场,并在承台内部布置温度测点,混凝土温度进行全程监测。结果表明:实测温度场变化趋势与计算结果吻合较好,主要温度场应力场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在整个浇筑养护期间均未出现明显有害裂缝。

  • 标签: 斜拉桥 中塔承台 大体积混凝土 温度控制 仿真计算 温度监测
  • 简介:广东榕江大桥为(60+70+380+70+60)m双塔双索面混合梁低塔斜拉桥,采用门式框架桥塔,斜拉索辐射型布置,桥塔顶设钢锚室进行斜拉索集中锚固。钢锚室高6.0m、顺桥向长4.6m、横桥向宽2.36m,由壁板、腹板、底板、隔板、锚箱部件及预埋件等构成,横桥向分为3个锚室,每个锚室锚固4斜拉索,锚室采用重防腐涂装体系。钢锚室制造时,钢锚室底板及预埋承压板端面进行整体铣面加工;采用超声冲击整体振动技术,消除钢锚室焊接残余应力。钢锚室安装时,在预埋承压板与塔顶混凝土间预留5cm空隙,采用压浆填充密实,并预埋承压板平整度进行跟踪测量;钢锚室采用900t浮吊一次性吊装就位,再利用4台三向千斤顶进行微调。实践表明,该桥桥塔钢锚室设计合理,施工关键技术有效保证了钢锚室制造安装精度。

  • 标签: 斜拉桥 斜拉索 集中锚固 钢锚室 焊接残余应力 后注浆
  • 简介:沌口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100+275+760+275+100)m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钢箱梁含风嘴宽46m,中跨合龙段长4.6m、重122.4t。该桥中跨采用单侧起吊、顶推辅助合龙方案,即北岸侧塔梁纵向临时约束兼顾作为纵向顶推装置顶推北主桥,由南岸桥面吊机单侧起吊合龙段进行喂梁。合龙施工时,结合合龙段起吊操作间隙、喂梁温度合龙口宽度影响等,纵向顶推装置顶推量按20cm、顶推力按6000kN设计;针对顶推过程中结构响应,通过支撑型钢将合龙段重量平均分配至合龙口两侧梁段上、斜拉索张拉调整合龙口相对高差、拉系统进行轴线调整、纵向牵引辅助进行缝宽调整锁定等技术措施,完成合龙口姿态调整;合龙段匹配时,以边腹板对齐,中腹板处马板配合千斤顶进行匹配错台控制。全桥合龙后,合龙段轴线偏位5mm,标高与目标值误差为2mm,合龙段与两侧标准段匹配良好。

  • 标签: 斜拉桥 钢箱梁 顶推辅助合龙 顶推装置 顶推量 顶推力
  • 简介:蒙华铁路洞庭湖特大桥主桥是跨度布置为(98+140+406+406+140+98)m三塔双索面钢箱钢桁结合梁斜拉桥。针对覆盖层浅、岩石破碎且岩面倾斜、施工水域狭窄、深水岩石爆破清理等难题,制定了桥塔基础施工采用双壁钢套箱围堰,先围堰后平台总体施工方案。围堰采用直径为50.5m、侧板厚度为1.5m圆形结构形式,并设置6根3.0m辅助桩用于围堰抗浮,减少了封底及基坑开挖。圆形套箱围堰气囊法下河时,采用浮式托架,减少了吃水,方便了托架回收利用。5号墩基础采用精确爆破技术短锚围堰定位技术,使得狭窄水域施工成为可能。钻孔施工中,采用桩周注浆、优质泥浆护壁减压钻进等技术,解决了倾斜岩面、岩层破碎地质钻孔施工难题。

  • 标签: 斜拉桥 结合梁 桥塔 钻孔桩 基础 围堰
  • 简介:至喜长江大桥大江桥为主跨838m单跨悬索桥,猫道全长1350m,利用牵引索作为导索进行过江架设,架设时正值长江汛期,由于封航原因上游侧猫道先导索无法采用“水面过渡法”架设。通过方案设计研究,上游侧猫道先导索采用高空横移法架设,即在两岸下游塔顶门架上设置可滑动转向装置,利用下游牵引索将先导索牵引至北塔后,通过转向装置滑动,在空中将先导索横移至上游侧,实现先导索架设。可滑动转向装置利用塔顶10t辅助卷扬机设置,在两岸下游塔顶门架柱脚处设置1台单门滑车,将辅助卷扬机钢丝绳穿过滑车后连接16t卡环,先导索穿过卡环后进行转向,通过辅助卷扬机放绳,实现先导索横向移动。该桥上游侧猫道先导索采用高空横移法架设施工,历时3h完成先导索与导索牵引过江,架设过程顺利。

  • 标签: 悬索桥 猫道 先导索 导索过江 可滑动转向装置 高空横移
  • 简介:重庆红岩村嘉陵江大桥为高低塔双索面公轨两用钢桁梁斜拉桥,索塔斜拉索锚固采用钢锚箱形式。钢锚箱为箱形结构,最大节段尺寸为6.2m×2.2m×3.0m(长×宽×高),节段最重达26t,吊装高度达160m。首节钢锚箱索导管长达8m,跨越塔柱2个浇筑节段(标准节段高6m)。针对钢锚箱体积大、重量重、吊装高度高首节钢锚箱索导管超长特点,采用专用起重设备吊装钢锚箱节段,首节钢锚箱与索导管分离安装,首节钢锚箱索导管通过空间位置放样、初定位、精密定位确保三维坐标精度,采用L10角钢进行加强以防首节钢锚箱变形,剩余节段钢锚箱安装采用导向装置就位。施工中严格控制每节段钢锚箱平面位置、高程、倾斜度、顶面平整度,实现了钢锚箱安全、优质、快速施工目标。

  • 标签: 公轨两用桥 斜拉桥 钢锚箱 索导管 定位 测量
  • 简介:孟加拉帕德玛大桥为公铁两用全焊接整体节点钢桁梁桥,桥跨布置共分7联:6×(6×150m)+1×(5×150m)。上层公路桥面采用混凝土板块预制结构,现场整体浇筑;下层铁路桥面为横、纵梁板梁结构,横梁与钢桁梁下弦整体节点全熔透对接焊接,采用“整跨一体运架”方案施工。150m跨3D拼装与焊接施工场地选择在桥址陆地,杆件运输至拼装场后,首先在胎架上进行弦杆与节点组拼与焊接(二拼),之后进行桁片组拼与焊接(桁拼),桁片拼装结束后,在150m跨整孔大节段立体拼装前,采用起重设备完成由平位到立位转换,最后完成150m跨3D拼装与焊接(立拼)。该拼装技术首次应用于此类大型全焊接钢桁梁桥,实践证明,该施工技术可行。

  • 标签: 公路铁路两用桥 钢桁梁 整体节点 组拼 焊接 3D拼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