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每逢夏季高温阶段,苏、豫、皖、鲁等地个体养猪户及散养户猪场均要发生一种高热(有的体温可达41.5℃),贫血.皮肤发绀为主要特征的猪病。老百姓称之为“猪高温病”.死亡率为40%~70%左右。就其病因,笔者认为:该病的主要病因是猪瘟病毒.其次为蓝耳病:伪狂犬、链球菌等病的协同感染。个体养猪业主投入养猪成本通常较大,突受猪病风险.其经济损失实为惨重。笔者现就该病发病病因及如何防控作一分析,以供养猪户参考。

  • 标签: 发病原因 高温病 猪场 防制 南方 养猪户
  • 简介:1猪水肿病的流行情况与现状猪水肿病自1932年北爱尔兰首次报道以来,先后在许多国家发现。根据报道和教材记载,本病多发生在春秋季节,易感猪多是断奶后的仔猪。灵寿县首次发现猪水肿病是在1978年春天。1985年发病率明显升高。从1995年后随着养猪业的发展,饲养方式由自给式转变为商品型,由不完全饲料转变为全价饲料,该病的流行也由过去的春秋季节转变为一年四季呈持续性、地方性散发流行。

  • 标签: 猪水肿病 发病原因 春秋季节 全价饲料 流行情况 北爱尔兰
  • 简介:鲤鱼是我省广大群众最喜爱的养殖鱼之一。近10年来,由于受商品经济的刺激,以鲤鱼为主的养殖业发展更加迅速。特别是驯化养鲤、网箱养鲤、稻田养鲤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以及“星火”和“丰收”计划的实施,使鲤鱼的产量大幅度上升。但是由于生产体制的变化,养殖品种的引进,高密度驯化养殖以及水体环境清理不彻底,再加上只养鱼不注意护塘等多种因素,使原来基础建设际准不很高的池塘生态环境更加恶化,鱼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据1987—1988年不完全统计,我省的富锦、富裕、德都、虎林、宁安、肇东、绥化、五常、呼

  • 标签: 发病原因 气单胞菌 越冬池 出血性败血症 鲤鱼种 生产性能
  • 简介:仔猪黄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仔猪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以排出黄色或黄白色浆状稀粪和引起仔猪早期死亡为特征,叉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主要危害出生后数小时到1周龄内的仔猪,特别是1-3日龄仔猪,窝发病率可达90%以上,发病率在20%-60%之间,死亡率可达80%以上。尤其以头胎青年母猪所产仔猪的发病率为最高,发病急,死亡率也高。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10-30日龄仔猪非败血性、急性肠道传染病,以排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糊状腥臭粘腻稀粪为主要特征。

  • 标签: 发病原因 综合防治 猪黄白痢 致病性大肠杆菌 早发性大肠杆菌病 仔猪黄痢
  • 简介:净月潭水库位于长春市东南部,属于松花江水系。水库控制流域面积7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4.3平方公里,现水面面积为4.14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为2852万立方米,现水库库容为2440万立方米,平均水深为5.79米。该水库三面环山,植被丰富,享有亚洲最大的人工林之美称。净月潭自然环境优越,是吉林省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 标签: 净月潭 发病原因 烂鳃病 松花江水系 技术 防治
  • 简介:猪圆环病毒(PCV2)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病毒。该病毒主要侵害哺乳仔猪和育肥猪。主要引起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猪皮炎肾炎综合症(PDNS)、增生性坏死性肺炎(PNP)、猪呼吸道病综合症(PRDC)、繁殖障碍、先天性颤抖、肠炎等疾病。严重影响猪生长发育。且致死率较高,此病可引起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其典型的临床症状为患猪体质不良、皮肤苍白或有黄疸、消瘦、死亡等,病理特征主要为全身器官的炎性变化。该病自1991年开始报道以来.已成为严重影响养猪业发展的传染病之一,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兽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 标签: 猪圆环病毒 致病机理
  • 简介: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增大,蛙类养殖在中国迅速发展,但因养殖密度过高、管理不当,蛙病流行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本文主要综述了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引起的蛙类疾病的病原学研究进展,详细介绍病原体种类、抗菌药物筛选、致病机理、疫苗制备等相关研究,为防治养殖蛙类主要疾病提供参考。

  • 标签: 蛙类疾病 病原学 抗菌药物 致病机理
  • 简介:从三尾患有细菌性出血病的鲫鱼腹腔内分离到一种革兰氏阴性短杆菌,通过对其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回归接种,初步判定其为气单胞菌属种类,采用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土霉素,二氧化氯以及大黄,黄芪,黄连,黄芩四种中草药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对其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中草药和其它两种化学药物对所分离病原的抑菌效果较差.

  • 标签: 细菌性出血病 试验研究 病原 鲫鱼 环丙沙星 诺氟沙星
  • 简介:气单胞菌(Aeromonas)是一类人和水产经济动物的严重致病菌,本文从青岛某中华鳖养殖场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的病灶部位分离一株病原菌HBJY01,对该菌进行鉴定。采用传统鉴定方法结合HBJY01的16SrRNA和gyrB基因克隆的方法,鉴定该菌的属种(Aeromonas)。结果表明传统鉴定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结果一致。人工感染实验结果表明HBJY01感染健康中华鳖,死亡率100%,症状与不明原因死亡的中华鳖大体相同。取其病变肝脏分离到相同病原菌。

  • 标签: 分离 鉴定 分子分类学
  • 简介:本试验从山西省晋中市某大型猪场采集25份疑似仔猪水肿病病辑进行细菌的分离和生化鉴定,分离到大肠杆菌24株,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23棘。采用微量平板凝集试验,对分离的致病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鉴定出22株共有11种血清型,其中以0139、0138,0141、08血清型最多,共有15株。

  • 标签: 仔猪水肿病 大肠杆菌 分离 血清型鉴定
  • 简介:本文对中山市养殖中华鳖暴发的以体表产生白膜病症的一种疫病病原体进行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从自然感染症状明显的中华鳖内脏器官中分离所得的菌株,经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并参考实验菌菌落、菌体特征,初步鉴定为气单胞菌科维隆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种(简称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ria)。并且,用多种常用鱼病防治药物对分离菌进行了药敏实验,以期筛选出对该病原菌较敏感的药物用于指导生产上防治疫病。

  • 标签: 中华鳖 拟白斑病 病原菌 分离 鉴定 药敏试验
  • 简介:1985年6~9月间,山西省虹鳟鱼实验场鱼种爆发了一起细菌性疾病,从病鱼的肝、脾、肾中分离到细菌,用此菌人工感染虹鳟能得到与天然发病病鱼相似的症状,并从被感染鱼的体内重新分离到这种菌,证实为该病病原菌。经鉴定为鳗弧菌生物变种Ⅲ(V.anguillarumbiovarⅢ,biovarnov)隶属于弧菌Ⅰ组中的淡水亚组弧菌。

  • 标签: 虹鳟 弧菌 弧菌病
  • 简介:近两年来,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在广西斑点叉尾鮰养殖业中流行,造成鱼苗100%死亡;咸鱼的损失也高达30%~80%不等。为了确定该病病原,本试验对患病斑点叉尾鮰脑、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进行了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试验。结果从南宁和合浦两地分离到NN和HP两株G短杆菌,人工感染试验表明,腹腔注射感染可引起健康斑点叉尾鮰100%死亡,浸泡感染可引起30%-55%死亡,并且感染发病的斑点叉尾鮰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相似。两株细菌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指标均与国外报道的鮰爱德华氏菌参考菌株(JCM1680)相同;两株细菌的16SrRNA基因序列与JCM1680菌株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均为99.3%。以上研究证实,NN和HP两株细菌为致病性鮰爱德华氏菌,其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为斑点叉尾鮰肠败血症。本研究首次对国内斑点叉尾鮰肠败血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证实了斑点叉尾鮰肠败血症在广西斑点叉尾鮰养殖业中的流行及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对国内该病的控制及斑点叉尾鮰健康养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斑点叉尾鮰 肠败血症 爱德华氏细菌 鉴定
  • 简介:从急性患病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肝胰脏中分离到一株优势菌。对该菌株进行了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生理生化表型鉴定、16SrRNA和毒力基因分析及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呈短杆状、两头钝圆、端生鞭毛,为革兰氏阴性菌;发酵葡萄糖产酸,氧化酶、触酶试验阳性,高盐浓度不生长;16SrRNA序列与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的基因相似性为98%以上,系统发育分析进一步表明该菌为维氏气单胞菌A.veronii,在该菌中可检测到肠毒素基因,且回接感染能导致健康银鲫发病,表明该菌具有致病性。

  • 标签: 异育银鲫 系统性出血 维氏气单胞菌 分离鉴定 致病性
  • 简介:母猪流产是指胎儿在母体的正常生理过程受到破坏,而使怀孕中断,母体产出不足月胎儿或死胎的现象,造成母猪流产的原因多种多样,2005年,笔者对当地的21个瘦肉型猪场进行调查,根据引起的原因不同进行分类并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流产原因 母猪流产 防治 生理过程 瘦肉型 母体
  • 简介:仔猪阶段是指仔猪从母体分娩出到体重达30kg左右这一阶段。在这一段时期内,由于仔猪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不完善,加上仔猪断奶,饲料转换等应激,容易造成仔猪生病,治疗不当就会引起死亡或者变为僵猪。可见,仔猪生产是养猪生产中技术性较强的一个环节,是人们追求养猪经济效益的一个”瓶颈”。如何搞好仔猪的饲养,加强对仔猪的科学护理,为仔猪生长发育创造条件,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之一。

  • 标签: 仔猪断奶 死亡原因分析 体温调节能力 养猪生产 经济效益 消化机能
  • 简介:猪瘟(CSF)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疫病,其特征为高热稽留,小肠管壁变性引起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等变化。该病的发生严重地影响养猪业生产,目前广大养猪者都十分注重CSF的防疫工作,可是许多猪场虽按常规接种过CSF疫苗,但还是屡屡爆发CSF疫情,追其原因:主要是CSF免疫失败。本文阐述了CSF免疫失败的种种原因,望能对广大养猪者能有所神益。

  • 标签: 原因分析 免疫失败 猪瘟 CSF 养猪业 防疫工作
  • 简介:  6月12日茂名电白水东湾大洲东海域,网箱养殖的海水鱼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茂名市海洋与渔业局向省海洋与渔业局报告情况后,引起局里的高度重视.13~14日,由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组织有关专家抵达现场,开展调查取样,现场解剖病鱼,并与当地的主管部门、技术人员和多位养殖户进行交谈,了解情况,对取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诊断.……

  • 标签: 原因分析 死鱼原因 电白网箱
  • 简介:俗话说:"七分养水,三分养鱼",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水质调节在养殖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水质恶化将危害到池塘的高产、稳产,危及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一、水质恶化的危害1.影响鱼类生长,甚至直接导致死亡。2.使鱼类抗病力降低,诱发多种疾病发生。3.降低饲料利用率,提高成本,影响养殖效益。二、水质恶化原因1.水绵(又名石衣、水青苔等)。由于水质清瘦,透明度高所致。多发生于春季发池塘。

  • 标签: 池塘水质 鱼类生长 石衣 饲料利用率 三毛金藻 透明度高
  • 简介:仔猪腹泻是指由于仔猪生存条件(温度、湿度、饲料等)的突然改变以及病原微生物的侵入、繁殖而导致的仔猪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病理现象。能引起仔猪腹泻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有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营养和饲养管理引起的腹泻等。临床上这些病有时单独出现,有时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感染出现,从而加重病情,若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会严重制约养猪业的发展,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 标签: 仔猪腹泻 防治 原因 临床症状 病原微生物 细菌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