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采用梯度稀释法从土壤中分离出放线菌G5。该菌株对苹果轮纹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等多种农业致病真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用16SrDNA序列分析法对G5进行序列分析,该菌株16SrDNA序列与链霉菌属的13个放线菌的同源性为99%。用传统细菌学的方法对G5菌株进行鉴定,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与链霉菌的特征和特性相一致,表明该菌株属于链霉菌。

  • 标签: 拮抗作用 放线菌 鉴定 分离 链霉菌
  • 简介:采用滤纸片法对云南地区分离并鉴定到的15株木霉进行2株病原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3株植物病原真菌(小麦全蚀、番茄早疫、稻疫)抗菌活性筛选。获得可抑制5种病原菌(广谱)的木霉7株。抑菌圈直径范围在0.7~2.8cm。其中哈茨木霉8917提取物对3株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最强,哈茨木霉10176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最强,哈茨木霉10174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最强。同时,将15株供试木霉与3株病原真菌进行对峙培养,结果显示:对番茄早疫菌抑制率最高的是新康氏木霉8722和深绿木霉8956,对小麦全蚀菌抑制率最高的是新康氏木霉8722和康氏木霉8701,深绿木霉8686对稻疫菌的抑制率最高。哈茨木霉在滤纸片法活性筛选中相对其他木霉抑菌活性较好,但在对峙培养活性筛选中其抑菌活性最弱。

  • 标签: 木霉菌 活性筛选 滤纸片法 对峙培养
  • 简介:连续3年在江西省境内,对松枯梢病的分市、危害及病原菌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及病原鉴定。结果证明松枯梢病遍布我省6个地区、10个市及30余个县的火炬松林、湿地松林,从苗木到幼树仍至大树均可发病.发展迅速,危害较严重.已有成片死亡、马尾松发病很轻。该病害病原苗是Diplodiapinea(Desm)Kickx。

  • 标签: 松树 枯梢病 分布 病原菌
  • 简介:由茎枯病菌(PhomaasponaqiSacc)侵染芦笋幼茎、嫩梢而造成的危害,在全国各芦笋产地都有了报道。在防治技术上,以清除病残株,集中一段时间留母茎结合化学药剂保护法,在生产上进行应用,起到有效的防病作用,并得到暂时控制病害之目的的。原则上,病害防治提倡预防为主,即在

  • 标签: 茎枯病 病害防治 子器 菌丝体生长 PHOMA 幼茎
  • 简介:贡柑和砂糖橘是广东西江流域主要栽培的名优特色水果,但采收后贮藏中病害严重,容易腐烂变质。对这2个柑橘品种果实采后贮藏中的病症进行较系统观察,并分离、纯化和显微分析了腐烂果实上的优势菌株。根据发病症状、过程和对菌丝形态特征的镜检结果,广东肇庆这2个主栽柑橘品种果实采后主要致病菌为青霉属真菌,分别是意大利青霉菌(PenicilliumitalicumWehmer)和指状青霉菌(P.digitatum(pers.exFr.)sacc.),分别导致砂糖橘青霉病和贡柑绿霉病。

  • 标签: 砂糖橘 贡柑 果实 采后病害 致病菌
  • 简介:从患病胭脂鱼(Myxocyprinusasiaticus)幼鱼内脏中分离到一株细菌(YFYZY-001),ATBExpression型微生物鉴定系统显示:该菌株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16SrDNA分析得到1条长度为1453bp的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KF242091);Blast分析显示:该分离株与嗜水气单胞菌的同源性达99%,在系统发育树上与A.hydrophila聚为一支。鉴定结果确认:菌株YFYZY-001为嗜水气单胞菌。人工回归感染试验和毒力因子检验表明分离的嗜水气单胞具有强毒力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22种抗菌药物中的链霉素等15种药物敏感。

  • 标签: 胭脂鱼 嗜水气单胞菌 分离鉴定 药物敏感性 毒力因子
  • 简介:前期通过筛选对柑橘采后病原菌——意大利青霉和指状青霉菌有抑菌作用的中草药,发现五指毛桃果乙醇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抑菌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其抑菌活性成分,对五指毛桃果中的抑菌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釆用生物活性追踪的方式,以牛津杯法测定提取物抑菌活性来指导下一步分离纯化。依次采用大孔树脂柱、SephadexLH-20凝胶柱和ODS柱层析分离得到3个单体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谱(NMR)和质谱(MS)波谱数据分析,对3个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经鉴定他们分别为乔松素-7-O-β-D-葡萄糖苷(1)、柚皮素-7-O-β-D-葡萄糖苷(2)和圣草酚-7-O-β-D-葡萄糖苷(3)。化合物1具有很好的抑菌活性,为五指毛桃果主要的抑菌活性成分。

  • 标签: 五指毛桃果 意大利青霉 指状青霉 活性成分
  • 简介: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天然芳樟醇和柠檬醛对柑橘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辣椒疫病菌(Phytophthoracapsici)、胡萝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和柑橘褐色蒂腐病菌(Diaporthecitri)4种果蔬采后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天然芳樟醇和柠檬醛对4种供试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天然芳樟醇对上述4种采后致病菌的EC50依次为1.2038、3.5027、7.4179和19.5942mg/mL,而天然柠檬醛的EC50分别为4.9381、8.3585、22.8382和104.2514mg/mL。综上所述,天然芳樟醇和天然柠檬醛均对柑橘炭疽病菌抑菌活性最强,而对柑橘褐色蒂腐病菌抑菌效果最弱。

  • 标签: 芳樟醇 柠檬醛 采后致病菌 抑菌活性
  • 简介:当归根腐病是当归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分离纯化后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为了明确中草药党参和黄芪提取液对当归根腐病的抑制作用,分别以两种中药水浸液对小当归根腐病的抑制作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中草药党参和黄芪提取液对当归根腐病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都有抑制作用,在浓度为0.50g/mL对当归根腐病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25.23%和53.48%,对其孢子萌发抑制率为51.57%和74.56%,且所有处理发生根腐病均比对照低,差异达显著水平。

  • 标签: 党参、黄芪 提取液 当归根腐病病菌 抑制作用
  • 简介:前期试验获得1株对柑橘炭疽病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放线菌ML27,为了解该菌株对其他植物病害的生防潜力,本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和孢子萌发试验探索其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平板对峙试验表明,放线菌ML27对除红叶石楠炭疽病菌外的11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山茶花轮斑病菌的抑菌率最高,达到70%以上;显微镜观察发现,受抑制的菌丝变粗、发生断裂、顶端膨大;孢子萌发试验发现,不同浓度的ML27发酵滤液对测定的4种病原真菌的孢子萌发均有抑制效果,其中ML27发酵滤液稀释10倍时对碧玉炭疽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可达100%。试验结果可为生防菌株ML27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生防放线菌 抑菌作用 发酵滤液 孢子萌发
  • 简介:本文通过对江西省各地,市,县等地松林,40余个点的调查;发现部分松林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松树枯萎死亡,严重的已造成较大面积枯萎和死亡。经病原鉴定:本省目前尚未发生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引起的松枯萎病,但其传播媒介松揭天牛(Monochamusalternalus)却广泛分布于江西各地。现松树枯死的主要因素是多变的气象因子和土壤条件造成松树生长势衰退直至死亡。而江西省松树则是由于拟松材线虫,镰刀菌等兼性寄生生物的侵入,引起松树长势衰弱,加速其死亡。

  • 标签: 松树 松枯萎病 致死原因
  • 简介:本文针对宁都县近年来稻瘿蚊常有重度发生的情况,进行气象条件分析,结果表明:冬季气温明显偏高,水稻生长季节雨日、雨量明显们多,有利于稻瘿蚊的重度发生,易造成水稻大减产。因此,有必要提出一些有效的防治对策,做到及时预测,及时防治。

  • 标签: 稻瘿蚊 重发原因 防治对策
  • 简介:1996年4~6月在德安、瑞昌、武宁及庐山风景区白鹿洞书院,发现茶毒蛾LymantriadissolutaSwinhoe严重危害马尾松,面积达600多hm2,其猖獗危害仅1个世代。经调查观测,初步认为该虫的突发为害与气象、食料、林分组成、林龄及地形地势等因子有关,并提出了初步防治意见。

  • 标签: 条毒蛾 突发原因 防治
  • 简介:介绍了修水县桑毛虫发生危害的特点,并从气候条件、栽培管理和养蚕布局等方面分析了桑毛虫的重发原因。通过搞好预测预报、开展农业防治、实行统防统治、合理调理养蚕布局等措施来控制桑毛虫的严重发生。

  • 标签: 桑树 桑毛虫 发生原因 防治措施 统防统治
  • 简介:介绍了修水县桑毛虫发生危害的特点,并从气候条件、栽培管理和养蚕布局等方面分析了桑毛虫的重发原因。通过搞好预测预报、开展农业防治、实行统防统治、合理调理养蚕布局等措施来控制桑毛虫的严重发生。

  • 标签: 桑树 桑毛虫 发生原因 防治措施
  • 简介:80年代中期以来,乐平县三化螟明显回升,发生量、分布面、危害程度均居全省之首.为了找出回升原因,深求防治对策,根据1990年铅山县病虫分析会与会者提议,由省植保植检站牵头,江西农大植保系、景德镇市和乐平县植保站参加,组成联合调查组,于1990年4月22~24日,7月21~22日、10

  • 标签: 乐平 县植保站 有效虫源 植保植检站 晚稻品种 姜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