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一、运输过程中影响成活率的几个关键因子利用运输箱车运,路途中一般不能加换水,仅靠运输箱中有限的海水把渔货活运送至目的地。再加上运输密度很高,可知保持水质清新的重要性。造成水质败坏的主要原因是较高的水温以及活海鲜的呼吸与代谢。另外,路途中的颠簸与噪声也会直接影响活海鲜的代谢,从而影响其成活率。

  • 标签: 海鲜品 长途保活运输箱 设计原理 运输过程
  • 简介:长期以来,如何使水产品“冻品保鲜、鲜品活”,一直是困扰水产品经营者门的老大难问题。别的不提,单是运输过程中水产品的保鲜活就是一大问题。下面笔者就几种常见水产品运输过程中的活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 标签: 水产品运输 保活技术 河蟹 龙虾
  • 简介:为了做好怕寒的淡水白鲳和罗非鱼的安全越冬,台山市附城镇合水鱼苗场今冬投资7万多元,安装了15套锅炉和一些管道设施。在寒冷的天气里,这些锅炉可源源不断地把热水输送到鱼塘里,保持塘水水温达到16℃以上,确保鱼类安全越冬。

  • 标签: 鱼苗 安全越冬 鱼类 淡水白鲳 鱼塘 罗非鱼
  • 简介:桦南县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位于北纬45°71’至46°37’,东经129°55’至131°16’,属北方高寒地带。境内山高林密,水资源丰富,大、中、小型水库、塘坝数量众多,面积400-1000亩的塘坝总水面达20,000余亩,生产优质无公害绿色水产品潜力巨大。为了充分利用水域资源,拓宽养殖生产领域,调整养殖品种结构,

  • 标签: 水面养殖 对比试验 河蟹 养殖品种结构 养殖生产 绿色水产品
  • 简介: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库水源区和渠道所在地,作为饮用水水库,保护水源地,取缔丹江口水库网箱已是必然。本文介绍了浙川县网箱养鱼历史及取缔网箱采取的有关措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标签: 丹江口水库 取缔网箱养鱼 问题与对策
  • 简介:在实验室人工驯养条件下观察商城肥鲵的行为、摄食、生长和不可逆点等特征。结果显示,商城肥鲵喜弱光条件下(25lux)生活,在密度较大时(2尾以上相遇)易相互残杀。肉食性,长期投喂同一种新鲜肉类有厌食现象,喜食水蚯蚓、青虾和鱼苗。最适生长水温为22±0.5℃。平均体质量18.87g的商城肥鲵在饥饿45d后出现不可逆点。

  • 标签: 商城肥鲵 人工驯养 生物学观察
  • 简介:研究了饥饿和投喂过程中白斑狗鱼肝脏和肌肉RNA/DNA比值的变化。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白斑狗鱼体内RNA/DNA比值不断下降,体重逐渐减小,饥饿56d时RNA/DNA比值下降幅度达到最大。恢复投喂后,白斑狗鱼摄食强度明显增大,生长加快,各组试验中肝脏和肌肉RNA/DNA比值均超过正常投喂水平。试验结果表明RNA/DNA比值与体重变化呈正相关,进一步证明RNA/DNA比值可作为衡量鱼类生长的重要指标之一。

  • 标签: 白斑狗鱼 饥饿 再投喂 RNA/DNA比值
  • 简介:池塘饲养的湖白鲑,其幼鱼的体长与日龄呈直线相关,体重与日龄,体长与体重均呈幂函数相关.此外,还对湖白鲑幼鱼做了食性的分析:湖白鲑幼鱼阶段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

  • 标签: 湖白鲑 幼鱼 生长 食性 池塘养殖
  • 简介:以硝酸纤维膜为固相载体,以猪瘟病毒为抗原,确定了Dot—PPA—ELISA检测猪瘟抗体的最佳反应条件。试验表明,猪瘟兔化弱毒经仔猪睾丸原代细胞培养纯化,以0.05mol/LpH9.5CBS缓冲液稀释至浓度为0.98~1.15mg/mL制备诊检抗原膜片;采用4%蛋清蛋白0.05mol/LpH9.5CBS封闭;检测反应稀释液应用0.01MPPBST(含0.1%PEG、0.05Tween-20),酶结合物工作浓度以1:30,底物选取4-氯1-萘酚等为检测猪瘟血清抗体的最佳反应条件。重复试验证明了其检测稳定性好。交叉试验、阻断试验证明了其特异性强.

  • 标签: 猪瘟 抗体Dot—PPA—ELISA 最佳条件
  • 简介:1998年,珠江三角洲渔业又有新发展,水产品产量204万吨.比上年增加12万吨,增长6.2%;产值175亿元,增加8亿元,增长4.8%;分别占全省渔业的37%和48%。其中淡水养殖业122万吨,比上年增加6万吨,增长5%;产值131亿元,增加6亿元,

  • 标签: 增加 渔业现代化 珠江三角洲 产值 水产品产量 淡水养殖业
  • 简介:本文结合生产试验过程,对黄河鲤仔稚鱼生长过程中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初步描述,研究了仔稚鱼的生长以及全长、体长、体重的相互关系.从初孵仔鱼发育至稚鱼约需12天左右,全长达到13.4~21.7mm.仔鱼期体长的增长大于体重的增长;而进入稚鱼期后,体重的增长明显加快.

  • 标签: 黄河鲤 仔稚鱼 形态特征 生长 池塘养殖
  • 简介: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1982年引入我国台湾,1985年引入大陆。该鱼体态华丽、生长快、食性广、耐低氧、少病害、起捕率高。饲养容易,肉味十分鲜美,是迄今为止引入国内的热带鱼类中综合经济性状最优良的一种。在中南省区已经大面积推广并正迅速向北方扩散。

  • 标签: 淡水白鲳 养殖技术 常规条件 黑龙江省 食用鱼 短盖巨脂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