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西班牙研究人员对3个克里迈丁桔品种(Fino,Loretina和MarisoI),1个温州蜜柑品种(尾张温州蜜柑),2个脐橙品种(晚脐橙和纳维林娜脐橙)和1个普通甜橙品种(伏令夏橙)果皮中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不同品种所含生物活性成分差异水平。结果表明,所有品种果皮中所含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相似,不具有明显差异,

  • 标签: 生物活性物质 柑桔品种 果皮 尾张温州蜜柑 生物活性成分 研究人员
  • 简介:蚕蛹是家蚕吐丝结茧过渡形态,其中分离提取出生物活性肽被认为具有很高医疗保健价值,对蚕蛹生物活性肽保健功效开发也逐渐成为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焦点.文章首先对蚕蛹生物营养成分进行了归纳,其次重点探究了蚕蛹生物活性肽在降血压血脂、抗氧化疲劳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方面的保健功效,最后对蚕蛹生物活性肽保健功能开发应用途径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蚕蛹 生物活性肽 保健功效
  • 简介:枯草芽孢杆菌CP6是从宜州市南蛇山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可分泌抗真菌活性物质拮抗细菌,经测定表明该菌对家蚕绿僵病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为了获得其抗真菌活性物质,本研究利用甲醇抽提、离子交换层析、分子筛层析RP-HPLC对该菌株产生抗真菌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最佳色谱条件为:乙腈∶0.1%三氟乙酸水溶液=22∶78(v/v),分离得到一个抗真菌活性物质组分,经UPLC验证为单一峰,即为单一活性组分。

  • 标签: 枯草芽孢杆菌CP6 家蚕真菌病 活性物质 分离纯化
  • 简介:微生转化具有高效、专一、可调节等特点,广泛地被用于清除工业和生活上产生各种污染物、食品生产加工、生物技术制药、化妆品研发、开发新能源等领域。本文介绍了微生转化相关研究及其应用。

  • 标签: 微生物转化 发酵 应用
  • 简介:天然抗菌物质是一种具有广谱杀菌作用混合物,其制备方法通常分为热激法和超声波诱导法。经研究证实,经此方法制备熟蚕粉可开发成治疗人类乙型肝炎、阴道毛滴虫等疾病,也可用于蚕桑生产上防治微粒子孢子以及用于饲料添加剂,用于养猪、养鸡等养殖业,有望解决饲料业无抗问题。

  • 标签: 家蚕 天然抗菌物质 乙型肝炎 阴道毛滴虫 饲料添加剂
  • 简介:本实验从不同生态环境土壤中分离出以放线菌为主近400个微生菌,经过反复实验、分析,筛选出三个产生对蚕蛹壳几丁质有较高分解性几丁质酶.

  • 标签: 微生物 土壤 几丁质 几丁质酶 降解作用
  • 简介:微生学是现代生命科学及其相关专业一门必修课,具有很强应用性和实践性。传统微生学实验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本文在剖析传统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基础上,从系统性地设计实验内容、开设创新型实验项目和改革实验成绩考核方法等方面探讨新实验教学模式。

  • 标签: 微生物学 实验教学 改革
  • 简介:据《园艺学报》2016年第10期《新疆杏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物质变化及其特征成分的确定》(作者卢娟芳等)报道,以5个新疆主栽杏品种不同发育阶段果皮和果肉为试验材料。使用GC-MS法检测分析其香气物质,共检测到154种香气物质其中58种含量较为丰富。成熟期对果实香气物质组成与含量有显著影响。

  • 标签: 香气物质 杏品种 新疆 果实发育过程 GC-MS法 检测分析
  • 简介:自古以来,桑椹就作为中药材应用,我国许多中医名著如、、等都有桑椹入药记载.中医认为:桑椹味甘性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止渴、润肠通便等功效.园艺学家把桑椹(野生灌木果类)列为第三代水果之一,在德国、巴基斯坦等国把桑椹列入"重要热带、亚热带水果",桑椹营养成分可谓果品之冠,己被我国卫生部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名单中.本文就人们对桑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桑椹 药理作用 中药 中医 润肠通便 生津止渴
  • 简介:对“蛹肽蛋白”饲料发酵中乳酸杆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优势发酵微生茵群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为工业化生产蚕蛹发酵饲料提供了重要工艺参数。

  • 标签: 蚕蛹饲料 发酵 微生物 动态变化
  • 简介:桑白皮具有降血压、利尿利泻、杀菌消炎、止咳、抗浮肿、镇静抗惊厥作用,中医主治肺热喘咳吐血、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糖尿病、传染性肝炎、产后出血不止,具有很好药用价值。桑根酮C具有明显降血压作用。通过提取桑白皮中有效成分桑根酮C,对提取出来浸膏得率为10.6%,先后用丙酮,苯,乙醚萃取,得率分别为:62.7%、45%、20%。然后将乙醚萃取后初产品过聚酰胺层析柱,得到比较纯桑根酮C初产品,将桑根酮C粉末与FeCl3,乙醇溶液反应显紫红色,测得桑根酮C红外吸收光谱图,显示有羟基(3369cm^-1),共轭羰基(1629cm^-1),环氧键(1261cm^-1,796.5cm^-1),双键(1680~1620cm^-1)等特征吸收峰。测得桑根酮C紫外吸收光谱图显示在220nm,230nm,280nm,310nm有最大吸收,说明有共轭体系,其中283~288nm紫外吸收验证分子中有共轭羰基,分子中有苯环。测得官能团结构与桑根酮C结构式基本一致。

  • 标签: 桑白皮 桑根酮C 提取 结构测定
  • 简介:来自博茨瓦纳研究人员以田间试验评价了苄基腺嘌呤(BA)对马鲁拉树(Sclerocaryabirreasubspeciescaffra)着果和矿物营养影响。在幼果直径达8~10mm时,用浓度为O、50、100、150mg/LBA水溶液分别处理。结果表明,BA处理显著(p〈O.001)降低了着果率,减少幅度为48%-67%。同时,处理树中叶片和果实矿物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空白)。

  • 标签: 矿物质营养 苄基腺嘌呤 着果率 矿物质含量 试验评价 研究人员
  • 简介:据《ScientiaHorticulturae》一篇研究报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6.09.023),来自西班牙拉里奥哈LidiaMartfnez等人研究了3种病毒(GFLV、GLRaV和GFkV)感染对Tempranillo葡萄(VitisviniferaL.)产量和浆果成分影响。葡萄病毒病会降低葡萄园收益,但是对由病毒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程度目前仍不清楚,或者两种影响会同时发生。

  • 标签: 葡萄园 病毒病 成分 浆果 产量 影响程度
  • 简介:新型蚕用消毒剂“克孢灵”是广东顺德市化学生物研究,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共同研制并生产高效广谱杀菌剂。1990年初进行养蚕消毒室内试验,在肯定消毒效果后,1991年春蚕开始,进行“克孢灵”生产中试。现将“克孢灵”对家蚕病原微生消毒效果研究生产试验报告如下:一、“克孢灵”对家蚕病原微生消毒效果试验<一>试验材料及方法(一)试验材料1.消毒药液配备:①“克孢灵”消毒药液配制:在含有效

  • 标签: 病原微生物 药液配制 有效氯含量 蚕桑生产 广谱杀菌剂 丝绸公司
  • 简介:以桑叶为原料,通过自然发酵与直投式发酵方式生产桑叶酸菜。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比较分析了两种发酵方式中挥发性成分差异。试验结果表明:自然发酵桑叶酸菜共鉴定出75种风味物质,醇类相对含量最高,为35.21%;其次是酯类,为25.53%。直投式发酵桑叶酸菜共分离鉴定出71种风味物质,酯类相对含量最高,为37.21%;其次是醇类,为22.98%。两种发酵方式主要香气成分类似,但相对含量有所差异,从而形成了各自独特风味。

  • 标签: 桑叶 酸菜 自然发酵 直投式发酵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简介:在上一报已经叙述过将抗保幼激素物质一种咪唑化合物散布于桑叶或混入人工饲料,能使蚕3眠化而结小形茧。特别是在3龄和4龄期投与咪唑化合物时,几乎诱导出100%3眠蚕,因此,指出了在细纤度茧丝生产上,能够利用可能性是高。而且这种眯唑化合物若在5龄期投与时,几乎没有看到象1~4龄投与时会给眠性和化性带来那种影响,显示了与投给保幼激素时大致相同增茧效果,但对于其机理还未查明。今次叙述关于投与咪唑化合物对茧数量性状和茧丝质以及对投与蚕产卵性和下一世代蚕成长影响等问题。

  • 标签: 抗保幼激素 丝质 眠蚕 咪唑化合物 人工饲料 次叙述
  • 简介:该所由1993年批;隹成立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性实验室2000年成立重庆市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发展建成,并在2005年组建教育部蚕学与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2006年组建教育部蚕桑资源与分子改良工程研究中心、商务部西部蚕业科技中心,同年国家外专局、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批;隹建设“家蚕系统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

  • 标签: 系统生物学 研究所 蚕桑学重点实验室 蚕学 大学 西南
  • 简介:植物生物碱是植物在与昆虫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一大类具有防御功能次生代谢物质,在植物害虫综合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植物生物分类、杀虫作用方式、作用机理作为杀虫剂在新农药开发中作用和植物生物应用前景作了综述,并对桑树生物应用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植物生物碱 杀虫活性 杀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