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海南霉素钠(Hainanmycin)是中科院药物所研制成功国内第一个羧基型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球虫药物,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批准上市属一类新药抗球虫药。1993年1月获得国家兽药证书,1994年正式列入我国饲料药物添加剂允许使用品种目录。由于该产品生产工艺复杂,最初生物效价较低,导致生产成本偏高,严重影响了产品上市。近几年通过技术攻关,该产品成本大幅下降,逐步被市场接受。进一步研究结果证明,海南霉素对牛、羊、猪等动物促生长效果也比较突出。

  • 标签: 海南霉素 抗球虫药物 聚醚类离子载体 饲料药物添加剂 产品成本
  • 简介:抗菌肽是指核糖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通常在1×10^4以下。具有抗菌活性多肽类物质,它包括cecropins、defensins等。1072年瑞典科学家Boman等从惜古比天蚕(Hyatophora-cecropia)蛹中诱导分离出第一种杀菌肽,并将其命名为天蚕素Cecropin。此后人们又在细菌、真菌、两栖类、哺乳动物、植物和人类中相继发现并分离得到了抗菌肽。

  • 标签: 抗菌肽 CECROPIN 相对分子质量 多肽类物质 抗菌活性 哺乳动物
  • 简介:鸡球虫病是严重威胁养禽业发展主要寄生虫病之一,是由一种或几种鸡艾美耳球虫引起以肠道病变为主细胞内寄生虫病,长期以来主要是以药物防治为主,但随着球虫耐药性普遍存在和消费者对药物残留问题日益关注,药物预防逐渐转变为疫苗预防,因此鸡球虫疫苗研究成为广大兽医工作者所关注和研究热点之一。

  • 标签: 鸡球虫疫苗 内寄生虫病 药物防治 艾美耳球虫 兽医工作者 鸡球虫病
  • 简介:细菌耐药性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问题,然而中药是我国特有的天然资源,在治疗感染、逆转(或抑制)肿瘤细胞耐药性等方面显示了独特作用,从天然、毒副作用小中草药中筛选耐药抑制剂,是近几年来人们研究热点问题。但是中药能抑制大肠杆菌耐药并消除其耐药性,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开展中药抑制和消除耐药性方面的研究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求安全、高效、经济耐药性消除剂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细菌耐药性 中药 抑制性 天然资源 肿瘤细胞 毒副作用
  • 简介:随着抗生素大量使用,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寻找合适活性物质来替代抗生素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途径,抗菌肽(Antibacterialpeptide)是生物细胞特定基因编码,是经特定外界条件诱导产生一类多肽,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小、热稳定、杀菌范嗣广、作用机制独特等特点,不仅对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及一些活性细胞有杀伤活性,同时还在免疫调节、激素调节及刺激伤口愈合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并且是一类很难导致微生物耐药性新型抗感染药物多肽,是理想抗生素替代品。

  • 标签: 抗菌肽 抗生素替代品 应用 活性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生物细胞
  • 简介:由于尿素酶在幽门螺杆菌定居、致病、诊断、疫苗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故本文就幽门螺杆菌尿素酶纯化、蛋白质结构、编码基因、致病机理、疫苗及幽门螺杆菌单克隆抗体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尿素酶 致病机理 编码基因 蛋白质结构 纯化
  • 简介:鸭、鹅绦虫病是一类在水禽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寄生虫病,本病发生范围广,造成损失虽然不是非常明显,但是较为持久,而且会对整个群体造成感染,并降低产品品质安全。本文对本病病原进行了分析,叙述了临床诊断与实验室诊断方法,并提出了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帮助广大养殖人员做好相关防护工作减少或杜绝该病发生。

  • 标签: 绦虫 诊断 防治
  • 简介:植物基因工程疫苗是利用植物系统表达病原菌抗原蛋白一个或几个亚单位疫苗,它没有病原菌完整侵染能力,却可以使机体对特异病毒或细菌产生免疫应答反应。由于转基因植物产生疫苗对动物实施免疫只是简单地摄取含这种疫苗植物组织或种子,所以这种疫苗不会被酶类所破坏,可通过机体肠道黏膜作用激发特异性免疫应答,使动物获得持久性疾病防御能力,且没有或很少出现病原体过敏反应。

  • 标签: 基因工程疫苗 植物组织 免疫应答反应 转基因植物 抗原蛋白 侵染能力
  • 简介: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我国禽病已达80余种.其中许多疾病具有免疫抑制性.鸡群一旦感染,往往造成免疫系统如胸腺、法氏囊、骨髓和脾脏萎缩及相关功能紊乱,严重损害了机体免疫功能.增加了细菌性疾病、霉形体、寄生虫病易感性,造成了复杂混合感染.大幅增加了家禽发病率和治疗难度.因此研究和开发有效免疫增强剂,保证和维持鸡体免疫系统完整和正常功能.可有效防制禽类传染病发生.提高机体对其他疫苗免疫接种发生更为有效反应。

  • 标签: 免疫增强剂 细菌性疾病 应用 免疫系统 混合感染 禽类传染病
  • 简介:以6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浏阳去势黑山羊为实验动物,利用瘤胃尼龙袋技术研究大麦、大米、高粱、荞麦、小麦、小米、玉米等7种常用谷物饲料淀粉在羊瘤胃内降解率规律.结果表明各种饲料淀粉有效降解率(%)依次为97.05、45.23、42.58、44、10、96.28、36.43、55.37.

  • 标签: 谷物饲料 降解率 淀粉 瘤胃尼龙袋技术 实验动物 瘤胃瘘管
  • 简介:佐剂又称免疫增强疫,可以增强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物质。一种免疫效果确实疫苗往往需要一种与之相匹配佐剂才能更好地发挥疫苗抗感染特性。在我国狂犬病灭活疫苗研制阶段,研制一种种无毒、高效、稳定理想佐剂是疫苗研制重要部份。本文主要介绍了免疫刺激佐剂、细胞因子IL-2、角鲨烯佐剂、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序列、革兰阴性非致病菌成团泛茵脂多糖等几种新狂犬病疫苗佐剂研究进展。

  • 标签: 疫苗佐剂 狂犬病 疫苗研制 核苷酸序列 免疫增强 免疫应答
  • 简介:选自张国红副研究书稿《兽药产业竞争力研究》,《后GMP时代兽药企业市场研究》、《后GMP时代兽药企业战略管理研究》、《后GMP时代兽药企业服务研究》等三篇文章在本刊2008年12期、2009年1期和2期刊出以来,引起广大读者浓烈兴趣。自2009年3期开始,我们继续就渠道建设与管理、研发管理、促销策略、企业文化构建、兽药产品、品牌竞争、客户管理等方面选取精华篇章分6期刊出,以飨读者。欢迎广大读者参与讨论,总编信箱:publisher@zgdwbj.com。

  • 标签: 兽药产品 GMP 兽药行业 企业战略管理 兽药企业 产业竞争力
  • 简介:人参(Ginseng)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人参叶(FoliumGinseng)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ginsengC.A.Meyer)干燥叶,人参茎叶皂苷(GinsenosidesofGinsengleavesandStems)是从五加科植物人参茎叶提取精制而成,为黄白色粉末状,主要含有十八种人参单体皂甙,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人参茎叶提取物在临床上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有效提升机体免疫力、提高抗应激能力、促进机体快速恢复之功效。

  • 标签: 人参单体皂甙 茎叶 皂苷 五加科植物 机体免疫力 抗应激能力
  • 简介:鸡球虫病(Coccidiosis)是由孢子虫纲(Sporozoasida)真球虫目(Eucoccidiorida)艾美耳科(Eimeriidae)艾美耳属9种球虫引起严重危害养禽业一种原虫病。该病分布广,发生普遍,呈全球性流行,其发病率达50%-80%,死亡率达30%-50%,雏鸡死亡率可达80%-100%。经研究证实,球虫对鸡感染不仅具有直接危害作用,而且还容易诱发其它疾病,患病鸡多愈后生长发育迟缓,产蛋减少,经济效益著。

  • 标签: 鸡球虫病 防治 中药 危害作用 艾美耳属 真球虫目
  • 简介:本文对转移因子(transferfactorTF)分类、理化性质做了概述,并就其在各种家畜、家禽及实验动物疾病防治方面的应用情况作了系统综述。

  • 标签: 转移因子 疾病防治 动物 免疫功能 治愈率
  • 简介: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羊肉需求量不断增加。在饲料中添加各种药物和添加剂以提高羊肉产量,预防疾病报道不断出现。中草药主要以自然界植物、动物和矿物为原料,是容易吸收纯天然物质,对肉羊效果良好,毒副作用甚微,几乎无残留、无抗药性、不污染环境等特点,符合当今社会人们消费需求。在肉羊养殖业上研究与应用受到广泛重视。

  • 标签: 养殖业 中草药 肉羊 天然物质 毒副作用 污染环境
  • 简介:随着现代养殖业发展,畜禽微生态制剂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本文系、统介绍了畜禽微生态作用原理及其在生产上应用。

  • 标签: 微生态制剂 畜禽 作用原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混合感染、呼吸系统疾病及高热病是非常复杂一种综合性疾病,本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病程长、治疗效果不明显、死亡率高等特点。混合感染在畜禽疾病中十分普遍,引发该症状主要有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机体脏腑实热和机体免疫力低下等多种原因所致,如院混合型呼吸道疾病、混合型肠炎痢疾、无名高热等,主要原因是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引起发热、高烧不退、重度混合感染等,在国内畜禽混感高热伴有呼吸系统疾病等疾病更是让人心烦,健康养殖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只有健康动物才有健康人类。

  • 标签: 研究开发 口服液 呼吸系统疾病 综合性疾病 机体免疫力 应用
  • 简介: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parasuis,HPS)是一种存在于上呼吸道共栖菌,可以引起猪传染性多关节炎、多浆膜炎,近十年来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本文就有关副猪嗜血杆菌病原学、诊断防治等方面的情况做进一步介绍。

  • 标签: 副猪嗜血杆菌 病原学 诊断防治
  • 简介: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以流产、不孕和睾丸炎为特征。本病流行广泛,几乎遍布世界各地,不仅危害畜牧生产,而且严重损害人类健康,仅在拉丁美洲,该病每年造成至少6亿美元损失,而20世纪90年代美国这一数字平均为1.5亿美元。该病应预防为主,加强强制免疫力度,尽量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对于该病治疗,首先要做到早期诊断;其次是选用特异抗菌素联合用药。目前急性期布病治疗多以西环素加利福平,或者头孢曲松、利福喷汀和多西环素三药联用,或者左氧氟沙星与利福平联用治疗急性期布病效果均较好。慢性期布病治疗原则是采用中医中药疗法或中西医结合疗法,中药治疗慢性期布病具有疗效确切、运用灵活、药源广等特点,已成为我国治疗慢性期布病主要方法。

  • 标签: 布氏杆菌病 人畜共患传染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治疗原则 左氧氟沙星 畜牧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