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8 个结果
  • 简介:由于骆驼生存在严酷恶劣环境条件下,特殊生存环境使其血液与其它动物血液相比,具有特殊生理、营养功能。现代研究表明:骆驼血中白蛋白不仅明显高于其它动物,而且具有异常高生理活性。因此,驼血研究有利于合理、有效利用这一宝贵资源。

  • 标签: 双峰驼 驼血 血清蛋白
  • 简介:在半人工草地上,植被如何对应人工管理而变化尚不清楚。当半天然草地用于放牧时,了解植被变化与人工压力间关系非常重要。此项研究提出了扩展总优势率E-SDR作为草地植被比较参数,明确了人工压力下芒型草地植被分类。另外,描述了放牧芒型草地优势种E-SDR变化率。最后,讨论了黄花茅侵入结缕草型草地植物互克潜力作为半开然草地植物演替因素,证明植物互克物质来自黄花茅植物。

  • 标签: 香豆素 黄花茅 半人工草地 植物演替 结缕草 琼脂培养基
  • 简介:在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对处于盛花期冷蒿进行24h内3维空间花粉传播动态进行监测。4年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平距离增加花粉数量总体在减少,花粉水平传播最大有效距离大于300cm;随着垂直高度增加,传播花粉粒数量亦在减少,花粉粒大部分集中在0-40cm高度层面上,其垂直传播有效高度大于100cm。在11∶00-13∶00左右花粉捕获量达到了24h中最大值;冷蒿花粉传播受风向、风速、温度、相对湿度等气象因素影响较大。

  • 标签: 花粉 传播规律 冷蒿
  • 简介:目的:介绍猪苓化学成分和生物药理作用研究,为其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国内外文献为依据,综述猪苓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作用研究进展。结果:猪苓具有利尿、免疫调节、抗肿瘤、保肝、抗辐射、抗诱变和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作用。结论:猪苓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作用,在医疗方面表现出良好应用前景。为今后猪苓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猪苓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药理作用
  • 简介:应用对青海省内虫草蝠蛾幼虫2年调查资料,通过对丛生指标I、聚块性指标M/M、平均拥挤度M、扩散指标Iδ、聚集系数C和聚集度指标CA测定,阐明了虫草蝠蛾幼虫空间分布格局基本成分为个体群;种群基本成分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并符合负二项式理论分布型。

  • 标签: 虫草蝠蛾幼虫 空间分布型
  • 简介:详述了利用EOS/MODIS进行牧草产量监测方法,建立了牧草产量监测模型,可用于监测青海省牧草生长状况,并对牧草产量变化进行评价,为畜牧业生产提供决策依据.

  • 标签: EOS/MODIS 牧草 产量监测 植被指数
  • 简介:根蘖型苜蓿组织培养研究郭景文(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工程系730070)根蘖型苜蓿是一种具有大量匍匐根,并在良好条件下通过其根蘖特性从母株产生一级、二级至多级大量分株,从而使单株复盖面积比普通紫花苜蓿大几倍甚至几十倍苜蓿类型。它具有垂直而粗壮主...

  • 标签: 根蘖型苜蓿 组织培养 培养基 花药培养 下胚轴培养 愈伤组织
  • 简介:基于实测光谱反射率、FPAR数据,建立了反射率、一阶导数与FPAR波段相关性,同时,将各波段反射率与导数光谱建立逐步回归方程.结果表明,FPAR与可见光反射率相关性好于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其中374、539、639nm波段处相关性最好;FPAR与一阶导数2个波段拟合效果较好,在376、920nm拟合效果较好,R2可达0.847、0.915,FPAR与对FPAR估算模型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后,其结果较单波段反射率及其一阶导数估算效果都有明显提高.虽然植被光合作用吸收是可见光部分,但如果综合考虑近红外波段光谱信息,二者有效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很好提高FPAR估算精度,特别是水分吸收较强光谱波段.

  • 标签: 典型草原 FPAR 反射率 导数
  • 简介:为寻求一种饵料引诱剂,增加毒饵适口性,以提高对高原鼠兔防治效果,自制了五种引诱剂,采用笼养试喂方法,进行引诱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y1、y2两种引诱剂对高原鼠兔引诱效果较好

  • 标签: 高原鼠兔 引诱剂 适口性 笼养试喂
  • 简介:植物内生菌能产生多种活性物质,成为了巨大且宝贵微生物资源库,在生物防治,医药卫生等领域有着巨大应用潜力,现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热点。本文对植物内生菌分布,生物多样性,分离与定殖以及在农业,医药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 标签: 植物内生菌 分布 应用
  • 简介:通过对河南县高寒草句退化草地封育3年试验表明:轻度退化草地封育3年后总盖度从78%提高到98%,增加了20个百分点,优良牧草产量增加52.8%,毒杂草产量减少33.1%;中度退化草地封育3年后总盖度从55%提高到79%,增加了24个百分点,优良牧草产量增加96.1%,毒杂草产量减少29.4%;重度退化草地封育3年后总盖度提高了35%,可食杂类草和不可食杂类草盖度分别提高了25%和7.3%,优良牧草产量增加35.0%,毒杂草产量同时也增加25.5%。

  • 标签: 封育 退化草地 恢复
  • 简介:黄伞是目前最具有开发潜力食药用真菌,本文综述了黄伞生物学特性、经济价值、开发现状及应用前景,以期对其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黄伞 生物学特性 经济价值 应用前景
  • 简介:在碳源含量为1%、氮源含量为0.2%培养基上,采用PDA平板固体培养方法,研究了黄伞对碳源、氮源利用。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宜碳源为葡萄糖,最适宜氮源为蛋白胨、牛肉膏。黄伞菌丝营养对双糖、多糖利用比单糖差,黄伞菌丝营养对有机氮利用比无机氮强。

  • 标签: 黄伞 PDA平板培养 碳素营养 氮素营养
  • 简介:在碳源为2%,氮源含量为0.2%,生长因子含量为0.01%条件下,采用液体静置培养方法,研究了金针菇Fq-19菌株对碳源、氮源、矿质元素和生长因子利用。试验表明,金针菇Fq-19对碳素营养、氮素营养利用都很广泛,对红糖利用最好,白糖、葡萄糖、蔗糖也是理想碳源。菌丝营养生长利用最好氮源是酵母粉和蛋白胨;黄豆粉、硫酸铵是理想有机氮源。添加生长因子可促进菌丝生长。

  • 标签: 金针菇 碳素营养 氮素营养 生长因子
  • 简介:共和盆地干草原营造柠条饲料林,开辟了干草原地区牲畜饲料新来源。同时对防止草场沙化,阻止流动沙地面积扩展起到了一定作用。柠条饲料林在半固定沙地状态下,生长、成林最快。饲料林建立增加了该地区草地生物量和产草量,改良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肥力,缓解了草畜矛盾。

  • 标签: 共和盆地 干草原 柠条 饲料林
  • 简介:选择多雨年份突击造林,对造林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柽柳是(Tamarixchinensis)荒漠化治理中先锋植物之一,既耐生理干旱,也耐大气干旱,具有极强抗干旱能力,在沙地栽植后立即平茬复壮,可提高成活率,沙丘背风坡和丘间地是柽柳生长最好地段,在降水250mm共和盆地半干旱沙地均可栽植柽柳,几年后可形成柽柳群丛,恢复植被,达到控制流沙,固定沙丘作用。

  • 标签: 共和盆地 固沙造林 柽柳
  • 简介:为了解当归不同部位对重金属富集特性,采用大田种植方式分析了当归全株不同部位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当归种植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较低,未形成污染;当归全株中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Cu〉Zn〉Cr〉Pb〉Mo〉Hg〉As〉Se;Cu含量高于其它金属,其中叶吸收量为2777.09μg·kg-1,根含量为1138.89μg·kg-1;在地上部分枯黄前收获时全株生物量达到6284.23kg/hm2,吸收Cu为14.18g/hm2。当归对Cu、Zn、Mo、Hg和Pb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都大于1,其中Cu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分别为56.43和2.44,远高于其它重金属。当归全株对重金属Cu具有较强富集作用。

  • 标签: 植物修复 重金属 当归 全株
  • 简介:为探讨饲喂桂牧1号杂交象草、白花扁豆和紫色象草对山羊增重、饲料转化效率和经济效益影响,选gash羊32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分别饲喂不同种类饲草,分别对饲草营养价值、采食量、生长情况及经济效益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桂牧1号杂交象草组日增重112.33g。与其他三组比分别高出了11.48%、41.44%和6.33%。料肉比为17.98:1,饲料转化效率明显,每千克增重纯收益为25.34元,是饲喂山羊优良牧草。

  • 标签: 象苹 白花扁豆 山羊 增重 经济效益
  • 简介:本文通过研究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L.)4个品种经过萎蔫、分梯度复水等过程,测定和比较土壤绝干含水量、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以及草坪草恢复景观和维持景观时间在100%FC和其它复水梯度下异同,以期摸清草地早熟禾草坪草生理需水阈值,为半干旱地区城市草坪制定高效合理精准节水灌溉制度提供可靠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4个品种生理有效水上限均为田间持水量80%,下限介于田间持水量16.5%和20.6%之间。

  • 标签: 草地早熟禾 草坪 生理有效水阈值 萎蔫 水分处理
  • 简介:马铃薯渣是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一种副产物,由于其难以利用,多以废物直接排放,不仅是生物资源浪费,同时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马铃薯渣含水量高、含有大量纤维素、果胶和淀粉等可利用成分,具有很高开发利用价值。本文综述了马铃薯渣目前综合利用主要途径和相关技术,分析了目前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标签: 马铃薯渣 成分 加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