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胚状体诱导中影响因素基因型、碳源及活性炭研究,发现基因型不同,诱导率也不同;3%蔗糖浓度比较适合辣椒花药培养;低浓度下活性炭诱导差异不明显.

  • 标签: 花药培养 辣椒 纯系 胚状体 蔗糖浓度 基因型
  • 简介:辣椒果实中含有多种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和保健功能活性物质,本文重点介绍了辣椒碱、辣椒红色素、辣椒籽油等应用,为企业对辣椒深加工、延长辣椒产业链、提高辣椒生产附加值提供参考。

  • 标签: 辣椒碱 辣椒红色素 辣椒籽油 应用
  • 简介: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采摘时令水果、果树领养栽培、土地租赁种植等成为都市人群新休闲方式。在休闲观光农业,果树占据很大比例,大型采摘果园、科普果园、生态庄园、(葡萄)酒庄等蓬勃发展。观赏果树不仅具备果树最基本生产功能,还以其独特极具观赏性叶、花、果、(树)形等,丰富了休闲观光农业类型,提升了休闲观光农业品质。

  • 标签: 观赏果树 休闲方式 观光农业 应用 土地租赁 生产功能
  • 简介:分子标记(molecularmarker)是以生物某些大分子物质(主要指核酸)多态性为基础遗传标记。它们能够稳定遗传,且遗传方式简单,可以反映生物个体和群体特征。DNA分子标记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一类遗传标记,现已有许多成熟技术出现,并在植物遗传育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DNA分子标记 植物遗传育种 无核葡萄 应用 遗传标记 大分子物质
  • 简介:以两个贵州地方辣椒品种:花溪辣椒和青岩辣椒花药为培养对象,在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NAA和KT,并在部分培养添加0.4%活性炭和50μmol/LAgNO3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这两个辣椒品种不同时期花药在不同培养基上进行胚状体诱导试验果表明:激素是影响辣椒胚状诱导率重要因素.两种辣椒出胚率各不相同.在培养基P5(NAA0.5mg/L+KT0.5mg/L)出胚率达到最高,分别为5.77%和3.68%.花溪辣椒在各种激素浓度培养基上出胚率均高于青岩辣椒;添加0,4%活性炭能提高胚状体诱导率;生长旺盛时花蕾作培养材料出胚率较高.添加50μmol/LAgNO3或Vc能有效减轻辣椒花药培养组织褐化.

  • 标签: 辣椒 花药培养 胚状体.
  • 简介:研究温度、光强、光照时间、PH值等环境因子对甜椒增殖、生根培养影响.结果表明温度24~28℃,光强1500Lx~2000Lx,光照10h/d以上,PH5.5~6.0有利于甜椒生根培养.

  • 标签: 生根培养 甜椒 组培 环境因子 光照时间 温度
  • 简介:本试验应用色差计对7个不同颜色辣椒品种青果期、转色期和成熟期色泽变化进行检测,同时对同一份样品进行感观检验和薄层层析分析。结果表明,色泽参数色度角〔H=tan-1(b/a)〕、色泽比(h=a/b)能反应辣椒果实发育过程色泽变化;色差计检测辣椒果实颜色可行,其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时间短、无损伤等特点。

  • 标签: 辣椒 色差计 色泽比 色度角
  • 简介:在植物花药培养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物质,进而降低胚状体发生频率,改变胚形态,产生畸形胚。据1983年LarsJohnson研究,活性炭可有效地吸收抑制胚状体形成ABA,且对胚状体发生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吸收有益物质NAA、KT、6-BA、Fe-EDTA。还有报道(姚洪军等,1999)指出琼脂杂质也可以被活性炭吸收。在辣椒花药培养,1981年王玉英等在辣椒花药培养,比较了培养活性炭有无对胚状体诱导率影响,结果表明甜椒在附加有活性炭(0.5%)培养基上,诱导率明显提高.

  • 标签: 花药培养 活性炭 辣椒 浓度 有毒物质 胚状体
  • 简介:以N24为试验材料,在不同季节和植株开花时期进行小孢子培养,研究季节因素和供体年龄对辣椒小孢子培养影响。结果表明,辣椒小孢子胚性化反应受供体季节因素影响较大,夏季胚状体产率是冬季2.3倍,但褐化率和污染率均较高;供体年龄也是影响辣椒小孢子培养重要因素,夏季最佳培养时期为始花15~30d,最高胚状体产率为13.56%,冬季最佳培养时期为始花45~60d,最高胚状体产率为5.14%。

  • 标签: 辣椒 小孢子培养 季节因素 供体年龄
  • 简介:为建立高效分蘖洋葱脱毒体系,以吉林省内不同地区分蘖洋葱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建立分蘖洋葱茎尖脱毒体系基础上,通过热处理温度及处理时间比较,提高了茎尖剥离体积,降低了茎尖剥离难度。结果表明,最佳茎尖启动培养基为MS+NAA1.1mg/L+zip0.4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1mg/L;最佳热处理条件为80%处理10min,茎尖大小从原0.1~0.5mm增大到O.5~1.0mm;不同品种处理后成活率均在90%以上,脱毒率也均在93.3%以上。

  • 标签: 分蘖洋葱 茎尖培养 脱毒效果
  • 简介:酶抑制法是一种检测时间短,快速、成本消耗以及后期维护费用低廉。对检测人员技术水平要求低,简便、灵敏、快速、经济检测蔬菜农药残留方法,目前广泛用于农产品批发市场、蔬菜生产基地、各大超市以及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日常检测工作,是目前保证蔬菜产品安全性有效措施之一。简述了酶抑制法工作原理、检测方法,并指出其操作过程存在问题和注意事项,以此来提高酶抑制法快速检测蔬菜农药残留准确性,为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蔬菜 农药残留 快速检测 酶抑制法
  • 简介:随着吐鲁番西甜瓜产业快速发展,嫁接苗应用面积逐年增加,本地工厂化双断根嫁接育苗技术也日益成熟。用作西瓜砧木南瓜品种繁多,现结合吐鲁番当地主栽西瓜品种,通过不同嫁接组合,观察嫁接苗生长情况,为吐鲁番西瓜砧木筛选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参试砧木10种,均为白籽南瓜,分别为:京欣砧王、京欣砧二号、雪铁骑、先锋一号、佐佐藤木、金甲田、野木一雄、

  • 标签: 西瓜品种 嫁接育苗技术 双断 接穗品种 砧木根 砧木品种
  • 简介:番茄营养丰富,栽培面积大,在我国农业生产和作物育种占有非常重要地位。而番茄常规采种操作较为复杂,需要在番茄果实完熟后取出种子并经过充分后熟等程序才能再次播种,致使传统育种技术存在育种周期偏长、增产潜力有限等局限性。因而探索将育种周期短、提高育种效率技术手段用于番茄等重要作物遗传上便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 标签: 番茄 培养体系 传统育种技术 优化 幼胚 作物育种
  • 简介:本文对辣椒花药培养得到5个再生株群体后代主要植物学性状进行了田间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再生株具有与供体及其双亲所不具有的植株个体,但大多数性状差异不是很大;双亲差异越大供体,其再生株个体性状分离程度越大,反之,则越小;以自交系作为供体再生株后代在表型上几乎没有分离;再生株后代群体,再生株植物学性状部分趋向于供体,部分趋向于双亲之一,部分为新出现性状。

  • 标签: 辣椒 花药培养 再生植株 性状
  • 简介: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对7个甜椒F1和3个辣椒F1花药培养再生株,在幼苗期进行了倍性鉴定.流式细胞仪矩形图中清楚显示出每份材料叶片DNA含量,即检测出单倍体、二倍体、三倍体或单倍体加二倍体混倍体.研究表明: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株,单倍体和二倍体比率约为70.91%、25.45%.流式细胞仪可以快速且准确检测出试材染色体倍性,与座果结子鉴别结果相一致.本文还讨论了采用流式细胞仪优势以及存在问题.

  • 标签: 辣椒 花药培养 倍性检测 流式细胞仪
  • 简介:辣椒(Capsicum annuum L)是一种重要蔬菜作物,起源于中南美洲及墨西哥一带,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辣椒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技术是通过花药培养方式得到单倍体植株,然后采用秋水仙素等进行处理,加倍为双单倍体植株(DoubleHaploid,简称DH系),从而直接获得纯化品系。也可将其作为育种过程中间材料或亲本一种育种手段。该技术在育种实践中大大加快了育种速度,显著地提高了选择效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是目前在育种工作得到广泛应用生物技术。本文对影响辣椒花药培养主要因素及DH系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概述,旨为辣椒育种和遗传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单倍体育种技术 花药培养 辣椒 单倍体植株 蔬菜作物 中南美洲
  • 简介:辣椒素酯类物质是辣椒果实中低辣味辣椒素类似物.其生物活性与辣椒素类物质相似,有抑制脂肪积累和抗氧化等特性.由于辣椒素酯类物质辣味低,与辣椒素相比更易于制作食品添加剂.但是辣椒素酯类物质有水不稳定和热不稳定性,其含量随果实成熟而逐渐降低.所以,含有辣椒素酯果实适合在成熟之前鲜食.以前遗传研究表明p-AMT和Pun1两个基因控制辣椒素酯合成,这两个基因分别表示为A、B.基因型为aaBB和aaBb植株果实含辣椒素酯,辣味较低.本研究在杂交育种利用p-AMT和Pun1基因DNA标记选育了一个含有辣椒素酯类物质辣椒新品种.Murasaki(AAbb)和CH-19Sweet(aaBB)杂交后代基因型都用DNA标记进行了鉴定.p-AMT基因型利用dCAPS标记鉴定,Pun1基因型用SCAR标记鉴定.分析杂交后代基因型,筛选出基因型aaBB或者aaBb植株并培育出了一个新品种MaruSalad.MaruSalad果实辣椒素酯含量为700μg/gDW.同时MaruSalad果实比CH-19Sweet大,而且适合鲜食。

  • 标签: CH-19 SWEET dCAPS SCAR 假定的氨基转移酶 假定的酰基转移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