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人类一直将自己视为万物之灵,完全凌驾于其他生物之上。基因专家在研究了人体内几百种不同细菌的DNA后,发现人类也不完全是人,而是共生生物。科学家说,细菌对我们人体的一些重要功能(如消化功能和免疫功能)是如此的重要,以致我们也许应将自己视为共生生物,通过相互依赖获得生存。

  • 标签: 细菌 细胞 免疫功能 消化功能 生物 DNA
  • 简介:研究猪血免疫球蛋白提取液喷雾干燥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提取液总固形物含量、进风温度和出风温度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优化,得到喷雾干燥工艺的优化组合条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液固形物质量分数为15%,进风温度160℃,出风温度70℃,在此条件下所得产品免疫球蛋白纯度为61.45%。

  • 标签: 猪血浆 免疫球蛋白 喷雾干燥
  • 简介:库尔勒香梨化学锈斑是库尔勒香梨果实在低温贮藏后期普遍发生的一种最严重的生理病害.该病主要症状表现在库尔勒香梨果皮表面(通常是绿色部分)出现不规则且平坦的褐色至深褐色病斑.发病初期病斑面积较小,皮下果肉组织正常,发病后期病斑可蔓延整个果面,部分果肉也随之变褐.病果易染菌而腐烂造成极大经济损失.近年来我国新疆库尔勒香梨年贮量逐年增加,为提高其贮藏品质,延长贮藏期,加强对库尔勒香梨化学锈斑的综合防治显得十分重要.现介绍以下几种防治措施供参考借鉴.

  • 标签: 库尔勒香梨 综合防治技术 锈斑 化学 生理病害 低温贮藏
  • 简介:三角褐指藻是一种含有较高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海洋单胞藻。为了从细胞中提取不饱和脂肪酸,采用反复冻融法、超声波破碎法和匀浆法分别对三角褐指藻细胞进行破碎,并测定油脂提取率。结果表明,超声波破碎法、反复冻融法和匀浆法的最大细胞破碎率分别为91.5%,56.7%和81.2%;油脂提取率分别为18.1%,13%和13.4%。从操作的简捷性和经济效益来看,超声波破碎法优于反复冻融法和匀浆法。

  • 标签: 三角褐指藻 反复冻融法 超声波破碎法 匀浆法 油脂
  • 简介:建立了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坚果中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总量。样品用甲醇—水提取,经免疫亲和色谱柱纯化,应用液相色谱法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空白样品分别按照5.2,26,52μg/kg添加黄曲霉毒素,回收率为81.3%~96.0%,精密度〈10%,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0.10,0.05,0.10,0.15μg/kg。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坚果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总量,是一种简单、快速和准确的方法。

  • 标签: 黄曲霉毒素 免疫亲和柱 液相色谱仪 坚果
  • 简介:不同树种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要靠树体的木质部进行输导,其主要功能是输导水分和无机盐。试验采用改良的Jeffrey离析法,通过对扁桃、银杏,以及富士(CK)苹果枝条次生木质部细胞进行解离,研究了不同树种的导管细胞类型与其树体生长特性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显示,扁桃导管类型为螺纹导管,银杏与富士(CK)苹果均为孔纹导管;与其他供试树种相比,银杏不仅次生细胞加厚明显,且具有较多的畸形细胞;扁桃导管平均长度为21.240μm,银杏导管平均长度为23.375μm,富士苹果导管平均长度为21.536μm。试验获得了扁桃和银杏枝条次生木质部细胞解剖学新资料,为研究这些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细胞生理依据。

  • 标签: 木质细胞 树种 导管类型
  • 简介:分析了高职“食品生物化学”教学的现状,将微课应用于“食品生物化学”教学中,以解决目前教学存在的不足,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微课教学辅助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 标签: 微课 食品生物化学 自主学习 教学设计
  • 简介:"天然产物化学"作为高校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开设的选修课程,具备了采用互动式教学法的条件。为落实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探索"天然产物化学"互动式教学法恰逢及时。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互动式教学法能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交流能力等也可得到全面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值得在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的教学中推广。

  • 标签: 天然产物化学 互动式教学 改革 实践
  • 简介: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西兰花等十字花科蔬菜富含的一种化合物可以减缓乳腺癌细胞生长,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而言效果尤为明显。这种名为萝卜硫素的化合物是一种抗氧化剂,先前也有研究显示其有一定的防癌作用。

  • 标签: 细胞生长 乳腺癌 西兰花 硫素 萝卜 俄勒冈州立大学
  • 简介:介绍了无机及分析化学的课程特点、授课现状,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实践,提出了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探索的想法。

  • 标签: 无机及分析化学 课程整合 改革 实践 思考
  • 简介:选择更加适合单增李斯特氏菌检测的固体选择性培养基,同时对国内及国际上常用的4种固体培养基进行比较选择。结果表明,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的选择效果较好,单增李斯特氏菌在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上具有特征性菌落形态,容易与其他李斯特氏菌相区别。建议在采用ISO方法检测及日常工作中增加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的使用,可有效提高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检出率。

  • 标签: 李斯特菌 培养基 结果比较
  • 简介:以提升食品专业学生核心能力为指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围绕大学生核心能力形成的3个重要因素:知识+技能(方法)+兴趣,合理构建课程内容体系,优化教学内容,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多种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

  • 标签: 核心能力 食品专业 生物化学 教学
  • 简介:对红酵母细胞壁的分离纯化及细胞壁主要成分的含量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制备红酵母细胞壁需要经过破壁、色素提取、除杂等过程。酵母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葡聚糖、甘露糖、蛋白质和几丁质。碱法水解是从酵母细胞壁中提取检测B-1,3-D-葡聚糖的理想途径。费林试剂络合法提纯分离红酵母细胞壁多糖,可得到纯化的甘露聚糖。几丁质含量的检测一般通过间接测定其水解产物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含量来实现。通过定氮仪测定氮元素含量可以转化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 标签: 红酵母 细胞壁 葡聚糖 甘露糖 蛋白质 几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