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以卷丹、麝香百合品种富田离体鲜切花花蕾为材料,比较Trizol法、异硫氰酸胍法、CTAB改进法SDS改进法提取总RNA效果,结果表明,SDS改进法能有效去除多糖,提取RNA中28SrRNA亮度约为18SrRNA两倍,OD260/OD280值介于1.7-2.2之间,卷丹RNA得率为132.52μg/g,富田RNA得率为186.88μg/g。进一步用SDS改进法分别提取富田外轮花瓣、内轮花瓣、雄蕊、雌蕊、叶RNA,同样可以获得完整纯度高RNA,其中28SrRNA亮度约为18SrRNA两倍,OD260/0D280值介于1.7~2.2之间,说明此方法适用于百合各个组织RNA提取。经RT—PCR获得了花发育基因特异性条带,说明用SDS改进法从百合中提取RNA质量好、产率高、完整性强,完全适合于百合进一步分子生物学研究。

  • 标签: 百合 RNA SDS改进法 多糖
  • 简介:本研究应用ISSRSSR技术建立了24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DNA指纹图谱,利用13个ISSR引物20SSR引物,分别获得174个多态性片段62个多态性片段,平均每个ISSR引物检测到13.38个多态性片段,远远高于SSR引物检测率.根据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表明,利用这两种标记所得聚类结果十分相似,24个材料被聚为粳型,偏籼型籼型三个类群,在籼型不育系类群内,又可明显分成三个亚类群,其中7个安农S-1衍生不育系聚为一类,与农垦58S衍生不育系有明显遗传差异.根据两种标记计算遗传距离及其遗传关系,所得结果仍有一些差异,但总体趋势是一致.研究结果表明,ISSRSSR标记适用于构建DNA指纹图谱,进行分类鉴定遗传分析.

  • 标签: 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ISSR SSR 遗传分析 遗传标记
  • 简介:随着我国园林绿化市场持续升温,园林植物育种领域研究不断得到重视,在传统育种技术基础上,以现代生物技术、航天和离子注入诱变育种为核心高新技术育种得到较大程度发展.本文阐述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技术在园林植物株型花型、花色香味、生长发育、延缓衰老、抗病虫、抗逆境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了航天育种离子注入育种等高新技术研究基础,及其在园林植物种质创新领域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国内有关研究单位一些相关研究情况.分析了园林植物育种技术发展趋势,并重点园林植物现代生物技术、航天和离子注入育种作了展望.

  • 标签: 园林植物 高新技术育种 生物技术育种 航天诱变育种 离子注入诱变育种
  • 简介:第十一届国际植物组织培养生物技术大会(简称IAPTC&B)定于2006年8月13-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主席:许智宏(北京大学校长),大会秘书长:李家洋(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组委会主席:薛勇彪(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所长),大会财经委员会主席:朱祯(中国科学院生物局副局长)。

  • 标签: 植物组织培养 生物技术 北京大学 国际 中国科学院 主席
  • 简介:启动子是调控外源基因在植物体内表达“开关”。随着植物转基因技术广泛应用,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人们希望能够充分利用启动子来准确控制外源基因在植物体内表达,使目的基因“开”“关”、表达“多”“少”、在“何地”“何时”表达等。能够听从人指挥,以实现植物育种分子设计。因此,快速分离鉴定植物体内各种特异启动子已经成为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热点难点。本文在互补末端连接反向PCR(CELI—PCR)技术基础上建立起…种快速分离目的基因全长cDNA启动子序列新方法。该方法利用CELI—PCR进行染色体连续步移,获取足够长目的基因及其上游基因组DNA序列,再根据转录起始位点是目的基因转录本启动子分界点,其下游转录本中外显于可通过RT-PCR扩增,而上游启动子序列则不能被RT-PCR扩增这一特点,借助RT-PCR进行cDNA连续步移,直到获得全长cDNA,确定启动子基因5’非翻译区位置,进而精确定位转录起始位点。从而获取目的基因准确启动子序列全长cDNA序列。因此,建立在CELI,PCR基础上RITIS技术,可绕过繁琐构建cDNA库5'-RACE等方法快速分离目的基因全长cDNA启动子序列。

  • 标签: 启动子 全长CDNA 转录起始位点
  • 简介:Bar基因是转基因商品化作物中应用最多目标基因,也是水稻遗传转化中应用较多选择标记基因,因此,建立以Bar基因为选择标记通用高效遗传转化体系非常必要。本研究中,以籼型水稻明恢63为受体,Bar基因作选择标记,采用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法,将Bar基因转入其中,获得了一批转化子,初步建立了稳定、高效水稻遗传转化体系。随后,以此体系为基础,将装有不同基因两个载体pBar-1C^*pBar-1Ab进行了转化,分别从5400块4800块愈伤组织中获得156个115个抗性愈伤,其抗性愈伤率分别为2.8%2.4%,分化率分别为80.7%87.8%,由此说明,此转化体系相对稳定,且分化率高、抗性愈伤率也较高,可用于同类选择标记遗传转化,加快水稻转基因育种步伐。

  • 标签: 选择标记 BAR基因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水稻
  • 简介:模板DNA质量直接影响PCR扩增结果,而不同提取方法及其缓冲液成份与浓度提取DNA质量有重要影响.本文以5个栽培大豆品种叶片为材料,比较分析了SDS与CTAB两种提取方法以及不同浓度CTAB提取缓冲液所提取DNA质量影响,并通过PCR进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用1%(W/V)、2%(W/V)浓度CTAB提取缓冲液1.25%(W/V)SDS提取缓冲液所提取大豆叶片DNA质量较好,均能满足PCR扩增模板需求,其中以1.25%(W/V)SDS提取得到大豆叶片DNA质量最好,以其为模板扩增效果最佳,而4%浓度CTAB不适宜提取大豆叶片DNA.

  • 标签: PCR 大豆 叶片 DNA 提取方法 缓冲液
  • 简介:大豆花叶病毒SMV抗性遗传研究一直是大豆抗病遗传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以哈91R3—301×黑农41组合构建了遗传群体,其F2分离单株SSR标记基因型基本符合1:2:1比例,说明这个群体没有偏分离。根据F3株系病情指数分布推测SMV3F2成株抗性似乎由多基因控制。根据SSR分子标记基因型F2:3株系SMV3抗病性表型结果连锁分析,推测Satt296是与大豆花叶病毒(SMV)3号株系抗性主基因连锁分子标记,应用Joinmap作图软件将该标记定位在D1b连锁群上,这一结果与部分文献报道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获得与抗性基因连锁分子标记在其他RIL群体中验证得到了初步证实,推测定位在D1b连锁群上抗性座位可能是控制SMV3主基因之一,该标记可望应用于大豆抗SMV3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标签: 大豆 大豆花叶病毒 SMV3抗性遗传 SSR标记
  • 简介:小麦是世界上最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世界各主产国小麦品质性状开展了深入地研究.本文从影响小麦品质主要方面,如小麦籽粒蛋白质数量质量,小麦籽粒硬度,小麦面粉粉色,小麦籽粒淀粉品质,小麦收获前穗发芽等综述了当前转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究现状研究进展,并研究中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小麦 品质性状 分子改良 蛋白质性状 籽粒硬度性状 面粉粉色性状
  • 简介:本文以草莓为研究试材,草莓原生质体分离过程中若干影响因子如分离材料、酶液组成、酶解方式及时间、纯化时离心力及离心时间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探讨草莓原生体分离最佳条件,为草莓原生质体培养融合等研究提供大量优质原生质体。结果表明:继代5d草莓悬浮细胞系是原生质体分离最佳材料,其次是愈伤组织,而从组培苗叶片分离原生质体产量活力最低。以悬浮细胞系为分离材料酶液组成为CPW13%甘露醇+0.5%PVP+0.1%MES+0.5%~1.0%CellulaseOnozukaR-10+0.5%MacerozymeR-10+0.05%PectolyaseY-23;以组培苗叶片及胚性愈伤组织为分离材料酶液组成为CPW13%甘露醇+0.5%PVP+0.1%MES+1.0%CellulaseOnozukaR-10+1.0%MacerozymeR-10+0.1%Pec-tolyaseY-23。分离草莓悬浮细胞系原生质体宜采用低速(30r/min)恒温(27±1)℃摇床振荡酶解,时间为12h。纯化时,适当提高离心力短时间离心有利于原生质体纯化过程中产量活力保持,以80×g离心6~8min,效果为好。

  • 标签: 草莓 悬浮细胞系 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分离
  • 简介:以CTAB法提取马蹄金叶片DNA为模板,应用L16(4^5)正交表系统分析了DNA、Mg^2+、dNTP、Taq酶、引物5种ISSR反应成分浓度变化扩增结果影响。量化分析结果表明:Taq酶、dNTP不同水平PCR反应结果有显著影响,正交设计可以应用于ISSR-PCR反应体系建立,用这种方法建立马蹄金ISSR优化反应体系为:1×buffer,25ng模板DNA,1.75mmol/LMg^2+,225μmol/LdNTP,0.91μmol/L引物,1.25U7TaqDNA聚合酶,总体积20μl。这一优化系统建立为今后利用ISSR标记技术,研究马蹄金地理变异提供一个标准化程序。

  • 标签: 马蹄金 ISSR 反应体系 正交设计 优化
  • 简介:SRAP标记是一种新分子标记技术。本研究以霍山石斛总DNA为模板,石斛SRAP反应体系重要参数进行优化试验。经过大量重复性实验,建立了一套适用于石斛属植物稳定可靠、重复性强SRAP反应体系:25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量30ng、2.5mmol/LMg2+浓度、0.8μmol/L上下游引物、200μmol/LdNTPs以及Taq酶1U。该体系建立为SRAP标记应用于石斛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原植物鉴别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石斛(Dendrobium) SRAP标记 优化
  • 简介:本研究晋豆23与大豆孢囊线虫抗源灰布支黑豆F3代群体共61个单株进行了ISSR分析,共检测出376个基因位点,多态性位点82个,多态性位点比例为218%。获得5个共显性位点,5个共显性位点平均基因杂合度为0164。ISSR引物(GA)8C检测到3种基因型,ISSR引物VDV(CT)7检测到16种基因型。本研究表明该群体内有较丰富遗传多样性,说明灰布支黑豆是大豆孢囊线虫抗病育种理想抗源。

  • 标签: 大豆 大豆孢囊线虫 I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 简介:分子标记辅助聚合育种是累加有利基因有效手段.培育粳型亲籼系是有效克服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性,从而利用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利用以PCR为基础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不同粳型亲籼系中不同分化度特异亲和基因进行了聚合,并将4个抗白叶枯病基因来源于IR24两个恢复基因导入粳型亲籼系中.主要结果如下:1、以粳型亲籼系G2417-2-1粳型广亲和系G2605为亲本构建分离群体,利用本研究筛选与S-b,S-c,S-d三个F1花粉不育基因座位紧密连锁PCR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在F2共选择到特异亲籼聚合植株6株,它们分别是58号,93号,94号,115号,139号,200号;广亲和聚合植株4株,它们分别是11号,14号,121号,177号.2、当选聚合系亲籼性和亲粳性综合分析表明:各个特异亲籼聚合系亲粳性之间及各个广亲和聚合系亲籼性之间都有显著差异.特异亲籼聚合系平均亲籼性和平均亲粳性与亲本G2417-2-1相比都没有显著差异.广亲和聚合系平均亲籼性高于亲本G2605,平均亲粳性显著低于亲本G2605.这些聚合系亲和性与其MAS基因型相一致.3、利用四类粳型亲籼系与携带有2个恢复基因4个抗白叶枯病基因品系构建回交群体,应用本研究筛选以PCR为基础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在BC1F1共选择到2个恢复基因4个抗白叶枯病基因全杂合植株19个,其中以IC31为受体5株,以IC32为受体11株,以IC33为受体2株,以IC34为受体1株.4、当选19个单株自交繁殖BC1F2,利用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单一分子标记进行MAS.共选择到各类可供进一步利用材料393株,其中携带有两个纯合恢复基因植株158株,同时携带有两个纯合恢复基因两个纯合显性抗白叶枯病基因植株40株.5、从上述158个植株中选出两个显性抗性基因均纯合或者任意三个抗性基因均纯合

  • 标签: 水稻 粳型亲籼系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亚种间杂种 白叶枯病 抗病基因
  • 简介:水稻中许多重要农艺性状属数量性状,由多基因(QTL)控制.研究QTL遗传特性遗传效应对于培育高产稳产水稻品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研究以6个优良品种为供体亲本,以华粳籼74为轮回亲本,通过微卫星标记辅助回交选择培育了一批单片段替换系,随后利用所培育单片段替换系进行了QTL分析基因定位.主要结果有:1、利用258个微卫星标记6个供体亲本轮回亲本间多态性进行了筛选.6个供体亲本与轮回亲本间多态率在32.98%至60.78%之间,平均47.81%,粳型供体亲本比籼型供体亲本多态性要高.2、随着回交代数增加,植株所含替换片段数逐渐减少.在BC2F1、BC3F1、BC3F2BC3F3代,平均每个植株携带有12.50、5.98、1.691.46个替换片段.替换片段平均长度也随回交自交代数增加而逐渐变短.在BC2F1、BC3F1、BC3F2BC3F3代,替换片段平均长度分别为25.43cM、22.38cM、20.78cM18.15cM.回交世代替换片段变短速率(11.99%)比自交世代变短速率(7.15%)要快.在BC2F1、BC3F1、BC3F2BC3F3代,轮回亲本基因组恢复率分别为82.24%、92.55%、98.04%98.52%.3、在BC3F2BC3F3代,共选育出111个单片段替换系,其中独一无二单片段替换系共42个.BC3F2代替换系中替换片段估算长度在2.00cM到64.80cM之间,平均为21.75cM,而BC3F3代中替换片段估算长度在6.05cM到48.90cM之间,平均为20.95cM.12条染色体中仅第11染色体没有选择到单片段替换系.所选育单片段替换系中替换片段总长为2367.50cM,基因组覆盖长度为704.50cM,覆盖率为39.25%.4、在52个单片段替换系22个性状中共鉴定出了234个QTL.每个性状鉴定出QTL数在3到19个之间,平均4.50个.每个替换系鉴定出QTL在2到15个之间,平均10.64个.QTL加性效应大小因性状替换系不同而不同,低至-0.02(0.79%)加性效应(如谷粒宽度)均能检测到.在RM237,RM322

  • 标签: 水稻 单片段替换系群体 QTL 数量性状位点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简介:本文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sojae)发生危害概况、侵染特性、菌株分离方法、流行学调查、小种分化与鉴定方法、毒力基因多态性、基因多态性分子鉴定、SSR标记在基因多态性研究中应用等进行了系统综述,讨论了研究P.sojae生理小种遗传多样性方法,指出应用SSR分子标记进行P.sojae种下分类,确定生理小种间亲缘关系是可行.

  • 标签: 大豆 疫霉病 遗传多样性 研究方法 SSR分子标记 亲缘关系
  • 简介:农作物大多数性状都是由多基因控制数量性状,对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traitloci,QTL)进行鉴定定位作物遗传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单片段替换系(singlesegmentsubstitutionlines,SSSL)消除了遗传背景干扰,是用于QTL分析重要试验材料.本研究以6个水稻品种为供体,利用回交微卫星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方法,建立了以华粳籼74为遗传背景水稻单片段替换系群体,并选用其中59个单片段替换系水稻24个重要农艺性状QTL进行了鉴定;还利用一个单片段替换系次级分离群体抽穗期基因Hd-3-1进行了定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供体亲本苏御糯、IR64、IRAT261、成龙水晶米、LemontIAPAR9与华粳籼74之间微卫星标记多态性进行了检测,6个供体亲本与华粳籼74之间多态率分别为56.33%、34.93%、59.31%、33.19%、55.90%56.55%.2回交遗传效应进行了分析,在BC2F1BC3F1单株中检出替换片段平均数分别为8.93个4.37个,在BC2F1BC3F1单株中检出替换片段平均长度分别为32.23cM27.63cM,BC2F1BC3F1受体亲本基因组回复率分别为81.55%92.32%.3建立了118个以华粳籼74为遗传背景单片段替换系,其中包括86个不同单片段替换系.这些单片段替换系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10号染色体上单片段替换系最多,有16个.单片段替换系中替换片段平均长度为23.0cM,全部单片段替换系水稻基因组覆盖率为57.11%.4利用59个单片段替换系水稻24个重要农艺性状QTL进行了鉴定,总共鉴定出了248个QTL,分别为25个抽穗期QTL、1个有效穗数QTL、13个穗颈长QTL、16个株高QTL、5个穗长QTL、7个倒一节间长QTL、8个倒二节间长QTL、4个倒三节间长QTL、7个倒四节间长QTL、12个剑叶长QTL、22个剑叶宽QTL、13个倒二叶长QTL、14个倒二叶宽QTL、4个倒三叶长QTL、12个倒三叶宽QTL、14个一次枝梗数QTL、2个�

  • 标签: 水稻 单片段替换系群体 QTL 数量性状位点 遗传育种 分子标记技术
  • 简介:以龙牙百合鳞片叶切块为外植体,通过多种培养基比较试验,得出MS+2,4-D2mg/L+6-BA0.2mg/L是诱导愈伤最佳培养基,MS+6-BA1mg/L+NAA0.05mg/L是不定芽诱导及伸长适宜培养基.MS+NAA2mg/L是生根最佳培养基.本试验已建立了适用于龙牙百合遗传转化快速高频再生系统.用携带有几丁质酶基因β-1、3葡聚糖酶基因工程菌,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转化法转化龙牙百合,经PCR点杂交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植物染色体中.同时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进行比较,发现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率为16.7%,基因枪法转化率为50%,因此可能基因枪转化法更适于龙牙百合遗传转化.

  • 标签: 龙牙百合 植株再生 遗传转化 外植体 培养基 基因枪法